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887021

应用集成与数据集成建设总体思路 <!-- @page { size: 21cm 29.7cm; margin: 2cm } H3 { margin-top: 0.46cm; margin-bottom: 0.46cm; line-height: 172%; page-break-inside: avoid; page-break-after: avoid } H3.western { font-size: 16pt; font-weight: bold } H3.cjk { font-size: 16pt; font-weight: bold } H1 { margin-top: 0.6cm; margin-bottom: 0.58cm; line-height: 200%; page-break-inside: avoid; page-break-after: avoid } H1.western { font-size: 22pt; font-weight: bold } H1.cjk { font-size: 22pt; font-weight: bold } P { margin-top: 0cm; margin-bottom: 0.21cm } A:link { color: #0000ff } -->

  1. 建设背景

XXXX学院依托数字化校园项目为建设契机,着力于在现有校园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完善数字化校园精细化建设及管理。 以“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把高校现有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有关的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实现统一的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和权限控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校务管理和后勤服务过程的优化、协调,创造新的教育和工作模式,完成传统教育模式难以实现的目标”为特征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成为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工作。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很多高校在建设中都遇到了困难,包括: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业务系统之间的功能重叠,关键数据归属和管理不明确,很难保证数据一致性;业务系统的技术平台繁多,互操作能力差,数据交换和功能调用困难,维护成本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差;建设过程中存在各自为政的状况,分散实施和维护系统,难以实现统一认证和信息共享;用户体验差;业务系统整体开发周期长,开发效率低,难以应付学校业务需求的变化等等。

结合目前学校的建设情况和 xx公司的需求分析,学校针对信息化的迫切需求和所面临的问题,对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 优先建设信息化基础平台,提供数字化校园的核心功能,包括统一认证、数据存储与交换、安全管理等;

  • 保证信息化基础平台的开放性与灵活性,能够与基于各类技术平台的业务系统交互数据和调用功能;

  • 建设统一的校园信息门户,将教学、科研和管理相关的业务系统集成在一起,对用户提供服务;

  • 保证信息化基础平台具有良好的可扩展能力,能够灵活地应对业务需求变化;

  • 保证信息化基础平台的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身份验证、数据加密、行为审核、系统日志等功能。

  为了满足这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新要求,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体系结构,它既能有效地利用现有的IT 基础设施,又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与不断变化的业务流程和业务模型保持一致、并实现军校精细化管理的高标准高要求。

  1. 建设目标及原则

学校精细化管理是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精心的态度,精心的过程,落实细节管理,实现学校管理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想,是建立在规范管理基础上,对学校规范管理的科学提升。其内涵应包含:一是“精”,即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要突出。学校工作开展的基础是要切合实际,要根据实际确定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重点工作重点做,才能把握住方向,才能立竿见影出效益。二是“细”,即学校管理工作的覆盖环节要全。需要法治,也需要人治,但最重要的是法治,只有具备了一套完整而又详尽的规章制度,才能做到事事有章可循。“细”的另一方面含义是要“小”。从小处着眼,从小事抓起,才能真正落实精细化管理。三是“化”,即学校管理工作要制度化,学校制度内化为师生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重点强调把制度落实要到位并内化为自觉行动。

高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须遵循以下主要原则:(1 )数据化原则。强调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分析、用数据要求、用数据检验。(2 )程序化原则。程序化管理,是把工作事项或任务,沿纵向细分为若干个前后相连的工作单元,将工作过程细化为工作流程,然后进行分析、简化、改进、整合和优化。(3 )操作性原则。就是使制定的规则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要对实施过程要有措施进行监控。(4 )标准化原则。就是要统一学校中各类管理活动的标准,这是做到规范化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保证,也是实现操作性的前提条件。标准化体现着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有利于克服管理的随意性和无序性,体现了“依法治校”管理的思想。

  1. 高校信息化现状及主要问题

高校信息化建设一般需经历系统集成、应用集成、信息集成、社会集成等四个阶段,到目前,各高校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大多数高校正处在第二或三阶段。但从整体上看,数字化校园服务体系并不完备,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

  1. 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不同时期由不同人员分别建立研发的信息系统,没有遵循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格式也不尽相同,造成了应用系统各自独立,无法相互有效访问数据和共享服务,形成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孤岛。

  2. 缺乏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统一部署,管理系统和信息资源分散,校内各部门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现象普遍存在。

  3. 公共服务资源、信息资源匮乏,数字图书、网络教学平台、学科资源平台、决策服务系统等建设严重滞后。
    我们认为上述问题和风险,也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得以有效的解决和合理的规避

  1. 面向精细化管理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总体思路

高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需要较高的信息化水平,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 高校内部基本实现了各自业务系统的建设,如人事系统、教务系统、财务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等等,基本具备实行精细化管理的硬件条件。但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对高校的管理工作也有着深远的改革和创新意义,所以,我们必须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结合精细化管理的创新理念,科学规划、合理部署信息化建设工作。
(一)规划建设思路
主要是通过数字化校园的信息资源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高校的业务模型、功能模型、用户模型、权限模型、信息模型、数据模型和数据标准;采用统一系统架构,强化统一建设,将信息系统的三要素(数据、流程、技术)分离,实现业务与技术发展的无关性,达到良好的系统可扩展性;加强数据的规划、组织与管理,整合数据资源,构建集成数据环境;关注用户行为,了解用户需求,规划良好的用户环境,建立以人为本的用户环境。
首先是构建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制定统一数据标准,规范接口技术,实现数据的共享,消除“信息孤岛”,这是高校推进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其次,通过分析精细化管理的内涵特点,科学规划数字化建设的项目,整合现有各个系统的服务功能和信息资源,合理分析有关信息,为学校科学决策服务;最后,以师生为本,充分挖掘和丰富各类网络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资源,不断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三大主要功能中。
(二)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精细化管理

高校管理精细化必须是高校管理信息化。通过分析高校职能部门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将精细化管理的内容主要分为精细化预算管理、精细化流程管理、精细化成本管理、精细化时间管理、精细化质量管理、精细化组织管理等六项。学校信息化建设必须全面结合并有效实现上述管理目标,将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真正落到工作实处。
1
.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提高效益和控制成本的主要手段,就高校而言, 好的计划预算是成功的一半。通过事前调研、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估对预算全程控制、全面管理, 从而使部门的预算有依据、可操作、能动态调整, 进而确保预算重点突出、统筹兼顾。以此,学校在数字化校园规划建设时,将财务系统信息、科研系统信息、人事系统系统信息、学生系统信息、教务系统信息等通过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信息有效地整序,按财务预决算办法,经科学综合的对学校上一年各部门、学院经费使用情况统计分析,以此来决策下一年合理的预算方案。有利于学校合理筹集资金、科学编排预算、合理使用经费、提高预算效率。
2
.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流程管理
其目的在于梳理高校各级职能部门的工作思路, 明确部门工作的步骤方法, 辨别部门工作的关键节点。精细化流程管理要求各级职能部门具体业务的运作要有一个流程规范, 通过流程规范控制好每一道流程, 减少工作的失误, 同时显著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学校规划建立一站式迎新系统和毕业离校系统,公文流转系统,一卡通系统等等。采用消息驱动机制,实现管理工作流程控制自动化,通过优化、简化流程,提供高效快捷服务。
3.
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成本管理

高校的精细化成本管理首先要建立部门完善的财务制度,要求核算部门与财务有关的行为,通过减少支出的中间环节, 抓好节能降耗, 采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 压缩一般性支出, 提高办公用品利用率和再利用率来全面降低组织成本。学校规划建立资产管理系统、设备招标和采购系统、大型实验设备及实验数据的共享。从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优化资产配置,盘活存量,控制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
.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时间管理
精细化时间管理要求规划高校各能部门日常工作的顺序,合理地分配每一位成员的时间,在保障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实现时间的科学管理和最大利用。因此,精细化时间管理探究的是时间付出的边际效用最大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日常工作按重要性和紧迫性两个维度进行划分,按照“重要性高、紧迫性高”、“重要性低、紧迫性高”、“重要性高、紧迫性低”和“重要性低、紧迫性低”的顺序安排组织工作。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规划时,可以建立协同办公系统、科研协作平台、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等等。以此打通业务壁垒,提高工作效率。
5
.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质量管理
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是衡量高校各职能部门工作的重要标准。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高校应将精细化质量管理贯穿工作始终, 这就要求建立一套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的规章制度, 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工作各环节的质量因素。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学校声誉和发展,信息化建设必须将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学生评教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等有机的整合起来,实现质量管理的精细化过程控制。
6
.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组织管理
其目的是通过建立各级职能部门成员个人信息库, 实现部门的人力资源科学管理。 精细化组织管理除了解决人员招聘、培训、考核层面的操作问题。同时从组织管理的角度, 通过个性化管理, 保障高校各级职能部门的战略与执行, 提升各级职能部门的核心能力。实现全过程管理。此外,利用信息化手段,充分共享全校数据,建立教职工数字档案系统、领导干部信息系统等,提供各维度的统计分析,及时为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1. 分项布局及技术考量

    1. 整体架构设计

XXXX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技术架构目标可以定义为:在“校园网络”的基础设施层、基础服务层上,以应用支撑层为基础架构,以应用系统层关键业务系统为核心,所有应用在“信息门户层”中集中展现,以“信息安全体系”和“运行维护体系”为保障。通过本项目建设,将构建一个面向服务、安全可靠、操作便捷、技术先进、规范统一、灵活可扩的数字化校园,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提供全面的人性化服务。


统一信息门户平台:该系统建设位于数字化校园体系结构中的最上层,实现数字化校园各应用系统与用户的交互服务过程,给师生提供了一个访问信息化服务的统一入口,是数字化校园对内服务的窗口。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提供统一管理多个应用系统的用户和身份认证功能,提高应用系统用户管理的水平,减少系统权限管理混乱、安全隐患难以发现的问题出现。通过使用该系统,用户不须记忆不同的密码和身份,为统一构建的业务系统提供一致的权限服务模型,通过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实现单点登录,整体上避免重复投资。

共享数据平台:共享数据平台是对数字化校园中的各种结构化数据,包括数据库、数据集成、数据集市中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的平台。采用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集成全校异构数据。共享数据平台的建设将统一学校各业务系统的数据标准,整合各应用系统的共享数据信息,同时为上层综合应用提供一致准确的数据来源和积累。

业务构建平台:该平台为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构件化开发运行框架,是管理信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使用独立的报表工具开发、维护各应用系统中的报表。

围绕三大中心统一规划建设学校各类应用系统,服务于管理、教学与科研。

校园管理中心:校园管理中心是以URP (大学资源规划)思想为核心,构建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整合全校各管理系统的数据与流程,为决策提供支持,这也是本期项目建设的重点。校园管理中心应用系统建设覆盖学校各业务部门主要管理职能的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学校的人、财、物、文、事等多个方面,包括了高校各种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教务、学工、研究生、科研、人事、资产、财务、办公自动化等管理系统,简称URP 系统。

校园资源中心:校园资源中心是利用统一的资源集成与管理平台,将电子图书资源、论文期刊资源、互联网资源、课件多媒体资源等多种资源集成,实现数字资源的跨媒体统一检索,通过统一信息门户平台为用户提供访问数字资源的单一入口。校园资源中心的建设涵盖了数字资源制作、异构资源整合、信息发布、跨媒体检索、数字资源利用、信息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对数字资源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校园服务中心:校园服务中心是以校园一卡通及网络基础服务系统为核心,对全校的学生消费、社区生活、校内服务整合和管理;逐步建设基于网络的各种社区应用,如网上交流平台、网上交易平台等。目前,服务中心的建设主要体现在校园一卡通系统和网上社区服务类应用建设。校园一卡通方案具有无需绑定厂商、用户和资金集中管理、应用丰富等优点,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为广大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和生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手段。网上社区服务类应用给师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网上服务,如基本的服务应用包括邮件、论坛BBS 、网络存储、个人主页BLOG ;通讯服务如即时通讯、视频会议、IP 电话、网络电视、视频点播等,以及校园电子商务类应用。

三大体系建设:

数字校园保障体系包括信息标准体系:信息标准体系建设为各个系统定义统一的标准,包括信息标准、编码标准、接口标准、数据交换标准、管理规范、实施规范、维护规范等,是保障数字化校园系统规范、可靠运行的基础。

信息安全体系: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普及、IT 技术的不断进步、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深入,系统安全建设将更加迫切,所以包括网络接入安全、数据存储安全、应用访问安全、安全管理制度等各个层面的安全体系建设将贯穿数字化校园建设始终。

系统运维管理体系:包括系统监控、系统管理、项目管理、维护服务等,是保障数字化校园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支撑体系。

综合以上三大体系和中心的建设思路我推荐采用灵活高效完整的 SOA 架构来进行整体设计。 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面向服务的架构) 是整合业务过程、支持IT 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标准化的组件服务的架构。这些组件可以重用和组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它是一组业务、流程、组织、管理和技术方法,是一种敏捷的系统架构。SOA 服务平台是由多个服务所构成的,这些服务用来表示在业务流程中可以被组合以及再组合成多个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场景的元素,并且由业务需求所决定。这种对服务进行整合和再组合的能力为业务和IT 提供了更紧密的联系,同时也为处理新问题提供了灵活性。SOA 服务平台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基础,从而可以更灵活地、更易组成地、更可复用地提供核心业务服务。

  从架构师角度来看, 在一个典型的SOA 中,每一层都具有自己的属性和关系集合。

必要的架构元素 为了实现自动的、自管理的SOA ,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 ESB) 是一个必要的架构元素。一个ESB 所提供的最本质的基础服务是传输、基于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 的路由、中介和网关服务,能够与业务流程环境并行地设计和部署。

  总线可以多种方式实现,如经典的消息传送MQ EAI(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企业应用整合) 以及代理技术,或者使用特定平台组件如J2EE 系统中的服务整合总线。

  ESB 使开发者们可以组件形式调用和使用业务功能,通过将它们当作满足基于Web 服务描述语言(WSDL) 的规范接口描述的服务,而不需要理会API 或协议。

  实现 SOA 软件模型的实现必须首先通过平台无关标准来实现中立性,互操作的基本标准包括XML XSD HTTP SOAP WSDL ,以及正在发展中的WS-Policy WS-Resource WS-Security 等。当然SOA 也能够在特定软件平台上实现,包括J2EE 环境、Microsoft .NET 、大型机或现有的基于消息的操作系统,甚至基于C/C++ 的环境。所以SOA 架构中可以集成提供接口的各类软件平台上的应用。

  安全性 SOA 架构作为企业级的体系结构,安全性是必须要考虑的。它采用WS-Security WS-Trust WS-Federation 等多个规范保证安全性。

  优势 从长远来看,通过复用的“构件”和SOA 的灵活性,实施SOA 可以节省资金、时间和精力;通过灵活的解决方案和更短的部署时间,避免IT 实施的失败;通过IT 与业务服务的紧密结合,使IT 投入更合理等等。特别是基于SOA 的解决方案是与Web 服务相结合的,它打破了软件程序和供应商之间的私有化障碍,主流软件解决方案供应商都承诺使用这个开放标准,以规范各自的硬件和软件,使信息和数据得到共享。

  重构 数字化校园体系系结构中主要包括网络基础环境、基础硬件和软件环境、校园门户、各类业务系统以及作业系统集成接口等。在SOA 架构中,由于使用了标准的开放的接口规范,基于ESB 的业务系统集成,对各厂商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并可通过面向流程的业务整合对SOA 架构进行拓展。采用SOA 架构技术,对传统的数字化校园体系结构进行重构。

方案平台的多种选择: 目前可应用的SOA 解决方案很多,软件厂商IBM BEA Oracle 、微软、金蝶、开源社区 等都有自己的SOA 解决方案。

从技术研究的开源产品层面来看: 目前基于OSOA(Open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制定SCA(Service Component Architecture ,服务构件架构) SDO(Service Data Objects ,服务数据对象) 的开源产品,主要有Apache Tuscany EclipseSTP(SOATools Platform) PECL SOAfor PHP CodeCauldron Newton 等。这些开源产品已能提供企业级系统架构的诸多特性,尤其以Apache 下的Tuscany Eclipse 旗下的STP 最为引人注目。

建设内容 在重构中,我们进行如下内容的建设:

  1. 应用ESB 对数字化校园中各类业务系统的服务进行集成,并对服务消息进行基于QoS 服务质量的路由;

  2. 应用业务流程建模对服务进行流程管理,搭建符合业务需求的作业流程;

  3. 建立数据中心平台,提供数字化校园数据存储、数据交换、访问控制和数据分析等功能;

  4. 建立统一认证平台,集中管理数字化校园中各类用户信息与权限信息;

  5. 建立信息门户平台,依靠由业务流程建模和ESB 搭建的业务流程对数字化校园用户提供一致的访问界面;

  6. 通过构建数字化校园信息标准体系,规范校园范围内的数据交换标准和服务抽象标准;

  7. 通过数字化校园安全保障体系保证数字化校园整体的安全。

  递进式实施 数字化校园建设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基于SOA 架构的数字化校园体系结构的实施也是如此。

  策略 我们对基于SOA 架构的大型应用平台的实施采取了一个有效的递进式策略:

  1. 考察采用该架构的类似案例;

  2. 对可能应用到的技术进行验证;

  3. 搭建基础设施和进行小范围的试点;

  4. 试点成功后逐步扩大到整个系统领域。

  过程

  结合数字化校园的特点,基于SOA 架构的数字化校园体系结构的具体实施过程应该有以下7 个步骤:

  1. 业务需求分析与抽象,并调研已有业务系统的情况;

  2. 建立数据中心,实现数据集中存储与共享;

  3. 建立统一认证服务,实现用户单点登录;

  4. 建设校园信息门户,为用户提供信息访问服务;

  5. 搭建数字化校园ESB 总线和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业务流程管理软件) ,集成校园网基础服务系统,对SOA 架构进行试点;

  6. 业务服务规划与抽象,为现有业务系统开发集成到ESB 总线的服务接口;

  7. 基于ESB 总线、BPM 与数据中心环境建设新的业务系统,搭建高层信息决策与分析系统。

  下一步工作 测试基于CAS 的统一认证服务,首先在校园网相关业务系统中实现单点登录,下一步将数据中心建设和信息门户建设作为主要工作,并逐步搭建数字化校园的ESB 总线和BPM ,进行基于SOA 架构的应用试点。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是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与管理的要求的。基于SOA 架构的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与学校管理相结合,识别与定义业务服务,并且进行有效的组织,逐步采用递进式的建设策略,根据实际情况和技术发展来做出相应的调整。

  1.  
    1. 应用集成规范

具体规范参见 xx公司 XXXX学院编写的《应用集成规范分册》。

建设信息整合必须要遵守的原则

  • 全方位集成原则,信息整合系统既是“数据中心”也是“业务中心”,信息整合要具有界面集成、数据集成、应用迁移、业务集成等能力。

  • 全面集成原则,既要支持逻辑集成,也要支持物理集成。

  • 开放性原则,信息整合平台不能成为第N+1 个系统。

  • 标准化原则,基于IEC61970 国际标准。

  • 规范化原则,规范各个应用系统数据。

  • 统一原则,实现代码统一,信息模型统一。

  • 平台化原则,采用标准的平台,保证可靠性和标准性和开放性。

  • 流程化原则,业务基于流程引擎实现流程重组和可定制。

    达梦提供的信息整合解决方案,完全满足上面的原则。通过EAI 技术实现的集成业务、共享业务的功能,对于重要的业务系统实现单点登录、应用集成和流程集成,为企业构建业务处理中心。提供集成数据、集成业务、决策数据等信息的查询、展示应用。利用企业门户技术(EIP )集成各个应用系统中已有的数据信息查询功能,加上信息分析中心的分析结果查询功能,形成整个企业的信息展现中心,满足企业所有人员的信息查询与共享需求。由EIP 门户平台提供员工统一的访问入口(Portal) ,集成多种业务系统的用户界面,建立一个跨应用,跨设备的,集成的互动用户界面。下图给出了系统的总体架构,总体架构分为多层实现:适配器接口层、数据集成层、应用/ 流程集成层、决策分析层、综合应用层、信息门户层、访问接入层、安全保障体系和二次开发与维护体系。

       其中在SOA 设计中的几个重点层面说明如下:

应用/ 流程集成层:本层通过基于BEPL 的流程平台实现对流程的建模、调度、监控实现新流程的开发以及流程集成的支持;同时支持基于SOA 方式的应用及适配器的集成。

数据集成层:本层实现完整的数据集成功能,包括:数据整合、数据集中、数据交换。数据集成主要通过ETL 工具软件、基于EII 的数据交换技术实现。经过ETL 抽取后的数据存储在中心数据库中,中心数据库选择国际领先的大型商用数据库实现,是EAI/EIP 所有数据展现、分析功能的核心。

适配器接口层:本层提供应用系统接入EAI/EIP 系统的接口支持。接口分为几种不同的形式:

  • 基于SOA 的应用系统的适配器

  • 基于Web Service 实现的共享数据接口

  • EAI/EIP 平台软件提供的标准适配器

  • 基于IEC61970/CIS 的实时系统适配器

  • 数据库访问接口

安全保障体系: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认证、授权、审计、角色映射、信用映射等模块,这些服务嵌入在应用基础架构中,提供了EAI/EIP 应用和Web Services 的安全性,这种面向服务的安全框架可以将所需的安全请求提交给上面的各种安全服务来处理。

二次开发与维护体系:提供EAI/EIP 系统的二次开发及运行维护的支持。二次开发包括:EAI/EIP 开发工具、系统访问借口、标准适配器模板等。= 运行维护包括:EAI/EIP 平台监控、系统监视、管理、运行日志等工具。

基础支持环境:包括:基本J2EE 运行环境、数据库、Web 服务等方面。支撑环境提供给EAI/EIP 的信息门户采用的产品与及应用集成采用的产品统一的技术架构支持、统一的开发支持、统一的应用部署支持、统一的运维管理支持。

技术路线

  •  
    • J2EE 为主体,.Net 为辅助的混合架构

    • 基于“IEC61970/CIS” 和“实时数据库镜像”的实时集成

    • IEC61970/CIM 为基础的信息模型

    • 基于ETL 的数据整合、数据集中和基于EAI 的数据交换

    • 基于BPM 的流程集成

    • 基于SOA 的应用集成

    • 基于EIP 的页面集成和应用框架

    • 基于BI 的数据分析

    • 基于“报表中心”的灵活报表分析

    • 基于PKI 认证中心的安全认证

系统特点

  •     平台化水平高,采用国际上标准平台技术;

  •     全面的信息整合方案,提供数据整合、应用整合、企业门户等全方位的整合方案;

  •     开放性好,灵活方面,可以针对业务系统的变化,重新定制信息整合平台;

  •     标准化水平高,以IEC61970 中的CIM 模型为基础实现了标准信息模型;

  •     数据整合手段全面,既有基于中间件的逻辑集成能力,又有物理集成能力;

  •     数据规范化能力强,能有效处理:代码不一致、数据不规范等电力数据整合的特殊问题;

  •     在数据整合、应用整合和门户平台之上,有丰富的应用功能,能实现报表中心、管理中心、OLAP 及智能决策等功能;

 

  1.  
    1. 数据集成规范

具体规范参见 xx公司 XXXX学院编写的《数据集成规范分册》。

从技术角度来看本项目中涉及到的数据集成所引用的资源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数据库层面的上的可靠性、高可用性、高性能的设计要求中所贯彻的数据库设计、规划、实施、部署中的硬件网络存储技术,另一类是数据使用和数据共享数据集成同步的Web 服务“stack" 系列技术规范,他们是一个整体的技术体系,包括UDDI SOAP WSDL XML 等。针对 XXXX学院目前已有的异构开发环境的(J2EE/.NET Win32 )的系统、应用、商务流程以及数据源构成的应用环境。应用环境的通信状况是混乱的,只有很少的接口文档,并且维护代价也非常的昂贵。而数字化校园所需的新建的其他若干系统增加系统综合的复杂性。我们的考虑如下:

我们以企业的例子来打比方:当企业向B2B 电子商务协作方向迁移时,他们首先要做的是审视他们内部的系统、应用以及商务流程。一些商务流程会横跨多个内部应用,在企业能够有效的和外部网络连接之前,这些应用必须能够实时动态的进行通讯。

Figure 1. 点对点的B2B 应用互联

§

随着诸如企业资源规划(ERP) 、客户关系管理(CRM) 、供应链管理(SCM) 以及企业门户(Enterprise Portal) 等多种商业应用的引入,激增了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分割。早期这些系统被设计成自包含的"�/" 系统,只有很少或者更本没有方法来访问它内部的数据和商务流程。虽然现在许多这些应用都提供了更好的访问他们的内部数据和商业逻辑的方法,可是把这些系统和企业里其他系统集成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Figure 1 的每一个节点都包含它自己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可能会在节点之间共享。共享这些数据代表性的方法是通过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一批数据处理以及数据输入输出服务来完成。之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一个节点的数据对其他节点来说不是实时存在的,而后者也不能在处理时分析和做决定。

什么是企业应用集成?

不断增长的客户和商业伙伴对实时信息的期望的持续增加,为了满足这种期望的需要,企业被迫连接他们的那些异构的系统来增加产出、提高效率以及,最终的,使顾客满意。为使一个组织内部IT 系统互相通信,导致了企业应用集成(EAI) 的发展。EAI 通过建立底层结构,来联系横贯整个企业的异构系统、应用、数据源等。EAI 解决方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那些提供双向的解决方案以完成在企业内部的ERP CRM SCM 、数据库、数据集成以及其他重要的内部系统之间无缝地共享和交换数据的需要。

Figure 2. B2B 企业应用集成
§

EAI 不是一个能彻底解决最终问题的方案,他更可以说是正在建立一个灵活的、标准化的企业应用底层架构,可以允许新的基于IT 的应用和商业处理能够更容易和更有效的被部署。新的底层架构允许企业中的应用能够实时的,无缝的互相通信。

EAI 的类型

EAI 解决方案可以呈现许多种形式并以多种级别出现。EAI 合适的级别依赖于许多因素,包括公司的大小、公司的行业类别、公司应用的集成度或是项目的复杂度以及预算等等。

这里列出了EAI 的中间件解决方案的4 个类型:

  • 用户界面集成

  • 数据集成

  • 商务流程集成

  • 函数/ 方法集成

当我们看到这些解决方案的类型,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讨论解决方案的样式而不是具体实现。

用户界面集成( 界面重组)

界面重组是一个面向用户的整合,他将原先系统的终端窗口和PC 的图形界面使用一个标准的界面( 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使用浏览器) 来替换。一般的,应用程序终端窗口的功能可以一对一地映射到一个基于浏览器的图形用户界面。新的表示层需要与现存的遗留系统的商业逻辑或者一些封装的应用如ERPCRM 以及SCM 等进行集成。

企业门户应用(Enterprise Portal) 也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界面重组的解决方案。一个企业门户合并了多个企业应用,同时表现为一个可定制的基于浏览器的界面。在这个类型的EAI 中,企业门户框架和中间件解

本文标签: 总体 思路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