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887021
2024年1月11日发(作者:对图片素材进行处理)
第24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各型试题]
一、名词解释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vertical transmission latent infection slow virus infection
interferon viremia inclusion body
二、填空题
1、病毒在宿主间可通过 、 两种途径传播。
2、从细胞水平看,病毒的感染可分为 、 、 和 。
3、病毒基因和细胞染色体的结合称为 ,其后果可使细胞发生 。
4、人类细胞诱生的干扰素,根据其抗原性不同可分为 、 和 三种。
5、溶细胞型感染多见于 病毒体的感染,稳定状态感染多见于 病毒体的感染。
6、病毒感染机体最常见的侵入途径是 、 和 的粘膜。
7、抗病毒感染的细胞免疫中非特异性杀伤细胞主要是 和 ;特异性杀伤细胞主要是指 细胞。
8、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包括 、 和 。
9、干扰素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 和 等方面。
10、病毒感染诱导机体产生的抗体主要具有 和 作用。
三、选择题
1、抗体抗病毒的机制不包括:
A、在补体参与下裂解病毒 B、阻止病毒吸附易感细胞 C、增强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
D、促进吞噬细胞对病毒的吞噬 E、阻止病毒穿过血-脑脊液屏障
2、中和抗体的主要作用是阻止病毒:
A、基因表达 B、吸附细胞 C、脱壳和穿入人 D、生物合成 E、释放
3、可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免疫细胞是:
A、Tc细胞 B、Th细胞 C、NK细胞 D、Ts细胞 E、巨噬细胞
4、病毒引起细胞病变的机制中,与免疫损伤有关的是:
A、病毒衣壳蛋白对细胞的毒性 B、病毒出芽造成细胞膜损伤 C、病毒改变细胞膜抗原引起细胞损伤 D、病毒包涵对细胞的损伤 E、病毒的酶抑制细胞的代谢
5、病毒感染所致的细胞改变中,与肿瘤发生有关的是:
A、细胞溶解死亡B、细胞融合C、细胞内出现包涵体D、细胞转化E、细胞表面出现新抗原
6、下列病毒感染类型中,与肿瘤发生有关的是:
A、急性感染 B、慢性感染 C、隐伏感染 D、慢发感染 E、整合感染
7、病毒感染导致细胞转化的机制是:
A、细胞染色体受损 B、病毒早期蛋白质抑制细胞的合成代谢 C、细胞溶酶体膜受损
D、病毒的出芽释放损伤细胞膜 E、病毒蛋白对细胞的毒性
8、裸露病毒体感染常使被感染细胞:
A、裂解死亡 B、细胞融合 C、继续存活 D、转化 E、形成包涵体
9、包膜病毒体的感染一般不直接导致被感染细胞:
A、膜抗原性改变 B、转化 C、融合 D、裂解 E、出现包涵体
10、病毒侵入机体后最早产生的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是:
A、SIgA B、IFN C、中和抗体 D、IgM E、补体结合抗体
11、在抗病毒感染中,起局部免疫作用的抗体是:
A、IgG B、IgM C、IgA D、SIgA E、IgE
12、干扰素的抗病毒机制是:
A、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诱导LAK细胞产生 C、抑制病毒与受体结合
D、促进抗体产生 E、以上都不是
13、对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起主要作用是:
A、干扰素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E、补体系统
14、急性病毒感染的炎症部位浸润的主要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个核细胞 E、网织红细胞
15、下列哪种感染方式往往是病毒感染所特有的?
A、急性感染 B、慢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迟发感染
16、干扰素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是:
A、诱发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B、直接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 C、直接杀灭病毒
D、阻碍病毒吸附于易感细胞 E 、与病毒结合,阻止其脱壳
17、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特点中不包括:
A、间接灭活病毒 B、选择性作用于病毒感染细胞 C、种属特异性 D、高活性
E、只能针对某种病毒,作用有特异性
18、病毒可通过以下途径在体内传播:
A、胎盘或产道传播 B、沿神经传播 C、虫媒传播 D、水平传播 E、消化道传播
19、细胞融合有利于病毒的:
A、吸附 B、脱壳 C、扩散 D、复制 E、释放
20、感染病毒的细胞在胞核或胞浆内存在可着色的斑块状结构称为:
A、包涵体 B、蚀斑 C、空斑 D、极体 E、异染颗粒
B型题
(1~4)
A、衣壳 B、核酸 C、包膜 D、壳粒 E、包膜刺突
1、使宿主细胞受感染的是
2、控制病毒遗传和变异的是
3、保护核酸不受核酸酶破坏的是
4、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是
(5~8)
A、α干扰素 B、γ干扰素 C、β干扰素 D、IL-l E、IL-2
5、病毒诱导外周血白细胞主要产生的物质是
6、PolyⅠ:C作用于成纤维细胞主要产生的物质是
7、抗原作用于巨噬细胞产生的物质是
8、病毒作用于成纤维细胞主要产生的物质是
(9~13)
A、急性感染 B、隐性感染 C、隐伏感染 D、慢性感染 E、慢发感染
9、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常见感染类型是
10、乙型肝炎病毒常见的临床感染类型是
1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类型为
12、单存疱疹病毒Ⅰ型的原发感染类型多为
1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原发感染类型多为
(14~17)
A、lgG等循环抗体 B、SlgA C、lgM D、lgE E、细胞免疫
14、可阻止血浆中游离病毒在宿主体内扩散
15、是抗病毒感染的主要免疫因素
16、可阻止病毒由粘膜侵人
17、病毒感染后最早出现的抗体是
(18~20)
A、杀细胞性感染 B、稳定状态感染 C、整合感染 D、慢生病毒感染 E、潜伏感染
18、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细胞会引起
19、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SSPE属于
20、流感病毒感染细胞可引起
(21~22)
A 呼吸道感染 B 消化道感染 C 创伤感染 D 接触感染 E 多途径感染
21、霍乱弧菌的感染途径
22、结核杆菌的感染途径
(23~26)
A、呼吸道感染 B、消化道感染 C、虫媒传播 D、输血注射 E、接触
23、轮状病毒
24、登革热病毒
25、丙型肝炎病毒
26、人乳头瘤病毒
X型题
1、机体在抗病毒感染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干扰素 B、中性粒细胞 C、致敏T细胞 D、中和抗体 E、抗毒素
2、病毒隐性感染发生的原因是:
A、病毒毒力较低 B、宿主抵抗力强 C、病毒不能到达靶器官
D、病毒不侵人血流 E、病毒抗原性稳定
3、下列哪些疾病属于持续性感染?
A、AIDS B、SSPE
4、隐性感染的特点是:
A、不排出病毒 B、不产生免疫应答 C、不产生临床症状 D、可作为传染源
E、可诱导产生Tm、Bm细胞
5、构成持续性病毒感染的因素是:
A、宿主免疫力低下 B、病毒基因组与细胞DNA整合 C、宿主细胞是非容纳性细胞
D、形成DIP E、病毒免疫原性太弱
6、关于潜伏性病毒感染的发病间歇期,下列叙述哪项正确?
A、不能分离出病毒 B、无临床症状 C、可测出病毒核酸 D、不能测IgG型抗体
E、能测出IgM型抗体
7、机体清除靶细胞的机制是:
A、CTL的直接杀伤作用 B、补体介导的溶细胞作用 C、ADCC效应 D、巨噬细胞及细胞因子的作用 E、NK细胞的杀伤作用
8、病毒感染细胞后可出现的结果是:
A、细胞膜上出现新抗原 B、形成包涵体 C、杀死细胞 D、细胞增殖
E、细胞转化
9、病毒的致病作用包括:
C、Kuru病 D、慢性乙型肝炎 E、小儿麻痹症
A、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损害 B、病毒引起宿主细胞转化 C、病毒致宿主细胞融合 D、包膜病毒释放LPS致病 E、免疫病理损伤
10、能在机体细胞中潜伏或增殖的病毒有:
A、麻疹病毒 B、CMV C、EBV D、HBV E、HIV
11、能诱生干扰素的是:
A、病毒 B、内毒素 C、外毒素 D、polyⅠ:C E、支原体
12、干扰素具有下列哪些功能?
A、有种属特异性 B、广谱抗病毒作用 C、抗肿瘤作用 D、无副作用 E、免疫调节作用
13、病毒感染后获得较持久免疫力的因素包括:
A、产生病毒血症 B、病毒型别单一 C、病毒抗原性稳定 D、反复发生感染
E、对异型有交叉免疫力
14、NK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的作用是:
A、直接杀伤 B、干扰素促进其杀伤 C、需抗体的协助 D、需补体的协助 E、有特异性
15、包涵体的组成包括:
A、病毒抗原 B、病毒颗粒 C、病毒生物合成的产物
D、宿主细胞器 E、宿主核酸
四、问答题
1、病毒感染后可使细胞发生哪些变化?
2、抗病毒免疫包括哪些因素?
3、人类病毒感染的常见途径有哪些?
4、病毒在宿主体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几种,是什么途径?
5、慢性感染与慢发病毒感染有何不同?
6、隐性感染与潜伏感染有何不同?
7、干扰素分几类?各有哪种细胞产生?哪些物质可诱导产生干扰素?干扰素抗病毒的机制散点是什么?
8、简述病毒与肿瘤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水平传播: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在人群个体间的传播称为水平传播。
2、垂直传播: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由孕妇传播给胎儿的传播方式称为垂直传播。
3、潜伏感染:某些病毒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基因可在一定的组织细胞内长期潜伏,但不产生感染性病毒。当某些条件打破了病毒和机体之间的平衡,潜伏于体内的病毒可重新增殖播散,引起急性病变。如:单存疱疹病毒和水痘书状疱疹病毒,平时可隐藏在感觉神经节细胞内,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可反复发作引起唇疱疹和带状疱疹。
4、慢性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机体后其潜伏期很长,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W一旦出现症状则呈亚急性、进行性,最终多为致死性感染,如HIV的感染。
5、干扰素:是细胞在受到病毒等物质的诱导后,由细胞基因编码产生的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精蛋白质。如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功能。
6、病毒血症(IFN):病毒侵人血流,并随血流播散的状态称为病毒血症。
7、包涵体:感染病毒的细胞,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在胞核或胞浆内可看到大小不等的着色斑块,称为包涵体。
二、填空题
1、水平传播,垂直传播
2、溶细胞型感染,稳定状态感染,细胞凋亡,整合感染
3、整合转化
4、α,β,γ
5、裸露包膜
6、皮肤,呼吸道,消化道
7、巨噬细胞,NK细胞,Tc细胞
8、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
9、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
10、中和,调理
三、选择题
A型题
1、C 2、B 3、A 4、C 5、D 6、E 7、A 8、A 9、D 10、B 11、D 12、E
13、C 14、D 15、E 16、A 17、E 18、B 19、C 20、A
B型题
1、B 2、B 3、A 4、E 5、A 6、C 7、D 8、C 9、A 10、D 11、E 12、B
13、A 14、A 15、E 16、B 17、C 18、A 19、D 20、B 21、B 22、E
23、B 24、C 25、D 26、E
X型题
1、 ACD 2、 ABC 3、 ABCD 4、 CDE 5、 ABCDE 6、 ABC 7、 ABCDE
8、 ABCDE 9、 ABCE10、 BCDE 11、ABD 12、 ABCE 13、 ABC 14、 AB 15、 ABC
四、问答题
1、病毒感染后可使细胞发生下列变化:
(1)细胞破坏死亡。多见于无包膜、杀伤性强的病毒体感染,病毒在增殖过程中不仅可以阻断细胞的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胞的新陈代谢功能紊乱而造成细胞病变或死亡。病毒感染还常引起细胞溶酶体膜的通透性增高,释放其中的水解酶,引起细胞自溶,此类感染称为溶细胞型感染,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发生溶细胞型感染的病毒多数引起急性感染。
(2)细胞凋亡。是由宿主细胞基因所指令发生的一种生物学过程。当细胞受到诱导因子(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腺病毒等)作用激发并将信号传导人细胞内部,细胞的死亡基因被激活后,细胞膜出现鼓泡、细胞核浓缩、染色体DNA被降解,在凝胶电泳时出现阶梯式的DNA条带。
(3)细胞膜改变。包括膜抗原改变,如感染HBV的肝细胞可带有HBV抗原;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可以出现细胞肿胀;细胞融合,如麻疹病毒和HIV感染可导致细胞融合。
(4)形成包涵体,如狂犬病病毒感染可在中枢神经细胞内形成包涵体(内基小体)。
(5)病毒基因的整合与细胞转化。某些病毒如正HBV、疱疹病毒、SV40等可将其基因与宿主细胞DNA整合,引起细胞转化甚至发生肿瘤。
2、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为屏障结构(皮肤粘膜屏障、胎盘屏障和血脑屏障)、吞噬细胞、补体及干扰素等;特异性免疫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组成,体液免疫中抗体具有对游离病毒的中和作用、在补体协助下对病毒的裂解及对吞噬细胞的调理作用;细胞免疫中Tc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的直接杀伤是清除病毒最重要的
因素。此外,NK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ADCC效应、CD4+细胞释放的一系列淋巴因子等引起的炎症反应,都对病毒的清除有一定作用。
3、人类病毒的常见感染途径有:呼吸道传播、皮肤粘膜传播、消化道传播、血液传播、节肢动物(蚊、蝉、白岭等)传播。还有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即孕妇感染某些病毒后可通过胎盘或产道直接传给胎儿,称为垂直传播。
4、病毒在宿主体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即(1)通过淋巴/血液系统的传播;(2)沿神经传播。
5、慢性感染与慢发病毒感染的不同:
(1)慢性感染是指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未完全清除,可持续存在于血液或组织中并不断排出体外,可出现症状,也可无症状。在慢性感染全过程中可不断被分离培养或检测出病毒,如CMV、EBV所致的慢性感染及慢性乙型肝炎等。
(2)慢发病毒感染与慢性感染的不同之处是,慢发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很长,而一旦出现症状,则为亚急性、进行性,多以死亡而告终。如SSPE、AIDS等。
6、隐性感染与潜伏感染的不同:
(1)隐性感染是指病毒侵入机体后,由于病毒数量少、毒力弱、机体抵抗力强,因此病毒对细胞造成的损伤轻微,不出现临床症状或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病毒一般很快被清除,不在体内长期存在。隐性感染也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甚至可以获得牢固的免疫力,以防止发生再次感染。有些病毒侵人机体后多表现隐性感染,如脊舶灰质炎病毒和甲型肝炎病毒。
(2)潜伏感染是指病毒在原发感染后没有被完全清除,残留的少量病毒可长期潜伏在宿主细胞内,与机体处于平衡状态,病毒不复制,也不出现临床症状。在一定条件下潜伏的病毒可被激活,重新大量增殖而引起急性发作。如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一带状疽疹病毒的再发感染。
7、干扰素分几类?各有哪种细胞产生?哪些物质可诱导产生干扰素?干扰素抗病毒的机制及特点是什么?
(1)干扰素分类及产生细胞:
①α干扰素,由白细胞产生;
② β干扰素,由成纤维细胞产生;
③γ干扰素,由T细胞产生。
(2)可诱导干扰素产生的物质:①主要有病毒等病原微生物;②细菌脂多糖; ③poly:C。
(3)干扰素的抗病毒机制并非直接灭活病毒,而是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4)干扰素的抗病毒特点有广谱性;种属特异性;间接性;高活性。
8、病毒与肿瘤的关系:现已证明至少有100种以上的病毒可引起动物肿瘤。研究发现某些人类的肿瘤也与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如HBV与原发性肝癌、EBV与鼻烟癌、HPV-2与宫颈癌等。病毒引起肿瘤的关键是由于病毒DNA或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组与细胞基因的整合导致细胞的转化。病毒基因的插人,可能导致细胞原癌基因的激活、抗癌基因的突变失活、病毒蛋白与细胞抗癌蛋白结合而导致后者失活等,都与细胞的恶性化有关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第24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freenas.com.cn/free/1704936490h467216.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