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887021
Affinity Photo 是唯一一款跨 macOS、Windows 和 iPad 集成的功能完备的照片编辑器,它是全球数百万名创意和摄影专业人士的首选。Affinity Photo 2| iPadOS Affinity Publisher 2| macOS Affinity Publisher 2| Windows Affinity Publisher 2| iPadOS 全球用户逾 300 万 自推出以来,Affinity 获得了全球各地专业人士的信赖,
Affinity发布了iPad平台第一款排版软件publisher,以及新版矢量插画软件Designer2、图像处理软件Photo2。
Affinity优惠码 AFFINIRT50
Affinity 产品详情:https://souurl/WsiPSM
Affinity 活动入口:https://souurl/OhnIjV
另外,相较于Adobe高昂的授权费,Affinity官方的正版售价很亲民,如果你觉得不错可以支持正版。
全新Affinity系列iPad端
相比Designer 2依然在功能性上一骑绝尘,以及Publisher填补了iPad没有专业排版软件的空白,Photo 2要面临的竞争就多的多了。一方面,它是目前iPad平台功能最全面的图像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能力几乎和桌面端相当,而且在很多操作上便捷性甚至超过了桌面端。
该文章适合没有图像处理基础,但想了解基本图像处理知识的读者。
但是相对很大程度上不可替代的Designer和Publisher,Affinity Photo进入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的领域,图像处理方面有功能强大健全的pixelmator,界面简洁易用的darkroom;
Pixelmator已经成长成了功能健全的影像调色软件,也有基本但高度可用的修图功能,却在不久前转向了订阅制,买断价格则从原本的5美元变成了现在的50美元
darkroom的交互界面简洁直观,明显是为移动设备打造,同样采用订阅制
插画方面又有交互和笔刷品质无敌的procreate,甚至自家的Affinity designer。
我在Affinity Photo第一代就购买了,结果发现自己几乎没有使用过这个软件。iPad端教程的缺失,不够直观的控件排布,以及对各种功能组合的可能性缺乏了解,让我意识到学习这款软件的时间成本太高。
现在二代出来,我又买了一次,可以看出Affinity正在成长,正在吸取教训,正在提高易用性、增加教程数量,团队设计品味也在提高,但是速度不够快。
如果你想要在一个iPad图像处理软件中获得最多的可能性,那么Affinity Photo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它本身不够完美,但是作为一个“处理终端”具有极高的可用性,界面外观相比上一代也获得了极大的美化。
Affintiy Photo界面外观
软件基本构成:左侧栏基础工具,顶栏控制工具参数,右上角控制视图,右侧面板进行调整和资源配置。
Affinity Photo 1代的底栏设计。非常遗憾的是在这一代消失了,变成了在我看来没那么直观、空间占用也更大的滑动条
在新一代设计中,与笔刷参数调整相关的功能变成了几条侧栏,交互速度和效率断崖式下跌
我之前还在一篇关于iPad未来生产力探究的文章里重点夸奖了Affinity系列创新的滑动交互底栏,说它有极紧凑的布局,极高的信息密度,极清晰的信息呈现,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交互设计之一。
到了这一代,啪,没了,变成了类似Procreate的侧栏滑动条。Procreate的侧栏滑动条高度可用是因为人家只有两条,而Affinity Photo笔刷除了尺寸、透明度外,还有流量、硬度、累加属性,这种情况下做成侧栏给参数调节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一个完整的信息区块变成了数个割裂的分栏,用户无法再一眼得知笔刷的全部信息。
我当时说希望这种交互可以成为未来iPad线性参数调节的一项标准,Affinity倒好,直接给我整没了。虽然Procreate的侧栏方案更简洁好看,我还是有些不能释怀。
Affinity并未弃用这种圆环视图设计,在调整面板里依然能频繁见到这种优秀的交互界面(有点不舒服的是圆形太靠上了)
图像处理的基础——调色
无论是将图片的色彩修改到更自然的状态,还是给图片带来风格化的外观,基本没有Affinity无法满足的需求。但是,在没有系统学习过色彩理论的情况下,使用专业图像处理软件调出来的颜色是不会比手机上的调色软件调出来好看的。
调色功能位于侧边的调整图层,功能太多,一一解释也无意义
好在色彩调整只是Affinity功能的一小部分,Affinity Photo的iPad端功能极强,工具列配比高度复刻Photoshop,自定义快捷面板让它在快捷操作方面得心应手,但是这能让它做到什么呢?
由于笔刷质量低,目前不适合作为绘画软件
PS受到大量设计人士和普通用户追捧的主要原因就是其万金油属性,什么都能干,但Affinity Photo做不到这一点。其原生笔刷无倾斜感应,且压感和曲线转折变化生硬。而在开启防抖的状态下,线条又过于丝滑缺乏力量。
另一个显著问题是取色,Affinity系列的取色器使用的是三角取色,本身就是空间利用率极低的取色方式,加上色盘集成在侧栏面板中尺寸受到极大限制。
Affinity Photo的取色器是典型的三角色轮,相比Procreate的原型色轮和vectornator的面板取色本身空间利用率就偏低,在不了解色彩参数的情况下很难精确取色
笔刷/取色测试
Affinity Photo的笔迹渲染相比procreate劣势明显,从测试图中可以看到,笔刷转折很容易出现“折痕”,较细的笔刷粗细变化突兀,一开始没有关闭用手指绘画,导致多次误触。
依然是最强大最全面的图像处理软件
第一,增加了对RAW格式的支持。RAW是一种无损的图像格式,可以给编辑图片带来高度的自由,同样也会占据更大的空间。
使用从照片导入功能,可以编辑RAW格式
强大的图层管理和无损编辑
Affinity Photo相当一部分滤镜,甚至包括变形滤镜都是无损叠加在图层上的。这意味着你不用担心你的编辑给图像带来损害,同时可以随意开关图层来查看之前和之后的效果。
滤镜可以叠加在上方,也可以针对特定图层;同时所有滤镜都可以使用蒙版来只作用于一部分画面
灵活的蒙版工具
蒙版通俗来说就是盖住一部分,只改变我们需要的部分。在Affinity Photo中,蒙版不仅可以作用于所有像素图层,同时可以作用于所有调整图层和所有实时滤镜图层。
你想让天空变红一点,只需要添加一个色彩平衡滤镜,然后将天空以外的部分用蒙版笔刷涂掉;你想保留一部分颜色,只需要添加黑白滤镜,然后将你想显示颜色的部分用蒙版笔刷涂抹,蒙版就是一种局部编辑/不等权重编辑的方式。不等权重编辑,就是有的地方你希望效果强一些,有的地方希望效果弱一些,因为渐变工具也能应用在蒙版上,因此你可以通过渐变的深浅来控制一切效果的轻重。
Affinity Photo的图像编辑的灵活性是iPad端所有软件中当之无愧的最强。各种实时滤镜可以创造出非常丰富的效果,针对每一个图层,你都可以使用蒙版笔刷抹除部分滤镜效果,或者使用钢笔工具精确绘制选区。
钢笔工具可以精确绘制选取,在转换为蒙版之后依然可以随意调整控制点
无损的变形滤镜(Wrap Filter)
相机拍摄的照片,尤其是超广角镜头拍摄的照片都存在一定的畸变,而Affinity的变形滤镜可以在不伤害原图的情况下对画面进行编辑,这是Affinity Photo 2的一次重要更新,iPad端一点没落下。
点开实时滤镜选择“变形”,能找到一个叫Mesh Wrap(网格变形)的滤镜
曲柄和控制点可以随意添加,并且即使被这样扭曲,只要关闭图层,图片随时会回到原始状态
术语带来的理解困难
如果你只想调色,打开Affinity Designer的面板,你可能会迷失其中:饱和度呢?自然饱和度呢?LUT是啥?渐变贴图是啥?通道混合器是啥?模糊滤镜和高斯模糊属性有啥区别?
如果你长按右下角的问号,它会将主界面的所有按钮添加文字显示
但在我看来除了对纯新人很有用之外,这个功能的实际意义并没有那么大。绝大多数难以理解的功能都藏在二级菜单里,而人们对功能的不熟悉感源于不理解功能的用法,而不是不知道功能的名称。简言之就是我不知道这个功能做了什么。Shapr 3D是我见过的将“软件与教程结合”做的最好的软件,课程教程可以以小窗形式出现在应用中,帮助用户逐渐深入地理解软件用法,Affinity系列软件无疑是现在iPad端最复杂的那一类,如果软件内能够集成“教程”模块,对用户生态的发展大有益处。
Affinity现在的解决方案是一本用户手册。(第一代就是这样的解决方案,不知道又多少用户能看完)
耐着性子看了两页,就这么点大的字体还是黑背景,是嫌我的眼睛不够瞎吗。
如果Affinity团队愿意用一两个小时聊一聊软件价格的确定方式和设计思路,结合自己日常的工作流,我想对我理解这个软件会更有帮助,这种用户手册真的要我命了。
二次收费的争议性
之前我已经购买过一代Affinity Photo和Affinity Designer了,原本最大的期望当然是可以一直更新,作为生产力软件,只要能用得上,几十美元都是小钱。不过我还是在评论里看到很多关于“这家公司太贪婪了”“明明是小更新却收费了两次”这样的说法,然后打上了1星。
我早就购买过了这款买断制软件,现在它竟想让我付两次钱
我想一方面Affinity是有技术突破的,另一方面他们大概也真的很难吸引到存量巨大的普通用户,所以也只能从老用户这里讨点钱继续维持这种买断模式吧。
这次的更新在我看来,我是愿意为此付费的。 Affinity这家公司在进步,要对这么大的软件进行优化和研发也不是容易的事,对比隔壁Adobe挣得盆满钵满,Affinity只能说挣的是辛苦钱,以我一个重度产品恋物的角度看,我能明显看到Affinity对产品是倾注了感情的,图标的配色以及界面的布局都精心打磨过,我倒是真怕我不支持就没有下一代了。
iPad强生产力软件的能力困局
简单来说,Affinity Photo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较高的学习成本和功能核心体验差距的扩大。第一个问题可以通过拓展教育生态解决,另一个问题就需要开发者持续优化基础功能。
如果你没有对该软件有过系统的学习,你大概率发现修出来的图片还没有手机自带编辑工具好看,一些手机可以一键完成的简单操作, 在Affinity Photo上达成同样的效果可能需要好几步,这种情况下,作为并非靠图像处理吃饭的一般用户,还可能会选择这样的软件吗?
另一边,你满心喜悦下载了Photo,觉得自己有了高阶版Procreate,却发现Procreate随便画画都好看,Affinity Photo看似画笔库也还行,还有着极为强大的图层工具和调整面板的加持,理应是一个“上限极高”的软件,却在实际使用中感觉“笔刷不顺手,颜色挑不到好看的,面板看不懂,设置太复杂,就连导入照片的功能都要在顶栏找半天“,抱着不经过系统学习和长时间较为憋屈的体验就能提高生产力的用户一定会发现大失所望。而Affinity的很多问题,在开发者不改变开发心态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说是无解的。
Affinity Photo的iPad端终究还是桌面端的移植,可以看到Affinity团队的设计品味和对iPad端的认真程度远远超过其他桌面端巨头,针对iPad端的交互界面优化非常到位,功能性相比桌面端也不遑多让,也能看出其尽量想要实现iPad易用性的尝试,就冲着这种态度我也认为应该支持。
但是现在iPad端软件的功能布局和交互方式,可以说还是埋没在桌面端的阴影里,对于iPad这种平台,”充分利用空间来达成完美的单任务体验“效益远比“缩小侧栏获得常驻侧边面板”来的实在。
没错,Affinity系列的三个大哥,Affinity Photo(目前最强图像处理),Affinity Designer(目前最强矢量插画),Affinity Publisher(目前唯一的专业排版软件),侧边栏都是可以常驻的。如果你使用12.9寸的iPad Pro,你可以通过面板常驻来获得更高的生产力(11寸也行但是相对来说画布就太小了)。
我用的12.9寸,但我并不选择这样做。在购买12.9寸iPad之后,我购买了Artstudio Pro和Affinity Photo,相信这些更大的软件会更强,但最终却发现交互顺滑,界面美丽,功能精简的轻重量级软件给我带来了更大的快乐,同时带来了更高的效率。
可以看出,Affinity公司面向的首要群体还是大尺寸iPad用户,他们自己给出的视频教程里,演示用的机器也都是12.9寸,有一些子项较多的工具对应的顶栏功能,也只有12.9寸才能完全装下。很明显,他们心里一直装着专业用户。或许他们眼里购买Affinity软件的 iPad用户应该同时是购买了电脑端的用户。
但我从未使用过Affinity的电脑端。在我眼里,iPad端的Affinity系列才是继承了Affinity的交互精髓,却因为电脑端的影响而选择在一些设计决策上使用“与Mac电脑端更连贯(consistency)”的设计,而不是”对iPad来说最完美(Design for iPad)“的设计。如果这一设计思路不变化,被专为iPad研发并稳健更新的新世代软件超越是迟早的事。
核心体验的差距这件事或许是无解的。设计上的二八法则说明了“软件20%的核心功能占据了80%的使用情境”这一现象,而轻量级软件在这些核心体验上几乎做到了极致——procreate的笔刷渲染即使在低分辨率下依然丝滑过渡流畅,vectornator的控件布局和流畅的图层显示将Affinity Designer甩在了后面(vectornator做大之后一定会采用订阅制);Pixelmator的滑块用起来就是更丝滑,调出来的颜色貌似也更好看;至于参数化3D建模巨头估计也不用进驻iPad了,进来也只能被Shapr 3D抽大逼兜子。
而这些核心体验最强的软件,任何普通人都可以学会相当一部分基本操作,只是需要更多练习掌握而已。
iPad生产力软件的目标用户,应当是“有野心的一般用户”,希望用最小的学习成本最系统化的获得基础知识,对各个领域广泛涉猎,从而对变化的时代有强大适应力的人群。他们有着乐观的精神、强烈的好奇心、纯粹的分享欲望、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的追求、而Affinity在iPad端现在最该想的,不是如何讨好现有的专业用户,而是如何将这些人收入囊中。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一款跨 macOS、Windows 和 iPad 集成的功能完备的照片Affinity Photo 2编辑器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freenas.com.cn/jishu/1715892941h656364.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