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887021

OSI

系列文章目录

第一章 网络的组成和分类

第二章 CISCO设备的基本操作


目录

系列文章目录

前言

OSI七层参考模型

以太网 Ethernet

TCP/IP协议

总结


前言

了解认识 OSI七层协议 和TCP/IP协议

可通过视频观看取得更好的体验(需要视频的评论一下)

链接:=tk51 
提取码:tk51 


OSI七层参考模型

198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OSI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也称OSI协议。

       

目的:1. 提供一个大家共同遵守的标准,解决不同网络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问题。

           2. 通过分层降低网络的复杂程度,有利于网络的研发。

          分层的标准:依据功能来划分,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

(一)物理层

主要定义电气或机械特性,如电压、电流、线缆和接口的标准。

物理层设备的重要特点:没有智能性,只能对bit 流进行简单的处理,如传输,放大,复制等。

网线:bit 流的传输。

中继器:信号的放大。

集线器:信号的放大和复制(泛洪)。(简单的组网设备)

      

调制解调器     将PC或R的信号转换为适合在ISP网络中传输的信号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bit)。 

(二)数据链路层

对物理电路进行管理,建立数据链路,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Frame)在信道上无差错的传输。  

该层的功能包括:MAC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等。

 

1. 定义MAC地址,标识节点。

以太网的MAC地址,由48bit的二进制数组成,唯一地标识一个节点。    E8-11-32-95-61-E9        十六进制

    E:1110    8:1000      二进制

2. 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   

3. bit流组合成数据帧。

数据帧:具有特定格式的一段数据,例: 以太网帧格式     

  目地MAC  源MAC  类型     IP 数据      校验

6字节      6       2       46-1500       4

      代表设备: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能识别数据帧中的MAC地址信息,在同一网段转发数据。效率比集线器高。( 原因:有智能,能识别数据中的MAC信息,进行定向转发。)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帧(frame)。数据链路层协议包括:

局域网: 802.3( 以太网 )     802.11( 无线局域网 )

广域网:  PPP       帧中继

(三)网络层

    网络层是一座桥梁,将不同规范的网络互连起来,在不同网段路由数据包。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 确保数据及时传送。 

定义网络层地址

 MAC地址(2层)   物理地址  平面结构  身份

 IP地址   (3层)   逻辑地址  层次结构  位置

由32bit 的二进制数组成,点分十进制表示。

        202101.5

2. 路由转发。

通过路由表实现.   三层寻址    

在网络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包(packet)。常见的网络层协议有:IP、IPX。

物理层、数链层和网络层,共内建立一个数据传输网络,实现数据的点到点传递。(网

络工程师所关心的对象)

(四)传输层

在两个终端用户之间实现端到端的逻辑连接,对端到端的通信进行控制管理。

1. 第一次实现端到端的连接。    TCP方式 | UDP方式

2. 分段:使数据的大小适合在网络上传递。   MTU = 1500字节

3. 区分服务:标识上层的通信进程。

如:WWW  FTP  SMTP (发送邮件) …..

                     80    21     25

传输层的数据单元被称为段,主要协议有:TCP 、UDP 、SPX等。

(五)会话层

在两个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会话,管理会话,终止会话。

(六)表示层

实现数据格式转换,加密,压缩等功能。

(七)应用层

    为具体的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接口服务,实现各种网络应用。

      WWW   FTP   QQ  SMTP  POP3……

      上四层的功能主要在主机上实现, 因此又称为主机层或系统层。(软件工程师关心的内容)

数据的封装

数据通过网络进行传输,需要从应用层开始,逐层地进行封装,添加相应的控制信息。

例:   

                          10M邮件 →

          PC  A   -----------------------------------------------    PC  B

      MAC A   192.168.1.1  1639                MAC B    192.168.1.2   25

应用层 5-7                                                        信息

传输层 4段                                       1639 25 序列号... 信息

网络层 3包                    192.168.1.1 192.168.1.2  1639 25 序列号... 信息

数链层 2帧  MAC B  MAC A 192.168.1.1 192.168.1.2  1639 25 序列号.... 信息

物理层  1 bit  1010101101011010.......10101011010101110......10101-101010101

数据的解封装封装的逆向过程)

        数据传到目标之后,逐层地解封装,还原上层信息。    

以太网 Ethernet

当前,组建局域网主要采用的是以太网技术。最初的以太网速率为10M,属于共享式以太网,1973年出现。

以太网标准:

 Ethernet V1     1980年  DIX开发( DEC,Intel和Xerox )

 Ethernet V2     1982年

 IEEE802.3      1985年    (电子及电气工程师协会)

以太网:物理介质将信号传播到网络的每一个角落。

信道竞争机制

 CSMA/CD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冲突检测

    先听后发  空闲,发送

  边听边发  前64字节继续侦听,确保自己占领信道。( 51.2微秒 )

  碰撞停发  

  随机重发  回退n*△t 时间,重新竞争。51.2微秒

 以太网类型  

    共享式  1.所有主机共享一个物理信道.

                 2.同一时刻,只能一发一收,工作在半双工方式.

 交换式 1.可以建立多个独立的信道.

                  2.同一时刻,既能发,也能收,可工作在全双工方式.

传输速率10M / 100M / 1000M / 10G  40G     100G

工作要求速率一致,双工一致

     可以手工设定,也可以自动适应(auto)

网络设备的域:( 冲突域   广播域 )

冲突:在以太网共享介质中,当两个节点同时传输数据时,从两个设备发出的帧将会碰撞,彼此数据都会被破坏。

冲突域:即冲突发生的范围,是由一个共享介质组成的网段。

广播:当一台主机发送广播数据时,网络上的每个设备都必须收听并处理此广播。广播通常有ARP 、DHCP、病毒等。广播包的目的IP地址为255.255.255.255。

                                              MAC FFFFFFFFFF   48个1

广播域:即广播帧传输的范围,一般是路由器来设定边界。交换机转发广播,而路由器不转发广播。

IEEE802 局域网系列标准

802.3    以太网

802.4    令牌总线网

802.5    令牌环网

802.11   无线局域网WLAN

802.3    10M     以太网

802.3u   100M    快速以太网

802.3z    1000M   吉比特以太网 (光纤)

802.3ab   1000M   吉比特以太网 (双绞线)

802.3ae 10G     万兆以太网(光纤)                  

双绞线

目前最常用的通信线缆,四对八线,其中每两根绞合在一起。一对发送,一对接收,另两对用于消除电磁干扰。有效传输距离为100米。

线序:(EIA/TIA标准)

   568B  白橙  白绿 兰 白兰 绿 白棕 棕  (主线序)

   568A  白绿 绿 白橙 兰 白兰  白棕 棕

设备的连接  

直通线  568B—568B

用于异类设备的互连,如:

          网卡-----交换机      路由器-----交换机

交叉线  568B----568A

         用于同类设备的互连,如:

              网卡-----网卡       路由器------路由器

              网卡-----路由器     交换机------交换机

端口自动识别技术: (直通线或交叉线都可用)

    根据网线的类型和所连的网络设备, 自动调整自已的针角顺序.

以太网Ethernet II帧格式   64----1518    (ARPA封装)

  目地MAC  源MAC  类型     IP 数据      校验

6字节      6       2       46-1500       4

 Ethernet V2(ARPA)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以太网帧格式,也是今天以太网的事实标准。常见协议类型如下:
0800       IP
0806       ARP
8137       Novell IPX
809b       Apple Talk

802.3 帧格式   64----1518字节

 802.3帧包含两个分层:媒介访问控制子层和逻辑链路子层。

 媒介访问控制子层用于标识数据的接收方和发送方。

 逻辑链路子层包含源服务访问点(SSAP)和目标服务访问点(DSAP),能够提供更有效的数据链路层控制和更好的传输保证。  

区别:

Ethernet V2 可以装载的最大数据长度是 1500 字节, 而IEEE 802.3可以装载的最大数据是1497 字节(SAP)或是1492 字节(SNAP)。因此,Ethernet V2 比 IEEE802.3 更适合于传输大量的数据。

但是,802.3帧能够提供更有效的数据链路层控制和更好的传输保证。因此,802.3帧适合用在数据量较小,但需要严格控制的应用中。

在实际应用中, 我们会发现, 大多数应用的以太网数据包是 Ethernet V2 的帧 (如 HTTP、FTP、 SMTP、 POP3 等应用) , 而交换机之间的 BPDU (桥接协议数据单元) 数据包则是 IEEE802.3的帧,VLAN Trunk 协议如 802.1Q和Cisco 的 CDP(思科发现协议)等则是采用 IEEE802.3 SNAP 的帧。

 

相关的国际组织:

1.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制定了OSI七层参考模型。

2. ARPA 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局:开发了TCP/IP协议。

3. IEEE 电子及电气工程师协会:制定了局域网的相关标准 802系列。

4. IAB(Internet 架构委员会),下设IETF、IRTF和 IANA,制定了Internet的相关标准。

IETF 互连网工程任务委员会 OSPF  VRRP

IRTF 互连网研究委员会

IANA 互连网地址授权委员会      IP地址分配

5. EIA/TIA美国电子工业协会/电信工业协会:制定各种局域网和广域网的通信接口和线缆的标准。

TCP/IP协议

1978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开发了TCP/IP协议。1980年前后,arpanet开始向TCP/IP协议转换。

1983年1月,arpanet向tcp/ip的转换全部结束。同时,美国国防部国防通信局将arpanet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一部叫作MILNET,用于美国军方的数据通信;另一部分仍叫arpanet,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今天的internet就起源于ARPA网。

ARPA将TCP/IP 协议低价出售,鼓励各厂商开发TCP/IP相关产品,加上TCP/IP本身功能强大,灵活好用,最终广泛流行。 

( 1984年,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参照了TCP/IP及其它的协议,开发了OSI协议。OSI协议将网络划分为七层,又称七层参考模型。但该协议最终没有在网络中被使用, 今天的网络采用的是TCP/IP协议。 )

OSI        理论上的标准 ( 研发)

TCP/IP     事实上的标准 ( 组网)

OSI        物理层  数链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TCP/IP       网络接口层      网络层     传输层           应用层

一、网络接口层:(OSI的1-2层)  

物理层:主要定义电气或机械特性,如电压、电流、线缆和接口的标准。

数据链路层:在相邻节点之间建立链路,传送数据帧。

     局域网:   以太网     

     广域网:   DDN专线   SDH 专线

二、网络层:  (OSI的第3层)  

ICMP协议:  网络控制消息协议,发送控制报文,传递差错、控制、查询等信息。

Ping  测试网络连通性,发送ICMP的echo请求包,通过回送的echo relay进行。

 

Tracert 测试到目标经历的路由器。

Tracert 先发送 TTL 为 1 的数据包,并在随后的每次发送过程将 TTL 递增 1,直到目标响应,通过检查中间路由器发回的“ICMP 超时”的消息确定路由。

IGMP:  互连网组管理协议,用于组播通信。

IP协议:   IP编址   路由转发   

ARP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 (由IP 地址查找对方的MAC地址)

   461500字节  

                                                                       UDP

IPV4标识  QOS标识  总长 分段标识 生存时间 上层协议  校验  源IP   目的IP  TCP头部 应用层                                                    

V4      0       1500            64      TCP        172.16.1.1  202.1.1.2           邮件               

                                TTL  

IP地址:  

 由32位的0、1代码组成,每8位为一段。为方便表示,采用点分十进制的格式。

11000000 11000000 00000001 00000010 = 192.192.1.2

0000 0000 = 0  

 1111 1111 = 255

A类 (1-126)     前8位表示网络位,后24位表示主机位。

 60 .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127.0.0.0/8 网络保留,作环回测试用。)

B类 (128-191)   前16位表示网络位,后16位表示主机位。

                    160 .  1.  00000000.00000000

C类 (192-223)     24                  8

                   24位表示网络位,后8位表示主机位。

                    200 .  1 .  1 .  00000000    

D类 (224-239)   用于组播地址  224.0.0.0 --- 239.255.255.255

E类 (240-255)   科研使用

               

单播   一个主机将数据发送到网络中的单个节点.

广播   一个主机将数据发送到网络中某网段的所有节点.  本地广播 255.255.255.255  2层: 48个1

                                                    定向广播  172.16.2.255/24    (12个F)

组播   一个主机将数据发到网络中一组节点.

子网掩码:

    用来标识一个IP地址哪些是网络位, 哪些是主机位.

  1. 表示网络位
  1. 表示主机位

例如:

    60.1.1.2       /8    255.0.0.0

    160.1.1.2      /16   255.255.0.0

    200.1.1.2      /24   255.255.255.0

私有IP地址:

    可以重复使用, 节约IP地址.

10.0.0.0  / 8                               1个A类

172.16.0.0 / 16 ---172.31.0.0 /16               16个B 类

192.168.0.0 / 24 --- 192.168.255.0 / 24          256个C类

地址解析协议ARP

由IP 地址查找对方的MAC地址,广播请求,单播回应。

    主机A ping 目标192.168.1.253,需要完成3层和2层封装。目标3层IP已知,但目标2层MAC末知,主机A以广播方式向整个网络询问“谁是192.168.1.253,请问你的MAC是多少?”网段内所有主机都收到,但只有192.168.1.253回应,用单播方式告诉主机A自己的MAC地址。

  主机A完成2层封装,发送ping包。同时,将B的MAC信息写入ARP缓存表,以便下次使用。

C:\Users\Administrator>ping 192.168.1.253

来自 192.168.1.253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6ms TTL=255

来自 192.168.1.253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44ms TTL=255

来自 192.168.1.253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6ms TTL=255

C:\Users\Administrator>arp –a (老化时间默认1200秒)

Interface: 192.168.1.60 --- 0x2

  Internet Address      Physical Address      Type

  192.168.1.251        00-1c-f0-40-cd-61     dynamic

192.168.1.253        08-00-2b-0a-c7-ea     dynamic  

不同网段的ARP

当主机发现目标主机和自己不在同一网段:

1. 主机通过ARP协议查找网关的MAC,将数据传递给网关。

2. 网关通过查路由表,找到前往目标的下一跳,然后用ARP协议解析一下跳的MAC,将数据传给一下跳。

3. 最后一跳路由器通过ARP协议解析目标MAC, 将数据传给目标主机。

三、传输层: (OSI的第4层)   

      实现终端用户到终端用户之间的连接。

             

  1. 分段:使数据的大小适合在网络上传递。分段后用序列号标识
  2. 区分服务:标识上层的通信进程。  利用端口号(1-65535)来实现。

如:WWW   FTP    QQ     电子邮件…..   

             80      21    4000     25    110

传输层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User Datagram rotocol)。

TCP和UDP的区别:

TCP  1. 面向连接,正式数据发送前必须通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2. 需要确认,丢包重传。

      3. 通过滑动窗口机制,可以对数据传输进行流量控制。

      可靠性好,适用于一次传输大量数据的情况,如文件传输,浏览网页,发送邮件等。

UDP  1. 非连接,发送数据前不需要建立连接。

      2. 不需要确认,丢包不重传。

      可靠性不好,适用于一次传输较小量的数据,如DNS、DHCP、SNMP、TFTP等。  另外,对延时比较敏感的应用,如VOIP、视频会议等应用,只能采用UDP协议。

TCP报文格式

   

     源端口  目标端口 序列号 确认号  窗口  校验 ...... 上层数据   

    端口:标识上层通信进程,区分不同的服务   1-65535

        保留端口    标识公用服务,如HTTP, SMTP, TELNET等。   

                    1-1023

        自由端口    标识临时进程,结束释放,如IE, QQ

1024-65535

PC: >netstat –ano 查看本机开启的网络服务

活动连接

  协议  本地地址          外部地址        状态           PID

  TCP    0.0.0.0:7              0.0.0.0:0              LISTENING       348

  TCP    0.0.0.0:9              0.0.0.0:0              LISTENING       348

  TCP    192.168.1.60:5900      192.168.1.100:49166    ESTABLISHED     3252

  TCP    192.168.1.60:5900      192.168.1.101:49181    ESTABLISHED     3252

  TCP    192.168.1.60:5900      192.168.1.102:49193    ESTABLISHED     3252

TCP    192.168.1.60:49858     222.88.91.156:80       ESTABLISHED     2356

TCP    192.168.1.60:49985     183.60.62.35:80        ESTABLISHED     5168

 TCP    192.168.1.60:49988     183.60.15.181:80       ESTABLISHED     5168

 TCP    192.168.1.60:49989     101.226.103.122:80     ESTABLISHED     5168

TCP    192.168.1.60:50084     119.147.9.85:80        ESTABLISHED     4888

 TCP    192.168.1.60:50087     219.153.45.35:80       ESTABLISHED     4888

 TCP    192.168.1.60:50090     115.236.97.21:80       ESTABLISHED     4888

TCP 连接的建立 (三次握手)

TCP 连接的拆除 (四次握手)

TCP传输确认

TCP滑动窗口

UDP报文格式

     源端口  目标端口……校验  上层数据   

套接字 (Socket=protocol+Ip address+ TCP/UDP port )

多个TCP连接或多个应用程序进程可能需要通过同一个 TCP协议端口传输数据。为了区别不同的应用程序进程和连接,计算机操作系统为应用程序与TCP/IP协议交互提供了称为套接字(Socket)的接口。

套接字,是支持TCP/IP的网络通信的基本操作单元,可以看做是不同主机之间的进程进行双向通信的约定。

172.16.1.1 tcp 1024  ----------------------   202.1.1.2 tcp 80    5元素

172.16.1.2 tcp 1039  ----------------------   202.1.1.2 tcp 80

Socket原意是 “插座”。通过将这3个参数结合起来,与一个“插座”Socket绑定,应用层就可以和传输层通过套接字接口,区分来自不同应用程序进程或网络连接的通信,实现数据传输的并发服务。 

四、应用层 : (OSI的5-7层)

基于TCP的协议: 

HTTP     80   超文本传输协议(www服务)

HTTPS    443  安全的HTTP协议

FTP       21   文件传输协议

SMTP     25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发送邮件)

POP3     110   第三版邮局协议(接收邮件)

Telnet     23   远程登录协议 (明文)

SSH      22   安全的shell协议(加密的telnet协议)

基于UDP的协议:

TFTP     69    简化的文件传输协议

DNS      53    域名解析协议

DHCP     67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 client的端口号68,服务器端口67 )

SNMP    161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总结

本文大多是文本类型知识。可以配合视频观看

本文标签: O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