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887021


2024年1月24日发(作者:marquee图片滚动效果)

广东省2023学业水平考试历史

本试卷共8页,33小题,满分1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距今约5 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时期的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这说明,当时( )

A. 原始农业形成 B. 社会分化出现

C. 禅让制度盛行 D. 中央集权确立

2. 《管子·地图》载:“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孙子兵法·地形篇》载:“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据此可知,当时地理知识的运用适应了( )

A. 水利兴修 B. 诸侯征战

C. 儒学兴起 D. 私学发展

3. 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 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这表明,当时( )

A. 地方治理强化

B. 南方土地开发

C. 社会矛盾缓和

D. 中央机构完善

4. 题4图为江苏、山西等地出土汉代文物的相关图片。据此可知,汉代( )

齿轮铜锁

铜制轴承

题 4 图

齿轮残件

A. 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1

B. 推行盐铁官营

C. 手工业技术水平较高

D. 思想领先世界

5. 天文学与数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术领域。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是 ( )

A. 张仲景 B. 贾思勰

C. 王羲之 D. 祖冲之

6. 唐朝洛阳设有南市、北市和西市,尤以南市最盛,“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

余店,货贿山积”。这说明,当时洛阳( )

A. 商业贸易繁荣 B. 城市布局对称

C. 市民文化兴盛 D. 政治制度完备

7. 宋代农书所述土壤改良方法比较系统、全面,除水利改良(修筑陂塘等) 、生物改良(秸秆还田等) 、耕作改良(薅耘、轮作等)外,还强调“用粪犹用药”,以使地力“常新壮”。这表明,宋代( )

A. 变法成效显著 B. 人力严重不足

C. 农业技术先进 D. 耕地面积扩大

8. 元朝时,运粮船每年二月由长江口之刘家港入海,取直线北行,绕胶东半岛入渤海,抵直沽(今天津) 。这( )

A. 提高了全国粮食产量

B. 沟通了五大水系

C. 加强了南北经济联系

D. 促进了民族交融

9. 在竞争激烈的科举考试中,边远地区往往处于劣势,清代科举实行按各省分配定额录取的制度,以体现对边远地区的照顾。这一举措( )

A. 导致了科举僵化 B. 有利于巩固统一

C. 加速了人口增长 D. 造成了冗官现象

10. 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 )

A. 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

B. 自强求富初显成效

C. 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

D.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11. 晚清时期,习武之风极一时之盛,许多农民、城镇贫民、工商业者、小商小贩等皆有参与习武,并加入到反帝爱国斗争中。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民族危机逐渐缓和

B. 时局影响社会风气

C. 清朝统治秩序崩溃

2

D. 新式学堂得到发展

12. 1875年,清政府决定每年从海关税、沿海沿江六省厘金等税收中,提取共计约400万两白银,作为筹建海军的专项经费。由此可见,清政府( )

A. 控制白银外流 B. 筹划制度改革

C. 注重经济发展 D. 重视海防建设

13.

命 令

……

(三)工程八营 ,以占领楚望台军械库为目的。

……

(五)四十二标一 营左队进攻汉阳城 … …

(六)四十二标二营占领汉口大智门、硚口 一带。

……

总司令 蒋翊武

与此“命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 武昌起义 B. 黄花岗起义

C. 护国战争 D. 中华民国成立

14. 有学者这样评价他:“ 一个在科举道路上累遭挫折的旧式读书人,年逾不惑才幸而取中状元,但他却视官爵如过眼云烟,转而以全部精力创办新式实业。”他是( )

A. 魏源 B. 张之洞 C. 张謇 D. 詹天佑

15. 1917年成立的“国语统一筹备会”主张儿童教育使用白话文;之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编写的教科书等均采用白话文。这种做法( )

A. 实现了教育体制变革 B. 遏制了列强的侵略

C. 维护了民主共和政体 D. 有利于传播新思想

16. 据《 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载,1926 年12月北伐军中担任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有1 500人左右。在他们的宣传下,士兵加深了对“打倒军阀”的认识,因此作战非常勇敢。由此可知,这( )

A.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B. 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 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D. 打击了国民党的分裂活动

17. 题 17 图为菲律宾华侨妇女分会捐款慰劳八路军的信件。这反映了( )

3

题 17 图

A.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C. 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D. 敌后战场影响力扩大

18.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两国的围棋交流,为 缓解两国关系开启了大门;“篮球外交”推动了中菲关系的改善;中美间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与材料主题相一致的是( )

A. “ 开展体育运动 ,为打败法西斯服务 ”

B. “ 锻炼身体 ,保家卫国 ”

C. “ 体育是外交先行官 ”

D. “ 新北京 ,新奥运 ”

19. 到1984年底,我国乡镇企业数达到 606. 52 万个,比上年增长3. 5倍;总产值1 709. 89亿元,比上年增长68. 2% ( 按当时价格计算)。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C. 国防安全体系的建立

D.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开展

20. 题20图反映了中国关税平均税率的变化情况。这说明,我国( )

朱德将军勋鉴:

公率三军,捍卫北疆,捷报频传,侨众欣跃,本月6日特汇中行国币1万元,托为购制雨具,运交将军分发第八路军 将士应用,谨此奉闻,并祝胜利。

菲岛分会主席李颜受勅谨启

1938 年 3 月 10 日

题 20 图

A.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B. 城市改革深入展开

C. 经济特区相继建立

D. 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21. 在古罗马的建筑和其他艺术中,皇帝经常被刻画成武士、和平缔造人、主持宗教献祭的神职人员、仁4

慈的统治者。这种艺术行为旨在( )

A. 塑造罗马皇帝权威

B. 倡导民主与平等

C. 表现神人同形同性

D. 推动罗马法普及

22. 1287年,西欧某庄园的庄头将一名农奴带到庄园法庭,指控他装病拒服劳役,但农奴不承认。法庭调查后证实,庄头出于宿怨伪造了事实,故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据此可知,庄园法庭 ( )

A. 危及了领主人身安全

B. 扩大了城市的自主权

C. 加速了市民阶层形成

D. 有利于维护庄园秩序

23. 文学家彼特拉克感叹“ 山之高兮,巍巍乎雄立宇内兮”,但他仍认为高山同人类“深不可测的深沉思索”相比也“可怜之至”。该言论体现了 ( )

A. 人文主义 B. 神权至上

C. 科学精神 D. 君权神授

24. 题 24 图为 1649 年的英国版画《“颠覆”的世 界》。该版画反映了当时

题 24 图

A. 光荣革命已完成 B. 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C. 君主立宪制确立 D. 殖民霸主地位丧失

25. 明治政府在地税改革过程中 ,设立了许多新 税种 ,如地方税、户头税、酱油税等 ,农民不 堪重负 ,纷纷破产 ,一部分流入城市 。这些措施客观上( )

A. 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

B. 推动废藩置县实施

C. 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

D. 刺激日本海外扩张

26. 1869年,美国建成第一条横亘大陆的铁路,后 来又修建了4条南北方向的铁路。到19世纪末,铁路长度比之前增加了9倍,促进了全国性市场形成。这些铁路的修建 ( )

A. 促进经济全球化

B. 消除了种族歧视

C. 有利于关税降低

D. 加速了经济发展

27.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出现了很多新式武器,包括喷气式飞机和雷达等;有空中火力支持的航空母舰使5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水面横行的“巨舰大炮”彻底过时。这表明( )

A. 战场形势变幻莫测 B. 科技改变战争形态

C. 海洋战争成为关键 D. 战术战法灵活多变

2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主要关心的是实现日本非军事化和政治民主化。但美国很快意识到,经济崩溃的日本不可能成为美国可利用的力量,于是开始积极扶持日本。导致美国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美苏冷战局面出现

B. 美国“新经济”的需要

C. 日本国际地位提高

D.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崛起

29. 许多非洲国家独立前,是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或矿产品的出口国,形成了“花生之国”“棉花之国”“可可之国”“铜矿之国”等。这表明,上述国家,当时( )

A. 农业资源丰富 B. 自然条件恶劣

C. 人口外流严重 D. 经济结构单一

30.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不仅纠集盟友发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还深度参与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等。美国这一做法( )

A. 推动了殖民体系的崩溃 B. 导致了两极格局瓦解

C.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 D. 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小题各14分,第33小题12分,共40分。

31. 乡土文化的学习是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岭南建筑既是中华民族建筑代表之一,也是广东的重要文化符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题 31 表 岭南建筑案例

建筑相关图片 说明

1

外国画家绘制的

明清时期怀远驿

2

广州的潮州会馆

宋代在广州设立专门管理外贸的机构—市舶司,同时建立来远驿,接待外国使者。明代改设怀远驿。清前期,裁撤怀远驿,代之以广州十三行夷馆。

会馆出现于明朝,是同乡或同行业者的联络机构,兼具祭祀议事、沟通信息、照顾贫病、寄宿读书等功能。随着商帮的出现,会馆成为商帮的活动场所之一。如潮州会馆在广州、苏州、北京等地出现。

材料二 秦汉以前岭南多见干栏式木构建筑,未见有瓦件出土。秦末汉初岭南各地建造的一批高台建筑,6

显示出当时技术的飞跃及形制、材料受中原影响的烙印。隋唐岭南建筑在融进中原建筑体系的同时呈现不同的地方特色,如广州在城边设立外商居住的蕃坊。北宋政府颁发了《营造法式》后,岭南宋元建筑设计趋向规范,技术水平接近中原并有所创新。

——摘编自陈泽泓《南国杰构》

(1)从材料一 中选择一个案例,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其反映的历史信息。(4 分)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自秦至宋元时期岭南建筑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变化的历史原因。(6 分)

(3) 选择一处上述材料之外你熟悉的中国历史建筑,说明其历史文化价值。(4 分)

32. 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依据,运用可信史料进行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必备素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 分)

材料一

题 32 表 1928— 193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单位 :亿关两)

年份

1928

1929

1930

1931

进口净值

11. 96

12. 66

13. 10

14. 33

出口净值

9. 91

10. 16

8. 95

9. 09

出超( + ) 或入超( - )

-2. 05

-2. 50

-4. 15

-5. 24

——摘编自许涤新等主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等

材料二 1950年中苏两国的贸易额在中国内地对外贸易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第三上升为第一。1951年中国与苏联的进出口总额比1950年增长了138. 9% 。到1952年,中国与苏联、东欧及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总额已占中国内地对外贸易总额的81. 26%。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8— 193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变化及其背景。(6 分)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合理解释。(6 分)

7

(3) 数据是史料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和支撑。在探究历史过程中,对数据的使用应注意什么? (2 分)

33. 按照唯物史观的指导,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题 33- 1 图 16— 18 世纪世界人口迁移图( 部分)

材料二

题 33-2 图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图 题 33-3 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形势图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导致图中①、②人口迁移的主要历史原因。(4分)

8

(2) 对比材料二中两幅地图的变化,从以下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或自定观察角度,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并用具体史实加以阐释。( 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

观察角度:( Ⅰ)疆界领土 ( Ⅱ) 国际关系 ( Ⅲ) 政权更迭

9

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B 【解析】考查点:大汶口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大汶口文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可知,大汶口文化遗址和良渚文化遗址出现了权贵阶层的随葬品,说明当时已经出现贫富分化现象,社会阶级分化明显,B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并未涉及原始农业的形成,A项排除;禅让制度形成于部落联盟时期,C项排除;中央集权确立于封建社会,D项排除。

2. B 【解析】考查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解题思路:材料大意为,《管子·地图》中认为凡军中主帅,必须首先详知地图;《孙子兵法·地形篇》认为地形是行兵打仗的重要助力,二者都强调了地理知识在战争中的重要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管子》和《孙子兵法》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这说明当时地理知识的运用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征战的时代特征,B项符合题意。

3. A 【解析】考查点:郡县制。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可知,秦朝对地方官吏的工作能力和清正廉洁都有严格要求,若达不到要求都会受到法律严惩,反映出秦朝时期地方治理的强化,A项符合题意。B、C两项材料信息未提及,排除;材料主要是关于地方治理的律令,与中央机构无关,D项排除。

4. C 【解析】考查点:汉代手工业的发展。解题思路:根据图片可知,汉代出土的文物“齿轮铜锁”“铜制轴承”“齿轮残件”都精巧绝伦,设计巧妙,反映出汉代手工业技术水平较高,C项符合题意。

5. D 【解析】考查点:祖冲之。解题思路:题干要求辨识在天文学和数学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备选项,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名医,贾思勰是北朝农学家,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三人都未涉足天文学和数学领域,A、B、C三项排除;祖冲之是南北朝杰出科学家,他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创制《大明历》,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D项符合题意。

6. A 【解析】考查点:唐朝商业的繁荣。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设有南市、北市和西市”“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可知,唐朝市场较多,南市行业众多,商店云集,货品丰富,琳琅满目,反映了唐朝商业贸易的繁盛,A项符合题意。

7. C 【解析】考查点:宋代农业的发展。解题思路:根据宋代农书记载的“土壤改良方法比较系统、全面”“水利改良(修筑陂塘等)、生物改良(秸秆还田等)、耕作改良(薅耕、轮作等)”“用粪犹用药”可知,宋代关注农业的发展,通过多种方式来改良土壤,保持土壤肥力,增强土地地力,这说明宋代农业技术先进,C项符合题意。

8. C 【解析】考查点:元代海运发展的影响。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由长江口之刘家港入海,取直线北行,绕胶东半岛入渤海,抵直沽(今天津)”可知,元朝时期,运粮船从长江流域出发,将粮食从南方运往北方,这加强了南北方的经济联系,C项符合题意。粮食的运输与全国粮食产量的提高无关,A项排除;材料信息未涉及五大水系的沟通和民族交融,B、D两项排除。

9. B 【解析】考查点:清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清代科举实行按各省分配定额录1

0

取的制度,以体现对边远地区的照顾”可知,清朝通过这种定额录取制度,对边远地区给予政策倾斜,以弥补其由于教育资源不足而在科举考试竞争中的劣势,这一举措有利于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巩固统一,B项符合题意。

10. A 【解析】考查点:鸦片战争及其危害。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可知,鸦片战争前百姓尚可通过家庭传统纺织业获得盈利,鸦片战争后洋布的传入使家庭传统纺织业的盈利仅为原来的一半,这反映了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A项符合题意。

11. B 【解析】考查点: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晚清时期,习武之风极一时之盛”“加入到反帝爱国斗争中”可知,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盛行习武与反帝爱国斗争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时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中国社会盛行习武之风,这反映了时局影响社会风气,B项符合题意。列强的侵略使民族危机日益加重,A项说法与材料主旨相悖,排除;C、D两项材料信息未涉及,排除。

12. D 【解析】考查点:清政府的海防建设。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作为筹建海军的专项经费”可知,清政府从税收中专门提取资金用于建设海军,这说明清政府认识到海防的重要性,重视海防建设,D项符合题意。

13. A 【解析】考查点:武昌起义。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楚望台军械库”“汉阳”“汉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夺取军械库,最终成功占领武昌全城,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A项符合题意。

14. C 【解析】考查点:张謇兴办实业。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状元”“创办新式实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C项符合题意。

15. D 【解析】考查点:新文化运动。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1917年”“儿童教育使用白话文”“教科书等均采用白话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相比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白话文更加通俗易懂,儿童教育和教科书采用白话文,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D项符合题意。

16. C 【解析】考查点:国民革命。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1926年”“北伐军”“士兵加深了对‘打倒军阀’的认识”“作战非常勇敢”可知,在中国共产党的宣传下,北伐士兵加深了对“打倒军阀”的认识,提高了政治觉悟,作战更加勇敢,这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C项符合题意。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A项排除;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逐渐形成和丰富的,B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国民党的分裂活动,D项排除。

17. D 【解析】考查点:敌后战场的抗战。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1938年”“朱德将军”“捷报频传”“第八路军将士”可知,这份信件的时间是抗日战争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占区,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华侨对八路军的支持反映出敌后战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D项符合题意。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A项排除;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创建,B项排除;19381

1

年10月,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C项时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18. C 【解析】考查点:体育与外交。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两国的围棋交流”“篮球外交”“中美间的‘乒乓外交’”可知,这一时期的一系列体育运动,使中日、中菲和中美关系得到改善,体现了体育与中国外交的关系,反映出体育是外交先行官,C项符合题意。“开展体育运动,为打败法西斯服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提出的,A项排除;“锻炼身体,保家卫国”是抗美援朝时期提出的,B项排除;“新北京,新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提出的,D项排除。

19. B 【解析】考查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1984年底,我国乡镇企业数达到606.52万个,比上年增长3.5倍;总产值1709.89亿元,比上年增长68.2%”可知,1984年时,我国乡镇企业的数量和总产值都获得极大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B项符合题意。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A项排除;国防安全体系属于国防建设,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属于思想领域,都与乡镇经济发展无直接关系,C、D两项排除。

20. A 【解析】考查点:对外开放。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中国关税平均税率”和图片信息可知,1992—1999年初,我国的关税平均税率呈下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的关税不断降低,A项符合题意。城市改革属于对内改革,与关税税率无关,B项排除;材料未体现经济特区的建立,C项排除;关税平均税率的降低无法体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D项排除。

21. A 【解析】考查点:罗马帝国的统治。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皇帝经常被刻画成武士、和平缔造人、主持宗教献祭的神职人员、仁慈的统治者”可知,在古罗马建筑艺术中皇帝被塑造成各种形象,负责承担各种社会职能,说明了罗马皇帝借助多样的社会形象来彰显和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从而塑造罗马皇帝的权威,A项符合题意。这种艺术行为将罗马皇帝塑造为“统治者”,无法体现对民主和平等的倡导,B项排除;艺术行为仅将罗马皇帝塑造为神职人员,而非被塑造为神的代表,无法体现神人同形同性,C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罗马法,D项排除。

22. D 【解析】考查点:西欧庄园。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法庭调查后证实”“对其处以罚款”可知,庄园法庭通过调查维护了农奴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公正性,说明庄园法庭有利于维护庄园的公共秩序,D项符合题意。

23. A 【解析】考查点:文艺复兴运动。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彼特拉克”“高山同人类‘深不可测的深沉思索’相比也‘可怜之至’”可知,彼特拉克认为人类的思想比高山还要深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之一,人文主义提倡发展人的个性,以人为中心,他的言论体现出人文主义思想,A项符合题意。

24. B 【解析】考查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1649年的英国”和版画信息“人们倒立行走”等可知,英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宣布为共和国,而共和国的权力却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克伦威尔独揽大权。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权的统治,当时的社会秩序受到一定冲击,B项符合题意。1688年,光荣革命1

2

完成;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殖民霸主地位逐渐丧失;A、C、D三项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

25. C 【解析】考查点:明治维新。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设立了许多新税种”“农民不堪重负,纷纷破产,一部分流入城市”可知,明治维新时期颁布的新税法使一些农民破产,这些破产农民部分流入城市,这在客观上为工业化提供了自由劳动力,C项符合题意。地税改革属于经济措施,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A项排除;B、D两项材料中未涉及,排除。

26. D 【解析】考查点:美国经济的发展。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1869年,美国建成第一条横亘大陆的铁路,后来又修建了4条南北方向的铁路”“19世纪末,铁路长度比之前增加了9倍,促进了全国性市场形成”可知,1869年以来,美国铁路修建的数量和长度有所增加,对全国性市场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南北统一,为随后修筑铁路确立了前提条件,而铁路的增加便利了全国的交通,加强国内的市场联系,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

27. B 【解析】考查点:两次世界大战。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出现了很多新式武器”“航空母舰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水面横行的‘巨舰大炮’彻底过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新型武器的大规模出现,使战争形态从水面攻击转变为海空结合,战争的规模更大,杀伤破坏作用更强,说明了科技革新改变了战争的形态,B项符合题意。

28. A 【解析】考查点:美苏冷战。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实现日本非军事化和政治民主化”“经济崩溃的日本不可能成为美国可利用的力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但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A项符合题意。

29. D 【解析】考查点: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经济作物或矿产品的出口国”“花生之国”“棉花之国”“可可之国”“铜矿之国”可知,这表明非洲国家经济结构单一,D项符合题意。“铜矿”不属于农业,A项排除;材料没有叙述非洲的自然条件,B项排除;人口外流严重与材料内容无关,C项排除。

30. C 【解析】考查点:霸权主义。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不仅纠集盟友发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还深度参与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等”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C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小题各14分,第33小题12分,共40分)

31. (1)案例一:宋代海外贸易兴盛,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并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宋设来远驿,明设怀远驿,可以看出宋朝和明朝都采取积极的通商政策,更好地接待外国使者;清朝对外政策逐渐转为闭关锁国,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管理。(4分)

案例二:明朝出现的会馆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潮州会馆在广州、苏州、北京等地出现反映了商帮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4分)

(2)发展变化:秦汉以前岭南建筑落后,以干栏式木构建筑为主;秦末汉初出现高台建筑,受到中原影响;隋唐时期兼容并包,建筑既有中原风格又有当地特色;宋元时期建筑逐渐规范,技术水平接近中原并有所1

3

创新。(3分)

历史原因:秦统一后,秦始皇统一岭南,岭南逐步得到开发;魏晋南北朝以后,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岭南的开发不断深入;隋唐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使得岭南受到中原王朝的影响;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岭南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岭南的建筑技术不断进步。(3分)

(3)中国历史建筑:粤海关;历史文化价值:粤海关是我国近代海关历史上第一批被命名为“海关”的对外机构,记录了广东乃至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轨迹。(4分)

32. (1)变化:进口净值不断增加,出口净值不稳定,整体减少,入超不断上升。(2分)

背景: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国内国民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经济凋零;国际上1929年爆发了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主义兴盛,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4分)

(2)发展趋势:中国和社会主义国家结盟,对外贸易主要同社会主义国家展开。

合理解释:新中国成立后,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而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6分)

(3)以审慎的态度使用数据史料,要多方面、多角度搜集史料进行互证,不能孤立使用史料。(2分)

33. (1)历史原因:①: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开发。②三角贸易(黑奴贸易)。(4分)

(2)示例:观察角度:(Ⅰ)疆界领土

观点:战争改变了世界格局。

阐释: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原有的世界格局,原有的帝国崩溃和分解,出现了新的国家。奥匈帝国不复存在,分裂为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德意志帝国不复存在,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东部大量土地归波兰所有;沙皇俄国不复存在,俄国面积缩小,波兰和芬兰复国;奥斯曼土耳其不复存在,西部大量土地划归希腊。(8分)

1

4


本文标签: 材料 可知 信息 思路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