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887021


2024年1月24日发(作者:云虚拟主机和云服务器有什么区别)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霞光灿烂的早晨

陈忠实

不管夜里睡得多么迟,饲养员恒老八准定在五点钟醒来。屋里静极了,耳边没有了骡马踢踏的骚动声音,也没有牛倒嚼时磨牙的声音。

恒老八坐起来的时候,猛乍想起,昨日后晌,队里已经把牲畜包养到户了。他昨晚睡在这里,是队长派他看守一时来不及挪走的农具草料。窗外很黑,隐隐传来一声鸡啼。他又钻进被窝,却怎么也不能再次入睡……

编上了号码的纸块儿,盖着队长的私人印章,揉成一团,掺杂在许多空白纸块揉成的纸团当中,一同放到碗里,摇啊搅啊。队长端着碗,走到每一个农户的户主面前,由他们随意拣出一只来……队里给牲畜核了价,价钱比牲畜交易市场的行情低得多了,而且是三年还清。这样的美事,谁不想抓到手一匹马或一头牛哩!八老汉早在心里祈愿,要是能抓到那头母牛就好了。可惜,这牛到了杨三家里,明年准定生出一头小牛犊,人家的小院里,该是怎样一种生气勃勃的气派……他嫉妒起杨三来了。

杨恒老汉为公社整整喂了十九年牲畜了。十九年来,他睡在塬坡上的这间饲养棚里。无数个日日夜夜,牛马嚼草的声音,像音乐一样和谐悦耳。牛马的粪便和草料混合的气味,灌进鼻孔,渗透进衣裤的布眼儿……可惜!没有抓到一头!这样的生活今天完结啰!从明天开始,他就要在自个的责任田里劳作了。

木格窗户透出一缕缕微微的亮光。山野里传来一声声沉重的吭哧声,伴和着车轮的吱吱响。一听见别人干活,恒老八躺不住了,他拉开门栓,一股初冬的寒风迎面扑来,让他打个寒颤。从村庄通到塬坡上来的小路上,有人躬着腰,推着独轮小车,前头有婆娘肩头挂着绳拽着。那是杨云山嘛!狗东西,杨庄第一号懒民,混工分专家,刚一包产到户,天不明就推粪上坡了。勤人倒不显眼,懒民比一般庄稼人还积极了。他想笑骂那小子几句,想想又没有开口。既然懒民都赶紧给责任田施冬肥,恒老八这样的正经庄稼人还停得住么?回,赶紧回去。

恒老八下了坡,刚到村口,老伴迎面走来;“人家都给麦地上粪哩,你倒好,睡到这时光!”

“八叔━—”玉琴跑着喊着,挡在当面,“我那头黄牛,不吃草咧,你去给看看——”

不等老八开口,八婶转过身来:“各家种各家的地,过各家的日月了。他给你家去看牛病,谁给他记工分?”

“你这人——”老八瞪起眼,盯着老伴。这样的话,居然能说得出口来,还说她贤明哩!

“嗨呀!我说笑话嘛!”八婶勉强笑笑,算是圆了场,转身走了。

牛只是夜里受了凉,没什么大碍。八老汉给牛扎了针,又叮嘱了几句。婆媳二人要留他吃饭,挽留不住,说着感恩戴德的话,送到门口。他在饲养室里多少次治好牛马的小伤小病,也就是那么回事了。如今却受到这样的款待,真是叫八老汉感慨系之。

老远就看见公社郑书记站在自家门口的粪堆前,帮老伴敲碎冻结的粪疙瘩,还笑着说着什么。郑书记一大早到村里来,有啥事呢?

“老杨,听说你舍不得那些牛马,还落了泪?”郑书记哈哈笑着,“是吗?”

老八咧着嘴,不好意思地笑笑。

“我信哩!你为那些四条腿熬费过心血,有感情哩!”郑书记蹲下来,掏出烟袋。“分了牲畜后,现在好多三十来岁的年轻社员不会喂牲畜。问题很普遍。我今日来,想请你到咱公社广播站,讲讲牛马经。”

“我说不了话……”老八着实慌了。

“好多人要求请你讲哩!”郑书记说,“我还得找队长,要帮社员安排好牲畜棚圈。一言为定,明天晚上到公社来,我在广播站等你。讲一小时两块,按教授级付款!”

太阳已经升到碧蓝的天际,雾气已经散尽,冬日的阳光,温暖灿烂,街道里的柴禾堆,一家一户的土打围墙,红的或蓝的房瓦,光秃秃的树枝,都沐浴在一片灿烂的晨光里。

“跟你商量一件事。”恒老八对着扑出灶堂的火焰点着旱烟,给老伴说,“咱得买牛。庄稼人不养牛,抓摸啥呢?一年务育一头牛犊,两年就翻身了。现时处处包产到户,牛价月月涨。我没旁的本事,喂牛嘛,嗨嗨……”

老伴端出一碗荷包蛋,放到老八面前,五十多岁的老妇人,居然嗔声媚气地说:

“吃吧!吃得精神大了,再满村跑着去给人家看牛看马……”

老八却像小孩一样笑眯了眼睛。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写了醒后难眠的恒老八对抓阄场景、饲养员生涯的回忆,反映出恒老八自私自利的性格以及始终不忘并渴望延续过去美好的时光的心理。

B.恒老八多年饲养牛马,又为离开牲畜而流泪,也十分渴望抓到母牛,最后打算自己买牛,表明他对牛马的喜爱和专长,农村改革就应该人尽其才。

C.小说对郑书记着墨不多,但从他请恒老八讲牛马经、要帮社员安排牲畜棚圈等细节,可以看出即使包产到户也需要政府干部统筹指导,提升社员文化素质。

D.八婶“嗔声媚气”的语气包含着微妙的情感,表面上嗔怪丈夫去帮人“看牛看马”,在心里她其实十分支持丈夫的做法,并引以为傲。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画线句子环境描写的作用。

(3)农村政策的变革,改变了老百姓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恒老八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 (1)A

(2)①结构上,照应题目。②主题上,象征着小说的主题。霞光灿烂的景象,象征着在实行包产到户政策之后,乡村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③景物的变化反映了时间的推移。④暗示了主人公心理变化。

(3)①更积极,特别有干劲。他看到懒民的变化后,就想着赶紧干活去。②更自信,充满成就感(或: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凭着自己的专长,他受到村民的款待,又接到郑书记的邀请。③更乐观,对未来充满期待。他认为凭自己的本事一定可以发家致富。④更机智,学会审时度势。以前他只懂养牛,如今能根据市场需求找到致富门路。

【解析】【分析】(1)A项,过去的不一定是美好的时光,说他自私自利也不太客观,更多的是可看出他对牛马的喜爱。这里,小说开头写了难眠的恒老八对抓阄场景、饲养员生涯的回忆,以其复杂纷乱是内心活动,暗示了乡村变革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故选A。

(2)答题时首先找到画线处环境描写的句子“太阳已经升到碧蓝的天际,雾气已经散尽,冬日的阳光,温暖灿烂,街道里的柴禾堆,一家一户的土打围墙,红的或蓝的房瓦,光秃秃的树枝,都沐浴在一片灿烂的晨光里。”从内容看,“太阳已经升到碧蓝的天际,雾气已经散尽”此时景物的变化,反映了时间的推移。“雾气已经散尽,冬日的阳光,温暖灿烂……都沐浴在一片灿烂的晨光里。”暗示了主人公心理变化。还要关注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位置,因为位置不同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不同的。这处的描写处于文章的结尾,有暗示主题的作用。属于该题要从“象征着在实行包产到户政策之后,乡村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这一主题的角度分析。结构上,“太阳已经升到碧蓝的天际,……沐浴在一片灿烂的晨光里”照应小说的标题“霞光灿烂的早晨”。(3)此题要抓住恒老八的言行和心理来概括他的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例如,文中的句子“既然懒民都赶紧给责任田施冬肥,恒老八这样的正经庄稼人还停得住么?回,赶紧回去”他在饲养室里多少次治好牛马的小伤小病,也就是那么回事了。如今却受到这样的款待,真是叫八老汉感慨系之“我还得找队长,要帮社员安排好牲畜棚圈。一言为定,明天晚上到公社来,我在广播站等你。讲一小时两块,按教授级付款!”“咱得买牛。庄稼人不养牛,抓摸啥呢?一年务育一头牛犊,两年就翻身了。现时处处包产到户,牛价月月涨。我没旁的本事,喂牛嘛,嗨……”。综上所说,本题从“更积极,特别有干劲”“更自信,充满成就感”“更乐观,对未来充满期待”“更机智,学会审时度势”等角度,结合事例,分点简要概括恒老八在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方面的变化。

故答案为:⑴A;

⑵①结构上,照应题目。②主题上,象征着小说的主题。霞光灿烂的景象,象征着在实行包产到户政策之后,乡村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③景物的变化反映了时间的推移。④暗示了主人公心理变化。

⑶①更积极,特别有干劲。他看到懒民的变化后,就想着赶紧干活去。②更自信,充满成就感(或: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凭着自己的专长,他受到村民的款待,又接到郑书记的邀请。③更乐观,对未来充满期待。他认为凭自己的本事一定可以发家致富。④更机智,学会审时度势。以前他只懂养牛,如今能根据市场需求找到致富门路。

【点评】⑴此题考查分析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涉及情节作用、形象特征、主旨把握、手法运用等方面。此类题要求学生全面把握文章内容、结构、主旨、手法的基础,明了各个选项的设题角度,仔细辨别,判定正误。一般错误的选项的命题都会有明显的漏洞,或文意、或手法。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这些问题,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

⑵本题考查把握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一般来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⑤奠定情感基调;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

⑶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抉择

刘磊

烟一支接着一支,饭却是一筷未动。

知夫莫若妻,见雷峻这样,洪茹就知道他遇到难事了。

她深知丈夫的脾气,不便过问,只是内心难免纳闷儿。

作为新淮县纪委书记,雷峻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为政多年,脚稳身正,名声颇佳。工作上他坚持原则,雷厉风行,堪称黑脸包公。在家是个模范丈夫,对洪茹呵护有加,体贴入微。只是有一条,那是从他走上纪检岗位就定下的规矩:工作上的事,绝不容许家里人打听一句。

洪茹是育才中学英语教师,半年前校长为侄儿违纪一事找到她,请她回去给雷书记说说,好求个通融。洪茹实在拗不开校长的面子,不得已只好应承下来。

那天,她瞅着丈夫的情绪很好,便吞吞吐吐地将事情说了出来。没料到前一分钟还满脸阳光的雷峻,转瞬间变成了震怒的雷公,斥责如雨点一般向她砸来。

说实话,洪茹对丈夫还是理解的。自有了那次教训,她就再不干预丈夫工作上的事了。

夜越来越深,书房中的雷峻却仍无睡意。他久久地盯着墙上那幅放大的黑白照片,眼神变得有些复杂起来。

照片上是形如父子的两个男人。年轻的一个正是二十年前的雷峻,而那年长者面容慈善,发间已微露斑白。照片的背景是雷峻就读的大学操场。

父母早逝的雷峻全赖邻居杭伯的拉扯才没有辍学。杭伯当时做点儿小生意,虽比一般人家宽裕些,可两个儿子都在读书,生活担子并不轻。三个孩子的学杂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杭伯宁愿一家人节衣缩食,也从没想过放弃对小峻的培养。

不仅如此,杭伯还是雷峻的救命恩人。那年冬天,流行性感冒肆虐甚广,雷峻也未能幸免。一天夜里,雷峻突然浑身发抖,脑门像火炭一般烫。惊醒后的杭伯眼见土郎中的药不顶事,立马从热被窝中爬起来,背起小峻就朝县医院跑。医生检查后说,亏你送来得及时,再迟一些这孩子就没救了。

想到这里,雷峻的眼窝再次湿润了。是啊,杭伯对自己的恩情太重了!如果没有他,绝对不会有自己今天的。越是想到这些,雷峻就越是无所适从、坐立不安。

他的烦恼,来自一封举报信。

纪委接到举报,揭发了杭裕田贪污受贿的事实。这让雷峻震惊不已,也让这个在案子面前从不曾皱一下眉头的硬汉子陷入两难的境地。

杭裕田是杭伯的二儿子,也是杭伯唯一的儿子,杭伯的长子在八年前的抗洪抢险中已英勇献身。

许是闻到风声,杭裕田已暗中找到雷峻。他已全然失去昔日官场上的威风,苦苦哀求雷峻看在老爷子的份上放他一马。

一连三天,雷峻都是在极度的精神煎熬中度过的。

第四天,雷峻做出了一个痛苦的抉择。

也就在这天晚上,苍老的杭伯上门了。雷峻连忙迎上前去,紧紧攥住杭伯的手,杭伯也紧紧地盯着雷峻。

“峻儿,你决定怎么做了吗?”杭伯的声音很轻。

“杭伯,我决定了。”雷峻垂下眼睑,不忍正视老人那饱经沧桑的面孔和似有祈盼的眼神。

“你准备怎么做?”杭伯依然紧盯不放地问。

“杭伯,对不起!”雷峻的声音若有若无,还带着几丝喑哑。

雷峻真想不出下面该怎样和杭伯说了,他不敢正视老人的目光。

没料到杭伯听了这话,尽管脸上依然布满悲伤,可神色却放松了不少。

他握住雷峻的手说:“峻儿,你可知道杭伯刚才有多紧张吗?我怕你念及杭伯的情面做出你不该做的事啊!”

雷峻的心头一热,眼睛湿润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标题“抉择”,简洁凝练,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高度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还暗示出主人公雷峻内心复杂的矛盾冲突。

B.妻子洪茹深知丈夫在工作上向来铁面无私、雷厉风行,即使现在违纪的是救命恩人的儿子,她也坚信丈夫不会违背原则,一定会秉公办事。

C.“‘峻儿,你决定怎么做了吗?’杭伯的声音很轻。”杭伯声音很轻是内心很紧张的表现,因为担心雷峻会念及他的情面做出不该做的事。

D.小说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多种描写手法来写杭伯,塑造了杭伯善良、正直、深明大义的形象,对主人公雷峻的人民公仆形象起到衬托作用。

(2)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雷峻的心理变化过程。

(3)小说插叙雷峻对多年前往事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答案】 (1)B

(2)①知道恩人儿子违纪,矛盾、纠结。②忆及杭伯的大恩大德,感激、不安。③做出了抉择,煎熬、痛苦。④面对杭伯上门询问,愧疚、不忍。⑤得到杭伯的理解支持,感动、释怀。

(3)①交代杭伯的巨大恩情,补充说明雷峻抉择艰难、痛苦的原因;②念及过往恩情,表现雷峻重情重义的一面,使主人公形象丰满立体;③使情节曲折有致,内容更加周密充实。

【解析】【分析】(1)B项,无中生有,“即使现在违纪的是救命恩人的儿子,她也坚信丈夫不会违背原则,一定会秉公办事”文中没有依据。原文说“她深知丈夫的脾气,不便过问,只是内心难免纳闷儿”,可见妻子并不知道雷峻因什么事而发愁。故选B。

(2)原文说“他的烦恼,来自一封举报信”,这封举报信让他“陷入两难的境地”,再联系开头雷峻的表现,可知对恩人儿子违纪的举报让雷峻陷入了矛盾、纠结之中;文中用大量篇幅插叙了杭伯照顾雷峻的情节,表达出雷峻对杭伯的感激和内心的不安;在如何处理杭裕田贪污受贿问题上,“一连三天,雷峻都是在极度的精神煎熬中度过的”,最后“做出了一个痛苦的抉择”,表明雷峻的内心是煎熬和痛苦的;当杭伯说出“我怕你念及杭伯的情面做出你不该做的事”之后,雷峻“眼睛湿润了”,表明此时雷峻因得到杭伯的理解和支持而感动、释怀。

(3)本题从内容上看,文中插叙的是杭伯照顾雷峻的事,杭伯不仅“拉扯”雷峻,让他没

有辍学,而且“还是雷峻的救命恩人”,这就交代了杭伯对雷峻的巨大恩情,使小说情节更加充实。从人物塑造来看,表明雷峻没有忘记杭伯的抚养帮助之恩,表明他是一个重情义的人,有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从情节发展来看,这一交代使上文雷峻痛苦的表现有了合理的解释,使小说情节更加周密,也为小说情节增加了波澜。

故答案为:⑴B;

⑵①知道恩人儿子违纪,矛盾、纠结。②忆及杭伯的大恩大德,感激、不安。③做出了抉择,煎熬、痛苦。④面对杭伯上门询问,愧疚、不忍。⑤得到杭伯的理解支持,感动、释怀。

⑶①交代杭伯的巨大恩情,补充说明雷峻抉择艰难、痛苦的原因;②念及过往恩情,表现雷峻重情重义的一面,使主人公形象丰满立体;③使情节曲折有致,内容更加周密充实。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而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言语理解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能力。这一能力点的基本要求:先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然后再进行归纳、综合、概括、提炼,形成简洁而正确的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重要情节作用的能力。文本重要情节的作用:①在内容上可以刻画人物性格,展现主旨;②在形式上可以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故事情节,设置悬念,引人注意。本题中,小说插叙雷峻对多年前往事的回忆,①交待杭伯的巨大恩德,补充说明雷峻抉择艰难、痛苦的原因;②念及过往恩情,表现雷峻重情重义的一面,使主人公形象丰满立体;③使情节曲折有致,内容更加周密充实。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马三立梦露

周海亮

马三立梦露本名马三。他姓马,排行老三,很俗很实际的名字。马三立梦露这个怪异的名字是村里人送给他的外号,他觉得挺好。他种地,养猪,打牌,喝酒,打孩子,弹三弦……把乡村沉闷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20世纪70年代,收音机还不多,可是他有一台。每天他坐在炕头上听收音机,最初听新闻,后来听评书,再后来就迷上相声,迷上马三立。收音机乃稀罕之物,他听的时候,炕沿上、窗台上、锅台上甚至院子里,挤满前来蹭听的村人。一段听完,见村人仍不走,他说,我给你们来一段吧!他开始惟妙惟肖地模仿马三立,村人前俯后仰,啧啧称叹。特别是那句充满喜感的“逗你玩”,竟然真假难辨。正逗着,小儿内急,喊了几声“爹”,见他不应,就全都屙到炕上。他只得暂别马三立,冲院里喊:大黄!狗跑进屋,蹿上土炕,欢天喜地地将小儿的秽物舔了个精光。

喜欢马三立很正常。村里人都喜欢马三立。然而几年以后,他又开始喜欢梦露,在村人眼里,就有些不正常了。

八十年代初,即使城里人,也多不知道梦露是何人,但他不仅知道,并且对梦露拍过的电影如数家珍。他阅读有关梦露的书,又从杂志上剪下梦露的照片,贴满整整一面土墙。一个大男人不好好干活,天天迷一个脸上长颗痦子的金发碧眼的袒胸露乳的美国大妞,很是让村里人看不懂。他老婆骂他,你还要不要脸?他说,你不觉得她挺好看?他老婆说,她好不好看关你什么事?他说,好看,就能让我心情舒畅。心情舒畅,就能干好地里的活。他开始弹三弦,唱《送女上大学》,边唱边瞟着墙上的梦露,似乎梦露就是那个穿着红格子衬衫和学生蓝裤子的桂兰①。弹完一曲,下地干活,竟真的不觉累。然当他回来,墙上的梦露一张都不见了。他喝来老婆,问,我的梦露呢?他老婆说,都被我撕了!他不由分说,上前一巴掌,将老婆干净利落地打翻在地。你这个不懂事的臭婆娘!他说,我不看梦露难道看你?

那次他与老婆闹翻了天。他老婆欲与他离婚,他诚恳地承认错误并发誓永不再往墙上贴梦露,两人的日子才得以继续。马三立梦露这个外号也由此传开,开始只是村里人叫,后来传到镇上,镇里人也叫。每叫他,他便应:哎!声音里,透着一股子快乐。

墙上没有再贴梦露,并不能证明他不再想着梦露。有梦露的杂志仍然天天看,看时,目光痴迷,口水澎湃。看一会儿,家里来了村人,便打开黑白电视,与村里人一起看马三立。那是村子里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他在两年前开始赶集卖书卖杂志,赚下一笔钱。

几年后他把儿子送到镇里读中学,一家人就搬到镇上。他在镇上开了一家音像店,卖磁带和录像带,也卖书和杂志。店里有录像机,每天都会吸引很多无所事事的人过来看录像。多是香港武打片,有时也播马三立的相声和梦露的电影。每逢这时,别人就让他快换片快换片。他不屑地冲那些人撇撇嘴,说,真没品味!

经常有村里人来镇上找他,喝喝酒,聊聊天。村里人夸他有本事,说他从农民变成老板,不过几年的事。他笑笑,说,不是你们把我赶出来了吗?村人说,谁赶过你?都喜欢你呢。他说,反正在你们眼里,我就是与你们不一样的怪人。说完,喝一口酒,盯着电视里的梦露,说,你说她怎么可以这样迷人?

再几年过去,他去了县城,开了一家更大的音像店。城里的年轻人不知道他的过去,只知道他这里片子多,价格也便宜。没人知道,他便主动说给那些年轻人听。他说我有个外号叫马三立梦露。大家就笑,说,知道你迷马三立,可是梦露是怎么回事?

那时他刚给这些年轻人说了段马三立的《逗你玩》,嗓音还没有调回来。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梦露的照片,“啪”地往桌面上一甩,粗哑着声音说,瞧瞧!几个年轻人凑上来,仔细瞧过,说,原来梦露长这模样啊!

他愣愣,长叹一声说,在你们眼里,梦露也成马三立了。

(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第1期,有删改)

【注】①桂兰:京东大鼓《送女上大学》里的张桂兰。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直接切题,简要介绍了中心人物马三,列举的一系列农村日常生活具有浓厚的乡野气息。

B.小说善于运用相关事件的延展来表现人物、把握叙事节奏,如第2段“小儿内急”的描

写,极富表现力。

C.马三由喜爱马三立转到痴迷梦露,引起了他老婆的不满,由此还引发了一场风波,外号也因此而来。

D.小说结尾意味深长,马三的话暗含了一个道理:人可以各有所好,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保持常新。

(2)文中的主人公马三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马三立梦露》为题,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 (1)C

(2)①既传统,又敢于接受新事物。他喜欢相声,也喜欢外国明星,这两者分别是传统和新事物的代表。②有能力、善于追求。他模仿相声表演惟妙惟肖,他第一个买回收音机和电视机,他很早就到镇上开店。③乐观、率性。他利用文艺把沉闷的农村生活过得多姿多彩,他言行直率,敢于公开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爱好和追求。

(3)①“马三立”与“梦露”一中一外,一土一洋、一旧一新,构成一组怪异的矛盾体,能激发起读者探究的欲望。②标题《马三立梦露》作为主人公的外号,高度浓缩了人物的形象特点,便于人物形象的刻画。③标题《马三立梦露》作为小说线索,贯穿全文,文章情节得以有序展开。④“马三立梦露”在文中象征新事物,以此为题,委婉含蓄地揭示了文章主题。

【解析】【分析】(1)C项,表述错误,马三引起老婆不满,是因为他“剪下梦露的照片,贴满整整一面土墙”。老婆认为他迷恋一个“袒胸露乳的美国大妞”是不要脸的行为,而他也没有“由喜爱马三立转到痴迷梦露”,他在痴迷梦露的同时,仍然喜爱马三立。

(2)此题可根据文中的“他种地,养猪,打牌,喝酒,打孩子,弹三弦……把乡村沉闷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可见他乐观热爱生活,把沉闷的日子过得精彩;“他笑笑,说,不是你们把我赶出来了吗?村人说,谁赶过你?都喜欢你呢。他说,反正在你们眼里,我就是与你们不一样的怪人。说完,喝一口酒,盯着电视里的梦露,说,你说她怎么可以这样迷人?”可见他言行率直,不顾人们奇怪的眼神,公开表现对外国明星的喜爱;从他“模仿马三立的相声表演,他第一个买回收音机和电视机,他很早就到了镇上开店,去了县城,开了一家更大的音像店”等情节可概括出他是有能力,有眼光,有追求的新农村人;文中他喜欢相声,喜欢马三立,也喜欢外国明星梦露,“八十年代初,即使城里人,也多不知道梦露是何人,但他不仅知道,并且对梦露拍过的电影如数家珍。”可见他是一个既传统,又敢于接受新事物的人。

(3)本题考查小说标题的表达效果,可以从标题的内容、塑造人物、展开情节和表现主题几个角度切入。本篇小说的题目是《马三立梦露》,首先从标题内容上看“马三立”代表中国传统,“梦露”是外国明星,对那个时代的农村人来说是新事物,他们构成一组矛盾体,能激发起读者探究的欲望;从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马三立梦露”作为主人公的外号,表明他是一个既传统,又敢于接受新事物的人;从情节的展开方面,文中写了他先喜欢马三立,后来又喜欢梦露,文中的相关事件都跟马三立梦露有关,可见“马三立梦露”是小说的线索;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马三立梦露”对那时的人们来说都是新事物,人们喜欢“马三立梦露”反映了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委婉揭示了主题。

故答案为:⑴C;

⑵①既传统,又敢于接受新事物。他喜欢相声,也喜欢外国明星,这两者分别是传统和新事物的代表。②有能力、善于追求。他模仿相声表演惟妙惟肖,他第一个买回收音机和电视机,他很早就到镇上开店。③乐观、率性。他利用文艺把沉闷的农村生活过得多姿多彩,他言行直率,敢于公开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爱好和追求。

⑶①“马三立”与“梦露”一中一外,一土一洋、一旧一新,构成一组怪异的矛盾体,能激发起读者探究的欲望。②标题《马三立梦露》作为主人公的外号,高度浓缩了人物的形象特点,便于人物形象的刻画。③标题《马三立梦露》作为小说线索,贯穿全文,文章情节得以有序展开。④“马三立梦露”在文中象征新事物,以此为题,委婉含蓄地揭示了文章主题。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3)此题考查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把握小说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括小说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突显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从给读者的带来的感受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冲动的作用。概括起来有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和效果五个方面。本题可据此回答。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转换角色

侯发山

二娃是“上一当烩面馆”的小伙计。不像正规的酒店,即使小伙计这个角色,也分前厅、后厨,前厅又分传菜的、迎宾的,后厨又分择菜的、洗涮的,等等,多了去。二娃没有具体的工作,却不轻松,有什么活儿干什么活儿,端盘子,抹桌子,扫地,擦玻璃,有时间还要起五更陪着老板去买菜。老板太抠门,大厨也不聘用,自己掌勺,服务员就聘用了两个人,除了二娃外,还有一个女孩子,山桃,她负责择菜,洗刷碗筷,吃饭时辰,还要站在门口招呼人。虽然忙一些,老板给的工资不低,管吃管住,每月两千元,这在同行业中已经是不低的了,有的星级酒店只给一千多一点。当然,这里是说钱不见钱,老板承诺年底一块儿给。

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三了,老板承诺开工资,放假,回家过年去。二娃盘算着自己能开多少钱,回家给爹捎个帽子,给娘选件羽绒服,给小妹买个手机……结果一晚上也没睡踏实,老是在做梦,一会儿梦见自己在超市挑选东西,一会儿梦见自己坐在火车上,一会儿梦见自己到老家了。等到醒来,已经是早上八点了。他慌忙爬起来,脸也顾不得洗,就蹬蹬蹬下楼了。面馆在一层,他住在楼上。结果大门没开,老板还没来!若搁往常,老板七点左右就到了。二娃忙打开门,发现山桃瑟缩着膀子站在门外面,山桃在另外一个地方,和一

帮乱七八糟的女孩子住在一起。

两个人收拾罢房间的卫生,已经是九点钟了,老板还没来。怎么回事啊?二娃感到什么地方不对劲,打老板的电话,被告知手机已经关机。

二娃茫然无措的时候。陆陆续续来了几个人,都是找老板的:一个是房东,说是要房租的,一年的房租四万八,老板一分钱也没给;一个是杀猪的,是来要账的,说老板用了他大半年的肉,欠了五万多;一个是菜农,也是来要账的……原来老板承诺今天兑付,所以他们才来了。

到了十一点,老板还没露面,电话还是关机。直到这时,那几个讨账的感觉受骗了,对着二娃和山桃骂骂咧咧的,好像他们是冤的头,债的主。二娃和山桃不敢反驳,也不知道如何反驳,任凭他们的唾沫飞到脸上。

几个债主知道两个服务员也是受害者,欺负他们也没啥意思,便自认倒霉,就又骂骂咧咧地走了。

山桃松了口气,怯怯地说,二娃,咱也走吧?

二娃点点头,转而摇摇头,说,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咋走啊?

山桃说,我、我也没有路费……我身上只有十几块钱。

二娃说,你回家一趟得多少钱?

山桃说,汽车、火车、三轮车,得一千六百块。

咱两个差不多。二娃说,哎,这冰箱里还有肉,还有青菜,咱把路费挣出来再走吧?

山桃迟疑了一下,说你会做烩面?

二娃说,没有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路?把生的做成熟的就中,来咱这小店的,身份跟咱差不多,不是啥讲究人,即使有些差池,不会找麻烦的。

你真有把握?山桃扑闪着眼睛。

想着是给咱的家人做饭吃哩,能错到哪里去?二娃蛮有信心地说。

中!山桃的两只眼睛越来越亮。

说干就干,二娃把火打开,一边烧水,一边去切肉;山桃择葱、剥蒜……当把第一碗烩面端给一个中年汉子时,说实话,二娃的心里还没底,忙让山桃把醋、辣椒、盐拿过去,说大哥您看看合您口味不,需要啥您自己添加。

中年汉子哧溜了一口,头也不抬,说,中,中,中。

二娃和山桃相视一笑,信心大增。接下来,越发操心。还好,一碗接一碗,没有一个顾客说孬的。

忙到天黑,两人算了算账,挣了六百块。

照这个数目,咱再干六天就能把两个人的路费挣出来。二娃掰着指头说。

第二天早上,二娃去市场上进菜;山桃在店里忙活。九点钟,饭店准时开门营业。

这一天,两个人赚了七百块。

……

到了腊月二十八,二娃和山桃已经赚了六千块钱。二娃说,山桃,咱回家是不可能了,车票估计买不到了。咱不如不回家,继续干下去,然后把账一撮儿一撮儿还清再做打算,你看如何?

中!听你的。山桃说。

就这样,二娃和山桃干了多半年,终于还清了前任老板所有的欠款。

由于两个人用心经营,口碑传了出去,饭店的生意越来越好,要关门已是不可能了,两个人也舍不得关门,于是打出广告,招聘三个小伙计,把生意往红火处弄。

报名者蜂拥而至,当其中一名站在二娃面前时,他愣住了——这个人是年前逃跑的老板!

二娃不计前嫌,收留了老板。

没过多久,饭馆的名字由“上一当烩面馆”改为“小夫妻烩面馆”。怎么回事?您自个儿琢磨去吧。

(选自《小说月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说钱不见钱”“承诺年底一块儿给”,巧妙再现、揭示了社会上的某些不良现象,为后文老板当面赖帐的情节作铺垫。

B.事先空口承诺,事后当面赖账,严重违背了社会伦理、诚信经营等道德要求,小说借此引发了人们关于创业的思考。

C.二娃和山桃在老板约定发给他们工资日子的前夕都没有休息好,两人一夜都沉浸在美梦之中,因而第二天也都起晚了。

D.山桃“扑闪着眼睛”“两只眼睛越来越亮”,两次细节描写表现出了山桃一样的心理世界,也烘托了二娃的自信性格。

(2)小说以“转换角色”为标题,该如何理解其内容、寓意?请简要概括。

(3)小说结尾,老板回来应聘伙计,二娃收留了老板,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答案】 (1)B

(2)①二娃、由山桃与他们的老板角色转换,伙计转换成老板,老板转换成伙计:②二娃与山桃,由伙计、同事的角鱼关系转换成夫妻角色关系;③不讲诚信者终究会转换成失败者,诚实讲信用者终究会成为成功者。

(3)①这样写能使情节更加曲折动人,增添小说的波折性;②这样写能回扣标题,完成二娃与老板之间的角色转换;③这样写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烘托二娃不计前嫌的博大胸怀;④这样写能启发读者思考,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宣传正能量,为读者树立学习的榜样。

【解析】【分析】(1)B项,“当面赖账”错误,选项分析不准确,从文中来看,老板是关机不现身;选项对小说主题的概括理解角度也不准确,小说的主要人物是二娃,主题的概括应从他身上概括,而不应从老板身上概括。故选B项。

(2)结合文本内容“就这样,二娃和山桃干了多半年,终于还清了前任老板所有的欠款……二娃不计前嫌,收留了老板”分析可知,表层意思:二娃、山桃与他们的老板角色转换,伙计转换成老板,老板转换成伙计。结合文本内容“没过多久,饭馆的名字由‘上一当烩面馆’改为‘小夫妻烩面馆’”分析,二娃与山桃,由伙计、同事的角色关系转换成夫妻角色关系。结合“由于两个人用心经营,口碑传了出去,饭店的生意越来越好”“这个人是年前逃跑的老板”分析可知,不讲诚信者终究会转换成失败者,诚实讲信用者终究会成为成功者。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3)小说写的是大众创业的故事。二娃和山桃在“上一当烩面馆”打工,岁根年底,因债

台高筑,老板失联了,出逃了。剩下这伙计俩,走投无路,回不了家过年,也无法应付纷至沓来登门讨债的人。绝望时,俩伙计商计利用冰箱里剩余的鱼肉菜蔬,自作主张、有针对性地面对顾客,做起烩面,辛苦经营了年前几日,竟赚起了小钱;又用心经营半年,俩人口碑传出,生意旺兴,还清了老板欠的债。俩人又收获了爱情,便招牌换记“小夫妻烩面馆”,打出广告,招聘小伙计,“把生意往红火处弄”。不想出逃的老板竟回来应聘。这样写能使情节更加曲折动人,增添小说的波折性。回扣标题“转换角色”。老板负债出逃和伙计绝处逢生转换角色的演绎,烘托二娃不计前嫌的博大胸怀。使作品营造了一种十分感染读者的艺术氛围,让人得到创业艰辛和如何成功的启迪,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故答案为:⑴B;

⑵①二娃、由山桃与他们的老板角色转换,伙计转换成老板,老板转换成伙计:②二娃与山桃,由伙计、同事的角鱼关系转换成夫妻角色关系;③不讲诚信者终究会转换成失败者,诚实讲信用者终究会成为成功者。

⑶①这样写能使情节更加曲折动人,增添小说的波折性;②这样写能回扣标题,完成二娃与老板之间的角色转换;③这样写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烘托二娃不计前嫌的博大胸怀;④这样写能启发读者思考,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宣传正能量,为读者树立学习的榜样。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2)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标题的含义注意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表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情节进行分析,深层含义结合文章的人物性格特征、时代背景和文章的主旨分析。

(3)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生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

5.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撞死在洞口的母狼

“那一次,我情不自禁地收起了猎枪,拽住黑子。”一辈子靠打猎为生的祖父,年老时总喜欢对人们讲述他此生惟独一次放生的故事。

在大雪封山的冬天,祖父担心小猎犬黑子憋在家中太久,开春会失去野性。于是那天一大早他便背起猎枪,带着小猎犬黑子出来“放风”,打算趁机捞取些猎物。那天让祖父很失望,过了晌午也没见到一只出来觅食的动物。正在他准备收工回家的时候,突然从山林里蹿出一只肥大的雪兔。随着“砰”的一声枪响,黑子欢快地跑了过去,用嘴叼起被击毙的雪兔。忽然,祖父发现雪兔的后面还紧跟着一只老狼。

由于受到枪声的惊吓,老狼又缩回林子,躲在一棵大树背后,两只眼睛像钉子钉进了木

板似的,用贪婪而凶狠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雪兔。

这时,黑子也发现了敌情,丢下雪兔转身径直奔向那只老狼,发起了进攻。

这是一只瘦得皮包骨头的母狼,肚子瘪得几乎只隔一层皮,身上的肋骨历历可数,乳头皱巴巴地朝下吊着,好像已经皲裂。

凭祖父的经验,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只哺乳期的母狼,已经很长很长时间没有吞食猎物了。尽管老狼瘦弱不堪,但黑子仍不是它的对手。没用几个回合,黑子已被逼退很远。

这时,母狼突然一个转身,奔向那只雪兔。看来,它并不恋战,仅仅是想夺回本该属于它的猎物。瞅准了机会,祖父向老狼开了一枪,子弹射进了它干瘪的腹腔。带着伤,母狼向森林深处迅速逃窜。不愿善罢甘休的祖父带着黑子,顺着雪地上的血迹和老狼的脚印,很快便找到了它的“家”——藏身的洞穴。

很远,祖父便听到了母狼和狼崽的哀号。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祖父叫停了黑子,选择一个能够看清洞里情况的地方停了下来。

母狼已经意识到了危险,朝祖父望了望,转过身,把幼崽全部赶到了洞穴的深处。尔后,母狼走到洞口,竭力用自己的身体把穴口掩实。

说到这儿,祖父强调:“这只母狼既没有决一死战的意思,也没有弃洞而逃的想法。

它只是竭尽全力用自己的肉身把洞口堵得严严实实,让人一看就知道,它只是希望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枪子儿,保护小狼不受伤害。”

母狼竭尽全力挺起身体,确保洞口被堵得密不透风。尽管这样会使它腹部的伤口撕裂程度迅速加剧,鲜血像水一样汩汩流淌。

但是自始至终,母狼一直都没有放弃堵住洞口的意思。直到最后,母狼因体力不支,身体逐渐缩成一团,瘫倒在洞口,它也没有改变主意。

祖父被母狼悲壮的神情和誓死保护幼崽的举动感动了。他收起了猎枪,紧紧地拽住想发动进攻的黑子。祖父叹口气,刚刚转过身来往回走,突然听到了母狼几声悲痛的嗥叫。

转过头去,祖父看见母狼使出全身力气,毫不犹豫地一头撞向了洞口那突兀的石尖上,脑浆和着鲜血染红了岩石和一大片雪地。

叙述到这里,祖父顿一顿,用低沉的语调充满深情地说:“开始,我也闹不明白这只老狼为什么要自绝于小狼面前。后来,我发现那些悲伤而又饥饿的小狼撕扯自己母亲的肉体时,方才恍然大悟。”原来,狼的家族有着这样的习性——同伴死去之后,他们会分而食之。母狼之所以义无反顾地一头撞死在幼崽面前,就是在万般无奈之际为了让自己的“儿女”饱餐一顿。这是世界上多么悲壮的一幕呀。

选自2019年《小小说》第11期,有改动。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祖父的亲身经历来叙述故事,不仅使小说显得真实,也便于从人的心理来写“母狼”作为母亲的伟大,告诉人们“百善之首孝为先,养育之恩大过天”的道理。

B.母狼用受伤的身躯把洞口堵得严严实实,保护小狼不受伤害,不被猎人发现,直到瘫倒在洞口,它也没有改变主意。

C.母狼自绝于狼崽面前,是为了用自己的身体让自己的“儿女”饱餐一顿,这极为悲壮的一幕让祖父也为之动情。

D.小说运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等手法刻画了“母狼”作为母亲的伟大形象,从

而表达讴歌母爱的伟大这一主题。

(2)母狼作为母亲是伟大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狼的形象。

(3)对于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母狼”,有人认为是“祖父”,你认为呢?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B

(2)①勇敢无畏。为了夺回雪兔,面对猎人的枪口和猎犬,毫不畏惧,用瘦弱的身体勇敢地与猎犬搏斗。②身体瘦弱。只瘦得皮包骨头的母狼,肚子瘪得几乎只隔一层皮,身上的肋骨历历可数。③无私奉献。母狼之所以义无反顾地一头撞死在幼崽面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女”饱餐一顿,有继续活下去的机会。④坚韧刚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母狼用自己的肉身堵洞口,鲜血像水一样汩汩流淌,瘫倒在洞口,它也没有改变主意。

(3)参考答案一:“母狼”是主人公。①从标题看,小说以“撞死在洞口的母狼”为题,“母狼”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突出作为母亲的伟大。②从情节看,“母狼”贯穿小说始终,瘦弱的母狼不畏猎犬和猎人枪口争夺“雪兔”,受伤后用身躯堵住洞口保护“儿女”,最后自己撞死用自己的身体让让自己的“儿女”饱餐一顿,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③从主题看,母狼寄予了作者的价值倾向与感情寄托,鲜明地表达了作者讴歌母爱伟大的这一主题,告诉世人“百善之首孝为先,养育之恩大过天”的道理。④从手法看,母狼着墨描写最多,写祖父只是为了通过祖父之口来叙述故事,并以此来突出母狼作为母亲的伟大形象。

参考答案二:祖父为小说主人公。①从手法上看,祖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一次打猎的故事,使故事显得真实。②从情节看,祖父的一次打猎是小说的主要情节,祖父带猎狗打猎追逐雪兔,遇到狼,打伤狼,追逐狼到洞口,看到受伤的母狼守护幼崽,最终放弃了猎杀母狼。③从主题思想看,通过祖父打猎的故事,用祖父的经历来写母狼,刻画母狼作为母亲的伟大形象,从而表达讴歌母爱的伟大这一主题,告诉人们百善之首孝为先,养育之恩大过天的道理。④从人物形象上,刻画了祖父善良并有同情心的形象,性格鲜明。

【解析】【分析】(1)B项,“不被猎人发现”的理解错误。从原文看,祖父和黑子早就发现了母狼的老巢及巢中的幼崽。母狼用受伤的身躯把洞口堵得严严实实,它只是竭尽全力用自己的肉身把洞口堵得严严实实,让人一看就知道,它只是希望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枪子儿,保护小狼不受伤害。故选B。

(2)从“这是一只瘦得皮包骨头的母狼,肚子瘪得几乎只隔一层皮,身上的肋骨历历可数,乳头皱巴巴地朝下吊着,好像已经皲裂” “两只眼睛像钉子钉进了木板似的,用贪婪而凶狠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雪兔” “尽管老狼瘦弱不堪,但黑子仍不是它的对手。没用几个回合,黑子已被逼退很远”等语句可看出老狼的瘦弱不堪、勇敢无畏的特点。从母狼用肉身挡住洞口,把幼崽赶进洞穴深处;尤其是“母狼使出全身力气,毫不犹豫地一头撞向了洞口那突兀的石尖上,脑浆和着鲜血染红了岩石和一大片雪地”这些细节描写可概括出老狼深沉的母爱、无私的奉献的特点。

(3)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考生首先应明确辨别主人公的方法,然后明确态度,从如下几个方面思考作答。一个角度是从人物所处的现实环境,看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个角度是从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角度,几个人物间存在着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实写与虚写的关系;第三个角度是从情节的角度,是否能够成情

节的波澜;第四个角度是从主题的角度,思考作者想表达传统的人性美、人情美。本题要求结合小说内容探究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不管是“母狼”,还是回答“祖父”,都应该结合文本分析。如果回答主人公是“母狼”,可以从标题来看,标题是“撞死在洞口的母狼”;从主题来看,这篇文章虽然写的是母狼保护幼崽,但是充满着母性的光辉和献身精神。从作者叙述的角度和着墨的多少来看,母狼是全文情节推动的线索,作者对它的描写篇幅最多。

如果回答主人公是祖父。理由是:这篇小说归根结底是讲祖父的一次打猎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叙述的主体是爷爷。母狼的一切行为是祖父描述的对象。文章结尾 “祖父顿一顿,用低沉的语调充满深情地说:‘开始,我也闹不明白这只老狼为什么要自绝于小狼面前。后来,我发现那些悲伤而又饥饿的小狼撕扯自己母亲的肉体时,方才恍然大悟’”的语句,可以看出行文起止是以爷爷讲述故事来推动故事情节,而且文章的主题都是祖父描述故事时,通过的一些带有感慨、哲理的句子阐发出来的。

故答案为:⑴B;

⑵①勇敢无畏。为了夺回雪兔,面对猎人的枪口和猎犬,毫不畏惧,用瘦弱的身体勇敢地与猎犬搏斗。②身体瘦弱。只瘦得皮包骨头的母狼,肚子瘪得几乎只隔一层皮,身上的肋骨历历可数。③无私奉献。母狼之所以义无反顾地一头撞死在幼崽面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女”饱餐一顿,有继续活下去的机会。④坚韧刚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母狼用自己的肉身堵洞口,鲜血像水一样汩汩流淌,瘫倒在洞口,它也没有改变主意。

⑶参考答案一:“母狼”是主人公。①从标题看,小说以“撞死在洞口的母狼”为题,“母狼”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突出作为母亲的伟大。②从情节看,“母狼”贯穿小说始终,瘦弱的母狼不畏猎犬和猎人枪口争夺“雪兔”,受伤后用身躯堵住洞口保护“儿女”,最后自己撞死用自己的身体让让自己的“儿女”饱餐一顿,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③从主题看,母狼寄予了作者的价值倾向与感情寄托,鲜明地表达了作者讴歌母爱伟大的这一主题,告诉世人“百善之首孝为先,养育之恩大过天”的道理。④从手法看,母狼着墨描写最多,写祖父只是为了通过祖父之口来叙述故事,并以此来突出母狼作为母亲的伟大形象。

参考答案二:祖父为小说主人公。①从手法上看,祖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一次打猎的故事,使故事显得真实。②从情节看,祖父的一次打猎是小说的主要情节,祖父带猎狗打猎追逐雪兔,遇到狼,打伤狼,追逐狼到洞口,看到受伤的母狼守护幼崽,最终放弃了猎杀母狼。③从主题思想看,通过祖父打猎的故事,用祖父的经历来写母狼,刻画母狼作为母亲的伟大形象,从而表达讴歌母爱的伟大这一主题,告诉人们百善之首孝为先,养育之恩大过天的道理。④从人物形象上,刻画了祖父善良并有同情心的形象,性格鲜明。

【点评】⑴此题考查分析文章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态度,弄清文中的形象特征以及塑造形象的方法等,然后逐项分析选项所涉及到的文本内容和艺术手法,注意选项在表述时用到的关键词语,然后回归到原文相关的答题区域进行对照比较。

⑵此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文本中查找所有的对人物所作的各种描写,比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各种细节刻画等,还要注意对人物所作的侧面描写,然后逐一分析这些描写所表现的人物的特点,最后加以概括。

⑶此题考查分析文章的主要人物的能力。主人公是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即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作品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紧紧围绕主人公展开,其他次要人物的出现及其活动,也以主人公及其活动为中心,并对主人公起一定的映衬作用。判断小说的主人公主要看人物在小说情节、结构、矛盾冲突中是否占中心地位,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而不是以作墨的多少判断。根据对小说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小说主人公具有的一般性特征,从人物的形象塑造、小说内容与主题、故事情节、作者的写作意图、文字着墨多少等角度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不脱离文本内容, 言之有理即可。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拒 绝

骆 驼

我回去的时候,父亲正在老家的院坝里发呆。几根倾斜的柱子,让人不敢多看。见我回来,父亲突然来了精神。但这样的神色仅在父亲脸上存留了几秒,便逝去了。

我理解父亲的苦处,祖辈留下的老房子,在父亲眼里,该是何等的重要啊。不是为了守它,父亲或许早就随我们进城了。多年来,父亲都以看守祖辈留下来的老房子为由,单独在老家生活。这次,我在心里暗喜,或许就是个绝好的机会吧。

父亲说,我找你三表叔看过了,这房子还可以修好。我心里一惊!三表叔在老家有点名气,全村大部分旧房子都是他带领人修建的,他的话,父亲会信的。

我看了看父亲,没作言语。我说,我先去转转。逃过父亲的视线后,我转而朝三表叔的家走去。我必须尽力说服他,让他阻止父亲再修整旧房。不然,父亲余下的时光,还将在老家度过。

没想到,曾经受过我的无数恩惠的三表叔,居然拒绝了我!三表叔说,没办法啊,侄子,你爹那脾气,没办法啊。

回去之后,父亲说,我准备今天开始修整房子了。你帮我做做下手吧。说完,父亲便开始在院坝边调泥巴了,父亲的身板大不如以前了,他每和一下泥,都能看出力不从心。

我颓然地坐在了老家的院坝边。回想起来,我已经20多年没做过农村的体力活了,看到这些心里就发怵。我走到房屋拐角处拿出手机,给在老家镇上当领导的同学打电话搬救兵。同学告诉我,我们家是前几天定下的重灾户,志愿者下午就可以到。

没想到,当父亲知道我搬救兵的事后,突然大怒。他说,你不愿意修就算了,还去搬救兵,你这不是给政府添乱吗?!昨天,你那个镇长同学已经派人来过了,我没有答应。就这么大点事,还搬救兵?像青川那些重灾区的人,不是要去天上搬救兵?亏你这么多年在外面跑,遇事咋就不晓得个轻重缓急?说完,父亲又开始忙活了。

我独自无语。我想,等下午人到了,父亲也就不会拒绝了。

下午,同学带着几个人,还带来了方便面、被褥等救灾物资。父亲看见他们,脸唰的一下就白了,少顷,又满脸通红。

父亲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头埋得很低,我明显感觉到了他的手足无措。父亲将大家让座到院坝的街沿上,回屋去取出了一包皱巴巴的香烟,给大家散了。而后爬上园子里的苹果树,采摘了一篮早熟的苹果。没想到,父亲此时的身手,会那样敏捷!我在心里长长地

舒了口气!

就是像你想到的那样,父亲拒绝了所有人,拒绝了所有救灾物资。我满面愧疚地向大家道歉,同学说,你父亲,我们理解,多年前,他就是全市的优秀共产党员,这样的大事面前,他这样的老干部高风亮节,也属正常!你可能不知道吧,就在“5·12”的第二天,你父亲就向灾区捐款1300多元,还强行要当志愿者,我们没办法啊,他吃住在现场,20多天啊。他肩上和手上的伤,就是救灾时弄的。

我感到了一阵眩晕!每次,父亲在电话里都说,他在老家干这干那,一切都好……我默默地来到父亲身边,问,你的伤,好些了吗?父亲愣了一下,说,知道了啊?没关系的,早就好了。我说,这么大的事,你该告诉我们啊!父亲说,自己身上的肉,还不清楚吗?几天就好了!

我回屋取了把锄头,默默地与父亲一起和泥。父亲长时间地盯着我,抬头看时,他满面微笑,我还看见,有泪从他的脸颊滑过。

回到成都的第二天,父亲打来电话,问我还累不累。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国家干部,国难当头,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我问心无愧!

短时的沉默后,父亲说,你给你的同学镇长说说,不是我们这些退休老汉不给他面子,救灾物资要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不要搞平均主义。他给我们家评了,还不是看你的面子?

我说,嗯。

父亲又说,还有,我老了,有些话还得给你先说说,这是祖宗留下的规矩,我们罗家祖祖辈辈,就没有一人吃过国家救济,再大的灾难,都是尽力自救,只要挺过去,一切都会好的!

我长时的无言。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6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是小说的次要人物,是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人,在文中起到了穿针引线、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B.“三表叔”以修缮旧房为生,所以他不顾“我”的劝阻,答应“我”父亲帮忙修理“我”家的老房子。

C.镇长把“我”家定为重灾户,并与志愿者去送救灾物资,既是对灾区百姓的关心,也出于同学情谊。

D.小说综合运用了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等描写手法,抓住细节,突出个性,使人物形象逼真、感人。

(2)“父亲”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拒绝”为题,有何意蕴?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1)B

(2)①大公无私,高风亮节。“父亲”拒绝当重灾户,希望把救灾物资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②助人为乐,关爱灾民。“父亲”在汶川大地震后主动当志愿者,并向灾区捐款献爱心。③自尊自强,严于律己。“父亲”时时以共产党员和国家干部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尽心尽责;镇长带人送救灾物资到家慰问时,“父亲”也一一谢绝。④重情恋旧,恪守祖训。

“父亲”不愿进城过好日子,而愿意在老家守着老屋陪乡亲们度过余生。“父亲”遵守祖训,决不吃国家救济,而是在灾难面前尽力白救。

(3)①指曾受过“我”无数恩惠的三表叔拒绝“我”阻止“我”父亲修整破损的老房子的请求,侧面衬托“父亲”的形象;②指“父亲”拒绝当重灾户,谢绝志愿者们送来的所有救灾物资,正面表现“父亲”的性格;③以点带面,突出主题,形象地表现优秀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热情歌颂他们的高风亮节。

【解析】【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B项,“三表叔”以修缮旧房为生,所以他不顾“我”的劝阻,”错误,该信息于文无据,此处曲解文意。据“三表叔”自己解释,之所以答应帮“我”父亲修缮老房子,主要是拗不过“我”父亲的执着。故选C项。

(2)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父亲”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本题中,首先明确人物的身份,从文中来看,祝父亲是一名党员,“就在“5·12”的第二天,你父亲就向灾区捐款1300多元,还强行要当志愿者,”,这说明父亲助人为乐,关爱灾民;作为重灾户,“父亲拒绝了所有人,拒绝了所有救灾物资”,这说明父亲公无私,高风亮节; “我们罗家祖祖辈辈,就没有一人吃过国家救济,再大的灾难,都是尽力自救,”, “祖辈留下的老房子,在父亲眼里,该是何等的重要啊。”;说明父亲重情恋旧,恪守祖训;作为一名党员,“父亲拒绝了所有人,拒绝了所有救灾物资”说明父亲自尊自强,严于律己。考生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①指曾受过“我”无数恩惠的三表叔拒绝“我”阻止“我”父亲修整破损的老房子的请求,侧面衬托“父亲”的形象;②指“父亲”拒绝当重灾户,谢绝志愿者们送来的所有救灾物资,正面表现“父亲”的性格;③以点带面,突出主题,形象地表现优秀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热情歌颂他们的高风亮节。

(3)本题考查标题意蕴类探究能力。首先要注意标题本身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其次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解答本题可以从标题含义、主旨等角度进行思考。 “拒绝” 含义结合文本有两层:指三表叔拒绝“我”阻止“我”父亲修整破损的老房子的请求;指“父亲”拒绝当重灾户,谢绝志愿者们送来的所有救灾物资,正面表现“父亲”的性格;文章主旨的角度来作答:揭示了父亲的高风亮节,形象地表现优秀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

故答案为:⑴B;

⑵①大公无私,高风亮节。“父亲”拒绝当重灾户,希望把救灾物资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②助人为乐,关爱灾民。“父亲”在汶川大地震后主动当志愿者,并向灾区捐款献爱心。③自尊自强,严于律己。“父亲”时时以共产党员和国家干部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尽心尽责;镇长带人送救灾物资到家慰问时,“父亲”也一一谢绝。④重情恋旧,恪守祖训。“父亲”不愿进城过好日子,而愿意在老家守着老屋陪乡亲们度过余生。“父亲”遵守祖训,决不吃国家救济,而是在灾难面前尽力白救。

⑶①指曾受过“我”无数恩惠的三表叔拒绝“我”阻止“我”父亲修整破损的老房子的请求,侧

面衬托“父亲”的形象;②指“父亲”拒绝当重灾户,谢绝志愿者们送来的所有救灾物资,正面表现“父亲”的性格;③以点带面,突出主题,形象地表现优秀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热情歌颂他们的高风亮节。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3)此题考查标题含义及个性化阅读探究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小说的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亮雨

南丁

①天空是明亮的。明亮的天空上洒下来游丝一样的细雨。雨也是明亮的。明亮的细雨飘洒游移中,有三位中年汉子站在山脚下,面对着一块矗立着的石碑,鞠躬致敬。那碑上刻着字:红心千秋照,青山万古存。

②亮雨中,这三位对着石碑鞠躬致敬的汉子,一点也不朦胧,个个清晰可辨。身材高挑,戴着眼镜,长发自然地卷曲着的这一位,是抒情诗人。都是中等个头,都是留着短发,都是黑不溜秋的这两位,一位是小说家,一位是县委书记。书记的眼睛里燃烧着热情。小说家的眼睛里沉淀着思索。

③他们三位,在亮雨中走了被六位数字的树覆盖着的三道岭两道沟,又回到了这山脚下,重新站在这矗立着的石碑前,对着“红心千秋照,青山万古存”这十个字鞠躬。腿疲乏,心振奋。“青山对红心,万古存对千秋照,还是很讲究的,当然算是好句子。总是感觉一般化。仿佛在哪里见到过。转了三道岭两道沟,看到了那些树,触摸到了那些青枝绿叶,这才读懂了这几个字。”抒情诗人发议论。“你转了三道岭两道沟,就读懂了。我可是转了许多年。你们都了解我。我原来是一个伐木者。”县委书记说。他的个头低,声音也低。“《伐木者,醒来》。智利诗人聂鲁达有首长诗,就叫这个题目。你这个伐木者,不是已经醒来了吗?当然,你和聂鲁达写的伐木者是两回事。总是醒来了。醒来的伐木者同志。”“醒来了。还真费了不少事。”小说家不说话,在凝注着刻在碑上的字,不知是在欣赏那仿宋体的书法,还是在琢磨那刻字的艺术。“在构思。”诗人悄悄地向书记说。

④一个人,一个庄稼汉,一个共产党员,一个生产大队的支部书记,也逃脱不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命运。他被打倒了,被罢官了,靠边站了。他被打发到这片荒山上劳动改造。十年,三千多个日日夜夜。于是,这原本荒芜的三道岭两道沟,便被六位数字的树覆盖着了。六位数字,还不能称作是一片森林吗?……这个人,这个庄稼汉,这个共产党员,这个生产大队的支部书记,这个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真算得上是一条汉子!……

他在哪里呢?他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他死于癌症。是在曙光即将照耀的时辰。他有什么遗憾吗?在告别这个世界时,竟没有看到曙光。没有!他虽然没有看到这曙光,但是他相信这曙光,他相信这曙光必定会照耀这片森林的。要不然他就不会种树了。是这样的吧?……为什么好人总是得癌症呢?……他的外部形象如何?这并不重要。细节,细节是很重要的。需要了解。可是,最重要的,这个人物,这条汉子,这篇生活故事的魂,已经有了。是很能拨动活着的人们的心弦的。我的心弦就被拨动了。我总是埋怨:耽搁了十年时间;我总是骄傲地宣称:十年动乱中没有写一个字。现在想来,不知有什么可骄傲的?看看他!他不是种了一棵树。他是造了一片森林!好一片森林!在这又明亮又湿润的如丝细雨中,它显得多么灿烂辉煌啊!灿烂,辉煌。我们的词汇多么贫乏,多么无力。这片森林,是灿烂辉煌所能形容得了的吗?它们能表达出这片森林的内涵形象吗?……

⑤“我们好像该往回走了。”小说家回过头来,看到了那双燃烧着热情的眼睛。他们离开那矗立着的石碑,往停在不远处的吉普车走去。那辆绿色的吉普车,在细雨中,多么鲜亮,就像那片正在抽枝长叶的森林一样。“蓬勃、兴旺、灿烂、辉煌!”诗人也用了这个贫乏而无力的词汇,也加了个叹号。小说家在心里苦笑。“我好像看到他了。他就在这片森林之中。这个当代的造林之神。那每一片树叶,都是他的生命的延续。”诗人继续抒情。这个立意如何?仿佛也不见得好。有一点陈旧,好像还没有深入到这一个形象的丰富生动的内核里面去。也难怪,我们刚刚接触到这个形象。还有待深入。小说家听着,思索着。

⑥车在细雨中行进。“我可不能指望人家给我树碑。我只希望我死后,也能留下一片绿色。”是书记的男低音。坐在前座的小说家,沉淀着思索的眼睛闪烁了一下,仿佛捕捉到了一个什么意念。这篇生活故事,它的标题,是否可以借用这六个字——留下一片绿色?怎么样?倒可以作为一个供选择的方案。

⑦天空是明亮的。明亮的天空上洒下来游丝一样的细雨。雨也是明亮的……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排行榜》,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你转了三道岭两道沟,就读懂了,我可是转了许多年才懂”是县委书记说的话,自谦中暗含对诗人轻率说“读懂”的批评。

B.三位中年汉子站在山脚下,面对一块矗立着的石碑鞠躬致敬,这既刻画了三人对纪念对象的怀念与崇敬,又引起了下文的情节描写。

C.雨中三个人的身材、发型和眼神各不相同,从肖像描写中我们可以感知诗人热情浪漫,小说家厚重深邃,县委书记热情内敛。

D.转了三道岭两道沟归来,诗人热情赞美,小说家深沉思索,县委书记心怀景仰,这些表现尽己所能,造福一方的庄严主题。

(2)小说第④段关于小说家的描写最突出的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这种手法的作用。

(3)小说用“亮雨”作标题有何好处,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1)B

(2)心理描写。①从赞美种树人和追忆“文化大革命”自己无所作为表现小说家的崇敬和愧疚之情。②从侧面衬托种树人功绩伟大,品德高尚。③丰富小说内容,凸显小说的主旨。

(3)①环境方面:亮雨是三个人活动的自然背景,烘托人物复杂的心情。②主题方面:

亮雨象征着种树人的高风亮节,隐喻个人心灵受到洗礼。③读者方面:亮雨有悬念效应,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解析】【分析】(1)A项,“自谦中暗含对诗人轻率说‘读懂’的批评”错,县委书记的话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无批评之意。C项,“雨中三个人的身材、发型和眼神各不相同”错。“身材高挑,戴着眼镜,长发自然地卷曲着的这一位,是抒情诗人。都是中等个头,都是留着短发,都是黑不溜秋的这两位,一位是小说家,一位是县委书记”,原文中没有描写诗人眼神,小说家和县委书记的身材、发型相同。D项,“表现尽己所能,造福一方的庄严主题”错,面对祭拜的这样一个人,诗人,小说家,县委书记,各有各的感悟,诗人因满山的绿树抒情,小说家陷入对作品立意的思索。其间,话最少的是县委书记:“我可不敢指望人家给我树碑,我只希望我死后,也能留下一片绿色。”留下一片绿色,县委书记的一句话警醒了诗人和小说家,也让读者的眼前灿亮一片。若论相知深浅,这位县委书记该是最懂那位长眠者的心思者。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留下一片绿色,泽被千秋后代。这应该是地下长眠者最想告诉后人的话。故选B。

(2)本题中,联系第三段结尾的“小说家不说话,在凝注着刻在碑上的字,不知是在欣赏那仿宋体的书法,还是在琢磨那刻字的艺术。‘在构思。’”诗人悄悄地向书记说”,第四段的内容“一个人,一个庄稼汉……它们能表达出这片森林的内涵形象吗?……”应该是对小说家的心理描写,从赞美种树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看,表现了小说家对种树人的崇敬之情;从小说家追忆“文化大革命”自己无所作为的心理来看,表现了小说家的愧疚。又自然衬托了种树人的伟大高尚,丰富了小说的内容,深化了小说的主旨。

(3)本文的标题“亮雨”是小说的自然环境因素,有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从表达主题方面来看,“亮雨”象征种树人的高尚品质、隐喻种树人带给小说中“三位中年汉子”的心灵洗礼,暗示小说的创作意图;从艺术效果看,“亮雨”的概念很新颖,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故答案为:⑴B;

⑵心理描写。①从赞美种树人和追忆“文化大革命”自己无所作为表现小说家的崇敬和愧疚之情。②从侧面衬托种树人功绩伟大,品德高尚。③丰富小说内容,凸显小说的主旨。

⑶①环境方面:亮雨是三个人活动的自然背景,烘托人物复杂的心情。②主题方面:亮雨象征着种树人的高风亮节,隐喻个人心灵受到洗礼。③读者方面:亮雨有悬念效应,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点评】(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的要求是“小说第④段关于小说家的描写最突出的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这种手法的作用”。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分析。

(3)本题考查探究标题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主旨看,是否寄托情感,深化主题。其次要结合结构看,重点看首尾段,看它们与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一般而言,题目具有统领全文、贯穿全文、担当线索的作用。然后结合情节看,标题是否有概括故事情

节、铺开情节呼应细节的作用。还要结合人物看,明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看标题与人物形象、性格或命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以此来看题目是不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有具体的作用。最后要结合标题本身的效果看,对读者而言,该标题是否新颖精妙,吸引读者。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永恒的文赤壁

曹矞

熟悉文史的人皆知,赤壁有文赤壁、武赤壁之别。武赤壁,自然指的是史上曾发生赤壁之战的武昌赤壁;文赤壁,指的是北宋大文豪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误把黄州赤壁当作赤壁之战古战场,曾于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写下不朽的诗赋名篇“一词二赋”的地方。

文赤壁自古素有“风景如画”之美誉。至于为何称之为赤壁,说法不一。或许因其山崖陡峭,壁如刀削,犹如城壁一般,且呈赭红色,故称之。或许当年苏轼见当地人把黄州的赤鼻矶叫作“赤鼻”,误把“赤鼻”当“赤壁”,再观其地形酷似,就不曾深究,误认为它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于是,他排遣愁绪,赤壁怀古,寄情于山水之间,撰妙文于笔端,方有了后人击节赞叹不已的千古绝唱。这真是黄州百姓之荣光,实在是个美丽的错误!

如今,慕名而来游览文赤壁的观光客,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驱车到武汉,向东走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湖北黄州的文赤壁。一下车,就可远远望见儒雅文豪苏东坡,那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为他铸造这么一尊高大石雕,是应该的,苏东坡理所应当是这里的主角。大家纷纷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彪炳千古的大文豪,高兴地和苏东坡合影存照。

我凝视苏东坡良久,他英俊洒脱,气宇轩昂,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无不溢出文人雅士的睿智和大度,仿佛他正在拂袖挪步,缓缓走来。正欲上前与之搭讪时,不禁一愣,哑然失笑。迎面一座山,不高,随同众游人拾级而上。居高临下,山壁下面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在宋代,长江就在这座山脚下拍壁奔流的啊,几百年后已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已盖满了密密麻麻的房子。遥想当年,苏轼就在此地与友人一起两度泛舟游玩,怡情山水,饮酒作乐,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试想,他第一次秋游之后,写下《赤壁赋》;仅仅三个月后的冬天,重游赤壁再写《赤壁赋》时,就曾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何况他去世九百多年后的今天呢?早已星转斗移,时过境迁,江山易改矣。而今虽依然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去,古时东坡赤壁以及泛舟游览情景,唯有梦里再现了。黄州之于苏轼,简直太重要了。黄州是苏轼做官时间最长的地方,有四年零两个月之久。他大体上做了四件事:躬耕东坡、放浪山水、修身养性、激情创作。黄州优美的山水风景,他自身特殊的人生经历和境遇,给了他无穷的创作源泉。谪居黄州期间,苏轼以挥洒自如的笔力,创造了具有开拓意义的新的生活和新的艺术形象,冲破了艺术樊篱,开拓了诗词歌赋反映现实生活的新路子。他一生中最有影响的作品多出自黄州,他艺术上的顶峰是在黄州。据悉,在数量上,在黄州写了753篇作品,其中诗歌214首,词79首,散文457篇,赋3篇。在质量上,文学上的代表作有“一词二赋”,书法上的代表作是《寒食帖》。平均每两天一篇,每周3.3篇。乃至饮食上的东

坡肉、东坡饼、东坡羹等名菜也都是他在黄州时发明的。这些都是黄州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啊。

哦,对了,包括苏轼的号“东坡居士”,也是他躬耕于黄州东坡之时取的。东坡是营地,长期无人耕种,是瓦砾之场,不适合耕种。又因当年大旱,从未躬耕的苏轼饱尝了开荒种地的艰辛,但是他仍然很乐观,很豁达。一个月夜,苏轼拄着拐杖,走在东坡的田间小路上,诗兴大发,写下著名的小诗《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反而为他营造了创作名篇佳作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这真是逆境出成果,逆境造就人才的典范。苏轼个人之不幸,命运的阴差阳错,反而成就了黄州赤壁之大幸,更是中国文学之大幸!苏轼遭遇贬谪,遇厄运而不悲观消沉,失意而不失志,胸襟开阔大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怎不让人敬佩万分?他文如其人,直抒心灵,率直本真,赤壁怀古之赋、之词,皆于悲愤之中更见其旷达情怀。

永远的苏东坡,永恒的文赤壁。《苏东坡传》的作者林语堂曾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作为后人的我们,崇敬仰慕苏东坡如此。我们这些后人的后人,自然还会如我们一般敬仰于他,甚或有过之而无不及。苏东坡千古流芳,文赤壁亦随之而名垂千古。

(摘自《中国散文家》,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苏轼把黄州的赤鼻矶称作赤壁,是因为苏轼见当地人把赤鼻矶叫作赤鼻,再看它的地形酷似城壁,于是将错就错,把赤鼻矶当成赤壁之战的古战场。

B.文章叙议结合,先叙后议,既叙述了作者游览文赤壁的经过,叙写了苏轼被贬黄州的生活场景,时空转换自然,使得文章事,理,情融为一体。

C.作者说苏轼误把黄州赤壁当武昌赤壁是个美丽的错误,是因为苏轼为此写下不朽的诗赋,并使本来默默无闻的黄州赤壁成了游览胜地。

D.余秋雨认为苏轼个人之不幸成就了黄州赤壁和中国文学之大幸,使黄州名扬天下,并写下了许多在苏轼一生中最有影响且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极重的作品。

(2)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苏轼的雕像,有什么作用?

(3)余秋雨说:“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结合文本,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C

(2)①直观地展现苏轼儒雅的形象;②说明苏轼是黄州的主角,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对苏轼在黄州事迹的描述;③表达对苏轼的景仰之情。

(3)①文学方面,苏轼被贬谪到黄州,黄州优美的山水风景和自己特殊的经历反而为他营造了创作名篇佳作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从而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②思想性格方面,苏轼在黄州开荒种地,但是他仍然很乐观,很豁达,成就了一个旷达洒脱的苏轼。③生活方面,苏轼在饮食上发明了东坡肉,东坡饼,东坡羹等名菜,使之成为黄州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解析】【分析】(1)A项,“将错就错”说法错误,原文是说苏轼“误认为它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B项,“先叙后议”说法错误,应是夹叙夹议。D项,“苏轼个人之不幸成就了黄

州赤壁和中国文学之大幸”不是余秋雨的观点,而是作者的观点。故选C。

(2)对苏轼的雕像的描写主要集中在3、4两段,结合“为他铸造这么一尊高大石雕,是应该的,苏东坡理所应当是这里的主角”突出苏轼是黄州的主角;“他英俊洒脱,气宇轩昂,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无不溢出文人雅士的睿智和大度”等分析,对他外貌的描写,直观地展现了苏轼儒雅的形象;结构上的作用主要是引出下文,引出下文对苏轼在黄州事迹的描述;情感上的作用就是表达对苏轼的景仰之情。

(3)“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重点要分析黄州在苏轼的一生中的作用。从文章的第6段“黄州之于苏轼,简直太重要了”开始,以后的几段重点介绍了黄州在苏轼的一生中的作用,可结合关键句子来分析。如“黄州是苏轼做官时间最长的地方,有四年零两个月之久。他大体上做了四件事:躬耕东坡,放浪山水,修身养性,激情创作。黄州优美的山水风景,他自身特殊的人生经历和境遇,给了他无穷的创作源泉”“他一生中最有影响的作品多出自黄州,他艺术上的顶峰是在黄州”“乃至饮食上的东坡肉,东坡饼,东坡羹等名菜也都是他在黄州时发明的。这些都是黄州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啊”“哦,对了,包括苏轼的号‘东坡居士',也是他躬耕于黄州东坡之时取的”“被贬谪到黄州,反而为他营造了创作名篇佳作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苏轼遭遇贬谪,遇厄运而不悲观消沉,失意而不失志,胸襟开阔大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怎不让人敬佩万分”等。最后根据这些关键句子进行整合,可概括为三个方面:文学方面,思想性格方面,生活方面。

故答案为:(1)C;

(2)①直观地展现苏轼儒雅的形象;②说明苏轼是黄州的主角,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对苏轼在黄州事迹的描述;③表达对苏轼的景仰之情。

(3)①文学方面,苏轼被贬谪到黄州,黄州优美的山水风景和自己特殊的经历反而为他营造了创作名篇佳作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从而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②思想性格方面,苏轼在黄州开荒种地,但是他仍然很乐观,很豁达,成就了一个旷达洒脱的苏轼。③生活方面,苏轼在饮食上发明了东坡肉,东坡饼,东坡羹等名菜,使之成为黄州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是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比较多,有内容的概括,有技巧的分析,有语言的品味,有主旨的体悟。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把握各选项考查的方向,然后有针对性地分析。

(2)本题考查分析文段作用的能力。具体为要求分析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苏轼的雕像的作用,属于概括题。可从内容,结构和情感等角度来分析。

(3)本题考查立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理解句子,可从句子在文中所处的位置考虑其作用;从句子的表现形式考虑其表达效果;从文章的内容,考虑主旨、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汽笛·布鞋·红腰带

陈忠实

①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乞福的吉祥物。他那时只是为了那条鲜红的线织腰带感到新奇而激动不已,却不能意识到生命历程的第二个十二年

即将开始……半年以后,他勒着这根保命带到30里外的历史名镇灞桥去报考中学。领着他们去报考的是一位40多岁的班主任,姓杜。

②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

③从小镇小学校后门走出来便踏上了公路。这是一条国道,西起西安沿着灞河川道再进入秦岭,在秦岭山中盘旋蜿蜒一直通到湖北省内。为了这第一次走出家门三公里以外的旅行,他昨夜激动慌惧得几乎不能成眠。他肩头挎着一只书包,包里装着课本、一支毛笔和一只墨盒、几个混面馍馍,还有一块洗脸擦脸用的布巾……却连一分钱也没有。

④开始,他和老师、同学相跟着走,大约走出十多里路也不觉得累。后来的悲剧是从脚下发生的。他感觉脚后跟有点疼,脱下鞋子看了看,鞋底磨透了,脚后跟上磨出红色的肉丝淌着血。母亲纳扎的布鞋鞋底经不住砂石的磨砺。当他看到脚后跟上的血肉时便怯了,步子也慢了。杜老师和一位大同学倒追过来,他立即擦干了眼泪。抬脚触地时的痛楚引发了他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老师和大同学临走时留给他的一句话是:“往前走不敢停。慢点儿不要紧只是不敢停下。我们在前头等你。”

⑤似乎不单是脚后跟上出了毛病,全身都变得困倦无力,双腿连往前挪一步的勇气都没有了,每一次抬脚举步都畏怯落地之后所产生的血肉之苦。他看见杜老师在向他招手,他听见同学在前头呼叫他。他流下眼泪来,觉得再也撵不上他们了。他企望能撞见一位熟人吆赶的马车,瞬间又悲哀地想到,自己其实原来就不认识一位车把式。

⑥他已经看不见那支小小的赶考队列了。他终于狠下心从书包里摸出那块擦脸用的布巾包住一只脚,踮着脚尖跛着往前赶,走了一段路程,布巾磨透了,他把布巾倒过来再包到脚上,直到那布巾被踩磨得稀烂。他最后从书包里拿出了课本,一扎一扎撕下来塞进鞋窝……只要能走进考场,他自信可以不需要翻动它们就能考中;如果万一名落孙山,这些课本无论语文或是算术就都变成毫无用处的废物了。可那些纸张经不住砂石的蹭磨,很快被踩踏成碎片从鞋窝里泛岀来撒落到砂石国道上,像埋葬死人时沿路抛撒的纸钱。直到课本被撕光,他几乎完全绝望了,脚跟的疼痛逐渐加剧到每一抬足都会心惊肉跳,走进考场的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断灭了。

⑦他站起随之又坐下来,等待有一挂回程的马车,即使陌生的车夫也要乞求。他对念中学似乎也没有太明晰的目标,回家去割草拾柴也未必不好…伟大的转机就在他完全崩溃刚刚坐下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

⑧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他慌乱不知所措而茫然四顾,终于看见一股射向蓝天的白烟和一列呼啸奔驰过来的火车。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见火车,第一次听见火车汽笛的鸣叫。列车飞驰过去,绿色的车厢,绿色的窗帘和白色的玻璃,启开的窗户晃过模糊的男人或女人的脸,还有一个把手伸出窗口的男孩的脸……直到火车消失在柳林丛中,直到柳树梢头的蓝烟渐渐淡化为乌有,直到远处传来不再那么令人震慑而显得悠扬的汽笛声响,他仍然无法理解火车以及坐在火车车厢里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儿?坐在火车上的人瞧见一个穿着磨透了鞋底磨烂了脚后跟的乡村娃子会是怎样的眼光?尤其是那个和他年纪相仿已经坐着火车旅行的男孩。

⑨天哪!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坐着火车跑而根本不用双脚走路!他用双脚赶路却穿着一双磨穿了底磨烂了脚后跟的布鞋一步一蹭地踯躅!他无端的愤怒了:不能永远穿着没后跟的破布鞋走路……他把残留在鞋窝里的烂布绺烂树叶烂纸屑腾光倒净,咬着牙重新举步。脚后跟

还在淌血还疼,走过一阵儿竟然奇迹般的不疼了,似乎越磨越烂得深的脚后跟不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鬼的。……在离考场的学校还有一二里远的地方,他终于追赶上了老师和同学,却依然不让他们看他惨不忍睹的两只脚后跟。

⑩后来他成为一个作家,这个作家回顾整个生命历程的时候,所有经过的欢乐已不再成为欢乐,所有经历的苦难挫折引起的痛苦亦不再是痛苦,变成了只有自己可以理解的生命体验。剩下的还有一声储存于生命磁带上的汽笛鸣叫和一双磨透了鞋底的布鞋。

(有删改)

(1) 请用四字短语概括“他”在报考中学途中心理的变化过程。

(2) 分析文中划线句子如何表现人物矛盾的心理。

(3) 文章以“汽笛·布鞋·红腰带”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析理由。

(4)综观全文结合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字部分,谈谈这场“人生之旅”带来的启发。

【答案】 (1)①第一次旅行,心情“激动兴奋”;②鞋底和脚后跟被磨破时,因担心被嘲笑而感到“自卑怯懦”;③布巾被磨烂,课本也都被撕光时,感到“绝望崩溃”;④听到火车的嘶鸣,感到“惊惧茫然”;⑤看到他人坐着舒适的火车跑,自己却穿着穿底的布鞋蹭血踯躅, 感到“愤怒不平”;⑥咬牙重新举步,决定直面疼痛,改变命运,变得“坚定勇敢”。

(2)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和连续的问句来表达人物的矛盾心理的。作者连用了三个“直到……”,写出了火车从眼前消失,汽笛声在耳边回响,车上模糊的男人和女人的脸,还有一个在车窗边和自己差不多大的男孩。作者精心描述这一眼前景象,写出了主人公的愤怒。接下来连发两问:火车车厢里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儿?他们看自己会是怎样的眼光?写出了主人公由愤怒转而产生“痛下决心,改变命运”的勇气。

(3)①标题是文章的线索,本文围绕这三个词(事物)来展开故事。红腰带是开端,布鞋是主体,汽笛是升华;②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读者一定的阅读提示;③有象征意义,暗含主旨。“红腰带”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也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布鞋”象征着艰难窘迫的生活现状。“汽笛”象征着遇到挫折时的警醒与启示。

(4)①这次赶考让主人公明确了人生目标,那就是不能永远穿着没有厚底的破布鞋走路,于是他开始不断奋斗,努力改变生活的状态。②这次赶考令主人公获得了独特的生命体验,改变了对待生活的态度,让他面对人生的苦难挫折不再卑怯、痛苦,不再动摇、辩解,而是充满希望和勇气。

【解析】【分析】(1) “为了这第一次走出家门三公里以外的旅行,他昨夜激动慌惧得几乎不能成眠”,表现出他第一次旅行,激动兴奋,难以入眠;“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脚跟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说他鞋底和脚后跟被磨破,因担心被嘲笑而感到卑怯;“直到那布巾被踩磨得稀烂。一直到课本被撕光,他几乎完全绝望了,脚跟的疼痛逐渐加剧到每一抬足都会心惊肉跳,走进考场的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断灭了”,说他布巾磨烂课本撕光后,感到绝望和崩溃;“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惊惧慌乱而茫然四顾”,说他听到火车的嘶鸣,惊惧茫然;“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坐着火车跑哩而根本不用双腿走路!他用双脚赶路却穿着一双磨穿了底磨烂了脚后跟的布鞋一步一步蹭血地踯躅!他无端的愤怒了”,看到他人坐着舒适的火车跑,自己却穿着穿底的布鞋蹭血踯躅,感到愤怒;“咬着牙重新举步一似乎那越磨越烂得深

的脚后跟不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者“生命历程中遇到怎样的挫折怎样的委屈,不要动摇也不必辩解,走你认定了的路吧!因为任何动摇包括辩解,都会耗费心力耗费生命,不要耽搁了自己的行程” ,说他咬牙重新举步,决定直面疼痛,改变命运,变得坚定勇敢。

(2)划线句子描写的是主人公在进城赶考途中,鞋底被磨破,步履艰难之时,平生第一次遇见火车。作者精心描写了主人公看到火车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先用了三个“直到……”构成排比句,写出了火车慢慢从眼前消失,汽笛声在耳边回响,车上模糊的男人和女人的脸,还有一个在车窗边和自己差不多大的男孩。作者精心描述这一眼前景象,写出了主人公感到命运的不公,从而激起了愤怒。接下来连用两个问句:火车车厢里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儿?他们以及那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男孩看自己会是怎样的眼光?写出了主人公由愤怒转而产生“痛下决心,改变命运”的勇气。于是,主人公忘掉疼痛,加速赶路,追上了队伍。

(3)本文标题是“汽笛·布鞋·红腰带”,应该明确:红腰带是开端,布鞋是主体,汽笛是升华。因此标题是本文的线索。还要注意:“红腰带”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也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布鞋”象征着艰难窘迫的生活现状。“汽笛”象征着遇到挫折时的警醒与启示。因此标题有象征意义,从而暗含了主旨。分点作答,意思对即可。

(4)文章中作者的赶考经历是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才是自己的人生的改变,所以总结的内容主要从后半部分来总结。尤其是文章的后三段:不能永远穿着没有厚底的破布鞋走路……他把残留在鞋窝里的烂布绺烂纸屑腾光倒净,咬着牙重新举步。无论往后的生命历程中遇到怎样的挫折怎样的委屈,不要动摇也不必辩解,走你认定了的路吧!因为任何动摇包括辩解,都会耗费心力耗费生命,不要耽搁了自己的行程。

故答案为:⑴ ①第一次旅行,心情“激动兴奋”;②鞋底和脚后跟被磨破时,因担心被嘲笑而感到“自卑怯懦”;③布巾被磨烂,课本也都被撕光时,感到“绝望崩溃”;④听到火车的嘶鸣,感到“惊惧茫然”;⑤看到他人坐着舒适的火车跑,自己却穿着穿底的布鞋蹭血踯躅, 感到“愤怒不平”;⑥咬牙重新举步,决定直面疼痛,改变命运,变得“坚定勇敢”。

⑵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和连续的问句来表达人物的矛盾心理的。作者连用了三个“直到……”,写出了火车从眼前消失,汽笛声在耳边回响,车上模糊的男人和女人的脸,还有一个在车窗边和自己差不多大的男孩。作者精心描述这一眼前景象,写出了主人公的愤怒。接下来连发两问:火车车厢里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儿?他们看自己会是怎样的眼光?写出了主人公由愤怒转而产生“痛下决心,改变命运”的勇气。

⑶ ①标题是文章的线索,本文围绕这三个词(事物)来展开故事。红腰带是开端,布鞋是主体,汽笛是升华;②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读者一定的阅读提示;③有象征意义,暗含主旨。“红腰带”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也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布鞋”象征着艰难窘迫的生活现状。“汽笛”象征着遇到挫折时的警醒与启示。

⑷ ①这次赶考让主人公明确了人生目标,那就是不能永远穿着没有厚底的破布鞋走路,于是他开始不断奋斗,努力改变生活的状态。②这次赶考令主人公获得了独特的生命体验,改变了对待生活的态度,让他面对人生的苦难挫折不再卑怯、痛苦,不再动摇、辩解,而是充满希望和勇气。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结构,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来说,要先梳理故事情节,抓住了故事情节就抓住了归纳概括要点的突破点然后要分析小说人物的言行举止及内心世界,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都是需要重视的线索。

(2)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

(3)此题考查分析文章标题作用的能力。可以从如下角度分析:是全文的线索;题目点明中心;表明写作对象;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季节)、天气、地点等;点明主要人物及其特点;点明主要事件;揭示情感主旨;题目有双关义;与结尾相互照应等。

(4)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的主旨,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的能力。答题时先通读全文,之后结合文章的内容、主旨和自己的人生经历谈出自己的感受。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奶奶

曹文轩

开镰了,收割了,新稻登场了。

青铜的爸爸赶着拖着石磙的牛,碾着稻子。稻粒不像麦粒那样容易从禾秆上碾下,碾一场稻子,常常需要七八个小时。所有的稻子,几乎是一起成熟的,秋天又爱下雨,因此,全村的劳力,都必须被发动起来,不停地收割,不停地装运,不停地碾场。

深夜,爸爸的号子声在清凉、潮湿的空气中飘荡着,显得有点儿凄凉。

碾上几圈儿,就要将地上的稻子翻个身再碾。通知大家来翻场的,是锣声。

锣一响,大家就拿了翻场的叉子往场上跑。

夜里,疲倦沉重的人们一时醒不来,那锣声就会长久地响着,直到人们一个个哈欠连天地走来。

第一场稻子碾下来,很快就按人口分到了各户。当天晚上,人们就吃上了新米。

那新米有一层淡绿色的皮,亮亮的,像涂了油,煮出来的无论是粥还是干饭,都香喷喷的。

面黄肌瘦的大麦地人,吃了几天新米,脸上又有了红润,身上又有了力气。

这一天晚上,奶奶对全家人说:“我该走亲戚了。”

奶奶是要去东海边她的妹妹那儿。奶奶说,她活不了太久,趁还能走动,她要去会一会妹妹。

爸爸妈妈倒也同意。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奶奶去东海边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过去的这段日子里,青铜家借了别人家不少粮食,等将这些粮食还了,青铜家的粮食又很紧张了。奶奶想,她去她妹妹家住上一段时间,就会省出一个人的口粮。妹妹家那边相对富裕。还有,妹妹家那边,是一个大棉区,每到采摘棉花的季节,就会雇很多人采摘棉花,工钱是钱或是棉花。她想弄些棉花回来,给青铜和葵花做棉袄、棉裤,马上就要过冬了。日子过得这么清贫,这两个小的,却一个劲地蹿个儿,原先的棉袄、棉裤,即使没有破破烂烂,也太短了,胳膊和腿,去年冬天就有一大截露在了外面,让人心疼。

然而,奶奶只说去看看她的妹妹。

奶奶走后,青铜一家人,心里总是空空落落的。

过了半个月,奶奶没有回来,也没有一点儿音信。

妈妈开始对爸爸抱怨:“你不该让她去的。”

爸爸说:“她一定要去,你拦得住吗?”

妈妈说:“就是该拦住她。她那么大年纪,不能出远门了。”

爸爸很心烦,说:“再等些日子吧,再不回来,我就去接她回来。”

又过了半个月,爸爸托人捎信到海边,让奶奶早日回家。那边捎话过来,说奶奶在那边挺好的,再过个把月,就回来了。

不出半个月,海边却用船将奶奶送回来了。船是夜里到的。陪奶奶回来的,是爸爸的表兄。他是背着奶奶敲响青铜家门的。

全家人都起来了。

爸爸打开门,见到这番情景,忙问表兄:“这是怎么啦?”

表兄说:“进屋再说。”

全家人都觉得,奶奶变得又瘦又小。奶奶却微笑着,竭力显出一副轻松的样子。

爸爸从表兄的背上将奶奶抱起,放到妈妈铺好的床上。爸爸抱起奶奶时,心里咯噔一下:奶奶轻得像一张纸!

一家人开始忙碌起来。

奶奶说:“天不早了,一个个赶紧睡吧,我没事的。”

爸爸的表兄说:“她老人家在那边已经病倒十多天了。我们本想早点儿告诉你们的,但她老人家不肯。我们想:那就等她好些吧,好些,再通知你们。没想到,她的病非但不见好转,倒一天一天地加重了。”他回头看了一眼床上的奶奶,声音有点儿颤抖,“她是累倒的。”

“她到了我家后,也就歇了两天,就去棉花田摘棉花了。别人无论怎么劝她别去摘,她就是不听。直到有一天中午,她晕倒在棉花地里。幸亏被人看到了,把她送了回来。从那一天起,她就再也没有能起床……”

青铜和葵花一直守候在奶奶的床边。

奶奶的脸似乎缩小了一圈儿,头发白得像寒冷的雪。

她伸出颤抖的手,抚摸着青铜和葵花。

青铜和葵花觉得奶奶的手凉丝丝的……

(节选自《青铜葵花》)

(1)下列对这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几段描写了新稻登场的情景,这样写只是为下文引出奶奶要到她妹妹家走亲戚的情节作铺垫。

B.爸爸的号子声显得“凄凉”,一语双关,既表现了环境的凄凉,更表现了爸爸因繁重的劳作而内心感到无比凄凉。

C.奶奶说自己“活不了太久”,这说明奶奶年纪很大了,另外也是奶奶想通过这句话不让家人阻拦自己走亲戚;同时,这样写也为后面写奶奶累倒埋下伏笔。

D.奶奶在她妹妹家的情况是通过爸爸表兄的口说出来的,这是正面实写,表现了奶奶为了

家人的幸福而不惜身体的可贵精神。

(2)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3)奶奶这个人物是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答案】 (1)C

(2)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奶奶重病后的形象,既表现了奶奶舍己为家人的牺牲精神,也表现了青铜和葵花内心的痛楚,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3)①奶奶关爱家人。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去了相对富裕的妹妹家;为了给青铜、葵花做棉袄、棉裤,她拼命采摘棉花,累倒在棉花地。②家人牵挂奶奶。奶奶去妹妹家后,家人捎话让她早日回家,奶奶病重,家人守候着她。③奶奶对家人的关爱之情和家人对奶奶的牵挂之情,表现了纯朴亲情的可贵这一主旨。

【解析】【分析】(1)A项,“这样写只是为下文引出奶奶要到她妹妹家走亲戚的情节作铺垫”错误,“只是”说法片面,作用还有: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表现了大麦地人收获时节的繁忙和疲惫。B项,“一语双关,既表现了环境的凄凉,更表现了爸爸因繁重的劳作而内心感到无比凄凉”错,由原文“深夜,爸爸的号子声在清凉、潮湿的空气中飘荡着,显得有点儿凄凉”可知,文中的“凄凉”是写爸爸的号子声,以表现夜深人静的状态,不是写爸爸的心情凄凉;深夜的空气“清凉、潮湿”,所以表现环境的凄凉也错误。D项,“奶奶在她妹妹家的情况是通过爸爸表兄说出来的,这是正面实写”错误,写“奶奶”的情况则通过别人之口来写应为“侧面虚写”,而不是“正面实写”。故选C。

(2)“缩小了一圈儿”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奶奶的脸变得消瘦,生病后身体非常痩弱;用“寒冷的雪”比喻奶奶的白发,既表明奶奶苍老又表明她病情严重身体虚弱。通过对重病中奶奶的刻画,表现了奶奶不怕自己受累生病关爱家人的无私奉献精神,联系上文“青铜和葵花一直守候在奶奶的床边”可知,也表现了青铜和葵花面对生病的奶奶时内心的痛苦与关爱,以此来揭示小说的主题。

(3)由原文“奶奶是要去东海边她的妹妹那儿。奶奶说,她活不了太久,趁还能走动,她要去会一会妹妹”“青铜家的粮食又很紧张了。奶奶想,她去她妹妹家住上一段时间,就会省出一个人的口粮”“还有,妹妹家那边,是一个大棉区,每到采摘棉花的季节,就会雇很多人采摘棉花,工钱是钱或是棉花。她想弄些棉花回来,给青铜和葵花做棉袄、棉裤,马上就要过冬了”“她老人家在那边已经病倒十多天了。我们本想早点儿告诉你们的,但她老人家不肯”“奶奶说:‘天不早了,一个个赶紧睡吧,我没事的。’”可知,奶奶虽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但仍然时时处处为家人、为这个家着想,想着家人不要挨饿受冻,自己生病了不要让家人惦记,不让自己成为这个家的“负担”。由原文“奶奶走后,青铜一家人,心里总是空空落落的”“过了半个月,奶奶没有回来,也没有一点儿音信。妈妈开始对爸爸抱怨……妈妈说:‘就是该拦住她。她那么大年纪,不能出远门了。’爸爸很心烦……”“青铜和葵花一直守候在奶奶的床边”可知,奶奶走后家里人心里空落落的,家人时时刻刻都牵挂着奶奶,奶奶生病回家后家人一直守着,都表现了家人对奶奶的关爱。奶奶为家庭的付出以及与家人之间的关爱正是作者所要表现的主旨所在。

故答案为:⑴C;

⑵ 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奶奶重病后的形象,既表现了奶奶舍己为家人的牺牲精神,也表现了青铜和葵花内心的痛楚,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⑶ ①奶奶关爱家人。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去了相对富裕的妹妹家;为了给青铜、葵花做棉袄、棉裤,她拼命采摘棉花,累倒在棉花地。②家人牵挂奶奶。奶奶去妹妹 家后,家人捎话让她早日回家,奶奶病重,家人守候着她。③奶奶对家人的关爱之情和家人对奶奶的牵挂之情,表现了纯朴亲情的可贵这一主旨。

【点评】⑴此题考查分析文章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态度,弄清文中的形象特征以及塑造形象的方法等,然后逐项分析选项所涉及到的文本内容和艺术手法,注意选项在表述时用到的关键词语,然后回归到原文相关的答题区域进行对照比较。

⑵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表达技巧的能力。文本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虚实、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答题时按照如下格式:先点明运用了什么手法,体现在何处,然后再解释写出了什么内容,最后点明表达技巧的作用即可。

⑶此题考查分析文章的主要人物的能力。主人公是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即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作品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紧紧围绕主人公展开,其他次要人物的出现及其活动,也以主人公及其活动为中心,并对主人公起一定的映衬作用。判断小说的主人公主要看人物在小说情节、结构、矛盾冲突中是否占中心地位,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而不是以作墨的多少判断。根据对小说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小说主人公具有的一般性特征,从人物的形象塑造、小说内容与主题、故事情节、作者的写作意图、文字着墨多少等角度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不脱离文本内容, 言之有理即可。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陶虎臣

汪曾祺

每到天气晴朗,上午十来点钟,在这条街上,就听到从阴城方向传来爆裂的巨响:“砰一一磅!”大家就知道,这是陶虎臣在试炮仗了。

阴城是一片古战场,相传韩信在这里打过仗,现在还能挖到一种有耳的尖底的瓶,当地人说这种陶瓶冬天插了梅花,能结出梅子来。现在这里是乱葬冈,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叫做“阴城”。到处是坟头、野树、荒草、芦荻。草里有蛤蟆、野兔子。早晨和黄昏,有许多白颈老鸦。人走过,就哑哑地叫着飞起来。

这里只有一个破财神庙,里面住着一个侉子。

陶虎臣家的货色齐全。除了鞭炮,还出一种别家不做的鞭,叫做“遍地桃花”,不但外皮,连里面的筒子都一色是梅红纸卷的。放了之后,地下一片红,真像是一地的桃花瓣子。如果是过年,下过雪,花瓣落在雪地上,红是红,白是白,好看极了。

他还有一项绝技,是做焰火。做焰火,除了配料,关键是串捻子。串得不对,会轰隆一声,烧成一团火。弄不好,还会出事。陶虎臣的一只左眼坏了,就是因为有一次放焰火,出了故障,一个火星迸进了瞳孔。陶虎臣坏了一只眼睛,还看不出太大的破相。他依然随

时是和颜悦色的,带着宽厚而慈祥的笑容。这种笑容,只有与世无争,生活上容易满足的人才会有。

但是,鞭炮生意,是随着年成走的。什么时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什么时候炮仗店就生意兴隆。这样的年头,能够老是有么?

这一年,伏汛安然度过,保住了无数人畜。秋收在望,市面繁荣,城乡一片喜气。有好事者倡议:今年放放焰火!东两南北四城,都放!一台七套,四七二十八套,陶家独家承做了十四套。东城定在八月十六放。地点:阴城。

这天万里无云,一轮皓月。阴城的正中,立起一个四丈多高的架子。有人早早吃了晚饭,就扛了板凳来等着了。人们寻亲访友,说短道长,来来往往,亲亲热热。阴城的草都被踏倒了。人们的鞋底也叫秋草的浓汁磨得滑溜溜的。

忽然,上万双眼晴一齐朝着一个方向看。人们的眼睛一会儿睁大,一会儿眯细;人们的嘴一会儿张开,一会儿又合上;一阵阵叫喊,一阵阵欢笑;一阵阵掌声——陶虎城点着焰火了!

最热闹的是“炮打泗州城”。起先是梅、兰、竹、菊四种花,接着是万花齐放。然后,一声炮响,照眼的灯球之中有一座四方的城,眼睛好的还能看见城门上“泗州”两个字。城外向里打炮,城里向外打,灯球飞舞,砰磅有声。最有趣的是“芦蜂边瘌子”,一阵火花之后,出现一个泥头的纸人,手里拿着一把破芭蕉扇。霎时飞来许多马蜂——火花,纷纷扑向他,他四面躲闪,扇不停地挥舞。看到这里,满场大笑。这些辛苦得近于麻木的人,是难得这样开怀一笑的呀。最后一套火花之后,吊下四个大字:“天下太平”。

年头还是不好。头一年,四乡闹土匪,县政府出了布告:“冬防期间,严禁燃放鞭炮。”明年,蒋介石搞“新生活”,取缔了鞭炮。陶虎臣别无产业,只好做一点“黄烟子”和蚊烟混日子。第三年,陶家炮仗店的铺门上了锁,再也打不开了。陶家的锅,也揭不开了。

岁暮天寒,彤云酿雪,陶虎臣无路可走,他到阴城去上吊。刚把腰带拴在一棵树上,把头伸进去,一个人拦腰把他抱住。这人是住在财神庙的那个侉子。

(选自《汪曾祺文集》,有删改)

(1)简要分析小说第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赏析画线的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

(3)作者为何花较多笔墨写八月十六“放焰火”的情景?

(4)请结合陶虎臣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探究小说的主旨。

【答案】 (1)叙写“阴城”历史和现状,为人物活动提供典型场景;渲染荒凉冷落的氛围,暗示人物处境的艰难。

(2)灵活运用淳朴自然的口语,长短句结合,文笔简练;选取“红”“白”等表色彩的词语,并巧拟比喻,写出了“遍地桃花”鞭炮的不同凡晌。

(3)“放焰火”把故事推向高潮,详写凸现最生动环节,给读者以震撼:侧面描写(人们的神态、心情和举动)和正面描写(焰火燃放景象)相结合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突出陶虎臣做焰火的才能;“焰火”的华丽和后文陶虎臣悲惨遭遇结局形成映衬,凸现主题。

(4)通过陶虎臣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手艺精妙、与世无争却仍难逃悲惨命运的小人物形象;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乡镇经济的萧条,百姓生存的艰难;流露出作者对主人公为人和才能的赞赏及不幸遭遇的同情。

【解析】【分析】(1)小说第二段是景物描写,所写之地是古战场,也是乱葬冈,整体气氛阴森冷寂破败。既是对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的交待,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暗示。既是考查开头段的作用,也是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考生解答时要注意从这两方面思考。

(2)本题从语体色彩来看,“一色是”“桃花瓣子”口语特点明显;从句式上来看,有长句,如“连里面的筒子都一色是梅红纸卷的”有短句,如“不但外皮”“红是红,白是白,好看极了”等;从使用词语的角度看,“红”“白”色彩分明;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真像是一地的桃花瓣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3)作者运用了大量笔墨写八月十六的焰火,写燃放焰火的盛况,不仅展现出焰火的精美,也表现出制作技艺的高超。从故事情节发展的角度来看,将故事发展推向了高潮;从塑造人物的角度看,突出了陶虎臣的精湛技艺;从表现主题的角度看,这么美的焰火却被迫消失,主人公拥有高超的技艺,却被生活所迫去上吊,反映出社会的动荡黑暗,百姓命运悲惨,从而突出了主题。

(4)本题既考查对主人公人物形象的分析,又考查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把握。小说主人公陶虎臣,制作焰火鞭炮的托无人能比,却最终被生活所迫走投无路,他没有抗争,而是选择了自杀,可见他是一个逆来顺受与世无争普通小人物形象。这个人的遭遇反映出当时社会手工艺人的悲惨命运,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萧条的状况。从这个人物身上,也可以看到生活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社会底层的百姓的凄苦生活。

故答案为:⑴叙写“阴城”历史和现状,为人物活动提供典型场景;渲染荒凉冷落的氛围,暗示人物处境的艰难。

⑵灵活运用淳朴自然的口语,长短句结合,文笔简练;选取“红”“白”等表色彩的词语,并巧拟比喻,写出了“遍地桃花”鞭炮的不同凡晌。

⑶“放焰火”把故事推向高潮,详写凸现最生动环节,给读者以震撼:侧面描写(人们的神态、心情和举动)和正面描写(焰火燃放景象)相结合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突出陶虎臣做焰火的才能;“焰火”的华丽和后文陶虎臣悲惨遭遇结局形成映衬,凸现主题。

⑷通过陶虎臣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手艺精妙、与世无争却仍难逃悲惨命运的小人物形象;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乡镇经济的萧条,百姓生存的艰难;流露出作者对主人公为人和才能的赞赏及不幸遭遇的同情。

【点评】⑴此题考查把握重要段落作用的能力。通读文章,理解文意,从内容和结构分析作用。(1)内容角度。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联系。(2)结构角度。这是重点。既要考虑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更要考虑句子所在段落在全文中的位置。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开头段,则要考虑:①点明题目;②开门见山;③总领全文;④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⑤交代思路等作用。

⑵此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鉴赏作品语言是高考阅读题中常见的考点。鉴赏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在基本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始终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要解答好此类题,首先要弄清命题的角度,其次要掌握基本答题步骤。

⑶本题考查把握小说的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首句(段):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过渡句(段):多出现在文章中

间,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若是插叙,行文起伏跌宕,摇曳生姿。尾句(段):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启发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②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③对表现主题的作用。④给读者的感受,即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的能力。文章主旨是指文章的写作意图,它是文章的灵魂。其内涵包括情感态度、精神品质、道理感悟和希望号召等。归纳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首先整体把握全文。要能对所给材料作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常用的方法有:1.中心句提炼法;2.归纳综合法;3.背景分析法;4.事件、形象分析法;5.标题入手法;6.段首段尾概括法;7.利用抒情议论句法。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南京

侯发山

老歪这两天特兴奋,以至于晚上都睡不着,烙油馍似的在床上翻来覆去。

是啊,这事换到谁身上都淡定不了。两个孩子都在电话里说,说他一辈子没出过门,趁着现在还能走动,让他到城里逛一逛,想住了就住下来。老歪到过最远的地方是镇上,赶集时去一趟,县城都没有去过。两个孩子像是商量好似的,说这几天就把车票给快递过来,让他做好准备。

村里人说,老歪该享清福了。可不是吗,老歪的一双儿女都成家立业了,都出息了,他还不该享福吗?

老伴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儿子六岁,女儿三岁。当时,亲戚朋友都劝老歪再找一个,说孩子没妈不行。老歪那时还是小歪,挺倔的,说啥也不找。他说,有了后妈,不一定是孩子的福气。就这样,他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泪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两个孩子也算争气,学业完成后都留在了城里。唯一遗憾的是,两个孩子不在一个地方,儿子在北京,女儿在南京。

两个孩子还算孝顺,没少给他打钱,没少给他寄东西,电话里也没少说话。他们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也曾邀请老歪到城里去,尽管老歪也特想去,却一直没有成行,他怕给孩子们增加负担,现在不一样了,都有房子了,都成家了,该去看看他们。这次邀请他进城,也就是在前几天的电话里说的。

就这样,老歪睡不着了。

北京?还是南京?这几天,村里人见了老歪,都会这样问他。

老歪呢,咧着嘴嘿嘿直乐。说实话,他也没决定好到底是上北京还是下南京。这两个孩子也真是的,说寄车票都寄车票,说不寄都不寄。

儿子在北京上班,儿子是去年结的婚,媳妇是日本闺女。他们举行的是集体婚礼,单位操办的。就没有去。老歪没见过媳妇的面,不能说没见过——儿子给老歪买了个智能手机,在手机里见过,还给他拜过年呢,叽里咕噜的,像是鸟语。老歪想等到孙子出生后再过去,儿子似乎知道老歪的心思,在上次的电话里却轻松地说,他们不打算要孩子了!这还了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得去好好数落数落儿子。

这边牵挂着儿子,那边女儿也连着心。女儿在南京上的大学,女婿是她大学期间就认识的。今年五一结的婚,女婿是南京一家企业的老板。哼,老板有啥了不起,收破烂的也叫老板,女儿是旅游结的婚。老歪见过相片,女婿是个秃顶,似乎比老歪小不了多少,女儿说他是二婚。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女儿一直没把女婿领回来过。女儿说,这个老板带来两个孩子,她自己不打算再要了。啧啧,女儿真傻,没有一个亲生的会中?都说闺女是爹娘的小棉袄,儿子指靠不了,还得依靠女儿呢。女儿过不好,也是自己的一块心病。

到底是去北京还是南京?去北京,女儿不高兴,去南京,儿子不高兴。有了,谁的票到的早去谁那里!主意一定,老歪才想起收拾自己,去镇里洗了澡,破天荒请人搓了搓背,理了理发,刮了刮脸,还拿出新衣服让邻居家的媳妇给熨烫了一下。

过了一天,老歪收到了一个快递员送来的两个快递——两张卧铺车票,一张去南京的,一张去北京的,车票上的车次居然是同一天时间!

快递员的到来早已把左邻右舍吸引过来了,他们相互传递着火车票,眼里写满了羡慕,还一边取笑老歪:你不会分身术,看你这次去哪里!

当天晚上,老歪捧着妻子的相片喃喃自语:我实指望到时带上你去城里逛一逛,现在不可能了。我决定了,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守着你。说罢,老歪那沟壑纵横的脸上淌满了泪水。

去南京的车票是儿子寄来的。去北京的车票是女儿寄来的。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恰当的一项是( )

A.老歪自接到儿女都要接他去城里逛一逛、住一住的电话后,就兴奋的睡不着,主要是因为这让他在村里十分地有面子。

B.从儿女没少给老歪打钱、寄东西、打电话,请他进城等事件,可以看出儿女对老歪的关心和孝顺,懂得感恩。

C.老歪打定主意后,一番收拾,这处细节描写体现了老歪内心的兴奋与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后的安心,为下文埋下伏笔。

D.老歪最后决定哪里都不去,就在家守着妻子的照片,是因为两张车票同时送来,使得原先打定的主意无法落实。

(2)小说中的老歪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的结尾很有特色,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 (1)C

(2)①忠厚善良,敢于担当:一个人含辛茹苦抚养一双儿女成人,无怨无悔;②疼爱儿女,寡言隐忍:一心放在儿女身上,面对儿女的不孝独自垂泪;③忠于爱情,始终不渝:妻子早亡,终身未娶,进城也想着带上妻子的照片。

(3)①情节安排上,这一结尾既照应前文,又是对故事情节的逆转,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耐人寻味;②人物塑造上,儿女性格的两面性和老歪的善良隐忍都在情节逆转中得到集中表现;③主题表现上,对虚情假意的孝顺进行鞭挞,表现对留守老人这一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深化了主题。

【解析】【分析】(1)A项,“主要是因为这让他在村里十分有面子”错误,从文中来看,老歪兴奋得睡不着主要表现出老歪内心的激动,激动的原因是两个儿女没有忘记自己,还记得自己的老父亲,也表明儿女的懂事让他充满快乐;B项,“……请他进城可以看出儿女

对老歪的关心和孝顺,懂得感恩”错误,从文章最后儿子女儿寄过来的车票来看,“去南京的车票是儿子寄来的。去北京的车票是女儿寄来的”,儿子想让老歪到女儿那儿去,女儿想要让老歪到儿子那里去,这实际上表明子女都想让老歪过得更好以凸显自己的孝顺,却都不想让老歪到自己这儿来,所以“请老歪进城”这件事无法真正体现儿女的孝顺、感恩和关心;C项,该项考查小说中细节描写的作用,分析正确;D项,“是因为两张车票同时送来,使得原先打定的主意无法落实”错误,这里错误有两个,一是老歪并没有在先前做好决定,实际上哪儿不去是老歪内心的想法,二并非是两张车票同时送来让老歪最终做了决定,是儿子和女儿分别寄来对方的车票让老歪知道儿女的真实心思。故选C。

(2)文中的老歪既是一个父亲,也是一个丈夫,作为父亲,面对妻子早逝的现实,他“挺倔的,说啥也不找。他说,有了后妈,不一定是孩子的福气。就这样,他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泪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这表现出他的忠厚善良,敢于担当,面对儿女分在两下工作以及各自的生活状况,老歪是“这边牵挂着儿子,那边女儿也连着心”,这表现出老歪对儿女的疼爱,收到两张车票,老歪知道儿女的心思却不说出来,这表现出老歪的寡言隐忍;作为父亲,他在妻子早逝之后没有再娶,小说最后“我实指望到时带上你去城里逛一逛,现在不可能了。我决定了,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守着你”,这说明老歪忠于爱情,始终不渝。

(3)先看小说结尾的内容,“去南京的车票是儿子寄来的。去北京的车票是女儿寄来的”,这揭开了儿女邀请老父亲进城的谜底,儿子希望老歪到女儿那里去,女儿希望老歪到儿子那里去,这揭开了“没少给他打钱,没少给他寄东西,电话里也没少说话”的看似非常孝顺的儿女的真实的一面,而读懂儿女心思的老歪对此却只是在无人时捧着妻子的照片独自落泪,并决定“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守着你”,这表现出老歪的善良隐忍,这是形象上的作用;情节上来看,其实这一结尾并不突兀,从上文对老歪儿女的介绍来看,儿子在外结婚,至今没有亲见儿媳妇,女儿在外结婚,至今也没有亲见女婿,这些信息其实都是对结尾的暗示,所以结尾这一内容既照应了上文这些暗示,也让情节因逆转而更具有戏剧性;从主旨上来看,儿女所寄来的车票揭开了“儿女孝顺”的真面目,这也是社会上的普遍现象,小说这一结尾也就深化了主题,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关注。

故答案为:⑴C;

⑵①忠厚善良,敢于担当:一个人含辛茹苦抚养一双儿女成人,无怨无悔.②疼爱儿女,寡言隐忍:一心放在儿女身上,面对儿女的不孝独自垂泪.③忠于爱情,始终不渝:妻子早亡,终身未娶,进城也想着带上妻子的照片.

⑶①情节安排上,这一结尾既照应前文,又是对故事情节的逆转,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耐人寻味;②人物塑造上,儿女性格的两面性和老歪的善良隐忍都在情节逆转中得到集中表现;③主题表现上,对虚情假意的孝顺进行鞭挞,表现对留守老人这一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深化了主题。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此类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学生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学生的角度来看,既有对内容的探究,也有对艺术特色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做出准确判断。

⑵本题考查欣赏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全文入手,找出有关形象的故事情

节和描写内容,从肖像、神态、心理、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还要注意文中作者的评价性的语句和其他人物的衬托作用等。从“当时,亲戚朋友都劝老歪再找一个,说孩子没妈不行。老歪那时还是小歪,挺倔的,说啥也不找,说明他是一个疼爱孩子、为了儿女不惜牺牲自己幸福的好父亲形象;老歪一个人将自己的子女含辛茹苦养大成人,连县城都没有去过,说明他是一个勤劳老实、没见过世面的农民;老伴去世多年,儿女都在外地工作,独自一人寂寞生活,又说明他是一个隐忍寡言、孤独寂寞的空巢老人形象。

⑶此题考查学生把握重要句段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在纵观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一般从情节情节安排上、人物塑造上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情节安排的合理性,然后这些情节在人物的塑造、环境的再现、主旨的表达以及和标题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本题的结尾特色,需要把握“去南京的车票是儿子寄来的。去北京的车票是女儿寄来的”的核心内容,表达出儿女的虚情假意,这也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深化文章主题,同时在情节上对原文开头部分进行照应,呼应文章标题。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穷人

列夫•托尔斯泰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睡觉还早。桑娜站起身来,把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提着马灯走出门去。她想看看灯塔上的灯是不是亮着,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见。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风掀起她的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敲打着邻居的小屋的门。桑娜想起了她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她侧着耳朵听,没有人答应。

“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

桑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仍旧没有人答应。

“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心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她猛地推开门。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放着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只有死人才是这副模样。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

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他们睡得又香又甜。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门突然开了,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子。魁梧黎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被撕破了的鱼网,一边走进来,一边说:“嘿,我回来啦,桑娜!”

“哦,是你!”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

“瞧,这样的夜晚!真可怕!”

“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哦,鱼打得怎么样?”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渔夫说着,把网拖进屋里,坐在炉子旁边。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大作家的小作品,是不可多得的短篇佳作,它以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鲜明可感的人物形象,打动着读者的心。

B.小说以女邻居西蒙的死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既赞颂了人世间美好的品质和行为,更控

诉了社会的不平和罪恶。

C.小说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写女主人公将孩子抱来家中后激烈的内心活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真实。

D.渔夫也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在收养邻居孩子问题上他跟妻子不谋而合,这一情节强化了小说的主旨。

(2)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在这篇小说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作具体分析。

(3)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分析作者以“穷人”作为小说题目的用意。

【答案】 (1)B

(2)①铺设背景,渲染气氛。故事发生在一个风暴肆虐、又黑又冷的夜晚。②推动情节的发展。渔夫打鱼迟迟不归和最后一无所获,冉娜担心外出察看天气,女邻居悲惨死去,都与风暴有关。③衬托人物形象。恶劣的天气加剧了渔民夫妇生活的艰难,却没有改变他们善良的心灵、美好的行为。

(3)①小说写的是发生在穷人之间的故事,渔民夫妇和女邻居都是穷人,以“穷人”为题切合人物身份。②与经济上的贫穷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小说主人公精神上十分富有,心地无比美好,以“穷人”为题突出了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1)B项,“更控诉了社会的不平和罪恶”分析错误,选文赞美了渔夫及妻子桑娜的美好心灵,没有控诉社会的不平和罪恶。故选B。

(2)选文开头段的景物描写,如:“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渲染气氛,这是一个风暴肆虐、又黑又冷的夜晚,为人物的活动铺设背景。情节方面,“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天气可真厉害!”“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渔夫出外捕鱼一无所获是因为天气,冉娜担心丈夫也是因为天气,女邻居的死也与天气有关,这段环境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中间段写邻居西蒙的家的环境描写,如:“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暗示邻居已经去世,推动情节发展。对人物的作用,如:“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恶劣天气打不到鱼,加剧了他们生活的艰难,“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你瞧,他们在这里啦”,夫妇俩的选择依然是那么高尚,恶劣天气反而衬托了人物形象,更显示了渔夫夫妇的美好心灵和美好行为。

(3)小说以“穷人”作标题,有两重含义,表层含义:小说的主人公桑娜夫妇,还有邻居西蒙,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人,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他们都是“穷人”,以此为题,切合人物身份。深层含义:桑娜终日劳作,渔夫深夜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打鱼,生活艰难。当他们得知邻居去世时,首先想到不能让邻居的两个孩子醒来看见死去的母亲,在已有五个孩子的前提下,还是主动地把邻居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抚养。他们物质生活上是个“穷人”,精神上却很富有,他们有的是同情心和爱心,有的是在爱心支配下的美好行动,以此为题,更衬托出他们物质上虽然贫穷,精神上却非常富有。

故答案为:⑴B;

⑵①铺设背景,渲染气氛。故事发生在一个风暴肆虐、又黑又冷的夜晚。②推动情节的发展。渔夫打鱼迟迟不归和最后一无所获,冉娜担心外出察看天气,女邻居悲惨死去,都

与风暴有关。③衬托人物形象。恶劣的天气加剧了渔民夫妇生活的艰难,却没有改变他们善良的心灵、美好的行为。

⑶①小说写的是发生在穷人之间的故事,渔民夫妇和女邻居都是穷人,以“穷人”为题切合人物身份。②与经济上的贫穷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小说主人公精神上十分富有,心地无比美好,以“穷人”为题突出了人物形象。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把握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一般来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⑤奠定情感基调;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

⑶此题考查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把握小说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括小说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突显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从给读者的带来的感受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冲动的作用。概括起来有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和效果五个方面。本题可据此回答。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镜中人

杨绛

①我屋里有三面镜子,方向不同,光照不同,照出的容貌也不同。一面镜子最奉承我,一面镜子最刻毒,一面最老实。我对奉承的镜子说:“别哄我,也许在特殊情况下,例如‘灯下看美人’一霎时,我会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却不是我的真相。”我对最刻毒的镜子说:“我也未必那么丑,这是光线对我不利,显得那么难看,不信我就是这副模样。”最老实的镜子,我最相信,觉得自己就是镜中人。其实,我哪就是呢!

②我曾用过一个最丑的老妈,姓郭。她第一次来我家,我吓得赶忙躲开了眼睛。她丑得太可怕了:梭子脸,中间宽,两头狭,两块高颧骨夹着个小尖鼻子,一双肿眼泡;麻皮,皮色是刚脱了痂的嫩肉色;嘴唇厚而红润,也许因为有些紧张,还吐着半个舌尖;清汤挂面式的头发,很长,梳得光光润润,水淋淋地贴在面颊两侧,好像刚从水里钻出来的。

③从前的老妈子和现在的“阿姨”不同。老妈子有她们的规矩。偷钱偷东西是不行的,可是买菜揩油是照例规矩,称“篮口”。如果这家子买菜多,那就是油水多,“篮口”好。我当家不精明,半斤肉她报一斤,我也不知道。买鱼我只知死鱼、活鱼,却不知是什么鱼。所以郭妈的“篮口”不错,一个月的“篮口”比她一个月的工资还多。她讲工钱时要求先付后做,我也答应了。但过了一月两月,她就要加工钱,给我脸瞧。如果我视而不见,她就摔碟子、摔碗嘟嘟囔囔。我给的工钱总是偏高的。我加了工钱嘱她别说出去,她口中答应却立即传开了,然后对我说:家家都涨,不止我一家。她不保密,我怕牵累别人家就不敢加,所以常得看她的脸子。

④她审美观念却高得很,不顺眼的,好比眼里夹不下一粒沙子。一次,她对我形容某高

干夫人:“一双烂桃眼,两块高颧骨,夹着个小鼻子,一双小脚,走路扭搭扭搭……”我惊奇地看着她,心想:这不是你自己吗?

⑤我们家住郊外,没有干净的理发店。我自己进城做个电烫,自己做头发,就可以一年半载不进城。我忽然发现她的“清汤挂面”发式,也改成和我一样的卷儿了。这使我很惊奇。一次我宴会遇见白杨。她和我见面不多,却是很相投的。她问我:“你的头发是怎么卷的?”我笑说:“我正要问你呢,你的头发是怎么卷的?”我们讲了怎么卷:原来同样方法,不过她末一梳往里,我是往外梳。第二天我换了白杨的发式。忽见郭妈也同样把头发往里卷了。她没有电烫,不知她用的什么方法。我不免暗笑“婢学夫人”,可是我再一想,郭妈是“婢学夫人”,我岂不是“夫人学明星”呢?

⑥她来我家不久,钟书借调到城里工作了,女儿在城里上学、住宿。家里只我一人,如果我病了,起不了床,郭妈从不问一声病,从不来看我一眼。一次,她病倒了,我自己煮了粥,盛了一碗粥汤端到她床前。她惊奇得好像我做了什么怪事。从此她对我渐渐改变态度,心上事都和我讲了。

⑦她掏出贴身口袋里一封磨得快烂的信给我看,原来是她丈夫给她的休书。她丈夫是军官学校毕业的,她有个儿子在地质勘探队工作,到过我家几次,相貌不错。她丈夫上军官学校的学费,是郭妈娘家给出的。郭妈捎了丈夫末一学期的学费,就得到丈夫的休书。那位丈夫想必是看到郭妈丑得可怕,吃惊不小,结婚后一两个星期后就另外找了一个女人,也生了一个儿子。郭妈的儿子和父亲有来往,也和这个小他一二个月的弟弟来往。郭妈每月给儿子寄钱。我最受不了的事是每月得起着鸡皮疙瘩为郭妈读信并回信。她感谢我给她喝粥汤,我怜她丑得吓走了丈夫,我们中间的感情是非常微薄的。她太欺负我的时候,我就辞她;她就哭,又请人求情,我又不忍了。因此她在我家做了十一年。

⑧奇怪的是,我每天看她对镜理妆的时候,我会看到她的“镜中人”,她身材不错,虽然小脚,在有些男人的眼里,可说袅娜风流。肿眼泡也不觉肿了,脸也不麻了,嘴唇也不厚了,梭子脸也平正了。

⑨她每次给我做了衣服,我总额外给她报酬。我不穿的衣服大衣等,还很新,我都给了她。她修修改改,衣服绸里绸面,大衣也称身。十一年后,我家搬到干面胡同大楼里,有个有名糊涂的收发员看中了她,老抬头凝望着我住的三楼。他对我说:“你家的保姆呀,很讲究呀!”幸亏郭妈只帮我搬家,我已辞退了她,未造成这糊涂收发员的相思梦。我就想到了“镜中人”和“意中人”的相似又不同。我见过郭妈的“镜中人”,又见到这糊涂收发员眼里的“意中人”,对我启发不小。郭妈自以为美,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她和我的不同,也不过“百步”“五十步”的不同罢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摹郭妈外貌的丑,又写她批评高干夫人、学作者卷头发,塑造了一位虽条件不好但却有着自信人生的底层女性形象。

B.作者自己屋里的三面镜子,是指人对自我的三种认知状态,郭妈的认知属于奉承的镜子,作者的认知则属于老实的镜子。

C.杨绛散文结构开合自如,技巧娴熟,不着痕迹却独具匠心,第⑥段看似闲笔,但在文章结构上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了下文郭妈和丈夫的关系问题。

D.文章写郭妈的特点,同时从郭妈来反观自己,进而以此来揭示人们在自我认知方面常常会美化自己,存在偏差的普遍现象。

(2)在作者笔下,郭妈身上体现出了各种矛盾特点的交织,请简要分析。

(3)文章主体部分是写郭妈,却不用“郭妈”作题目,而以“镜中人”为题,为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1)D

(2)①外貌丑但是自视甚美:外貌很丑却自己认为很美,非常自恋。

②外貌丑但是审美意识高:自己外貌丑却批评别人相貌丑,对别人看不起。

③身世可怜悲苦却嚣张、不守规矩:被丈夫拋弃,孤单可怜,被辞退时可怜求情,但又因不加工钱而对主人态度恶劣、欺负主人,说好的要求不遵守。

(3)①(内容对象上)“镜中人”为题,在写作对象上涵盖更丰富:文章主体写郭妈,但目的并不在于要塑造郭妈的人物形象,而是为了借郭妈反思作者自身进而揭示一种人人都有的大众“镜中人”现象,以“镜中人”为题可以概括“我”和郭妈的共同形象,更准确全面;而以“郭妈”为题涵盖的对象就单一片面。②(主旨上)“镜中人”为题,对主旨思想有更清楚的指向:文章批评的是人们对自我认知存在普遍偏差的不客观性,“镜中人”对这一主题的指向更明确;而以“郭妈”为题表现主旨上过于模糊、肤浅。③(艺术效果上)“镜中人”为题,更有艺术性、文学性:镜中人以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人们自我认知的不客观现象,生动贴切,又含蓄深刻,更能吸引读者;而以“郭妈”为题就普通平白。

【解析】【分析】(1)A项,错在“郭妈自信人生”,作者的塑造目的并不是要表现郭妈的自信,而是要表现郭妈对自己认知的偏离和美化。B项,“郭妈的认知属于奉承的镜子,作者的认知则属于老实的镜子”错误。作者原本以为自己就是镜子里的自己,喜欢老实的镜子,但是后面发现自己和郭妈是“五十”对“一百”。C项,“在文章结构上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错误。结合第⑥节内容分析,第⑥段是有启下的作用,但没有承上作用。故选D。

(2)结合“她丑得太可怕了:梭子脸,中间宽,两头窄,两块高额骨夹着个小尖鼻子,一双肿泡眼;麻皮,皮色是刚脱了痂的嫩肉色;嘴唇厚而红润,也许因为有些紧张,还吐着半个舌尖”“我忽然发现她的‘清汤挂面’发式,也改成和我一样的卷儿了”“第二天我换了白杨的发式。忽见郭妈也同样把头发往里卷了。她没有电烫,不知她用的什么方法”分析,她长得丑,我每次换了新发型,她也跟着换,爱照镜子,认为自己很美,非常自恋。结合“她审美观念却高得很,不顺眼的,好比眼里夹不下一粒沙子。一次,她对我形容某高干夫人……心想:这不是你自己吗?”分析,她说别人如何丑,却不知自己就是那种丑人,外貌丑但是审美意识高。结合“她讲工钱时要求先付后做,我也答应了。但过了一月两月,她就要加工钱,给我脸瞧。如果我视而不见,她就摔碟子、摔碗嘟嘟囔囔。我给的工钱总是偏高的。我加了工钱嘱她别说出去,她口中答应却立即传开了,然后对我说:家家都涨,不止我一家。她不保密,我怕牵累别人家就不敢加,所以常得看她的脸子”“她丈夫上军官学校的学费,是郭妈娘家给出的。郭妈捎了丈夫末一学期的学费,就得到丈夫的休书”“她太欺负我的时候,我就辞她;她就哭,又请人求情,我又不忍了。因此她在我家做了十一年”等分析,她在我家做老妈子,习惯性地揩我家菜钱,而且常让我涨工资,我不给涨工钱,就给我脸色看,摔东西;她刚结婚不久,因为长得丑,就被上军官学校的丈夫休了,经历坎

坷,身世可怜悲苦却嚣张。

(3)本题要求理解“镜中人”的多重意蕴。文中写郭妈照镜子时,“奇怪的是,每天看她对镜理妆的时候,我会看到她的‘镜中人’。”这里的“镜中人”,是说郭妈很丑,但她却爱照镜子,也不自觉丑。“镜中人”为题可以概括“我”和郭妈的共同形象,更准确全面;而以“郭妈”为题涵盖的对象就单一片面。暗示人难有自知之明。我换发型时,她也跟着变,“第二天我换了白杨的发式,忽见郭妈也同样把头发往里卷,我不免暗笑‘婢学夫人’,可是我再一想,郭妈是‘婢学夫人’,我岂不是‘夫人学明星’”,这里的“镜中人”,是指人以他人为镜时看到的自己,讽刺人常常美化和表现自己。以“郭妈”为题表现主旨上过于模糊、肤浅。第三段中作者说,屋里有三面镜子,“一面镜子最奉承我,一面镜子最刻毒,还有一面最老实”,作者感慨,知人难,自知更难,即便是以人为镜,也要时时警醒,保持那一份做人的清醒与理性。“镜中人”为题,更有艺术性、文学性;而以“郭妈”为题就普通平白。

故答案为:⑴D

⑵ ①外貌丑但是自视甚美:外貌很丑却自己认为很美,非常自恋。②外貌丑但是审美意识高:自己外貌丑却批评别人相貌丑,对别人看不起。③身世可怜悲苦却嚣张、不守规矩:被丈夫拋弃,孤单可怜,被辞退时可怜求情,但又因不加工钱而对主人态度恶劣、欺负主人,说好的要求不遵守。

⑶ ①(内容对象上)“镜中人”为题,在写作对象上涵盖更丰富:文章主体写郭妈,但目的并不在于要塑造郭妈的人物形象,而是为了借郭妈反思作者自身进而揭示一种人人都有的大众“镜中人”现象,以“镜中人”为题可以概括“我”和郭妈的共同形象,更准确全面;而以“郭妈”为题涵盖的对象就单一片面。②(主旨上)“镜中人”为题,对主旨思想有更清楚的指向:文章批评的是人们对自我认知存在普遍偏差的不客观性,“镜中人”对这一主题的指向更明确;而以“郭妈”为题表现主旨上过于模糊、肤浅。③(艺术效果上)“镜中人”为题,更有艺术性、文学性:镜中人以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人们自我认知的不客观现象,生动贴切,又含蓄深刻,更能吸引读者;而以“郭妈”为题就普通平白。

【点评】⑴此题考查分析文章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态度,弄清文中的形象特征以及塑造形象的方法等,然后逐项分析选项所涉及到的文本内容和艺术手法,注意选项在表述时用到的关键词语,然后回归到原文相关的答题区域进行对照比较。

⑵此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文本中查找所有的对人物所作的各种描写,比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各种细节刻画等,还要注意对人物所作的侧面描写,然后逐一分析这些描写所表现的人物的特点,最后加以概括。

⑶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及表达效果的能力。回答时首先要表明观点,其次要阐明理由,即好在哪里。分析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第一,看标题内容,包括标题的本义和深层含义:是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第二思考与主旨的关系:是否文眼,能否揭示主旨,阐明文章中心,能否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是否是作者的情感的触发点;第三如果是写人的文章,要思考与人物的关系:能否表明人物性格,是否显示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妈妈手上的花瓶

苏丽梅

高考成绩揭晓了。

男孩垂头丧气地走进家门,母亲正擦拭桌子,看到男孩脸上阴暗的表情,母亲把抹布扔一边,搭着男孩的肩走进屋,示意男孩在沙发上坐下。母亲小心翼翼地问道:“成绩怎么样?”

“妈,我没考上,我…”男孩话没说完,眼泪却从眼眶里涌了出来,滴落在沙发上。

“没事没事,没考上就没考上,咱明年再读一年,啊?”母亲说。

“我不想复习了妈,太艰辛了,我觉得自己不是考学的料。”

不急着做决定,假期还长呢。”

第二天,母亲上班之前,敲开了男孩房间的门。母亲对男孩嘱咐道:“孩子,妈妈上班去了锅里有豆浆,冰箱里有蛋糕,你待会起来吃。”男孩“嗯”了一声,转身又睡了过去。

母亲下班时,男孩的脸色更加阴郁:“妈,他们都考上了。

“考上就考上,没事的。”母亲知道,他们是指男孩一块玩的伙伴们一强强和巍巍。平时三人一起上学,一起打球,还相约考取同一所大学。如今,他的伙伴们同时考上了,只有他没考上。母亲知道这消息对儿子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劝慰未必有用,只是用力按了按儿子的胳膊。

第三天中午,母亲下班回来,放下包就直接来到厨房准备做饭,一眼瞥见锅里的早点,原封未动。母亲看了,心略嶝了一下,她推开男孩的房间门,里面根本没人。

母亲告诚自己不能慌,她拿起手机给男孩打电话,电话没有人接;她又打电话给孩子外地的父亲,他也没有收到孩子的信息;于是她一边给强强、巍巍打电话,一边决定自己出去找一找孩子。同学们也没有男孩的消息,但是给她提供了几个男孩可能去的地址。

母亲稳下心神决定先去篮球场,她在篮球场里转了一圏,并没有找到男孩,又继续去网吧寻找,几个小时后,她在网吧里找到了正在打游戏的儿子。

男孩已经累得头晕眼花,一眼看到母亲,先是低下了头,嗫嚅道:“妈,你下午没上班?”

“我这两天调休,正好陪你散散心,明天我带你去个地方。

男孩“嗯”了一声,带着不安和好奇跟着母亲回家了。

转过天来,母亲带男孩来到一家“陶陶吧”,男孩从没来过这种地方,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人专注地做陶瓷,那个老板模样的人似乎在等待他们,径直带他们来到一架机器前,顺手拿给男孩一块泥巴,说:“会捏泥吗,小伙子?”男孩平时很擅长做手工的,他轻视地笑了一下,用劲捏了捏泥巴,可泥巴瞬间粘在了他手上,他放松了手劲轻轻揉搓,却也不起什么作用。母亲似乎也不在行,建议儿子说:“不然把泥巴放在板上揉?”她看出男孩有些小恼火,微笑着接了一下他的手臂。

男孩沉下心来了,他琢磨出来捏泥力道是个关键,几番捣鼓,终于把泥巴捏得可以拉坯了。

老板问他想做什么,他脱口说想做一个花瓶送给妈妈,母亲有些吃惊脸也有些红,老板开始示范:先把一块泥巴固定在转盘中心,然后打开电闸使转盘转动,在这同时耐心细致地塑造花瓶的形。男孩这次不敢掉以轻心,仔细观摩着老板的动作…

制作要领了然于心之后,男孩自信地把双手固定在转盘边沿,双手放在泥巴表面,轻轻往上提,转盘转起来了,母亲紧张地看着,感觉花瓶的形已经出现了,可就在这时,那团泥巴很不配合地飞了出去,落到了盘子里,功亏一畴。男孩儿泄气地甩了甩手,老板哈哈笑着说:“这没啥小伙子,还没有哪个顾客是一次做成的呢!”男孩看到母亲沉静的笑容,又把双手放到转盘上。

不知过了多久,当男孩把一个小巧的花瓶放到母亲面前时,母亲含着泪花喃喃地说:“谢谢儿子,你其实就是妈妈手中的花瓶。”

从陶吧出来,男孩认真地看着母亲说:“妈,我明年再复读一年吧。”母亲晃了晃手里的花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介绍了故事的起因:高考成绩揭晓了。“男孩脸上阴暗的表情”这一神态描写,既暗示了他高考失利,也写出人物失望难过的心情。

B.和男孩一块玩的伙伴们考取了同一所大学更加重了男孩的烦恼,这一情节设置使得故事增加了起伏波澜,也进一步推动了男孩去网吧的情节发展。

C.小说中男孩是个典型的高考落榜生形象,他因为考试失利而沮丧,又因为去网吧宣泄让母亲担心而惭愧,最后在陶吧制陶的过程中找回了信心。

D.小说情节简单,内涵深刻,对人物动作、语言、心理进行了描写,并注重通过紧张的气氛和人物性格冲突营造矛盾,表达鲜明主题,耐人寻味。

(2)小说中的母亲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3)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效果?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 (1)D

(2)①疼爱孩子,理解包容。母亲在得知孩子落榜后不仅没有恼火,反而能理解孩子并能及时抚慰他的情绪。②心思细腻,沉静稳重。母亲既能观察出儿子的心情又能在孩子出状况的时候不慌不乱,沉着应对。③有教育智慧。她通过带孩子去陶吧做陶艺让孩子走出了情绪低谷,重新振作。

(3)①交代了故事结局,即走出陶吧后男孩重新振作起来,这使小说情节更完整。②照应了文章题目“妈妈手上的花瓶”,使小说结构严谨。③通过男孩的改变侧面描写出母亲极富教育智慧,教子有方的形象特征。④小说结尾凸显了文章主题,满足了读者的心理期待,耐人寻味,引人思考。

【解析】【分析】(1)D项,“并注重通过紧张的气氛和人物性格冲突营造矛盾”,这句表述有误。文学作品中的矛盾冲突,一般是人与人的、人与环境的和人的内心矛盾。然而在文本中,主要人物是母亲和高考失利的孩子,他们之间并没有矛盾冲突,所以选项D中

“通过人物性格冲突营造矛盾”是错误的。故选D。

(2)文中主要发生三件事:一是孩子高考失利,母亲理解包容,安抚他;二是孩子突然失踪,网吧放纵自我,母亲没有慌张责怪;三是母亲最终带孩子走出困境,展现了一个母亲的智慧。

(3)结尾内容“从陶吧出来,男孩认真地看着母亲说:‘妈,我明年再复读一年吧。’母亲晃了晃手里的花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孩子主动要复读,说明已经振作起来,结尾圆

满;母亲晃了晃花瓶,与标题照应;母亲的努力最终让孩子走出阴影,走向明天,展现了母亲的爱和智慧,让人反省深思。

故答案为:⑴D

⑵ ①疼爱孩子,理解包容。母亲在得知孩子落榜后不仅没有恼火,反而能理解孩子并能及时抚慰他的情绪。②心思细腻,沉静稳重。母亲既能观察出儿子的心情又能在孩子出状况的时候不慌不乱,沉着应对。③有教育智慧。她通过带孩子去陶吧做陶艺让孩子走出了情绪低谷,重新振作。

⑶ ①交代了故事结局,即走出陶吧后男孩重新振作起来,这使小说情节更完整。②照应了文章题目“妈妈手上的花瓶”,使小说结构严谨。③通过男孩的改变侧面描写出母亲极富教育智慧,教子有方的形象特征。④小说结尾凸显了文章主题,满足了读者的心理期待,耐人寻味,引人思考。

【点评】⑴此题考查分析文章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态度,弄清文中的形象特征以及塑造形象的方法等,然后逐项分析选项所涉及到的文本内容和艺术手法,注意选项在表述时用到的关键词语,然后回归到原文相关的答题区域进行对照比较。

⑵此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文本中查找所有的对人物所作的各种描写,比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各种细节刻画等,还要注意对人物所作的侧面描写,然后逐一分析这些描写所表现的人物的特点,最后加以概括。作答时,注意先概括性格,再举例分析。

⑶本题考查对作品的构思和艺术魅力的鉴赏能力。题中要求分析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即要求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可根据小说的内容和文体特点,从情节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表现和艺术手法等方面来分析回答。这类试题考生一定要注意先明确观点,然后结合内容、结构及主题来陈述自己的理由。

1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信封上的大头菜

马犇

代写是个老行当,多在邮局附近出摊。少时,一两家;多时,十多家。

这个行当无需太多东西,一张桌,一沓纸,一支笔足矣。讲究的代写人,会使专用笺纸,且以毛笔书之。但多数代写者只用钢笔,纸也就地取材,机关、企业、学校的稿纸都有人用。

代写多是代人写信,偶尔也代写诉状、遗嘱、传记、家史。代人写信并不复杂,顾客口述大概内容,代写人书之。也有代写回信的,不识字的人拿来收到的信,请代写人读信,然后将回信的大致内容告知代写人。

代写冯不是最早的代写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加入队伍。选择代写,并不是因为他已从工厂病退,而是另有他因。

代写冯秉持着自己的原则,每写完一封信,就忘掉内容,在写信的过程中尽可能准确地呈现出顾客的想法。加之其价格在同行中最低,所以找他代写的人特多。

与别人不同的是,当有人往台湾寄信时,代写冯写信封前,都会与顾客商议,“同志,请

允许我在信封背面画一个代写摊的标志”,多数顾客不会拒绝,或者说并不在意,因为别说他画个标志,就是涂满信封,邮资也不变。

代写摊的标志是个大头菜,下面写有“大头菜·冯”。后来为提高效率,代写冯刻了枚章,上置大头菜图案,下刻文字,极易辨识。

解放前,淮城有不少人在南京加入国民党,蒋介石兵败台湾前,有很多淮城籍的国民党军官回乡将亲友带走。所以后来,淮城往台湾寄的信,往往比寄往周边的信还多。

代写冯清楚地记得,他六岁时,哥哥十岁,身为国民党军官的舅舅回乡省亲,在冯家小酌,自己和哥哥在院里玩耍,哥俩路过堂屋时,舅舅立即召唤哥哥。谁也没想到,饭毕,哥哥即被带走。从此,一条海峡分隔开哥俩。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岸掀起寻亲潮。由于老家所处的街巷已被更名数次,即便哥哥记得旧址,信也会被打回。而哥哥的地址,代写冯更是一无所知。

令哥俩终身难忘的或许只有大头菜,因为他们小时候,家里有个腌制老卤大头菜的作坊。当年,站在巷口,就能闻到大头菜那极为特殊的香气。

那些年,因为贫困,大头菜被广泛食用。虽然条件艰苦,但淮城人一直乐观,他们尝试着“细做”大头菜,且将腌制大头菜的卤留下来,像传家宝一样传下去,到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卤仍在缸里。用老卤腌制大头菜成了当地的习俗。

旧时岁月,老卤大头菜不仅让单调的饮食多了些滋味,还给困窘的生活提了鲜。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老卤大头菜并没消失,它成了淮城人的情结。再后来,它在外地也红火起来。淮城有民谚:“大头菜不是菜,出门人往外带。”淮剧《补缸调》更为直白:“河北闻名大头菜,招来宁沪大客商。肩挑车运到码头,货到南边用船装。远销南京和上海,还有扬州和镇江。河北地方腌切户,家家都有腌菜缸。”

《补缸调》里的河北,即河下古镇北边的河北村。代写冯家正住在河北村,当年,哥俩餐餐都离不开自家的大头菜。

代写冯干了十多年,代写的寄往台湾的信有数百封。一个冬日,梁二拿来台湾亲戚的回信,代写冯照例读给梁二听,除了梁家的信,还有张宣纸,几列隽秀的毛笔字,上书:“近日,几位淮城籍友人相聚,席间,谈及家乡的大头菜,梁君便拿出一封来自家乡的信,信封背面钤着大头菜的印。梁君说淮城有个代写摊,所代写的来台的信皆有此印。‘大头菜·冯’,代写摊莫非恰是吾弟所设吧,今借梁君的信,附上通联。含泪盼复。”

代写冯热泪盈眶,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个笨方法竟能找到哥哥。代写冯替梁二写完信,即给哥哥写信,一口气写了十多页。自此,哥俩频繁通信。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哥哥回乡,五十年了,哥俩终于重聚家乡。代写冯做了很多家乡菜,还特意放了碟老卤大头菜。令代写冯意想不到的是,哥哥从包里拿出一个从未开封的小坛。这是当年离淮时,母亲塞给他的。

哥俩夹起大头菜,老泪纵横。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交代了代写行当的出摊位置、所需用具、代写内容等,既向读者介绍了这一传统行当,又为引出小说主人公代写冯作了铺垫。

B.小说插叙了淮城籍国民党军官在蒋介石兵败台湾前带走亲友的情节,说明了故事发生的

历史背景,也解释了代写冯选择代写的原因。

C.“由于老家所处的街巷已被更名数次”,交代了代写冯在别人的信封上写“大头菜·冯”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从侧面表现了新中国的面貌日新月异。

D.小说引用有关大头菜的谚语和淮剧内容,说明大头菜是淮城人家家户户生活的必备之物,语言通俗直白,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地方色彩。

(2)请概括代写冯的形象特征。

(3)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以“信封上的大头菜”为题的作用。

【答案】 (1)C

(2)①有智慧。②重亲情。代写冯六岁时哥哥被舅舅带去台湾,他一直在寻找哥哥。③有耐心(坚持不懈)。代写冯干了十多年,代写的寄往台湾的信有数百封。④做事有原则。⑤谦和有礼。

(3)①“大头菜”是小说的线索,是兄弟联系的纽带。代写冯借“信封上的大头菜”标志寻亲,兄弟俩因“信封上的大头菜”得以重逢。②“大头菜”是主人公感情的载体,是亲情、乡情的象征。借“大头菜”表达了亲情难断,故土难舍的主题思想。③以“信封上的大头菜”为题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解析】【分析】(1)C项,“从侧面表现了新中国的面貌日新月异”错误,文中无此意。街巷名称被更改的次数与社会的飞速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选C。

(2)代写冯作为代写人,在寄往台湾的信封上画上大头菜的标志,借以寻找在台湾的哥哥,这个看似笨的方法,其实是那个年代最好的方法,由此可见代写冯很有智慧。代写冯给人代写时很有原则,尽可能准确地呈现顾客的想法。写信封前会跟顾客商议在信封背面画一个代写摊的标志,说明他谦和有礼,光明磊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代写冯加入代人写信的行列,一直坚持到找到哥哥,说明他很有耐心、坚持不懈,也体现了他重视亲情。

(3)结构上,“大头菜”是小说的线索,小说是围绕“大头菜”展开故事的。代写冯和哥哥小时候的记忆里有“大头菜”,失散后代写冯在代写信封上留下“大头菜”的标识,后来凭借这个标识找到哥哥。内容上,结合“同志,请允许我在信封背面画一个代写摊的标志”“令哥俩终身难忘的或许只有大头菜,因为他们小时候,家里有个腌制老卤大头菜的作坊”分析,通过“大头菜”展现人物重亲情、有智慧的形象。“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个笨方法竟能找到哥哥”“哥俩夹起大头菜,老泪纵横”“大头菜”是亲情的象征,分别多年的兄弟因为“大头菜”最终得以联系,“大头菜”承载着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表现小说歌颂亲情的主题。

故答案为:⑴C;

⑵ ①有智慧。②重亲情。代写冯六岁时哥哥被舅舅带去台湾,他一直在寻找哥哥。③有耐心(坚持不懈)。代写冯干了十多年,代写的寄往台湾的信有数百封。④做事有原则。⑤谦和有礼。

⑶ ①“大头菜”是小说的线索,是兄弟联系的纽带。代写冯借“信封上的大头菜”标志寻亲,兄弟俩因“信封上的大头菜”得以重逢。②“大头菜”是主人公感情的载体,是亲情、乡情的象征。借“大头菜”表达了亲情难断,故土难舍的主题思想。③以“信封上的大头菜”为题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

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3)此题考查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把握小说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括小说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突显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从给读者的带来的感受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冲动的作用。概括起来有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和效果五个方面。本题可据此回答。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各题

①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濛濛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②午饭铃声刚刚响过,从一排排高低错落的石窑洞里,就跑出来了一群一伙的男男女女。他们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踏泥带水、叫叫嚷嚷地跑过院坝,向南面总务处那一排窑洞的墙根下蜂拥而去。偌大一个院子,霎时就被这纷乱的人群踏成一片烂泥滩。

③在校园内的南墙根下,现在已经按班级排起了十几路纵队。各班的值日生正在忙碌地给众人分饭菜。每个人的饭菜都是昨天登记好并付了饭票的,因此程序并不复杂,现在值日生只是按饭表付给每人预定的一份。菜分甲、乙、丙三等。甲菜以土豆、白菜,粉条为主,里面有些叫人嘴馋的大肉片,每份三毛钱;乙菜其他内容和甲菜一样,只是没有肉,每份一毛五分钱;丙菜可就差得远了,清水煮白萝卜——似乎只是为了掩饰这过分的清淡,才在里面象征性的漂了几点辣子油花。不过,这菜价钱倒也便宜,每份五分钱。

④各班的甲菜只是在小脸盆里盛了一点,看来吃得起肉菜的学生没有几个。丙菜也用小脸盆盛一点,说明吃这种下等伙食的人也没有多少。只有乙菜各班都用烧瓷大脚盆盛着,海海漫漫的,显然大部分人都吃这种既不奢侈也不寒酸的菜。主食也分三等:白面馍,玉米面馍,高粱面馍;白、黄、黑,颜色就表明了一种差别;学生们戏称欧洲、亚洲、非洲。

⑤从排队的这一片黑压压的人群看来,他们大部分都来自农村,脸上和身上或多或少都留有体力劳动的痕迹。除过个把人的衣装和他们的农民家长一样土气外,这些已被自己的父辈看做是“先生”的人,穿戴都还算体面。贫困山区的农民尽管眼下大都少吃缺穿,但孩子既然到大地方去读书,家长们就是咬着牙关省吃节用,也要给他们做几件见人衣裳。

⑥当然,这队伍里看来也有个把光景好的农家子弟,那穿戴已经和城里干部们的子弟没什么差别,而且胳膊腕上往往还撑一块明晃晃的手表。有些这样的“洋人”就站在大众之间,如同鹤立鸡群,毫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他们排在非凡的甲菜盆后面,虽然人数寥寥无几,但却特别惹眼。

⑦在整个荒凉而贫瘠的黄土高原,一个县的县立高中,就算是本县的最高学府吧,也无


本文标签: 小说 没有 分析 人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