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887021
2023年12月17日发(作者:php168整站系统)
搭建网络平台,促进合作效率
----促进校际教研共同体合作效率的实践与讨论
义蓬一小 钱金利
缘起:
校际教研是校本教研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六年之前,我校的教研共同体,就已经开始起步成形。我校参与的教研共同体,有河庄镇、新湾镇、义蓬镇三镇七校组成的本地教研协作共同体,也有南阳镇、靖江镇、党湾镇、义蓬镇、河庄镇、新湾镇六镇15所中心小学组成的大义蓬片教研协作共同体。三年前,我们组建了以城厢镇体育路小学为轴心的五校校教研共同体。两年前,我校又与上海市卢湾区瑞金二路小学结成跨区域教研共同体。在校际教研共同体的活动过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学校与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体现出了比校本教研更多的优势。譬如异质的融合,譬如资源的共享,譬如空间的覆盖,等等。在看到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的缺憾:
缺憾一:活动时间太短,接触与研讨,不够深入。在教学研讨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缺憾二:教学研讨活动,虽然定时间定主题,但研讨的形式不够固定,研讨主题的随意性也较大。导致教学研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
缺憾三:青年教师虽然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了一定专业成长,但这种成长,缺乏必要的引领,偶然因素较大,缺乏很必要的计划与目标,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利。
缺憾四:因为空间距离较远,搞一次活动不容易,花时间与精力财力较大,但收益有限。而且,限于时间与条件限制,搞活动的次数,也相当有限。
这些缺憾,在各级各类校际教研活动中,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有体现,特别是我校在与瑞金二路小学的协作过程中,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空间对效率的制约,的确是巨大的,针对这一缺憾,我们提出“搭建网络教研平台,促进教研合作效率”这一办法。
思考:
搭建一个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的信息分享与问题探讨平台,可以弥补现实教研平台的一些不足:
一方面,网络平台不受空间的限制。虽然上海与我校之间,需要三四小时的车程,但网络可以进行即时的联系与反馈,并且,需要的成本很小。
另一方面,网络平台不受时间的限制。网络平台不需要整段的时间,不需要花费工作时间,完全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零存整取。这样,不仅不会影响日常教学工作,反而可以充实和丰富业余生活,促进专业成长。真正提高我们区域教研协作的效率。
第三方面,网络节省资源,不需要纸、笔,不需要车船,只需要敲敲键盘,动动鼠标,就轻轻松松完成交流、互动、评价等相关的教研活动,与现在我们倡导的节能环保意识,非常吻合。
实践: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考虑,我们搭建了一个我校与瑞金二路小学教研协作共同体的官方网络平台。这个网络平台,主要,是以下几块:
一是建立教师专业成长电子档案袋
电子档案袋不同于传统的纸质档案袋。电子档案袋消耗资源少,而容量非常巨大,表现形式丰富,网络强大的互动性,让档案不再是躲在深闺无人问的寂寞人,而是让档案真正发挥起育人的功能来。这里,我们优先选择青年骨干教师率先建立电子档案袋,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希望青年教师,在校际教研活动中,能够以点带面,促进教研协作活动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大面积的实施电子档案袋,对于一些普通一线教师特别是老年教师,在操作中,的确也是有很大困难的。
电子档案袋的形式录入形式,可以分成三种:文字的、图片的、视频的。文字的与图片的内容,现在,一般称为博客。视频内容,现在,一般称之为播客。博客与播客结合,形式更加活泼生动。
电子档案袋的内容,丰富多彩。一方面,可以录入个人基本情况。譬如个人的工作简历、工作照片、班级情况、工作概况等。另一方面,可以收入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基础文本,譬如计划、总结、备课。第三方面,可以收录自己的一些体会性文字,如课后反思、教学随笔、课题研究、论文、对教研活动的上课、评课记录。第四方面,可以收入自己在教研活动中的图片、视频。第五方面,可摘录或转摘自己认为经典的,有借鉴意义的文字、图片、视频,作为共享资料。
电子档案袋一方面,作为教师教学资料工作经验的一种积累,本身,具有很高的价值。另一方面,当教师阶段性地整理翻阅自己的电子档案时,会有很大的成就感与幸福感。再一个,电子档案可以设置保密级别,除隐私之外,一般,都公开交流,从别人的评价、互动,和对别人的了解、评价、互动中,有利于相互间的沟通,也有利于形成积极与公平的竞争意识,更有利于提高交流的即时性与效率。最后,电子档案袋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反思,以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是建立教研活动问题收集平台
建立这一平台,一方面,是扩大教研活动的参与面,每一个老师,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发布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第二方面,可以收集到很多原发性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衡量与比较,可以让我们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教研主题,这比我们闭门造车所确立的教研主题,有价值得多。第三方面,在教研活动之前,也以有针对性地对这些问题,进行预热。让两校的老师,对这些问题,都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与认识。这对我们进一步展开现实的教研活动,是有很大帮助的。很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
所以,在这个平台的搭建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加大宣传与管理力度,扩大参与度,要求广大一线教师,都能够主动参与,多提出问题,多交流。另一方面,组织青年骨干教师,对问题,进行及时的筛选与反馈,以便及时凝结活动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
三是建立教研信息发布与共享平台
这里所指的有效信息,是指与教学相关的一些文字、图片、视频。
这些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来自原生态的一线教师。譬如,有些教师可以自荐,把自己电子档案袋中,自己认为得意的备课、课例、反思、随笔、论文、视频上传至这个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也可以经别的老师同意,把别的老师的这些优秀资源,放到这一平台上,实现共享。还可以选摘或转载一些全国知名教师学者的理论文章、随笔、经典案例、经典课例视频、试题集萃等等,对教学工作有指导意义的材料,组织共享。
这个平台的设立,一方面,有利于加大一线教师的阅读量,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分享。另一方面,也逼着教师去思考,去寻找,自己能思考的,自己思考,发布,自己不能思考的,老看别人的会不好意思,那他也会想方设法去寻找,转载,这对于扩大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是建立教研活动网络评价平台
网络评价平台,与教研活动现场评价,有所不同,各有优势。网络评价,一方面,因为不用面对真实的人与个体,所以,相对来说,顾忌会少很多。现在,我们的教研活动,在听课后的评课环节中,常常流于泛泛而谈,只是说皮毛,不及本质,说好,不说坏,因为怕得罪人。这样的评价形式,长此以往,是有害处的。但网络评价,相对来说,可以真实得多,客观的多,因此,也是有效得多。另一方面,网络评价,参与面广,可以是官方的,也可以是民间的,每个老师甚至有些文化水平相当的家长,都会参与其中,对课的好与坏,对论文的好与坏,对教学随笔教学行为的好与坏,作出自己的评价。这些评价,不论对与错,都是经过沉淀与思考的,对于参与教研活动的老师来说,都会有收益。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借鉴了一些论坛的评价方式,一方面,要设立官方组织,组织骨干教师,相关领导,组成官方评价小组,定时,定期,对网络平台上的种类资源,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可以针对电子档案、博客、播客等等,设置星级,一星级、两星级三星级等,根据信息的价值、点击数等,用星级其表示受认可承诺。也可以设置精华贴。通过这样的官方操作,一方面,可以增强老师的成就感与幸福感,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参与教研平台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另外,我们还拟建一些主题论坛,比如,在一段时间内,确定一个研讨主题,两校组织一线教师,进行即时讨论。进行网络的“论坛争鸣”。这种论坛形式,相对自由,而且花费的人力物力较少,因为形成了文字、图片等相关资料,效果比用现场争鸣,可能更好。
反思:
在校际教研网络平台的搭建和运作过程中,我们感觉到,面对这一新生的运作平台,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与需要及时跟进操作,还有很多。现罗列于下,供同好者参考:
一、专人管理、及时发布:在网络平台的运作过程中,不能因为平台已经搭建完成,就觉得任务已经胜利完成。事实,网络平台的搭建,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实施过程中的日常运作与维护,并以此来促进教研效率,促进教师成长,才是我们搭建网络平台的最终目的。所以,
一方面,需要有网络维护方面的专业教师参与合作。另一方面,需要有教研专长与兴趣的教师全程参与。及时参与信息的发布,问题的搜集,等级的评价等。网络的安全维护与及时更新,这是维持一个网络平台的实力与魅力的双重需要。网络平台常年不更新,发布新信息少,更新慢,进出速度慢,等等,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参与兴致,从而导致网络教研平台的名存实亡。
二、合作分享,共同参与:在网络平台的搭建与运作过程中,一方面,要突出合作,教研合作体组成成员,要通力合作,不能相互推诿,扯皮,浪费时间与资源。应该积极完成各自份内的工作,有时间有精力的,也应适当帮助不能及时完成的成员,做好相关工作。如果有可能,也应吸收一些无法在现实教研活动中建立协作共同体的学校,参与网上教研合作共同体的研究与运作,扩大网络平台的影响力和效率。另一方面,要突出分享。校际教研共同体,由于在地域优势、发展背景、教师资源、专家资源等方面,有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突出分享资源,很重要,只有毫无保留地共享,才能各取所需地进行分享。在合作的过程中,如果都相互保留,不肯把自己优秀的一面,优秀的资源,上传至网络共享平台,那么,我们的网络教研平台所起到的作用,就要大打折扣了。
三、资金后盾、制度保障:作为一种教学研究的载体,网络平台的建立,虽说是低成本,高效率的,但也需要相关的投入。所以,应经行政讨论,适当划拨部分研究资金,供网络运转之需。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得快,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建立了相关的运作和人员保障制度,保证校际教研合作共同体在网络平台上有效地展开与收获。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搭建网络平台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freenas.com.cn/free/1702765328h429945.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