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887021
2024年2月22日发(作者:consecutive的同义词)
ARTl艺术人文 伦勃朗 卡拉瓦乔和贝尼尼 文l特约撰稿人李卓君 在伦敦的短短几天,反而是国家美术馆(The National Gallery,又译为国家艺廊,位于英国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 的正北方向,成立于1824年,以绘画为主要收藏)成了我最常 去的地方,仗着不要门票,每次晃进去三两个小时,随便—个展 室都有喜欢的画家,就坐在舒适的大沙发上, £唼理得地享受着。 先从他家Audio Guide(导览服务)赞起。 这绝对是我用过的,最详细的最超值的Audio Guide。一 个画室里,至少有一半到三分之二的画作有讲解,就算是同 样题材的宗教画,也不是单调地重复故事,而是在尽力让观 者学到不同的东西。个人觉得最妙的是对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7世纪荷兰画家,代表作 夜巡》) 的一系列画的讲解,我简直不知道国家美术馆有那么喜欢他, 每一幅画后面都是说不完的故事,惟恐初来乍到者不够了解、 不感兴趣一般。而他的展厅也布置得好,估计也是收集了足够 多的作品的缘故,一个展厅是早年的作品,色彩华美,满目琳 琅;另一个则是中晚年的作品,包括他留下的最后一张自画像 (这张画真是辛酸,但是又恰好和他那张同样出名的34岁时候 最是意气风发的自画像挂在同一堵墙的两面,我都不信国家美 术馆不是故意的),颜色的基调顿时黯淡下去,大有冰火两重 天的意味。 伦勃朗是一个我渐渐喜欢上的画家。懵懵懂懂看了他许多 画,数地辗转,到了最后终于开窍。比起他早年那些色彩绚丽 的绘画,我更爱他落魄之后的作品,背景混沌着,笔触也不如 早年那么细腻,但他的画笔就是光,拨开所有的黑暗和阴影, 左上:伦勃朗自画像1640 左下:伦勃朗自画像1669 右图:卡拉瓦乔<被蝎子蛰了 的男孩> 5
人文艺术I ART 最细微的情绪都一显现在他的人物的 格外明亮显眼。卡拉瓦乔在这幅画上添 加了无数的暗喻,面包、水、烧鸡、贝 意义。人物的反应也很戏剧化,彷佛是 某出戏的高潮,忽然被他截取下来,定 格成不朽的瞬间。 久,看见不同的人走过它,发出各式各 是戏剧的最高潮的话,米兰这一张给我 面孔上,让人着迷。 的感觉,却是戏的结局,灯光打下来, 说起伦勃朗,我总是不能不说卡 壳、葡萄、石榴,都有着宗教上的象征 切静止不动,等着大幕合上。这才是 一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etto订 Caravaggio,意大利画家,1 593年到 161O年间活跃于罗马、那不勒斯、马耳 永叵的姿势。 不同的处境和心态会让卡拉瓦乔在 演绎同样题材时产生不同的效果。稍后 已经被判流放,开始了他生命中颠沛流 他和西西里)。我现在是人老话多,几 我每次去,都在这幅画前坐了许 时期的这张《以玛的晚餐》,卡拉瓦乔 近成痨,说起古典绘画里应用光影,没 有办法想起一个另外一个略过不提—— 样的惊叹和赞美。记得有一个西装革履 离的最后几年。也许那个时候的他,想 也许是阿姆斯特丹的那个画展之后的后 的中年人带着他母亲年纪的老妇人走到 起上帝时,期盼的会是一种更纯粹不拘 “这是这个美术馆里我 于外物的救赎吧。于是那些华丽的装饰 遗症。国家美术馆里也藏有卡拉瓦乔的 这幅画前,说:三副画,其中最大、同样也是最有名 Emmaus)。 最喜欢的一副画,你看这个姿势多么奇 物隐去,他用黯淡却虔诚的心情,再一 的一幅,是《以玛的晚餐》(Supper at 妙,永叵一般。”那一刻那年老的女士 次画下耶稣复活展现神迹的场面。 总体来说,伦勃朗和卡拉瓦乔二人 之中,我更偏爱后者,一直也觉得在处 面张力的把握更胜一筹——惟有一张 例外。《亚伯拉罕与以撒》(Abraham 反而好f 、了一辈,看了半天画,再笑眯 卡拉瓦乔有把同一个题材的作品多 眯转头去看那个中年男人,慢慢}也 头。 次描绘的习惯。每一次的演绎,都或多 境。恰好这张《以玛的晚餐》,也有两 个不同的版本。 或少地记录了画家当时的心情乃至处 版本,虽然那张画我只在画册上看过。 那幅留在米兰的《以玛的晚餐》, 中那个好似异教神祗的红袍年轻人, 霜,是世人更熟悉的样子,就连同样伸 但是让我印象更深刻的是稍晚—个的 理同样题材的作品时,卡拉瓦乔对画 画面的底色更重,基督再不是前一幅画 and Isaac),伦勃朗笔下那亚伯拉罕捂 国家美术馆收藏的卡拉瓦乔较早 画上餐桌的摆设让人不免和隔壁那张 《被蝎子蛰了的男孩》(Boy Bitten by 住以撒脸的场景,对我来说,有着无可 个时候起,我开始迷上他。 完成并保存得相对更好的一幅。这幅 而是穿着简单的深色衣服,面容饱经风 抵抗的感染力。现在想想,也许就是那 出右手的姿势,都收敛得多。和他共进 把卡拉瓦乔和伦勃朗作比较的时 候,总是不由自主想到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意大利早期杰出的巴 洛克艺术家)。 a Lizard)里那精致水果和花卉做个比 晚餐的两个信徒的反应也不再那么戏剧 较。卡拉瓦乔画这些细处,素来是得心 化,其中一个我们甚至看不见他的脸,应手,活色生香,坦奇妙的是,绝对不 只能通过他张开的手掌来猜测他的吃 会喧宾夺主。我想,这就是他画中光影 惊。那空荡荡的餐桌上,除了面包和水 的魔力。 罐,再无他物。 这一幅的构图其实颇有问题,画面 相比一生坎坷不得善终的卡拉瓦 乔,贝尼尼的这一生,简直是一帆风 顺:出生艺术世家,少年便展现天赋, 国家美术馆这张《以玛的晚餐》里 型的模样。相反,他非常年轻,也没有 的耶稣并不是从中世纪起就已经逐渐定 右边的那个女人让画的中心右移,照成 青年已经成为罗马首屈一指的雕塑家, 了令人不愉快的干扰。然而这简朴的画 壮年接手重要的建筑工程,至今人们去 胡子,面部被好像被处理了强光,于是 面,反而更能打动我。如果说伦敦那张 从左至右卡拉瓦乔《以玛的晚餐》(伦敦国家美术馆藏)、卡拉瓦乔《以玛的晚餐》(藏于米兰 圣彼得,膜拜的两个艺术家,一个是米
开朗奇罗,另一个就是他;他从来不缺 大卫像,他也留下了同名同题材的一幅 工作,不缺赞誉,做出来的一切雕塑从 画作——《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 来不存在“过时”之说,艺术上的竞争 (David with the Head of Goliath)。 左图:贝尼尼<大卫) 中图:卡拉瓦乔(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 右图:伦勃朗(亚伯拉罕和以撒》 者几乎没有给他照成任何实质上的威 胁;他一生中遇见的教皇都是他重要的 委托人,于是他艺术上的影响在生前发 挥到极致,身后更是连绵不绝…… 画这幅画的时候贝尼尼已经完成了 他的大卫雕塑,他笔下的以色列之王那 不需要这样的暗色调,也不需要这样的 侧着的面孔乍看上去好像严肃的天使, 有着巴洛克绘画中人物形象的理想之 悚然,这样一帆风顺的天才,怎会屈尊 记录下这样的暴力和血腥? 谁说艺术家只有经历颠簸痛苦才能 创作出不朽佳作的?贝尼尼就是反证。 我还忘记提,他长寿,几乎和那个活成 神仙的提香一样长寿。 (Galleria Borghese,坐落于罗马波居 美。歌利斯的头颅只在画面上露出一 半,且被处理得只见一个大概的轮廓。 也正是因为这种理想之美,大家的注意 但是卡拉瓦乔不一样。在没有读到 他的传记而只是看到他的画的时候,我 曾就着画的风格,想象过一个卡拉瓦 里面的人物,身怀绝技的游侠儿,性格 力很容易完全被大卫吸引,而忽略掉右 乔。我所想象的卡拉瓦乔,更像唐传奇 但是卡拉瓦乔的《手提歌利亚头颅 刚烈,不易屈就,事到临头一言不发腰 的大卫》却不同。在这幅画里,他再次 展露了他对光暗对比效果的圆熟和偏 我是在一天内把波居榭美术馆 边那个面孔模糊的死去的巨人。 榭公园东端,是由波居榭家族宅邸改装 而成,自18世纪起即为美术馆)和罗 d’Arte Antica,位于罗马的巴贝里尼 刀出鞘,然后他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一 地血腥之中,扬长而去,成为尘世I司交 口传诵的传奇。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我竟然蒙对 了。他的确性格刚烈,的确众目睽睽之 马国立古典美术馆(Galleria Nazionale 爱,大卫好像从黑暗中探出身体,衣着 朴素,和他当时的身份相称。他的目光 中既无胜利的喜悦,也无对歌利亚的厌 宫,Palazzo Barberini)一起看掉的。除 了那些已经提过的雕塑,贝尼尼的一幅 画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恶憎恨,流露出来的神情,倒像是淡淡 下杀人,只是故事的结局,却没有唐传 的悲悯,蹙着眉头,反而有些无可奈何 奇里面的皆大欢喜。他被判了重罪,不 一倒不是题材多么新颖,画面多么有 冲击力。而是在看这幅画之前,我看到 般。也正是这样的表睛,牵着观者的 得不狼狈地逃出罗马,从此颠沛流离, 目光,转到歌利亚的头颅上:无神的双 再也没有回去过。 不同的艺术家、相同题材的两幅作 了卡拉瓦乔一张同题材的作品——《手 眼,微张的口,额头上的伤,还有那些 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David with the 暗色的血,淅淅沥沥顺着颈项下滴。阴 Head ofGoliath)。 品里,藏了同样的秘密。他们都把自己 异决定了这两幅画的差异。贝尼尼把自 己画作了大卫,卡拉瓦乔却把自己画成 了被砍下头颅的歌利斯——因为那幅 森的死气和血悝味扑面而来。这样的死 的面容留在了画布之上。可是命运的差 相,实在是过于真实了。 如此的大卫和歌利亚,贝尼尼就算 画得出来,恐怕也是不会去画的。贝尼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不断描摹的 题材,从雕塑油画壁画数不胜数,不同 的艺术家们各擅其长,做出不同的演 绎。贝尼尼也不例外,除了那几乎是 米开朗奇罗的大卫之外最有名的一座 尼的雕塑和绘画,永远都是那样的纤细 画,其实就是他小心翼翼、献给教廷的 美丽,带着神性的高洁和优美和谐,他 赎死之作。 7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伦勃朗、卡拉瓦乔和贝尼尼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freenas.com.cn/free/1708546886h526981.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