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887021


2024年1月6日发(作者:for函数和while函数)

摘要

摘要

确定性问题在哲学史上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自近代以来,不同派别的哲学家对此有着不同的解决方案。此问题一方面源自人类对自身认知能力的审视,另一方面源自怀疑主义者对人类关于知识的辩护能力的质疑。维特根斯坦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出解答。这些思想集中在《论确定性》一书中。

在《论确定性》中,维特根斯坦从摩尔对怀疑主义反驳的不满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确定性思想。他在指出摩尔错误的前提下,分析了怀疑主义在怀疑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隐喻的方式提出自己对于怀疑和确定性的看法。维特根斯坦最终承认确定性的存在,主张把确定性与生活形式联系起来理解。

确定性与怀疑是相互对应的关系。当代知识论中,关于确定性问题的讨论涉及多个方面,其中知识的辩护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怀疑主义不承认人们可以对自己的知识给出真正的辩护,并通过分析、论证等方法坚持自己的结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阿格里帕式的无限倒退怀疑、笛卡尔式的怀疑和休谟式的怀疑等。这些怀疑显示了怀疑主义者对确定性问题的担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人类的认知能力,或者说至少表达了一种消极的态度。

面对怀疑主义的担忧,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维特根斯坦不是通过给出明确的论证的方法来回应,而是延续了自己处理哲学问题的一贯风格。他对确定性的刻画分散在《论确定性》的各个码段之中,而且大多数时候以隐喻的形式出现。这对我们理解确定性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但同时又显得格外生动准确。确定性类似于“轴”、“墙基”、“世界图景”等物,它对我们的知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其他东西赖以围绕转动的固定的“轴”。但是这种固定不是绝对的不变,不是绝对的真理。相反,确定性会受到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处在变化之中。确定性和知识分属于不同的范畴,因此确定性是免于怀疑主义怀疑的对象。

但是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的刻画仍然有一些问题。首先,确定性既然是基础性的,那么这是否等同于基础主义应对怀疑主义的策略?如果是,那么该如何对这一基础进行再次辩护?其次,作为基础的确定性仍旧处于变化之中,也就是会随着语境变化而改变,那么这种改变会不会动摇确定性的根基作用?会不会产生相对主义问题?最后,维特根斯坦认为确定性是日常经验的保障,是否可以说这种论证方式是一种先验论证?

I

摘要

澄清这些问题之后,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实际上是回归日常生活的确定性。它与我们的实践密不可分,在行动中显示自身。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思想显示了他对日常语言的关照,也对人们回应怀疑主义的挑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怀疑主义;确定性;知识;真理;生活形式

II

Abstract

Abstract

The certainty problem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Since modern times, different schools of philosophers have different

solutions. The problem on the one hand, derived from human’s self-inspect of their

cognitive abilities, on the other hand from Skeptics’ question about human’s ability

to the justification of knowled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of language,

Wittgenstein makes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These thoughts are mainly expounded

in the book named On Certainty.

In the book On Certainty, Wittgenstein puts forward his own certainty thoughts,

which starts from his dissatisfaction with Moore’s retort to Skepticism. After

pointing out Moore’s error, Wittgenstein analyzes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Skepticism’s doubt. And then, by means of metaphor, he puts forward his own

perception of doubt and certainty. Finally, Wittgenstein admits the existence of

certainty, and thinks we should relate certainty to form of life.

Certainty and doubt is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with each other. In the

contemporary epistemology, the discussion about certainty problem involves

multiple aspects, and the problem of the justification to knowledge is much more

important. Skepticism denies that people can have true justification to their own

knowledge. Through analysis and demonstration, they insist on their conclusions.

Among Skepticism, the representative arguments are Agrippa’s infinite regress of

doubt, the Cartesian doubt and Hume's skepticism, etc. These doubts show the

Skeptics’ concern to the certainty problem, even to a certain extent, deny human’s

cognitive abilities, or at least express a kind of negative attitude.

In the face of the concerns of the Skepticism, Wittgenstein has a positive

answer to the certainty problem. Wittgenstein isn’t responding,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lear argument, but continues his consistent style of dealing with philosophy

problem. His depictions to certainty problem are dispersed over each code segment,

and most of the time showing in the form of metaphor. To understanding certainty,

this method brings about a certain degree of difficulty, but at the same time is

III

Abstract

especially vivid and accurate. Like “hinges”, “foundation-walls”, “picture of the

world”, certainty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to our knowledge and it is the fixed

“hinges” which other things around rotate. But this immobility isn’t absolutely

invariability, isn’t absolutely truth. Instead, certainty will be affected by factors such

as history, cultural background. It will keep changing. Certainty and knowledge

belong to different categories. Therefore certainty is from Skepticism’s doubt.

However, Wittgenstein’s depictions to certainty still have some problems. First,

if certainty is fundamental, whether this is equivalent to skepticism tactics? If so,

how to defend this basis again? Second, as foundation, certainty still keeps changing.

That is to say, certainty will change with the context changes, then if this change will

shake the foundation role of certainty? Will this cause Relativism problem? Finally,

Wittgenstein thinks that certainty is the guarantee of daily experience. Then, whether

this way of argument is a transcendental argument?

After clarifying these questions, Wittgenstein's certainty is actually a kind

certainty, which returns to daily life. It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our practice, shows

itself in action. Wittgenstein’s thoughts about certainty show his care of ordinary

language. And for responding to the challenge of Skepticism, it also provides a new

train of thought.

Key Words: Skepticism; Certainty; Knowledge; Truth; Form of Life

IV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关注 ............................... 1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论确定性》的研究现状 ........................... 4

一、国外研究现状以及主要观点 .............................................4

二、国内研究现状以及主要观点 .............................................7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 ............................................. 8

第二章 确定性问题与怀疑主义 ........................... 10

第一节 知识论中的确定性问题 ...................................... 10

第二节 怀疑主义对确定性问题的探究 ................................ 12

一、怀疑主义对确定性的质疑 ..............................................12

二、怀疑主义的论证和困难 ................................................13

第三节 维特根斯坦对怀疑主义的回应 ................................ 18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探究 .................... 23

第一节 《论确定性》的主要观点 .................................... 23

一、确定性是什么 ........................................................23

二、关于确定性的隐喻式表达 ..............................................27

第二节 确定性和知识 .............................................. 32

第三节 确定性和真理 .............................................. 37

第四节 暗示“矛盾”的确定性之澄清 ................................ 39

第四章 确定性问题反思 ................................. 42

第一节 《论确定性》中的基础主义分析 .............................. 42

一、对《论确定性》的基础主义解读 ........................................42

二、维特根斯坦是否是一个基础主义者 ......................................43

V

目录

第二节 《论确定性》中的语境色彩分析 .............................. 46

一、对《论确定性》的语境主义解读 ........................................46

二、维特根斯坦是否是一个语境主义者 ......................................48

第三节 《论确定性》中的先验色彩分析 .............................. 51

一、对《论确定性》的先验主义解读 ........................................51

二、维特根斯坦是否是一个先验主义者 ......................................53

第五章 维特根斯坦确定性问题的最后澄清及评价 ............ 56

结语 ................................................. 59

参考文献 ............................................. 62

致谢 ................................................. 65

个人简历 ............................................. 67

VI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关注

“确定性”(certainty)1一词来自于希腊语ertus,指一种心灵状态(心理上的确定性),例如接受,相信,认为可靠,没有争论或者疑问,或者是指不可能被怀疑和不可能被否认(命题上的确定性)的一种命题性质2。这一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哲学家们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从未停止。古希腊时期,确定性问题体现在人们对最终智慧的追寻;近代认识论转向后,对这一问题关注的重点转移到“知识何以可能”之上。对此,经验主义的哲学家以及理性主义的哲学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例如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倡导一种诉诸经验的归纳法,洛克驳斥天赋观念论的思想,认为观念的来源是感觉经验,并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斯宾诺莎则指出追求真观念需要依靠理智与界说两个概念,莱布尼茨在肯定知识确定性的基础上将知识分为直观的知识、推理的知识和感觉的知识。与此同时,针对确定性问题的怀疑主义风气盛行,哲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怀疑论证,如笛卡尔式的普遍怀疑方法,休谟式的怀疑论等;20世纪分析哲学中,无论是早期的逻辑分析学派,还是后期的日常语言分析学派,虽然试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目的都在于达到思想的明晰性和确定性,例如摩尔的常识实在论通过“我知道这是两只手”来证明外部世界的存在的确定性,维特根斯坦通过隐喻的方法阐释了他对确定性的理解;后现代主义虽然强调知识语言的多样性,试图从“不确定性”的角度讨论“确定性”,但是仍然是以“确定性”为参照,这一问题依旧存在。这种贯穿始终地对“确定性”的关注,表明确定性问题已经成为我们研究哲学问题无法回避的一个方面。

维特根斯坦关于确定性问题的观点集中在《论确定性》一书中。这本书是晚期维特根斯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完成于他生前的最后一年半时间里。尽管这本书未经过润色修改,语言内容上也有些许前后重复之处,但维特根斯坦本

1 Certainty一词一般译为确定性,在维特根斯坦的On Certainty一书中,国内一些学者也将其译为《论确实性》,由于这两种译法无本质差别,本文在此对译法的争议不作详细探讨。涉及译本时保留原译法“确实性”,其余情况统一使用“确定性”这一译法。

2 Nicholas Bunnin and Jiyuan Yu. 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Western Philosophy[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117.

1

第一章 绪论

人却十分自信他这本书的价值:“我相信一个哲学家,一个能独立思考的人,也许会有兴趣读我的笔记。因为即使我很少击中目标,他也会认出我一直在瞄准的靶子。”3。摩尔对怀疑主义的反驳是维特根斯坦首先予以批评的。维特根斯坦认为,摩尔的方法存在许多问题。但是维特根斯坦并未在摩尔的反驳方式上停留太久。因为他真正引起维特根斯坦兴趣的是摩尔用来反驳的内容,也就是相关的确定性问题。在当代知识论的背景下,不同的流派对确定性问题有着不同的处理办法,极端的怀疑主义甚至否定任何确定性的存在。一方面,维特根斯坦不满于怀疑主义的过度怀疑。另一方面,维特根斯坦也认为摩尔的反驳是无力的。他认为真正的确定性不是用“我知道这是一只手”就可以得到证明。确定性是在拒绝无根据的怀疑、过度怀疑的基础上,关于“轴心命题”、“世界图景”、实践、语言游戏以及生活形式等内容地探讨。任何单纯谈论怀疑的哲学话语都是无意义的,甚至是一种“精神失常”。

不同于笛卡尔等人对确定性的形而上学解读,维特根斯坦从语言角度切入这一问题,分析了怀疑、常识、知识、轴心命题、生活形式等概念在语言中的用法,表达了他关于确定性问题的看法。事实上,维特根斯坦一直对这一问题有所关注,并且他的观点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前期维特根斯坦探讨了一种逻辑的确定性。这种思想集中在的《逻辑哲学论》中。《逻辑哲学论》从语言、世界和思想三个层面探讨哲学问题。维特根斯坦认为如何在这三者之间进行有效地联接是解决哲学问题的关键。而这一联接的前提是必须划分出“可说的”领域和“不可说的”领域。他认为,只要说清楚了可说之物就能显示“不可说的”领域。维特根斯坦运用图像论的方法试图构造一种完全逻辑的语言,并且用逻辑的清晰性和确定性来说清楚“可说的”领域。在他看来,通过严格的逻辑分析可以达到意义的确定性。逻辑分析依赖于逻辑空间的概念。“逻辑空间中的诸事实就是世界。事实的逻辑图像就是思想”。4逻辑空间的逻辑位置对应着命题诸成分的存在,同时,整个逻辑空间也必然由命题给出。这种图像论的观点蕴含着前期维特根斯坦的逻辑确定性思想。而对于不可说之物我们无法言说,只能保持沉默。因此,这个时期维特根斯坦刻画了一种绝对的逻辑的确定性。后期维特根斯坦在放弃了前期对逻辑确定性地追求,转而从语言的使用角度出

3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55.

4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及其他[M].陈启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7-13.

2

第一章 绪论

发寻求确定性。日常语言的丰富性与绝对的确定性存在明显的冲突,哲学应当回到粗糙的地面上来。语言的意义在于语言游戏中的使用。在《哲学研究》中,通过反驳私人语言、遵守规则等论述,维特根斯坦指出,人们使用语言遵守规则的过程代表了某种确定一致的生活形式。晚期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定性》中对之前的思想进行了修正和扩展。“轴心命题”、“世界图景”等隐喻赋予了确定性更加丰富的内涵。他指出,表达确定性的命题是一种语法命题,对我们的生活起到逻辑作用。这与前期的逻辑确定性有相似之处。同时,把确定性放在日常生活之中的做法则延续了《哲学研究》时期的思想。因此,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一致性和连续性。

此外,《论确定性》一书的确在维特根斯坦的全部著作中占据重要地位。《论确定性》前言中写到:“我们这里所出版的东西属于维特根斯坦生命最后一年半的时间。1949年中期,在诺曼·马尔康姆的邀请下,维特根斯坦访问美国,并且住在马尔康姆在伊萨卡的房子中。马尔康姆刺激了他对摩尔的‘为常识辩护’的兴趣,也就是说摩尔声称自己确实知道一些命题,例如‘这是一只手,那是另一只手’,还有‘地球在我出生之前就存在了很长时间’,‘我从未远离过地球表面’……这本书涵盖了维特根斯坦从那时起直到他去世写的关于这一主题的全部内容。它全部是还未来得及摘录和修改润色的一手材料。”5马尔康姆在《无物隐藏》中也直言:“维特根斯坦以《论确定性》出版的最后的一些笔记,是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年半时间里写的。他们是完全未经修改的天然粗糙的笔记。……这些评论值得好好研读……不仅仅是因为其中十足美丽的单个评论,并且因为字里行间浮现的思想在维特根斯坦的其他著作里难以找到。一种全新的、高度原创的,关于知识和确定性概念的处理方法呈现在我们面前。”6《论确定性》具备了两大特点。在形式上,它保留了未经润色修改的手稿的特色,在内容上,它是全新的关于知识和确定性的处理办法。因此,这本书吸引着一大批学者对其中的思想进行研究,而这也是本文写作的重要动机。

维特根斯坦在处理确定性问题时,借助了语言游戏、生活实践等概念,处理方式以隐喻形式而独具特色。这种处理问题的思路抛弃传统的知识论标准分析的方法,为当代知识论者应对怀疑论挑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策略。维特根

5 Ludwig Wittgenstein. On Certainty, ed.G.E. Anscombe and G.H. von Wright[M]. Tr. By D. Paul and G.E.

Anscombe. Oxford: Blackwell, 1969: Perface.

6 Norman Malcolm. Nothing is Hidden, Wittgenstein’s criticism of his Early Thoughts[M]. Oxford: Blackwell.

1986:201.

3

第一章 绪论

斯坦果断地否定普遍怀疑,认为怀疑必须有个尽头,确定性应当植根于日常生活之中。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武断性,因为怀疑主义者也可以坚持保留哲学怀疑,认为只有哲学语境中的怀疑才能真正推进哲学的进步。我们承认,维特根斯坦的确在处理确定性问题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但是这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怀疑主义问题仍值得研究。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论确定性》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以及主要观点

国际上普遍上将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划分为两个阶段,即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的前期维特根斯坦和以《哲学研究》为代表的后期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作为维特根斯坦生前最后一年半的著作,其地位一直饱受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论确定性》一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未曾出现过的新思想,因此,以《论确定性》为代表的一系列著作可以被划分为“第三阶段的维特根斯坦”。更广义的讲,《哲学研究》之后的著作都可以被划归为第三阶段的维特根斯坦。较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冯·赖特,但是比较具有影响力的是英国维特根斯坦协会主席夏洛克。她为此专门编著《第三阶段的维特根斯坦》一书,书中写到:“对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这是一种令人兴奋的结束,它出现在《论确定性》中,这是一个结束, 不是维特根斯坦自己曾经这样说过, 而是他找到了部分关于怀疑主义的答案,关于我们基础信念的本质的,关于一些命题的显然的异质的本性,在《论确定性》之前,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仅仅是花蕾,1949到1951年,终于达到了它们最后的绽放”。7其主要论据是维特根斯坦在这一时期正面提出了一些思想和观点,尤其是关于知识论和心理学主题。鉴于此,学界内也存在一种将其与《哲学研究》的“寂静主义”区分开来的“建构主义”的观点。马尔康姆《无物隐藏》中也谈到了相关问题。他肯定了《论确定性》中关于知识和确定性解决方案的高度原创性。马尔康姆着重突出了这本书的思想之“新”,是之前未曾涉及的,或者说不曾正面深入探讨的哲学主题。

另一种观点则侧重于对维特根斯坦思想的连续性解读。里斯(Rush Rhees)

7 Daniele Moyal-Sharrock. The Third Wittgenstein[M]. Hampshire: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2004:4.

4

第一章 绪论

是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之一。菲利普斯(Phillips)在《维特根斯坦的<论确定性>,就在那里 —— 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的前言中提到:“里斯是最好地理解了维特根斯坦著作的读者,他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加深刻地看到了维特根斯坦不同著作之间的联系。”8里斯用一整章的篇幅来讨论确定性是否能成为一个全新的论题——“论确定性:一个新话题?”他认为,论确定性的研究导致了一种关于人类语言,思想和语言游戏的更好的理解。而且这本书想要表达的思想在1949年之前就已经存在。里斯的这种做法从整体性的角度来看待维特根斯坦的所有著作,强调了不同时期维特根斯坦思想的连续性。语言、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一类的话题始终贯穿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孤立的解读任何一部著作或者一篇文章都会减弱其思想的连续性,从而不利于我们把握《论确定性》的真正主旨。

事实上,无论哪一种方向哪一种角度的解读,不过都是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不同思维模式。这为我们研究《论确定性》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角度和材料支撑,也使得研究能够更加全面。

国外关于《论确定性》文本的研究开始较早,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在基本的文本阐释上也衍生出了一些关于维特根斯坦确定性思想的独特见解。

国外学者以《论确定性》的具体内容为基础,全面系统地进行了文本的分析阐释。汉密尔顿(Andy Hamilton)的《维特根斯坦和<论确定性>》9一书的出发点是整个维特根斯坦哲学发展和方法,它全面地介绍了维特根斯坦关于确定性的澄清和修正,涉及摩尔的常识思想和外部世界存在证明、世界图景、维特根斯坦对怀疑主义的回应等内容;斯特洛尔(Avrum Stroll)的《摩尔和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10集中在两大方面。即在分析摩尔对怀疑论的反驳失效的原因之后,阐释了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看法。夏洛克(Daniele

Moyal-Sharrock)的《理解维特根斯坦的<论确定性>》11一书则将目光集中在了客观确定性问题上。托马斯·莫拉韦茨(Thomas Morawetz)的《知道的内容》和邓肯·普里查德(Duncan Pritchard)的《维特根斯坦的<论确定性>和当代反怀

8 Rush Rhees. Edited by D.Z. Phillips. Wittgenstein’s On Certainty There-Like Our Life[M].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2:3.

9 Andy Hamilton. Wittgenstein and On Certainty[M]. New York: Routledge, 2014.

10 Avrum Stroll. Moore and Wittgenstein On Certainty[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11 Daniele Moyal-Sharrock. Understanding Wittgenstein’s On Certainty[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5

第一章 绪论

疑论》12一方面分析了维特根斯坦对摩尔的纠正,另一方面关注了如何有效应对怀疑论的问题,明确了如何从知识论的角度去理解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这些学者的理解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分为基础主义解读、语境主义解读和先验主义三种角度。首先是基础主义的解读。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受到维特根斯坦使用的“轴”、“河床”等诸多隐喻的影响。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斯特洛尔。他的《为什么<论确定性>重要》13一文主要关注点在“确定性”上。他的《摩尔和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14一书则加入了摩尔的分析这一部分。但是都明确表达了基础主义的观点。斯特洛尔抓住了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定性》诸多小节里提到的语词,例如“其他东西赖以转动的门轴”、“我们信念的基础”、“这对我和许多别人来说是确定可靠的”等,他认为这些都是基础性的体现。可以说,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定性》一书中发展了一种基础主义的高度原创形式。15 第二种观点从语境主义的角度出发引发出了维特根斯坦确定性的相对主义色彩。伯纳德·威廉斯(Bernard Williams)在《道德运气》中指出:“相对主义的问题关系到在两个信念系统之间的交流,或者在它们和其他某个派别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关系到偏爱其中的哪个系统的问题。” 16

《论确定性》中的确存在着这样一些因素 ——可以流动的河流的模型,语言游戏随时间变化等。但是引入不同的世界图景并且承认它们不是相互不可接近的。但是伯纳德·威廉斯认为这并不意味不同的世界图景的评价可以比较——“是否存在着一个客观的基础,以便一个‘我们’可以按照那个基础来最终认识到,在另一个‘我们’所相信的东西当中有一些更大的真理?”17他认为维特根斯坦只是给出了一种模糊地提及,以至于相对主义问题并不是真正的争端,问题在于“实在的确定性来自我们已经决定的东西,或者来自我们准备算作是确定的东西”18。这种思路显示了一种超验唯心论方向的意义理论。伯纳德·威廉斯的做法实际上是将相对主义问题转换成了关于意义的另一层面的讨论,最终提出了一种非相对主义的唯心论观点。最后,先验主义的主要研究者有威廉·布

12 Daniele Moyal-Sharrock and William H. Brenner. Readings of Wittgenstein’s On Certainty[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13 Daniele Moyal-Sharrock and William H. Brenner. Readings of Wittgenstein’s On Certainty[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14 Avrum Stroll. Moore and Wittgenstein On Certainty[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15 Avrum Stroll. Moore and Wittgenstein On Certainty[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138.

16 [英]伯纳德•威廉斯著,徐向东译. 道德运气[M].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87.

17 [英]伯纳德•威廉斯著,徐向东译. 道德运气[M].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220.

18 [英]伯纳德•威廉斯著,徐向东译. 道德运气[M].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231.

6

第一章 绪论

伦纳(William H. Brenner)19等,他将确定性进行先验主义解读,并提出了维特根斯坦的“康德式解决办法”。这种观点主要是针对孟恩斯(H.O. Mounce)的观点。他认为《论确定性》可以从实在论角度理解。布伦纳认为维特根斯坦拒绝任何现实在论解读。他指出维特根斯坦的康德式方法将命题意义的分析在于命题本身而不是去找寻任何更为基础的命题。但是在命题的逻辑上,康德将其归之于例如“理解的先验结构”之类的内部性东西,而维特根斯坦则认为逻辑是与外在的语言使用相关。

二、国内研究现状以及主要观点

国内关于《论确定性》的研究已经有部分成果,但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目前尚未有专门的解读性著作。相关的研究成果以期刊论文为主,以文本梳理的形式集中在对《论确定性》个别主题的探讨。一是关于怀疑论问题,如曹剑波的《维特根斯坦论有意义的怀疑——<论确定性>的怀疑观管窥》,楼巍的《“物理对象”到底存不存在?——维特根斯坦评论摩尔对怀疑主义者的反驳》,戚本芬的《维特根斯坦论怀疑论与确定性》等。二是关于轴心命题,如曹剑波的《枢轴命题理论及其对传统知识论的挑战与启示》,楼巍 《 轴心命题与知识 ——

第三阶段的维特根斯坦与知识论重塑》,胡雯的《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中的“世界图景”》等。三是关于生活形式,如陈嘉明的《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与“生活形式”》。此文在介绍确定性的基础上,将确定性与生活形式相联系,认为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扮演着生活形式的角色,为我们的经验世界提供基础。但是他指出,把“常识命题”作为确定的“先决命题”,作为认识的基本框架以及判定经验命题的真假的根据,这一作法似乎难以成立……我们在知识论上需要的,毋宁是客观的确定性与逻辑的确定性。20博士论文对这一问题也有专门的研究。例如,楼巍的《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研究》通过对确定性系统详细的刻画指出,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不是基础主义的确定性,而是一种无根基的确定性。胡雯的《维特根斯坦语言视角下的确定性研究》认为,确定性这一主题贯穿了维特根斯坦整个哲学著作。早期的《逻辑哲学论》表达了一种“绝对的”确定性。后期的《哲学研究》表达了一种“合宜的”确定性。《论确定性》将这一主

19 Daniele Moyal-Sharrock and William H. Brenner. Readings of Wittgenstein’s On Certainty[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20 陈嘉明. 维特根斯坦的“确实性”与“生活形式”[J].哲学研究,1997,第1期.

7

第一章 绪论

题进一步深化,是一种深入日常生活中的“内在的”确定性。除此之外,在一些综述性哲学著作中也有部分篇章论及《论确定性》一书。例如,黄敏的《知识之锚——从语境原则到语境主义知识论》在语境主义知识论的大背景下,认为维特根斯坦从注意什么东西具有确定性转移到了关注确定性本身,确定性可以纳入到先验哲学之中,这种先验性解读的视角在国内是具备代表性的;张庆熊,周林东,徐英瑾等著的《二十世纪英美哲学》和徐向东著的《怀疑论、知识与辩护》等书则是在部分章节简要介绍了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思想。这些著作和文献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概况,但是我们的研究仍然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

在知识论的背景下,确定性问题有多种的解决方案。维特根斯坦关于确定性问题的思考主要是受到摩尔的启发。但是维特根斯坦认为摩尔的反驳是无效的,而且也不能找到怀疑的本质以及真正的确定性。他通过分析“怀疑”与“确定性”的特点,认为有意义的怀疑是适度怀疑,有意义的确定性是关于生活形式的确定性。

本文首先讨论了在知识论背景下确定性问题的研究现状。确定性受到的主要质疑来自怀疑主义。怀疑主义认为,由于任何知识的辩护条件不是绝对不可能出错的,因此人类认知能否达到最终确定性是值得怀疑的。怀疑主义者通过不同的论证方式证明自己的观点。其本文主要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与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思想相关的几种论证模式,即阿格里帕式的无限倒退怀疑、笛卡尔式的普遍怀疑以及休谟式的怀疑。《论确定性》中的怀疑观点弥补了这几种论证的不足之处。

在此明确了维特根斯坦的怀疑观的基础上,本文论述了他关于确定性问题的看法。维特根斯坦的主要写作方法是隐喻式的。他指出,确定性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是“轴心命题”,对我们的生活起到“门轴”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基础性的、逻辑性的。这也是区分轴心命题与经验命题的关键之处。确定性不是知识,也不是真理。确定性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图景”,会受到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针对第三部分中对确定性的解释,第四部分提出了对维特根斯坦处理方法8

第一章 绪论

的反思。起到根基作用的确定性是否与基础主义的“基础”相同?维特根斯坦是否是一个严格的基础主义者?受到语境影响的确定性是否会带来相对主义问题?《论确定性》中是否采用了一种先验主义的论证模式?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

最后,在分析了以上问题之后,本文对确定性进行了最终的澄清。事实上,整个语言哲学的大背景是我们理解确定性问题的前提。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意义不是严格命题分析,而是在使用中的意义。确定性的意义也在日常生活的行动之中。确定性不是理论设定,而是蕴含在生活形式之中。

9

第二章 确定性问题与怀疑主义

第二章 确定性问题与怀疑主义

第一节 知识论中的确定性问题

确定性问题通常是知识论中的一个哲学议题,它本身并没有一个专门的问题域。古希腊哲学和近代西方哲学已经对这一问题有所探讨。由于当时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关于人的认识能力、认识起源以及认识内容的定义等方面,因此学界一般称之为认识论。在哲学的发展中,问题的焦点发生了转变。知识在当代知识理论中,它的研究内容从有关认识发生学的研究转变为有关知识本身之所以为真的条件的研究,特别是有关知识的辩护(justification)问题的研究。在《剑桥哲学辞典》对知识论这一词条的解释也体现了这一点。在那里,知识论被界定为关于(a)定义性特征,(b)实质性条件或者来源,以及(c)知识的范围和辩护的研究22从这一角度讲,“知识论”似乎更适合于关于知识辩护的哲学讨论主题。

当代知识论的中心内容可以从三个问题展开:第一,知识是什么;第二,知识的范围,也就是我们所能够知道的东西有哪些;第三,知识的可能性,也就是如何能够确证知识、确证我们真的知道一些确定的内容。在这三个问题之中,第三个问题又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是我们解决前两个问题的前提和保障。倘若我们从根本上无法确实知道知识,那么有知识存在这个预设就是不成立的,对于前两个问题的讨论也就是不必要的了。因此,我们可以说在当代知识论背景下,知识的辩护已经成为核心问题之一。而关于辩护,其内在指向是一种确定性诉求。一方面,从人类的日常思维考虑来讲,人们总是希望赋予某种东西以一种特殊的地位,并以此作为基础来保证认知的可能性。这种东西在我们的理论体系中被知识占据和涵盖,知识为我们提供一种确定性,为我们的其他认知活动提供保障。但是为了进一步坚固知识的确定性地位,我们就要为知识的获得过程进行辩护,而不仅仅是纯粹的理论假设。比如没有一个人愿意承认一个未经辩护和证明的数学公理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从哲学的理论分支上看,

2121 关于“justification”,学界一般将其译为“辩护”,也有学者(如陈嘉明等)将其译为“确证”,两种译法没有本质性差别,除涉及作者的原文引用时沿用“确证”的译法,本文统一采用“辩护”的译法。

22 Robert Audi. 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273.

10

第二章 确定性问题与怀疑主义

怀疑主义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怀疑论论证,这也是对人类辩护能力的要求和对确定性问题的挑战。哲学家在解决知识论问题时,尽管不是直接以回应怀疑主义为中心,却要么是从回答怀疑主义提出的问题开始论证,要么是通过否定怀疑主义的合理性来表达自己的知识论观点。维特根斯坦就采取了这种做法。通过否认怀疑主义无限度怀疑,维特根斯坦提出合理怀疑的观点。他指出,确定性应该回归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怀疑主义就像是我们解决知识论问题的必经阶段,尽管不是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却是达到这一目标难以回避的对手之一。

现在,知识的辩护成为我们首先要面对和需要澄清的核心问题,而关于知识的定义变成了辩护之后的事情。但是理解传统的关于知识的标准定义对于解决知识的辩护问题也至关重要。根据三元定义,知识需要具备三个独立、必要、充分的条件:信念条件,真理条件和辩护条件,也就是说,命题知识是得到辩护的真信念。这一界定虽然一直是知识的标准定义,但是在学界也引起了不少争议。因为越是对我们的知识进行界定,知识的界限越是受到限制,我们就越是选择怀疑,这种怀疑更多地表现为关于辩护的怀疑主义。即使我们得到了一个真的信念,但是这个信念是如何得到辩护的,辩护是否有效,这些问题是怀疑主义者质疑的地方。如果我们的知识得不到辩护,那么知识的确定性就无从谈起。除了来自反面的怀疑主义的挑战,葛梯尔问题也从正面对知识的辩护提出疑问——即存在当一个人已经拥有了得到辩护的真信念P,但仍然缺乏对P的知识的情况。葛梯尔问题之后,学界关于这一问题出现了不同回应。也因此形成了语境主义、 内在主义 、 外在主义 、以及新兴的社会知识论、 德性知识论等流派。这些回应的重点在于解释知识的确定性来自何处,辩护如何有效等方面。

面对怀疑主义对于知识的可能性和对知识辩护可能性的质疑,维特根斯坦的《论确定性》从正面回应了这一问题。他指出确定性是真实存在的,不存在毫无限制的怀疑。维特根斯坦描述的确定性是对我们的生活的起着基础作用的确定性。它不同于内在主义坚持的其他信念决定确定的信念,确定性存在于系统内部之中,也不同于外在主义单纯的从外部寻找最终的确定性。此外,维特根斯坦又和语境主义一样,都承认语境对确定性的影响,强调语境基础的命题可以随情境不同而不同和随社会群体不同而不同。正如维特根斯坦的喻指——确定性的河床会随着流水的冲刷而发生变化,因此这种确定性也带有明显的语11

第二章 确定性问题与怀疑主义

境色彩。但是我们不是要将这些回应流派进行详尽地分析,比较得出哪种回应更胜一筹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在分析怀疑主义论证的基础上,探讨维特根斯坦对于这一问题的解释及其解决办法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第二节 怀疑主义对确定性问题的探究

一、怀疑主义对确定性的质疑

无论是知识的三元定义,还是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回到日常生活的确定性,其暗含的思维模式都是倾向于从正面解决知识的辩护问题。与此相反,从反面考察确定性问题的思维模式,即怀疑主义的模式,也不容许我们的忽视,甚至可以说,这种思考更加推动了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进展。

《剑桥哲学辞典》关于“怀疑主义”的定义如下:在最普遍的意义上,怀疑主义指的是拒绝承认存在理所当然的任何知识或者辩护。怀疑主义可以是局部的或者全面的,实践的或者理论的,如果是理论的,那么就可以是温和的或者激进的,关于知识或者辩护。但是无论何种类型的怀疑主义都是从反面表达了对确定性问题的哲学担忧。这种担忧的根源在于对知识标准和认知可能性的高标准要求。如果我们对支持所持有的知识或者认知可能性的证据存在任何疑惑,那么就有可能出现怀疑主义担心的问题。一些学者也是从这个角度展开讨论——怀疑主义就是建立在知识的高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的,绝对不可错论是怀疑主义的根基。例如,“汉福林认为绝对不可错论会导致怀疑主义……绝对不可24错论要求绝对地排除错误、要求绝对地追求真理、要求绝对的决定性证据。”此23外,格林利(Douglas Greenlee)指出:“无限制的不可错论原则主张,没有陈述能不可错地被相信为真。说某人不可错地相信陈述p是真的,是说在他相信p的过程中,排除了错误的可能性。”25因此,从最广义的角度最严格的要求来看,一切都是可以怀疑的,人类的知识是不可能的。怀疑主义对人类知识的辩护的担忧,使得解决确定性问题更加急迫。

高标准的绝对不可错论面临十分严峻的困难。在此基础上可以说,低标准

2324 Robert Audi. 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846.

曹剑波. 知识与语境:当代西方知识论对怀疑主义难题的解答[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5.

25 曹剑波. 知识与语境:当代西方知识论对怀疑主义难题的解答[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5.

12

第二章 确定性问题与怀疑主义

的可错论直接修正了前者的问题。它放弃对知识的绝对辩护,承认知识的可错性,我们只需要坦然接受这一点,知识和可错是可以无矛盾共处的。然而这种做法削弱了知识的可辩护性,恰恰不能被严肃的哲学家们特别是坚定的怀疑主义者所接受。与此同时,低标准的可错论又会引入一个新的问题,即较低的知识标准究竟是什么,所谓的“高”和“低”该如何界定,由此导致相对主义的摇摆。因此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被其反对者所接受,可能连持这种观点的人也很难给出严密的论证。但是我们并不需要完全放弃这种思路,而是在这种思路的引导下找到新的为确定性辩护方法。低标准的可错论存在放弃知识的确定性的潜在危险,而我们需要在保留知识确定性的基础上,同时满足怀疑主义的苛刻要求。维特根斯坦提出的确定性就是这一思路的典型。他所提倡的是一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确定性。不同于真理,这种确定性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之中。同时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定性》中也对怀疑主义者关心的知识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显然这种生活确定性既避免了极端高标准的不可错论无法到达的困境,也没有完全放弃知识的确定性要求,不失为一种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但是在详细展开这一解决方案之前,我们仍然要对怀疑主义进行更深一步的剖析,以更好地回应怀疑主义的难题。

二、怀疑主义的论证和困难

怀疑主义作为系统的理论学说,自身有着完备的论证体系和丰富的论证方式。例如古代的“十式”怀疑论证、阿格里帕的无限倒退怀疑、美诺多托的“悬置判断的两种论式” 、近代笛卡尔的普遍怀疑论证 、休谟式的怀疑论证以及现代普特南的缸中之脑怀疑论证等。其中最具代表性是古代阿格里帕的无限倒退怀疑论证、笛卡尔的普遍怀疑论证和休谟式的怀疑论证,也是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定性》中涉及到的怀疑主义论证模式。

阿格里帕式的无限倒退怀疑指出了人类知识辩护的一个重要困境。当一个人提出他知道某件事时,怀疑主义者会提问你凭什么知道这件事,如果这个人可以给出一个理由,接着怀疑主义者还会对这个理由提出质疑。他们总能进一步地追问理由或者辩护条件的前提是什么,而这个前提也会受到怀疑者的质疑,这样,我们就陷入了一种无限倒退的怀疑之中。这里简化其论证过程如下:

1. 所有的知识必须得到辩护或者提供可以信赖的理由和证据。

13

第二章 确定性问题与怀疑主义

2. 所有提供的理由和证据也必须得到辩护。

3. 没有可以不用辩护的理由和证据。

4. 没有确定的知识。

这个论证过程的难题在于我们找不到知识的基点而陷入无限倒退的困境之中。那么对应的解决方案也应从此入手:1.为知识找到基点,即基础主义的解决方案,存在着可以信赖的确定的基点,维特根斯坦的生活确定性也有这种基础主义的解读内涵;2.不是所有的理由和证据都需要得到辩护,这种反驳也可以划归为基础主义解决方案之下;3.即使没有得到辩护的知识或者信念系统也是成立的,即融贯主义或者语境主义的解决方案,按照融贯主义的观点,对于世界的知识和信念复杂而繁多,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这个体系内部的信念是相互关联支持的,因而是值得信赖的。而在某种程度上,维特根斯坦将确定性安置在现实生活之中,带上了语境主义处理问题的色彩,通过设定一定的区域避免了普遍性的无限倒退问题。

笛卡尔式的普遍怀疑力求通过彻底怀疑来得到最终的确定性。其具体表述如下:我在这里必须考虑到我是人,因而我有睡觉和在梦里出现跟疯子们醒着的时候所做的一模一样、有时甚至更加荒唐的事情的习惯。有多少次我夜里梦见我在这个地方,穿着衣服,在火炉旁边,虽然我是一丝不挂地躺着我的被窝里!……仔细想想,我就想起来我时常在睡梦中受过这样的一些假象的欺骗。想到这里,我就明显地看到没有什么确定不移的标记,也没有什么相当可靠的迹象使人能够从这上面清清楚楚地分辨清醒喝水梦来,这不禁使我大吃一惊,吃惊到几乎能够让我相信我现在是在睡觉的程度。……我要假定有某一个妖怪,而不是一个真正的上帝(他是至上的真理源泉),这个妖怪的狡诈和欺骗手段不亚于他本领的强大,他用尽了他的机智来骗我。我要认为天、空气、地、颜色、形状、声音以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外界事物都不过是他用来骗取我轻信的一些假象和骗局。26

这里可以把笛卡尔的论证过程简化如下:

1.

2.

我只有能够将与他相信的知识和信念不相容或者矛盾的可能性排除掉,这个人才能声称他拥有这些知识。

我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

26 [法]笛卡尔. 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与辩答[M]. 庞景仁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8-22.

14

第二章 确定性问题与怀疑主义

3.

4.

5.

6.

我在做梦和我被妖怪欺骗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我能够排除掉做梦和被妖怪欺骗的情况下,才能说自己具有知识。

我做出这种判断的感觉经验并不足以排除那两种可能。

我没有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从简化的论证过程中可以看出,笛卡尔首先怀疑感觉,感觉经常会欺骗人,因此存在错误的可能。进一步,笛卡尔设想出一个竭尽全力欺骗人的妖怪来阻止我相信一切,大小、声音、颜色等都可能是妖怪制造出来迷惑我的。此外,传统习俗会随着时间变化、几乎数学也会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因此我们无法知道关于外部世界的东西。这种分析容易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将笛卡尔划归为不可知论者。但是笛卡尔本人严格意义上并不是不可知论者,甚至也不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他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找到一种确定性,为我们的知识提供保障,只是这种保障必须是最高标准的。笛卡尔指出,我们面对的所有东西尽管看起来像是可靠的,但是如果有一点点可疑之处,我们必须毫不犹豫地放弃。这是一种彻底的怀疑方法。在多重沉思之后,笛卡尔认为只有“ 我思”这件事情不能怀疑。其他一切都如此模糊以至于不能坚定不移地相信。 那么,只有“ 我思故我在” 才是我们知识的第一原则。确定性并不是在普遍怀疑中被彻底消解了,而是在普遍怀疑的过程中找到“阿基米德之点”。

现在我们来看如何解决这种彻底的普遍怀疑难题。论证步骤2、3、4、5最容易被人们所认可,如果从这几个角度入手我们讨论的问题就会涉及怀疑之外的事情,例如认识的来源的问题。这不是我们讨论的主题,因此我们将暂时忽略对2、3、4、5步骤的分析,转向考察第1个步骤,也是最重要的大前提。如果这一前提是不成立的,那么显然整个论证过程就是成问题。具有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的前提是能够将与他相信的知识和信念不相容或者矛盾的可能性排除掉,这里容易忽视的一点是可能性的相关性问题。的确存在着各种可能性会扰乱我们做出判断获得知识的过程,但是只有相关的可能性在考察范围之内,我们需要做出辨别的只是与其相关的可能性,而不需要考察所有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不是每一项可能性对于我们的认知都有同等的分量。在上述的认知过程中,“梦”或者“妖怪”作为一种可能性,到底与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具有多大程度上的相关性就变得十分重要了。笛卡尔认为这种可能性与认知真假密切相关,是不可忽略的,从而延伸出下面的沉思论证。但是按照维特根斯坦关于确定性的理解,笛卡尔所想象的情况已经超出了相关性范围,变成了一种纯15

第二章 确定性问题与怀疑主义

哲学的思维活动,因此与日常的确定性的相关度也需要做出明显地认识和区分。马尔康姆甚至把这种经过普遍怀疑之后得到的确定性称之为“形而上学的确定性” —— “笛卡尔区分了‘道德保证’和‘形而上学的确定性’。……对笛卡尔来讲,对于一些东西如果不想象最低程度的怀疑,那么这些就是‘形而上学的确定性’”27

不像前两者那么极端,休谟采取了一种比较温和的怀疑主义论证方式。休谟将人类的知识划分为两大类,但是对这两类知识的来源产生了怀疑,从而对人类的认知能力的限度产生怀疑。他指出:“人类理性或研究的全部对象,可以自然地分为两类,即:观念的关系和实际的事情。属于第一类的是几何、代数、三角和算数等科学。”28我们通过直觉或者证明发现这一类对象的确定性。但是关于这类对象的观念并非天赋,而是来自于最初的印象,因此感觉经验是最终的来源。问题在于,感觉现象本身不能独自支持我们的知识观念,而由此形成的经验又存在错误的可能性,因此也不能为我们的知识提供可靠的保证。接着休谟指出:“人类理性的第二种对象——实际的事情,则不能用同样的方式来加以确定;它们的真理性不论有多大,在我们看来总不能与前一类的真理性同样明确。”29实际的事情即事实,我们总能想到与之相反的情况,但又不能证明这些情况是矛盾的,因此这一类知识的确定性要低于第一类知识。

其中,第二类知识是通过因果关系得到的。但是经过分析之后他又指出,因果关系既不是一种先验推理,也不能提供事件之间的必然性,因此这一类的知识的确定性也是值得怀疑的。休谟关于因果关系的怀疑论证主要如下。因果关系建立在两个对象的观念之间,关于原因观念的对象引起关于结果观念的对象。根据可分离原则和可设想原则,这种“引起”的过程不是必然的。当我们看见B对象出现在A对象之后,我们就说A是B的原因。这里面存在两个预设:一是对象的存在总是有原因的,而且原因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二是我们默认从经验中找到的依据具备一定程度的可靠性。休谟认为这两个预设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对于第一个预设,休谟指出,心灵总是习惯于将两个原本分离的对象联系在一起,甚至用因果关系表征两者。但是关于原因和关于对象存在的观念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对于第二个预设,休谟认为,

27 Norman Malcolm. Nothing is Hidden, Wittgenstein’s criticism of his Early Thoughts[M]. Oxford: Blackwell,

1986:201-202.

28 [英]休谟. 人类理智研究[M]. 吕大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9.

29 [英]休谟. 人类理智研究[M]. 吕大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9.

16

第二章 确定性问题与怀疑主义

我们用来作为判断依据的经验实际上是恒常结合。根据可设想原则,A、B两个对象在未来也可能不是先后出现。例如存在别的因素时,太阳晒石头没有发热。休谟写到:“像这样一个无常而易误的原则,人们如果在它的一切变化中都盲目地加以信从(这是不可避免的),那就难怪它把我们导入种种错误之中了。”

休谟对因果关系的怀疑可以延伸到关于外部世界的怀疑。“感性知觉是否为与之相似的外物所产生,这是一个事实问题。”31休谟指出,事实问题必须在经验之内理解和解决。但是问题恰恰在于这是如何可能的?按照休谟的观点,经验在这里只能沉默。因为这里涉及到心灵和外部世界之间如何跨越的问题,而仅靠经验是无法达到的。

休谟一方面承认人类理性可以认识到两大类对象,另一方面又对其确定性保持怀疑态度。面对怀疑,休谟主张适当怀疑;面对确定性,休谟主张与实际的事情相联系。他写道:“怀疑论者最好是保持在适当的领域之中,发挥其由更32深奥的探索而来的哲学上的异议。”休谟认为,虽然人们可以拥有怀疑的权利,30但是还应当在某些地方保留肯定的倾向。这与维特根斯坦主张合理怀疑的观点不谋而合。维特根斯坦认为,普遍怀疑在自身缺乏意义的同时,也会带来哲学的混乱。这也是他反驳阿格里帕式的无限倒退、笛卡尔式怀疑论证的关键之处。

但是维特根斯坦对前两种怀疑论证并不满意。阿格里帕式的无限倒退怀疑忽视了怀疑的条件和不可怀疑的确定性。如果怀疑行为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最终会导致所有怀疑条件的消解,以至于否定任何确定的东西。事实上,任何怀疑都是在一定的语言游戏中进行的,而在语言游戏中像“我有两只手”、“地球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之类的常识性命题本身就是确定性,“如果有人在我们都不怀疑的场合做出怀疑的信号,我们就不能有把握地把他的信号理解为怀疑的信号”33,在这里提出的怀疑是无意义的怀疑。另一方面,笛卡尔的普遍怀疑处理方式的确是维特根斯坦所反对的。如果说笛卡尔的普遍怀疑得到的是“我思”这个事实行为本身的确定性,那么维特根斯坦强调的则是“我思”内容的确定性。对确定性的追求不能脱离语言游戏在纯思维活动中进行,我们的生活是由不同的语言游戏构成的,确定性的意义就在于它没有离开生活变成无意义的怀

3031 [英]休谟. 人性论[M]. 关文运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96.

[英]休谟. 人类理智研究[M]. 吕大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41.

32 [英]休谟. 人类理智研究[M]. 吕大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47.

33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19.

17

第二章 确定性问题与怀疑主义

疑。提出无限度怀疑的人往往忽视了怀疑本身也是一种语言游戏。这个游戏已经包含了确定性。维特根斯坦对于确定性意义的强调延续了他在《哲学研究》中的一贯态度,任何语言的使用只有回到日常生活中去才有意义,这也是理解确定性的关键所在。

第三节 维特根斯坦对怀疑主义的回应

维特根斯坦对“怀疑问题”的澄清首先在于他看到了摩尔对怀疑主义反驳的失效。马尔康姆在对维特根斯坦的回忆中提到:“那年夏天对我最有价值的是维特根斯坦同我进行的一些列讨论。我们讨论的题目是摩尔的《 对外部世界的证明 》以及他的《 保卫常识 》。我们特别谈到摩尔所持的一种观点:当他把一只手举到我面前时说,‘ 我知道 这是一只手 ’;或者指着几米远的一棵树..35说,‘ 我确实知道这是一棵树 !’他认为这样说是语言的一种正确的用法。”摩.....34尔用举起自己的双手的方式去打消怀疑主义的忧虑,他认为我们永远无法怀疑“我知道这是一只手”这样的命题。事实上我们很容易找到理由证明这种论证的缺陷,例如我的眼睛受到了蒙蔽,我存在缸中之脑的情形中等。因此,“我知道”的反驳根本上经不住怀疑主义的质疑。维特根斯坦这样来评价摩尔对怀疑主义的反驳:“摩尔有很好的理由说他知道在他面前有一棵树。当然他可能是错的。(因为这并不同于‘我相信那边有一棵树’这一说法。)但是不管就这个实例讲他是对还是错在哲学上并不重要。如果摩尔是在攻击那些说人们不能真正知道这样一件事情的人,他是不能通过让他们确信他知道某某事情来进行攻击的。因为人们不一定相信他。如果他的对手断言人们不能相信某某事情,他就会回答说:我相信这件事情。”36从这里可以看出,尽管摩尔的反驳在怀疑主义的质疑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维特根斯坦也承认这一点,但是维特根斯坦却欣赏摩尔简单直白地对抗怀疑主义的态度。而且,这种欣赏也是维特根斯坦本人在处理怀疑与确定性问题上受到摩尔启发的某种暗示。

摩尔在启发维特根斯坦的同时,也显露了单纯的“我知道”式命题反驳的不足。 “摩尔的看法实际上可以归结如下:‘知道’这个概念与‘相信’、‘猜

3435 着重号为原文所加。

[美]马尔康姆.回忆维特根斯坦[M].李步楼,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98.

36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79.

18

第二章 确定性问题与怀疑主义

想’、‘怀疑’、‘确信’等概念的相似之处在于‘我知道……’这一陈述不可能是一种错误……任何熟悉这种语言游戏的人必定明白这一点——从一个可靠的人那里所得到的‘他知道’这项保证不能向他提供任何帮助。”37“我知道”或者“知道”这类词句的表达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当我们说出知道的某物的同时就蕴涵了这种知道是有真假的,需要接受检验。摩尔认为,“我知道我有两只手”这类命题是无需证明且必定为真的,因此摩尔用此反驳怀疑主义同时拒绝给出论证。显然摩尔这里已经赋予“我知道我有两只手”超越认识论范畴的地位,甚至有占据形而上学一处的冲动。摩尔将“我知道”运用于“我有两只手”这种句子上实际上类似于私人语言的用法,而维特根斯坦并不承认私人语言的存在。不仅是摩尔,许多哲学家也经常不自觉地犯同样的错误。他们将一些日常的认识论范畴内的东西凭空提高到形而上学的领域,但是却不能在形而上学的领域为这些概念找到恰当的位置,以至于产生了令人迷惑的哲学问题。哲学的迷雾也让维特根斯坦生疑——“为什么哲学如此复杂?毕竟它应该是完全简单的。”对此他这样回答,“哲学解开了我们思维中的用一种荒谬的方式缠结在一起的节点,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它必须做出像这些节一样复杂的动作。哲学的复杂度不在于它的事情,而在于我们纠结的理解”(哲学评论第52页)。哲学的复杂度和困难和我们陷入其中的困惑,以及消除这些困难的和困惑是相互关联的。38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回到日常语言中去,消除不必要的哲学问题。

关于摩尔和维特根斯坦的交锋,我们这里不再做进一步的探析。现在,我们将重点回到“怀疑”上来。在抛出了摩尔的引子后,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维特根斯坦并没有直接提到“怀疑主义”,而是通过零散的片段、对怀疑的提问和陈述来表现自己在怀疑问题上的态度。“如果你想怀疑一切,你就什么也不能怀疑。”、“一种怀疑一切的怀疑就不成其为怀疑。”、“怀疑行为和不怀疑行为,只有有了后者才会有前者。”、“我们所提的问题和我们的怀疑依赖于某些不容怀疑的命题,它们是提问和怀疑赖以转动的枢轴。”等。39肯尼曾把维特根斯坦的怀疑总结为五个特点:(1)怀疑需要基础;(2)怀疑不能只是口头话语上的怀疑;(3)怀疑必须预先假设已经掌握语言游戏;(4)外在于语言游戏

37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95.

38 G. P. Baker, P. M. S. Hacker. Wittgenstein Understanding and Meaning Volume 1 of an Analytical

Commentary on the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Part I Essays (Pt. 1). 1[M]-Wiley-Blackwell,2005,287.

39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95-296.

19

第二章 确定性问题与怀疑主义

或者整体的语言游戏的怀疑是可能的;(5)怀疑预设了确定性。除了肯尼的观点,国内外许多学者也有不同的总结。我们从《论确定性》的文本中梳理这一问题的线索和特点。首先,怀疑需要基础。也就是说,怀疑需要合理的理性的证据和理由为支撑。“因此合理的怀疑必须有理由吗?我们也许可以说:‘有理性的人相信这一点。’因此,我们不应该把一个无视科学证据而相信某种事物的人叫做有理性的人。”41怀疑主义提出的缸中之脑、做梦假设、妖怪欺骗都属于非事实非科学的想象,不能算作支持合理怀疑的有理性的证据。而怀疑主义所说的可能出错的情况也并不是合理的怀疑。“如果有人认为我们的所有计算都是不确实的并且我们不能信赖其中任何一词计算(通过说错误总是可能的来为自己辩解),那么我们也许会说他是疯了。……我能暂时相信我曾到过同温层吗?不能。……作为一个有理智的人,我对此不能抱有任何怀疑。——就是这样。”4240

其次,怀疑不能脱离语言游戏独自展开,这一点与肯尼总结的2、3、4点是一致的。语言游戏是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的核心概念,在《论确定性》中也不可忽视。对于“我有什么权利不怀疑我的双手的存在?”这种问题,直接回答我知道它们存在是不可取的,属于典型的摩尔式回答。维特根斯坦强调,这种问题的提出者忽略了语言游戏的背景,即怀疑也是在语言游戏中进行的。维特根斯坦可能会反问提问者,你是在何种情形中提出这个疑问的。重新来看摩尔的例子,维特根斯坦的辩护如下:当怀疑主义者要怀疑“我有两只手”这个常识时,一定是想象出了我没有两只手的情况。暂且不管这种情况是否为真,无论有没有两只手,其共同的前提是对“手”这一概念的理解,如果怀疑主义者确实明白“手”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那么他们就不会提出这种疑问了。因为“如果你什么事实也不确知,那么你也就不能确知你所用的词的意义。”43这里涉及到了一个关键的概念——意义,意义也是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至关重要的一步。前期维特根斯坦认为命题的意义在于对世界的图示,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意义观与前面提及的语言游戏紧密联系。意义在于语词在语言游戏中的实际

4041 Anthony Kenny. Wittgenstein[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6:161.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44-245.

42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28.

43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12.

20

第二章 确定性问题与怀疑主义

使用。如果怀疑主义理解了维特根斯坦所说的“我有两只手”这种语言游戏,那么他们就不会提出我可能没有两只手的疑问。这相当于在正在进行的语言游戏中去质疑这种语言游戏,这种论证本身就出现了问题,难以自圆其说。因此怀疑本身就预设了确定性。怀疑行为之前一定存在不怀疑的行为。怀疑是否有两只手,首先需要预设手的存在;怀疑颜色,首先需要理解颜色意味着什么。“设想一种语言游戏:‘听到我叫你,就从门走进来。’就所有日常事例来讲,怀疑是否真有一扇门是不可能的。……语言游戏的可能性并不依靠每件可能被怀疑的事物受到怀疑。”“或者说:难道这种‘确定性’不是早已在语言游戏中预设了吗?也就是说凭借这一事实:如果人们不能确实无疑地认知物体,也就不是在进行语言游戏或者说是在错误地进行语言游戏。”45

再次,怀疑不能是普遍怀疑,合理的怀疑才是有意义的怀疑。这一点可以说是维特根斯坦处理怀疑问题的基本思想,也是他所有关于“怀疑”论述的高度概括。“一种怀疑一切的怀疑就不成其为怀疑”,“一种无限度的怀疑甚至都说不上是怀疑”。46如果我们强行怀疑一切,比如我现在都不能确定我的名字,我一直被欺骗了,那么“一切判断的基础就会从我的身上抽掉”。从正面来讲,我们必须给怀疑找到某个终点,也就是怀疑以确定性为基础,一个学生毫无限制对老师教授的知识进行提问,只能说明学生并没有学会这个语言游戏,不能进行有意义的提问。阿格里帕式的无限倒退怀疑的难点在于,无法找到怀疑的终点,在维特根斯坦这里用确定性代替,因此无限倒退得到了限制。这种确定性具体指的是什么,我们将在下一部分展开。从反面来看,维特根斯坦的否认切断了笛卡尔式的普遍怀疑论证的链条。其论证的第3个步骤——我在做梦和我被妖怪欺骗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是一种无意义的可能性;其论证的第1个步骤——我只有能够将与他相信的知识和信念不相容或者矛盾的可能性排除掉,这个人才能声称他拥有这些知识——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尽管在理论论证上没有问题,但是考虑到日常语言的语境,这种不相容的可能

444744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56.

45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66.

46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67-298.

47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96.

21

第二章 确定性问题与怀疑主义

性由于不相关而变得不合理。维特根斯坦赋予怀疑以合理性的前提,看似合理的普遍怀疑由于脱离了日常语言游戏反而变成了一种无意义行为。威廉姆斯将维特根斯坦的解决办法称之为“休谟式的双视角主义”。我们可以从哲学和日常两种视角来看待怀疑主义问题,哲学世界和日常世界之间存在冲突,哲学语境中的怀疑是合理的,但是日常世界的怀疑是不可能的。因此,怀疑主义的怀疑是极端语境敏感性的。威廉姆斯来认为,怀疑不能脱离哲学反思的特定语境,而一般的怀疑主义的错误在于将怀疑放置在了任何语境中。威廉姆斯的这种评价遭到了夏洛克的强烈反对。他认为威廉姆斯的做法无疑是为怀疑主义找到了很好的避难所,但是维特根斯坦本人绝对没有这种倾向。他的本意是直接将怀疑主义的怀疑断言为无意义的怀疑,而不是把怀疑主义划归到一个圈子内保护起来,否则维特根斯坦本人的工作的意义有多大就值得怀疑了。维特根斯坦指出,怀疑论的怀疑不过是“一种幻觉”。

从对肯尼的总结的进一步阐释和对《论确定性》文本的分析中不难看出,维特根斯坦的“怀疑”不是笛卡尔式的普遍怀疑,而是一种植根于日常生活的适度合理怀疑,过分怀疑带来的将会是一种无意义的“精神失常”。这种思路类似于前期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提出的“凡是可说的东西,都可以明白地说,凡是不可说的东西,则必须对之沉默”48。言说只能是对可说之物的言说,否则就会产生无意义的胡说。怀疑问题也是如此,怀疑产生于完全脱离语言游戏的地方,在此的提出怀疑是无意义的不可怀疑的怀疑。

48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及其他[M].陈启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5.

22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探究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探究

第一节 《论确定性》的主要观点

一、确定性是什么

如果既要保留人类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可能性,又要有力的反抗来自怀疑主义的挑战,那么我们就会陷入一种两难困境。摩尔式的直接否认怀疑主义的做法显然因为缺乏说服力而不可取,我们需要一种有效而中和的解决方案。维特根斯坦在这一问题上的处理方法基本满足了这种需求。他一方面分析了怀疑主义的问题所在,弱化了怀疑主义的攻击,甚至按照维特根斯坦本人的意图,他是直接避免了这种攻击的;另一方面他对确定性采取了一种无需进一步辩护的策略,很好地跳出怀疑主义设定的圈套,赋予了确定性免于怀疑的特点。而这种跳出怀疑主义圈套的做法往往是很多哲学家所忽略或者难以做到的。

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定性》中并没有给出“确定性”明晰的定义和性质,而是运用大量零散的篇幅去刻画,这也是《论确定性》一书特有的写作风格。因此首先需要采用文本梳理的方式对确定性进行初步解读。《论确定性》1——65节,集中于反驳摩尔的常识命题,澄清摩尔对“我知道”的误用,但维特根斯坦已经正面直接提及了“确定性”一词。第8节中,维特根斯坦提到了知道和确信的差异;第30节和56节,维特根斯坦认为;“确实性就像是一种语气,人们用这种语气肯定事实情况,但是人们并不是从语气中推导出这样说就有道理。或者我们是否可以说确实性只是一个构造出来的点,某种事物更接近它而某些事物则不那么接近它?不行。”49在本书随后的三部分66——676节,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的特征进行了看似零散且丰富多样的描述。限于文章篇幅,这里仅仅是挑重点简要整理出如下几条:“被当做足以检验一个语句的东西属于逻辑。它属于对于语言游戏的描述。在我的世界图景中没有一件事物支持其反面的说法。人们可以想象:某些具有经验命题形式的命题变得僵化并作为尚未僵化而是流动性的经验命题的渠道。我的信念确实形成一个体系、一个结构。我

49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96-201.

23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探究

以后能够发现这些命题就像物体围绕它转动的轴。对于这种确定性,我现在不想把它看做某种近似匆忙或肤浅的看法,而是想把它看做一种生活形式。如果怀疑确定性,一切判断的基础就会从我身上抽掉。”50由于其刻画的零散性,后来的研究者们试图对这种确定性的特点进行进一步的概括,夏洛克的归纳如下:1不容置疑性(indubitable):怀疑和错误是逻辑上无意义的;2基础性(foundational):他们不是辩护的结果;3非经验性(nonempirical):他们不是来自于感觉;4语法性(grammatical):他们是语法规则;5不可言说性(ineffable):他们不能被言说;6发生性(enacted):他们只能通过我们所说所做显示自身。51

与维特根斯坦对“怀疑”的看法相似,他对“确定性”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第一,确定性对我们的认知起着基础作用。“一个能够起假设作用的断言命题难道不也能用来作为研究和行动的基础吗”、“某些具有经验命题形式的命题变得僵化并作为尚未僵化而是流动性的经验命题的渠道”、“但是我们总得在某个地方开始假设或决定”、“如果我所‘我们假定地球已经存在了许多年’(或者类似的说法),那么说我们应该假定这样一件事听起来当然就显得奇怪了。但是在我们的语言游戏的整个体系中它却属于基础部分”、“我在这里拥有的是我一切行动的基础”、“这件事实融进了我们的语言游戏的基础之中”、“这就是说,如果我在一切方面都陷入矛盾并被告知这个人的名字并不是我一直所知道的名字(我在这里是有意使用‘知道’的),那么就这个事例讲,一切判断的基础就会从我的身上抽掉。”52这里维特根斯坦使用了“假设”、“渠道”的说法,实际上指的就是确定性。

第二,确定性起着逻辑作用。马尔康姆在《回忆维特根斯坦》的笔记中明确提到这一点:“确定性的最高程度不是心理学的东西,而是某种逻辑的东西:就是存在着一点,在这一点上既没有任何东西‘使之更加确实’,也没有任何东西‘使之变成假的’。”53这种逻辑性也被夏洛克总结为语法特点,类似于《哲学研究》中语法规则的用法。“某些经验命题的真实性属于我们的参照系”、“我想

50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05-296.

51 Daniele Moyal-Sharrock. Understanding Wittgenstein’s On Certainty[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4:72.

52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06-296.

53 [美]马尔康姆.回忆维特根斯坦[M].李步楼,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03.

24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探究

说:我们把判断当做判断原则来使用”。此外,在第136、318、319节中都有刻画确定性的逻辑作用特点。确定性是我们参与语言游戏的规则,也是我们进行认知活动的一般性原则。从这种意义上讲它的确是非经验的逻辑性的东西,但是它有时以经验命题的形式出现,以至于我们会忽略这种逻辑作用,夏洛克所提到的非经验性特点就是要强调这一点。经验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一种普遍渗透的作用,我们会产生一切发生的事实都是从经验中推论出来的惯性思维。事实上,我们不是在经验中推论会发生什么,相反,确定性蕴含在日常生活的经验之中。确定性与生活是一种逻辑联系,前者为我们的经验判断提供原则性的指导。尽管确定性会受到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和限制,但是这并不会从根本上否定其逻辑作用。

第三,确定性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图景”或者“轴心”。“在我的世界图景中没有一件事物支持其反面的说法”、“但是我得到我的世界图景并不是由于我曾确信其正确性,也不是由于我现在确信其正确性。不是的;这是我用来分辨真伪的传统背景”。55“世界图景”是一种隐喻的说法,也是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写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意在说明确定性是我们在生活中习得的,用实践获得的,而不是靠规则的学习、经验推理得到的。此外,确定性在认知中扮演着像“轴”一样的角色。“我以后能够发现这些命题就像物体围绕它转动的轴”、“但是也许由于经历了久远得不可想象的年代,它们已经属于我们思想的框架(每个人都有父母。)”、“这就是说,我们所提的问题和我们的怀疑依靠于这一事实,即某些命题不容怀疑,好像就是这些问题和怀疑赖以转动的轴”、“如果我想转动门,就得把门轴固定下来”。56轴的比喻显示了确定性的不可怀疑性。和转动门的前提是固定的门轴一样,怀疑的前提是不可怀疑的确定性,而这一点也保证了认知活动的可能性。这一点对于应对怀疑主义的挑战至关重要。怀疑主义者如果怀疑了这种确定性,就会导致人们无法正常进行认知和实践活动,这种行为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类似精神错乱的哲学冲动。正如夏洛克所指出的,在不容置疑的确定性中怀疑和错误是无意义的。但是这种刻画会带上先验色彩,确定性作为认知活动的前提,是理解经验命题的基础,也是进行论证辩护活动

5454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05-213.

55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08.

56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08-248.

25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探究

的依据,而且不能把握确定性就无法正确地参与语言游戏。因此,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似乎是某种先验的确定性,持这种观点以及进行过相关讨论的研究者有威廉·布伦纳、徐向东等,我们将在第三部分展开详细的分析。

第四,确定性是与行动相关的生活形式。关于这一点,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定性》中有明确表达。“对于这种确定性,我现在不想把它看做某种近似匆忙57或肤浅的看法,而是想把它看做一种生活形式。”每个人都处在生活形式之中,把确定性看作一种生活形式,使得确定性成为行动的基础,为人类的日常行为提供支撑。作为行动基础的刻画必然会涉及到“基础”的问题,因此维特根斯坦关于确定性的论述存在陷入基础主义的危机。怀疑主义者也会重新锚定这一点进一步提出疑问,即如何对行动的基础进行辩护?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首先需要理解生活形式的概念。生活形式是我们参与语言游戏的方式,是我们逐渐习得的“世界图景”般的东西,吃饭、喝水、学习等就是这样发生和进行,它类似于某种动物性的东西,人类对此持有接受性的态度。维特根斯坦引入生活形式的概念并没有给确定性找到新的基础,而是将确定性融入了生活形式,或者可以说两者基本一致,是对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方式。维特根斯坦这种比喻的目的在于更加容易地理解确定性,更好地将确定性与语言游戏相联系。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就会轻易地重新掉入怀疑主义的圈套,为“新的基础”展开辩护。不幸的是,许多研究者的确将维特根斯坦看作一个基础主义者了。关于基础主义的解读以及生活形式我们将在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展开。

现在从文本梳理中,我们可以将关于确定性的描述总结为具备逻辑性的、基础性的、与态度相关的、融入在生活形式当中的一幅起“轴心”作用的“世界图景”。但是这种总结归纳并不能全面概括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只能说是对理解确定性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理解确定性就像理解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提出的家族相似性概念一样。它们的特点不是划定精准的内容范围,而是在实际使用中得到体会。《论确定性》中借助众多的隐喻和例子刻画确定性,使得确定性正如丰富多彩的语言游戏一样,没有确定不变的共同本质却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而我们在满足于这种相似性的同时也就逐渐理解了维特根斯坦所意味的蕴含在生活当中的确定性。

57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51.

26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探究

二、关于确定性的隐喻式表达

对于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丰富表现形式的确定性,维特根斯坦选择了一种极具创造性的刻画方式,即隐喻的说明方法。他把确定性比作语气、态度、河床、门轴、框架、渠道、神话、墙基、世界图景等。这些隐喻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确定性在我们的思想中占据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

确定性作为一种语气和态度的隐喻,暗示了我们是如何获得这种确定性的。“确定性就像是一种语气,人们用这种语气肯定事实情况,但是人们并不是从..语气中推导出这样说就有道理”、“我想说:人们并不是在某些点上完全确定地知道真理。不是的,完全的确定性只是人们的态度问题”。58语气和态度的比喻表明,我们不是从推论中得到了这种确定性,而是将确定性作为一种类似信念的东西接受下来。诸如“我是一个人”、“我有大脑”、“地球已经存在了很久”、“我有两只手”等的命题,它们在摩尔的哲学体系是常识命题,在维特根斯坦这里就是人们毫不怀疑直接接受的确定性。那么对确定性的这种接受态度是如何形成的呢?毕竟没有人会从出生的时候就知道这些。可以用孩子学习的例子来模拟这一过程。婴儿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信息开始于成年人对他的日常灌输。成年人在告诉婴儿这是一个水杯的时候不会向婴儿解释说为什么这是一个水杯,而婴儿自己也不会产生这种疑问,而是将其作为一种理所应当的事实全盘接受,这种接受蕴涵了婴儿毫不怀疑的对外部世界的态度。除了还未形成思考能力的婴儿外,已经可以独立思考的孩子在学习日常知识、数学公理、语言等内容时也是类似的过程。“孩子先得知讲给他的事实,很久以后才得知讲话的人有的可靠有的不可靠。孩子根本不曾得知这座山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换句话说,...根本不会出现这座山是否已经存在了很久一段时间的问题。孩子好像是把这一59结论连同他所得知的知识一起吞咽下去似的”。孩子在后来的学习中会怀疑老..师或者大人教授的东西,但是这并不否定之前的“接受态度”。因为他的怀疑往往是针对某项具体的知识,而不会是整个信念体系,否则就会像极端怀疑者那样陷入无意义的怀疑困境之中了。那么究竟是什么保证了这种相信的态度,以及我们说出某个事实时所表达的语气呢?维特根斯坦对此的回答是行动。我们

58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96-258.

59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16-217.

27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探究

是在生活实践中自然地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信息,并学会参与这种语言游戏的。也正是如此,维特根斯坦才会在《论确定性》中多次强调行动的重要性——“行动才是语言游戏的根基”。60

确定性作为“轴”的隐喻则暗示了它的基础性作用,“河床”、“渠道”、“神话”、“墙基”的隐喻也表达了类似的含义。“我并不是明确地得知那些对我来说61不可动摇的命题。我以后发现这些命题就像物体围绕它转动的轴。”这里的“轴”指的就是轴心命题,常见的例子有“这是一只手”、“地球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了”等。这些命题在逻辑上排除了错误的可能性,它是我们信念体系的保障,是在特定的语言游戏中需要借以使用的规则性的东西。如果连这种规则都要进行彻底的怀疑,那么人类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沟通了。需要注意的是,轴心命题并没有自己特定的存在形式,相反,它往往以经验命题的形式出现,但却扮演着逻辑基础的角色——“并非所有具有经验命题形式的命题都是经验命题”。62一般而言,经验命题需要经过人们的证实才能得到肯定,但是摩尔没有看到这一区别,忽视了轴心命题无需证实的逻辑基础地位特征。在回应怀疑主义的质疑时,摩尔犯了用常识命题去证明外部世界的存在并且以为自己完美的反驳了怀疑主义的错误。确定性的逻辑地位还反映在它是我们思想的基础,属于信念体系的参照系。维特根斯坦称之为“我用来分辨真伪的传统背景”、“也许是一种神话的一部分”。63

但是,在肯定确定性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渠道”和“河床”的隐喻又显示了确定性的相对固定性。“人们可以想象:某些具有经验命题形式的命题变得僵化并作为尚未僵化而是流动性的经验命题的渠道;而这种关系是随着时间变化的,因为流动性的命题变得僵化,而僵化的命题又变的具有流动性。这种神话可能变为原来的流动状态,思想的河床可能移动。……同样的命题有时可以当做受经验检验的东西,而有时则可以看做是检验的规则。”64渠道指的是轴心命

60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26.

61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18.

62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42.

63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08.

64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08-209.

28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探究

题,僵化的渠道表明了轴心命题对我们知识体系起到基础的固定的(或者说是暂时固定的)支撑作用。因此,轴心命题的不可怀疑性和确定性并不是说轴心命题就是永恒不变的,永真的。紧接着,维特根斯坦又提出了河床移动的情况,这里神话的流动状态、河床的流动喻指了情境的变化。即便逻辑命题也是如此,随着逻辑体系的变化,逻辑命题的地位也会随之变化。这就是说,轴心命题会由于时间、文化等背景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命题的地位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同一个经验命题在不同的语境中有可能成为基础性的轴心命题。确定性的轴心隐喻给确定性本身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语境主义色彩。语境原则下显示出的相对变化性和相对确定性,很容易导致一种相对主义倾向。后来的研究者例如伯纳德·威廉斯等,注意到了这种危险并展开了相关讨论,但似乎没有得到什么严格的定论。如果暂且忽视《论确定性》是否真的语境主义的或者是否陷入相对主义的危机,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这种流动性并不会否定轴心命题的逻辑作用,无论具体的轴心命题的内容如何变化,它对整个知识系统仍是起到支撑性的作用。这或许是维特根斯坦运用“河床”、“渠道”、“神话”、“墙基”的隐喻真正想要传递的信念。

世界图景作为经常与轴心命题一起出现的另一个比喻,与确定性之间也有着重要联系。《论确定性》中一共有7处直接提到世界图景,分别是第93、94、95、162、167、233和234码段。如果说轴心命题是我们赖以信任的一个个逻辑的点,那么世界图景就是一张由轴心命题交织而成的逻辑之网。它是我们用来分辨真伪的一个背景系统。我们相信的不是单个的类似摩尔提到的命题,而是这种命题所形成的整个体系。夏洛克在考察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问题时,在承认客观确定性65的基础上,指出“诸确定性(objective certainties)”更贴近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的理解。夏洛克认为,“我们的世界图景可以被划分为单独的确定性(例如‘世界存在’,‘我存在’,‘人类不是玻璃制成的’),但是这种个体性不意味着这些诸确定性被同化为个体的。这些我的世界图景的诸确定性‘结合在一起’;它们相互交织成一致的网络,它们之中任何一个确定性的缺失都会影响这个整体的一致性。”66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我们在教科书中所习得的东西,我们进行判断时背后所隐藏的内在思考,我们在

65 夏洛克认为《论确定性》中存在主观确定性和客观确定性之分,其中客观确定性才是维特根斯坦最终所追求的确定性。学界对这种区分存在争议,在此我们不做进一步探讨。

66 Daniele Moyal-Sharrock and William H. Brenner. Readings of Wittgenstein’s On Certainty[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83.

29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探究

社会共同体中得以正常参与等等这些都是世界图景的体现。我们所拥有的“世界图景”渗透在每个动作、每个思维之中,以至于我们无法用精准的语言去给世界图景下一个定义,而且下定义的做法也恰恰是维特根斯坦反对的。如果有人问起世界图景的真假,那么只能说这个人还没有真正理解世界图景的内涵,正如宗教文化中所提倡的若要理解必先信仰一样,真正的学习必定含有相信的态度。世界图景本身没有真假,不等于对世界图景的盲目相信。这种态度强调世界图景是我们进行一切判断和询问的基础,是整个语言游戏的框架。正如一个中国人习惯于用中华文化的模式去理解世界,同时一个西方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也不会因此就是错误的。因此就会出现不同的群体拥有不同的世界图景的情况。比如,“我能想象这样一个人,他在十分特殊的环境中成长并被告知地球在50年前开始存在,从而相信了这一点。我们也许可以教他说:‘地球已经存在很久……’等等。我们会尽力把我们的世界图景展示给他。这会通过一种说服..来完成。”67接受一个新的世界图景就像是接受一种新的宗教信仰,接受一种不同的意见,仅靠罗列理由、提出论证是不够的。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在理由穷尽之后就是说服。

维特根斯坦似乎为不同的世界图景找到了一种调和方式,但是他也承认存在不可调和的情况——“当两个无法相互调和的原则真正相遇时,每个人都会把对方叫做蠢人和异教徒。”68这一点类似于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为了说明科学革命的显著特征而提出的新旧范式之间的不可通约性概念。库恩认为,科学的历史发展不是真命题的金字塔式的结构,科学进步经历了一个前科学---常规科学---共享范式---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范式的转变。科学革命前后的两个范式在科学语言、问题范围、解答标准、研究方法上都不可通约。因此处于不同范式中的科学理论在某些问题上不可比较。这就像处于不同世界图景中人,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法在双方看来都是不可理解的。

不仅横向维度上有不同的世界图景,纵向维度上也存在着世界图景的转变。“一种语言游戏随着时间而起变化”69,这里的语言游戏和世界图景表达的是

67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35.

68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95.

69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34.

30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探究

一个意思。除此之外,在“轴”的隐喻中出现的命题之间关系的变化、河床的流动等都表明了在时间中受到历史、文化、科学观改变等因素影响下世界图景的转变。由于世界图景是一整套体系,而不是对某个公理、某项知识的相信,因此,这种转变不会一蹴而就,而是在漫长的变化中潜移默化地发生。斯特洛尔在分析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对轴心命题的否定时曾提出了“否定谬论(negational absurdity)”的概念。他认为否定谬论是一种精神的失常,是否定者与我们所有人知道的情况相背,与我们称之为关于世界的常识观点的原始命题相矛盾的情况。但是假如一项新的发现已经被科学论证承认,斯特洛尔强调说:“我们的世界图景绝对不会被这项新的发现所转变。至多是一个科学推测以及从其中获得的一些理论影响结果不得不被放弃——我们所有的制度仍然是它现在的样子,我们现在的实践,例如历史的研究,仍然会原封不动。”70因此即使出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相违背的例子,也不意味着我们的世界图景就会马上被放弃。世界图景所代表的确定性与历史实践相关,因此新的世界图景会在不断的修正理解才能被普通人所接受。汉密尔顿将这种情况称之为“可替代的世界图景(alternative world-pictures)”。“维特根斯坦阅读了人类学而且承认可替代的世界图景的可能性。当一套命题的地位从河床转换成河流时,维特根斯坦建议考虑一种世界图景的转换。维特根斯坦的世界图景的概念的动态特征——摩尔式命题的转换和可替代的世界图景的可能性——就被连接上了。”71

汉密尔顿认为世界图景经过总结后具备以下特征:(1)世界图景不能被判断是对的或者错的,但是它形成了一个人区分真伪的背景;(2)世界图景不是按照正常的精确地表达;(3)怀疑一个特定的摩尔式命题等同于怀疑这个命题所归属的整个世界图景;(4)存在可替代的世界图景。72汉密尔顿总结的第一点和第三点是在强调世界图景的系统性,第四点是世界图景纵向维度上的转变,而第二点指的是世界图景独特的显示方式。一个人当然知道“这是一个水杯”这种命题,但是他不会赤裸裸地用文字表达,而是在用它喝水等行为中显示了自己知道“这是一个水杯”的认知情况。维特根斯坦用“探讨和断言的基础”、“信念的起点”、“思想的框架”等词来描述和喻指世界图景,目的是要突出确定性在我们生活当中的作用。这种作用融入于生活之中,是我们行动的支撑和

7071 Avrum Stroll. Moore and Wittgenstein On Certainty[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46.

Andy Hamilton. Wittgenstein and On Certainty[M]. New York: Routledge, 2014:132.

72 Andy Hamilton. Wittgenstein and On Certainty[M]. New York: Routledge, 2014:131-132.

31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探究

信念体系。我们无可怀疑的将其作为行动的基础,只有在承认这种确定性基础上的怀疑才有意义。

第二节 确定性和知识

既然确定性是免于怀疑的,那么有关确定性的命题是否就能称之为知识?确定性是否等于真理?怀疑主义的挑战在于我们能否为知识找到最终的辩护,找到最终的确定性。按照怀疑主义思考问题的模式,只要普遍怀疑、彻底怀疑是合理的,那么无法保证不会发生威胁知识和确定性的可能性。因此我们不能对现有的知识或者人类认知能力保有完全的相信。怀疑主义所担心的情况就具备合理性,甚至于我们的认知能力都是成问题的。维特根斯坦意识到了这一困境,他认为怀疑主义的错误在于将知识和确定性等同起来,导致质疑人类基本认知能力的情况。那么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确定性和知识进行重新理解和界定,避开怀疑主义的圈套,同时保证知识和确定性两个概念的有效性。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论述,确定性与知识,确定性与真理有明显区分。

为了说清楚确定性问题,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定性》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表明“知识和确定性属于不同的范畴。”73夏洛克在对第三阶段的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的评价中认为,除了著作本身和这本书在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地位之外,第三个重要部分就是《论确定性》与普遍意义上的哲学的相关性,尤其知识论方面。他指出:“为了驱逐我们所有怀疑的恶魔,维特根斯坦关于知识和确定性,怀疑和怀疑行为,怀疑和强迫性怀疑,错误和失常,不确定和发疯的范畴性区分,必须被作为精华提取出来。”74

首先,我们对确定性和知识的态度不同。知识的三元定义表明知识是得到辩护的真信念。维特根斯坦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这种定义,但是他认为知识必须有证据和理由支持。这种理解与知识的三元定义基本一致。知识更多是与“知道”联系在一起,对于知识可以知道也可以不知道,可以进行证实和辩护,也会存在错误的可能。通常说出“我知道”代表说话者本人有一定的合理的证据支持说话内容。“人们在准备好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时才说‘我知道’……但是

73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42.

74 Daniele Moyal-Sharrock and William H. Brenner. Readings of Wittgenstein’s On Certainty[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2-3.

32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探究

如果他所相信的事情属于这样一类,即他能够给出的理由并不比他的断言有更多的确定性,那么他就不能说他知道他所相信的事物。”75所以我们对待知识的态度是默认其获取需要类似证据和理由的途径。例如当一个人声称自己具有某个或者某些知识时,我们总是会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知道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确定你是知道的?被提问者则会用“老师教的”、“在书本上学习的”、“做实验得到的结果”等诸多可能来回答,但是这种回答一定能够得到我们认可。显然“我想象出来的”的回答不能支撑他所称之为知识的内容。我们经常说“我知道”来表示我们已经通过以下精确学习的方式获得了保证:例如观察或者知觉、重复的研究、权威(学习)、推理(提供理由证据)或者重新收集(记忆提供了某些遗失的信息)。76

但是确定性不是这样的东西,它是知识之外的框架,就好像我们在开始一个语言游戏前,就已经明晰了哪些是为大家所接受的不能怀疑的东西。一个正在进行一个游戏中,游戏的规则就类似于确定性框架。但是维特根斯坦也有这样的表述“这个知识体系传给了我,我没有理由怀疑它,而是由各种理由去证实它。”这里很容易让人产生疑惑,似乎知识和确定性都是不可怀疑的一种东西,但是维特根斯坦立即进行了澄清。“我相信这一切吗?我相信我知道。我相信他们相信的一切。”78知识通常用“知道”表达,但是对于所知道内容的确定是一种相信的态度。相信是一种信念和态度,是确定性的特征,知识在某种程度上也具备。区别在于,我们完全有理由去举出各种情况去证实这个知识是错的,而确定性却不会因为出现一个或者几个反面的证据就被否定,例如即使有人告诉你“你不是来自地球”,你也不会怀疑自己就是一个地球人这件事情,反而会认为那些人是疯子。维特根斯坦用“我相信”去描述确定性不是出于一种更保险的选择,而是对他而言,说“我知道”一些确定的东西根本就是无意义的,确定性是关于相信和接受的。

关于我们对于确定性的态度,夏洛克采取了一种更为生动直接的描述——“直接抓住(a taking hold)”和“盲目相信(a blind trust)”,他的这种想

7577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32.

76 Daniele Moyal-Sharrock. Understanding Wittgenstein’s On Certainty[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4:17.

77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39.

78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39.

33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探究

法受到了约翰·希尔勒观点的启发,即一种承诺(commitment)。他指出,“现在除了所有的这些活动,我的意向性的每一个表现,不存在进一步的真实世界存在的假设。我对于真实世界的存在的承诺就是通过我在所有地方所做的几乎任何事情所表现出来的。”无论是夏洛克的“直接拿着”、“盲目的相信”还是约翰·希尔勒的“承诺”,都是对维特根斯坦关于确定性态度的另一种概括性描述。维特根斯坦本人是这样直接表达的:“如果我说‘我当然知道那是一块毛巾’,我就是说出一个话语。我并没有想到证实。因为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直接的话语。我没有想到过去或未来。(当然这对摩尔来说也是一样。)这恰好就像直接拿着某件东西一样,正如我拿着我的毛巾时并不抱有怀疑一样。”80 确定性是获得之后不曾想过要辩护或者仔细考虑的东西,类似于某种动物性的东西,是一种本能。

第二点关系到我们确定性和错误的关系以及知识和错误的关系是否等同。显然我们能够接受知识发生错误的情况。知识是得到辩护的真信念,当出现与之前的辩护证据相矛盾的证据,或者出现需要进一步修改原先知识的条件时,我们理所当然的会对原有的知识进行重新审定判断,废除、改变、增加或减少其内容,从而获得一种新的知识概念。怀疑主义者对于这种情况十分满意,并且顺着知识可能出错的思路,将错误进一步扩展到了确定性上,于是就出现了对自身是否能够具有思考能力的怀疑。这样怀疑主义就悄无声息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维特根斯坦认为,怀疑主义的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知识和确定性属于不同的范畴,对知识的处理方式不能直接拿过来运用于确定性之上。确定性是我们语言和生活中的轴心命题,起着分辨真伪的基础作用,例如“我有两只手”、“地球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了”等。如果这种命题都是不成立的,那么还有什么是可以建立起来的?确定性正是我们从事认知活动的背景,是一切判断的根基。如果彻底的怀疑将轴心命题的确定性剔除出去,那么一切判断都会失去理由和基础,我们甚至没办法正常进行日常生活。所以知识与错误的关系不能生硬地等同于到确定性与错误的关系。维特根斯坦进一步说明:“我对实在作出断言,这些断言的确信程度并不相同。确信程度是怎样出现的?其后果是什么?比方说

7979 Daniele Moyal-Sharrock. Understanding Wittgenstein’s On Certainty[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4:61.

80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77.

34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探究

我们可以考察记忆或知觉的确定性。我可以确信某件事物,但是仍然知道什么试验可以让我相信出了错误。例如,我完全确信一次战役的日期,但是如果我在一本有名的历史书上发现不同的日期,我就应该改变我的意见,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对判断完全失去信心。”

那么现在能否承认确定性一定不会出错,显然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维特根斯坦承认存在与一直以来确定的世界图景相冲突的情况。“在我们认为发生错误的可能早已排除而且事实上人们永远不曾遇到这种错误的情况下,有人还在不断地发生错误。我们能够想象这样一个人吗?比方说,他说他居住在某某地方,年纪有多大,出生于某某城市,说话的口气同我一样(带出一切表现确信的样子)有把握,但是他却错了。然而他同这种错误的关系是什么?我该怎样去设想?”82知识的出错,指知识需要根据新的得到辩护的证据加以修正,而上述情况与知识的出错不同。维特根斯坦认为这不叫做出错,也不能因此否定之前所拥有的确定性,对这种改变根本上是不能用正确和错误来称呼。这种所谓“错误”的世界图景在这个人的生活中依旧充当着认知活动背景的角色,他就是凭借这些东西“正确地”参与语言游戏的。当他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依赖的世界图景与实际情况不符合时,他可以选择逐渐接受新的世界图景作为其认知活动的依据,但是我们不是将其称之为错误。如果可以的话,称其为一种“转换”似乎更加合适,也更加接近维特根斯坦本人想要说明的意思。但是“转换”暗示了一种语境主义的危机。世界图景作为支撑我们认知活动的确定性,本应具有最终确定性的特征,但是它的可转换性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确定性的支撑作用。如果怀疑主义者抓住这一点进行攻击,维特根斯坦精心设计的确定性与知识的区分显得徒劳无力。因此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解读是否陷入语境主义的危机也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除了“转换”之外,确定性与错误的关系还存在着容易混淆的另一种情况,维特根斯坦称之为“精神失常”。“如果我的朋友有一天想象他在某某地方已经住了很长一段时间,等等,等等,我不会把这件事叫做错误,而是叫做精神失常,也许是暂时性的精神失常。”83在已经足够熟悉、完全接受(无论是主动或

8181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02-203.

82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03.

83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03-204.

35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探究

者被动的)一种世界图景的情况下,他就已经不自觉地利用这种认知背景去参与日常活动了,如果还要去想象一种虚妄的情况,维特根斯坦不承认这种错误,而是认为这个人精神上是有问题的。正如例子中所提到的,某人凭空想象在某地方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只是表明这个人在精神上的不健全,没有完全理解当前参与的语言游戏的规则,以至于出现精神上的妄想。更为激进的是,维特根斯坦对于怀疑自己身体或者同等地位的命题的情况,毫不留情面地称之为“白痴”。现在看来,知识和错误的关系,确定性和错误的关系,两者截然不同。因此对于知识的认知判断原理不能套用在确定性之上,否则就会出现怀疑主义担心的问题,落入怀疑主义的圈套。

最后需要明确的是确定性和怀疑的关系,知识和怀疑的关系也处在不同的层次上。怀疑主义者的论证的关键在于,总是能提出现实中不存在但是却不失为一种逻辑可能性的情况,而这种情况背后就是怀疑主义的“怀疑”能力。面对这种怀疑,如果不能论证说明怀疑主义者提出的可能性的不合理性,我们就不得不默许怀疑主义对人类认知能力的质疑。维特根斯坦所要破除的就是对这种看似强大的“怀疑”能力的迷信。在处理知识、确定性这两者与怀疑的关系上,怀疑主义者犯了和处理可错性问题同样错误,即错误地将处理知识问题的思路直接运用在确定性之上。尽管怀疑主义者自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正是确定性和知识属于不同范畴从根本上引发了后续的一些问题。

由于知识的获得需要一定的途径,对知识的宣称也需要提供证据或者理由,那么无论是多高程度的知识都是可以怀疑的。只要获得知识的途径存在问题(例如自己编造的),或者对进行辩护的证据受到削弱(例如地心说经过哥白尼革命被日心说所取代,达尔文进化论对生物学的推进等),原先的知识主张在被新的知识主张取代之前就是经历了一个不断被怀疑的过程。而对于确定性的怀疑是对我们整个世界图景的怀疑,一旦产生了这种怀疑,就说明怀疑者没有真正理解世界图景的实际作用和地位。所以,一旦怀疑论者开始全面的怀疑,他也就摧毁了他用来怀疑其他东西的基础,所以就使怀疑论本身成为一项自我挫败的84事业。持有全面怀疑彻底怀疑观点的怀疑主义者会受到这样的提问——为什么不怀疑自己正在提出疑问这件事情?如果极端怀疑下的怀疑包含了一切可能性,那么怀疑主义就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了,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的合理性也要受到质

84 徐向东.怀疑论、知识与辩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73.

36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探究

疑而需要重新审视。

除了怀疑主义自身理论体系的特点要求极端的怀疑,我们日常对于确定性的表达也容易引起误解。摩尔用“我知道”来表达对维特根斯坦意义上的轴心命题的确定,但是维特根斯坦认为正是这种表达方式容易让人们把确定性与知识等同。为此他提出了“我相信”、“我保证”等几种不同的表达,希望能够突出我我们对于确定性的态度是接受性的。然而,维特根斯坦并不认为“我相信它(I believe it)”作为一种比“我知道(I know)”更好的选择,同样也不认为“我确定它(I am certain of it)”、“我确信它(I am convinced of it)”或者“我假定它(I assume it)”是更好的;他所想要说的是,例如在他出生85之前地球是否存在很长时间了,这种怀疑对他来讲是无意义的。维特根斯坦对于怀疑的态度是否认无限度的怀疑,主张植根于日常生活的合理怀疑。这同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的态度是一致的——确定性不是认知意义上的怀疑的对象。维特根斯坦把确定性放在怀疑之外,冲破这个界定就会导致无意义的怀疑,这种理解似乎将确定性涉及的轴心命题放在了先验领域,导致维特根斯坦在确定性问题上带有了明显先验主义色彩,但是仅凭这种范畴的区分和隔离就做出先验主义的判断未免太过于武断和单薄,《论确定性》中的先验主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析。

第三节 确定性和真理

区分了确定性和知识之后,确定性和真理的关系也更加明朗。由于维特根斯坦所理解的确定性和知识属于不同的范畴,而真理往往与知识相关,是更高或者最高程度的可靠性的认知主张,因此,确定性和真理也不属于同一范畴。但是维特根斯坦赋予了确定性最高的可靠性,而真理对我们的认知具有绝对的可信度,这容易让人们产生将确定性等同于真理的误解。因此,这里有必要对真理与确定性作出进一步区分。

“真理”这个词在《论确定性》中一共出现了16次。它经常与摩尔所讲的“我知道”的内容一起出现,维特根斯坦有时把两者等同起来使用,所以更

8586 Norman Malcolm. Nothing is Hidden, Wittgenstein’s criticism of his Early Thoughts[M]. Oxford: Blackwell,

1986:214

86 关于“真理”的论述具体分布在《论确定性》中的第100、108、137、138、205、243、350、403、404、419、423、424、425、426、470、604码段。

37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探究

加容易引起读者的误解。维特根斯坦这样论及真理,“摩尔所说的那些他所知道的真理,粗略地讲,就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那些真理,如果他知道的话”87。这里摩尔所说的话实际上是和维特根斯坦的轴心命题一样的内容,但是他这里直接使用了真理一词。更明显的证据是205码段的内容。“如果真理是有理由根据的东西,那么这理由根据就不是真的,然而也不是假的。”88由于知识和通常意义上的真理的理由和证据必然有真假之分,因此这里所说的“非真非假的理由根据”指向的应该是我们的世界图景,是确定性。

尽管这种将真理和确定性等同使用的说法容易引起误解,但是维特根斯坦似乎意识到了这种可能,在随后做出了区分。“可是摩尔所列举的这一类已知的真理的实例却的确令人感兴趣。这并非因为有谁知道这些命题的真实性,或者相信他知道这些命题,而是因为这些命题在我们的经验判断体系中全都起着一种类似的作用。”89也就是说,用真理来指代的那些命题实际上是轴心命题,而之所以用真理来指代是因为他们的作用类似。在人们最常用的认知体系下,真理似乎为我们提供了最高的知识标准和保证。轴心命题的保证与此不同,轴心命题位于认知体系之外,是为认知可能性提供保证,这种保证类似于逻辑语法的作用。一旦去除了真理的包裹,确定性的基础作用就会浮出水面。“按照摩尔的意思,说人知道某件事物,因此他所说的话就是无条件的真理,这在我看来是错误的。他所说的话是真理只是因为这是他的语言游戏的不可动摇的基础。我想说:人们并不是在某些点上完全确实地知道真理。不是的。完全的确实性只是人们的态度问题。”90

如果说确定性只是态度问题,那么这种态度是否会出错呢?维特根斯坦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但是即使在这里当然仍有错误”。出错的条件是:一个人必须早已同人类做出了一致的判断。92但是出错的情况必须严格区分。每个人

8791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09.

88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26-227.

89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

出版社,2002:215.

90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

出版社,2002:258.

91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

出版社,2002:258.

92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

出版社,2002:219.

38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探究

都可能出现错误,当你正在翻看一本法语书时,你以为正在翻看一本德语书;当你正在公路上逆行时,你以为你在符合交通规则的顺行等。但是当你正坐在房间里面时却坚持自己不是在房间里,人们就不会认为你在这种情况下弄错了,因为关于轴心命题是不可能弄错的——我也许会问:“关于我名叫L.W.这件事,我怎么可能弄错呢?”我可以说:“我看不出这怎么会是可能的。”93关于轴心命题、世界图景的弄错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失常”,维特根斯坦甚至直接称之为“愚蠢的胡说”。通常意义的错误是语言游戏中可能发生的,在语言游戏中已经具备了相应的逻辑位置,而这种错误要和作为反常情况的精神失常做出明显的区分。如果常常出现反常的情况,我们可能要怀疑这个语言游戏本身是否得到了真正的理解,或许反常的情况才是这个语言游戏此时得以运用的语法规则。

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有时出现在真理的假象之下,但是却和真理完全属于不同的领域。真理与知识相关,属于认知范畴,确定性则对认知能力和认知可能性提供保证和基础。我们无法想象轴心命题和世界图景隐喻中的确定性是错误的,甚至不能用正确和错误去评价。就好像摩尔认为知道某件事情就等于真理一样,并非如此,这只不过是他自己不可动摇的信念和接受的态度罢了。说确定性就是说一个人不能说服自己去怀疑,去不相信其为真,但这并等于这件事就是这样。因此显然,确定性不是真理。

第四节 暗示“矛盾”的确定性之澄清

行文至此,维特根斯坦反驳怀疑主义的策略和自己对于确定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已经基本上脉络清晰,但是其局限和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回顾前文中关于确定性问题的梳理,在承认维特根斯坦独具特色和颇有效力的解决方案的同时,也在行文中暗示了基础的可靠性、语境原则下的相对主义以及如何理解先验色彩的确定性三个问题。

在关于确定性的文本梳理中,维特根斯坦赋予了确定性以基础性的作用和角色,而且是与我们行动相关的生活形式。此外,在关于确定性的隐喻表达中,维特根斯坦将确定性比喻成“门轴”、“河床”等,这些比喻从直观上凸显了确定性对我们认知的根基和保证。维特根斯坦本意是通过强调确定性的基础性作

93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论确实性[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

出版社,2002:304.

39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探究

用,从而为人类认知能力的可能性找到避难所,但是这种做法会引发维特根斯坦是否是一个基础主义者的争论。因此他的做法也会具有基础主义的弊端和不足,也因此会被怀疑主义者再次诟病——维特根斯坦必须解决如何为这个所谓的基础辩护的问题。

在确定性的“世界图景”的隐喻表达中我们提到,世界图景一方面有横向维度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具有纵向维度的可变性。横向上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下拥有不同的世界图景,纵向上受到历史推移、科学进步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图景的内容不仅不会保持一成不变,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维特根斯坦认为这两种情况都不会改变世界图景对人类认知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横向纵向的改变既然依赖于语境就必然带上语境主义的色彩。语境色彩下确定性是否就不是确定的,无法起到基础作用,甚至导致相对主义问题?语境主义的解读不仅关系到了维特根斯坦确定性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否成功,而且会因为影响到其基础性作用导致内部矛盾。因此,对这一问题的澄清也显得至关重要。

维特根斯坦应对怀疑主义对知识辩护问题挑战的一条重要思路是明确确定性和知识属于不同的范畴,用确定性为我们的知识提供可能性,从而避免怀疑主义对人类认知能力的担忧。确定性自身具备了相应的逻辑地位——没有任何东西使之为真,也没有任何东西使之为假。维特根斯坦认为确定性是怀疑的尽头,是不可怀疑之物,任何一项知识主张都不达不到这一点。极具代表性的怀疑主义的无限倒退问题就被消解了。那么我们能否将不可怀疑的确定性称之为某种先验的东西?或者说正是先验性赋予了确定性逻辑特点,从而为确定性的基础性作用提供可能,为认知能力提供保障。如果这个想法是合理的,那么维特根斯坦的整个论证就是一种先验论证;如果这种猜测不成立,那么这种确定性的逻辑性特点如何解释,会不会影响整个论证的有效性?

关于维特根斯坦确定性问题解决方案的三个角度的分析似乎已经偏离了我们关心的主题,将整个分析碎片化了,但事实上我们仍围绕在确定性问题这根主线上。一方面在分析维特根斯坦关于确定性的刻画中,我们已经或多或少暗示和提及了这三方面的潜在问题;另一方面,这三方面的解读又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存在潜在的交锋。基础主义的解读关系到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是否陷入新的基础主义困境,语境主义下世界图景的相对确定性又会影响到世界图景能否真正起到基础作用,而如果确定性带上了先验色彩,它为何还要受到时间40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对确定性问题的探究

历史文化的影响,处于不停地变动之中,变动的确定还能称之为确定性吗?回到问题的主线,即在怀疑主义对知识辩护问题产生担忧的背景下,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自己的策略和办法,但由于其松散的行文风格、独特的隐喻方式、看似矛盾的整体论述,产生了上述的迷雾,我们只有在拨开这些迷雾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看到维特根斯坦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确定性问题。

41

第四章 确定性问题反思

第四章 确定性问题反思

第一节 《论确定性》中的基础主义分析

一、对《论确定性》的基础主义解读

为了解决怀疑主义的无限倒退问题,基础主义和融贯论是两个主要的阵营。前者通过设定一个无需辩护的基础来阻止无限倒退问题,后者将对知识的辩护限定在相互支持融贯的系统内,两条途径都是从切断或者改变无限倒退的链条入手去解决问题。尽管这两大理论体系都各自有无法克服的问题,但是不得不承认它们确实是应对怀疑主义挑战最重要的两个选择。在解读维特根斯坦对怀疑和确定性问题的处理方法时,研究者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套入这两者的其中之一来判断维特根斯坦是否在更大程度上解决了确定性问题。除了思考和处理确定性问题本身固有思维模式,维特根斯坦用来刻画确定性的方式更加容易让后来的研究者们自动代入上述的思维模式。在对确定性的初步解读中,确定性被当作“轴心命题”一样的起基础作用之物。这种处理确定性的方法使得后来的研究者将维特根斯坦看作基础主义的。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斯特洛尔。他在《摩尔和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一书以及《为什么<论确定性>重要》一文中都明确表达了这种观点。斯特洛尔抓住了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定性》诸多小节里提到的语词,例如“其他东西赖以转动的门轴”、“我们信念的基础”、“这对我和许多别人来说是确定可靠的”等,他认为这些都是基础性的体现。可以说,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定性》一书中发展了一种基础主义的高度原创形式。96除此之外,斯特洛尔更进一步坚持了一种确定性位于语言游戏之外的观点。他坦言,“根据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定性》中的观点,语言游戏的基础植根于语言游戏之外,并且支撑着语言游戏。……《论确定性》一共包含了676节。在超过百分之十的章节中,维特根斯坦使用了精确的基础性语言——‘Boden’,‘Grund’and‘Fundament’——就是为了区分出语言游戏和位于语言游戏

94959495 Avrum Stroll. Moore and Wittgenstein On Certainty[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Daniele Moyal-Sharrock and William H. Brenner. Readings of Wittgenstein’s On Certainty[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96 Avrum Stroll. Moore and Wittgenstein On Certainty[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138.

42

第四章 确定性问题反思

之下支撑它的东西。”进一步,斯特洛尔指出,《论确定性》中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确定性:一是相对的确定性,即在某些语境中免于怀疑而在另一些语境中可能会受到怀疑命题,位于语言游戏内部。二是绝对的确定性,免于怀疑的命题,例如地球存在这类命题。更准确地说,斯特洛尔想要表达的是,维特根斯坦也是一种基础主义,但是却不同于传统的基础主义。传统基础主义坚持的基础仍然是认知领域之内的支撑着其他命题的东西,因此怀疑主义者可以继续对这一基础提出疑问,要求基础主义者提供理由或者证据。斯特洛尔意识到维特根斯坦把确定性与知识划分为不同的范畴,确定性是从体系之外支撑着人类认知大厦的,因此维特根斯坦可以避免怀疑主义对传统基础主义提出的质疑。但是本质上,斯特洛尔对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的解读仍然是基础主义的。

针对这种基础主义的解读,以迈克尔·威廉姆斯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完全相反的意见。他在《为什么维特根斯坦不是一个基础主义者》98中提出了四点传统基础主义的观点:传统基础主义要求真正的基础必须是确实普遍的;我们必须能够在金字塔塔基和上层建筑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区分;我们可以切掉塔基只留存更为基础的部分,即划界后必须保证基础信念的完整自足性;基础信念和非基础信念之间必须是逻辑性联系的。威廉姆斯把这四点总结为普遍性、可例证性、自足性和理性充分性,并且认为这种概括也是斯特洛尔主要表达的思想。但是威廉姆斯指出,在《论确定性》中维特根斯坦所刻画的确定性没有完全符合传统基础主义的这个要求,因此不能称之为基础主义者。

97二、维特根斯坦是否是一个基础主义者

面对这种针锋相对的解读,我们来看看维特根斯坦自己的回答。为了保证知识的可靠性同时切断无限倒退的链条,传统基础主义诉诸基础信念的做法必然要求这种基础是普遍有效地,否则基础能在多大程度上为非基础的东西提供辩护就会受到怀疑。而在维特根斯坦那里,轴心命题虽然起着基础作用,但却不是传统基础主义意义上的普遍性。轴心命题更多地是以经验命题的形式出现,而且其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随着时间、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威廉姆斯认为,维特根斯坦所发现的基础的确定性是异质多元的(heterogeneity)。“一

97 Daniele Moyal-Sharrock and William H. Brenner. Readings of Wittgenstein’s On Certainty[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34.

98 Daniele Moyal-Sharrock and William H. Brenner. Readings of Wittgenstein’s On Certainty[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50-51.

43


本文标签: 确定性 怀疑 主义 问题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