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887031


2023年12月23日发(作者:位和为存储)

网络教育时代:学校会消亡吗?

一、挑战与冲击不容回避

网络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对传统的学校教育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一)教学模式的挑战

网络教育广泛采用卫星数据广播、互联网视频点播(VOD)、IP视频会议系统、BBS、E-MAIL、CD-ROM光盘等实时或非实时交互技术进行远距离教学,不但可以完成学习、讨论、答疑、测试等常规教学环节,而且还可以使学习者共享国内外名校名师的优质教学资源。网络远程教学中使用的文字、声音、动画、图像、活动影像等多种信息媒体和生动直观的教学课件,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建构自己的课程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体精神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培养。

(二)教育理念的挑战

学生的主体意识不足是传统学校教育的最大缺陷之一,而网络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方面却得天独厚。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依靠网络来进行,学生需要自由组合网上教育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因此十分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使他们学会学习,领悟到学习的真谛。这就使得主体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等现代教育理念在网络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落实。

(三)开放对封闭的挑战

网络教育相对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即教育对象的开放性、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学习时空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特质使得网络教育就象一列可供人随时上下的火车,让那些需要学习的人们能够随时回到学习中来,而传统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封闭的一次性教育,它要求学习者遵循既定的教育程式和学习时限,从起点到终点机械前行,一旦中途下车,将终生失去搭乘的机会。

(四)教育市场竞争的挑战

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网络高等教育领域。网络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比如试点高校都是国内知名高校,不但具有耀眼的金字招牌,而且拥有一流的名师和优质的专业和学科资源,加之打破时空限制的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和允许学习者自我掌控学习进程的弹性学制,这一切都使网络高等教育具有了更强的生源竞争力。目前,虽然由于各种原因而被教育部明令停招应届高中毕业生(“零起点”学生)进行全日制网络学习,随着网络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不断探索和完善,随着网络信息科技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化,并由此而导致的各种教育形式与体制间的相互融通,网络高等教育终将与普通高校一样,成为青年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那时大批本来只能进入今天所谓的“二本”“三本”院校的学生,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接受网络教育,这就对传统大学构成了生源竞争。当然,这种教育市场的竞争还只是来自于国内网络教育,实际上竞争的压力和挑战还同时来自于国外。2000年9月,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l0所大学组成的互联网全球大学联盟(GUA)在香港揭幕,并开始在8个国家的15所大学招生,可以授予170多个学位,这种跨国网络教育技术有限公司其技术与资源力量十分雄厚,他们早已把目光瞄准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市场。

二、学校会消亡吗?

网络教育在国际国内的蓬勃发展,使“坐在家里受教育”“网上上大学”的预言已不再是天方夜谭,由此一些人忧心忡忡地提出了“学校消亡论”。那么学校究竟会不会消亡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

首先,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由于受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情感、认知水平所限,网络教育只能定位于对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网络教育更多的是以一种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手段而被传统学校的课堂教学所引入,从而实现网络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化组合、优势互补。我们很难想象让千千万万未成年人离开学校教育环境而分散在社会中从事纯个体意义的网络求学。

其次,对于高等教育而言,网络教育虽然已经使人们网上上大学的梦想变为现实,但它仍然需要依靠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校外教学点等这种现实的学校机构来进行具体的组织实施和质量控制。因为一方面,网络学校毕竟具有虚拟现实的特性,远程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实践环节和实验操作仍然需要依靠学校这种现实的组织机构来实施,另一方面,任何先进的教育技术只可以影响和改变知识传习的方式方法,而对于受教育者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仍然离不开学校教育的情境和土壤。

最后,学校作为专司教育的专业性机构,具有高度的目的性和严密的科学性、组织性、计划性,学校教育较之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种教育渠道而言,永远都将发挥其核心和主导作用,因此不要说在网络教育时代,即使在未来真正的“大教育”时代,学校也不可能消亡,或者说学校决不会早于人类社会而消亡。

事实上,网络教育的发展对学校的挑战与影响是积极的、良性的,它不仅不会引发学校功能的消解和形式的消亡,相反还使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充满着一系列良好的机遇:

(一)网络高等教育试点项目的开展,使试点高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回报,确立了高等学校在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网络高等教育试点,试点高校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扩大了社会影响,另一方面在国家对现代远程教育的政策优惠和支持下,通过产业化运作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回报。试点六年来,试点高校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我国继续教育事业做出的成绩和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从而确立了高等学校在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无可替代的主力军地位和作用。

(二)网络教育的发展和普及,推动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近年来,随着网络教育的开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传播与普及,无论高等学校还是中小学,都纷纷进行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革新和探索,一些能够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得到重视和尊重,教育评价中不再单纯关注学生的分数高低而是注重全面综合的衡量,特别是对于能力的强弱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的考察。在教学手段上积极探索和引进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网络教育形式之一的“教师网联”计划,为广大教师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继续教育平台,它必将为学校的发展造就更多的高素质师资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于2003年启动,它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该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目前正处于第一阶段,即由北京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华中师大、西南师大、陕西师大、福建师大、华南师大等经教育部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8所师范大学,与中央电大、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教育电视台和高等教育出版社4家机构,联手组建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即“8+4”模式)。其主要任务是建立标准化开放性的网络公共服务平台,重点面向农村,配合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因地制宜地运用光盘教学、卫星电视教育、网络教育等模式,开展多种层次和规格的教师学历提升教育、非学历培训和教师资格认证课程培训。两年来,经过全国教师网联十二家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教师网联计划已取得积极进展,2004年已开始了成员

单位的联合招生和入学联考。

(四)我国网络教育又一重要形式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广大农村中小学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为解决农村中小学在教学条件、教育资源、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城市存在的差距,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基础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均衡发展,2003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共同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采用三种模式,模式一是为农村学校教学点建立教学光盘播放点,配备34寸彩色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对学生进行授课和辅导:模式二是在乡中心小学和村完小建立卫星教学收视点,配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VD播放机和1—6年级所需的教学光盘,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大量接收优质教育资源,并同时具有教学光盘播放点的功能;模式三是为农村初中建立计算机教室,配备卫星接收系统、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其特点是除具备模式二全部功能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

目前,我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项目进展顺利。据2005年6月24日《新京报》报道,截止2005年,“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两年来已累计投入20多亿元,预计总投入将达到100亿元,国家争取用5年或更短的时间,全面实现预定建设目标。


本文标签: 教育 网络 学校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