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887021


2024年1月27日发(作者:yw193can未满十8麻豆)

第二章 美之为美

【题解】

本章内容一共分为两层。第一层,集中鲜明地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普遍的法则。

老子不仅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反观世间万物,还将其推及人类社会的发展上来。于是,老子又展开第二层意思: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

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而这些正是老子关于行“无为”之道的方法论。学术界有人认为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也有人认为前两章是全书的引言,全书的宗旨都在其中了。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②。

河上公《老子章句》:自扬己美,使彰显也。有危亡也。有功名也。人所争也。

王弼《道德真经注》:美者,人心之所乐进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徧举也。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徧举之明数也。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美善有迹,为众所知,非美之至者也。

王夫之《老子衍》: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两端生于一致,故方有“美”而方有“恶”,方有“善”而方有“不善”。

故有无相生③,难易相成,长短相形④,高下相倾,音声相和⑤,前后相随。恒也。

唐玄宗《御解道德真经》:六者相偎,递为名称,亦如美恶,非自性生,是由妄情,有此多故。

王夫之《老子衍》:天下之所可知。据一以概乎彼之不一,则白黑竞而毁誉杂。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⑥;

河上公《老子章句》:以道治也。以身师导之也。

王弼《道德真经注》:自然已足,为则败也。

万物作而弗始⑦;生而弗有,为而弗恃⑧;

河上公《老子章句》:各自动也。不辞谢而逆止。元气生万物而不有。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

王弼《道德真经注》:智慧自备,为则伪也。

功成而不居⑨。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王弼《道德真经注》: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使功在己,则功不可久也。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不自满假。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注释】

①恶:指丑,与美相对立。已:通“矣”,语气词。

②不善:指恶,与善相对立。

③有无:指客观事物的存在与不存在。相:互相。

④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⑤音:发音之初的声音。声:发音以后的余音。和:和谐相应,引申为互相对立和依存。

⑥是以:因此、所以。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如老子理想中的得道者——尧与舜。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是顺应自然而为的意思。不言:不发号施令,不滥用政令。

⑦作:兴起、发生、创造。始:主宰。

⑧有:占有,据为己有。恃:自恃(有能耐)。

⑨居:居功,自我夸耀。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处事顺应自然,施教不用言语;就像天地一样,让万物自然地生长,并不横加干涉;滋生万物不为己有,施为万物不求回报;圣人功成身退,不居功自傲。正所谓不贪功,才能功绩永存。

【解读心得】

本章中,老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就是唯物辩证思想,这也是老子哲学上最显著的特征。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老子就认识到,宇宙万物都是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发展再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可以说任何事物都是在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而且,老子在本章里还明确指出,事物都是有自身的对立面,而且彼此相反相成,因为世间有丑的存在,美的事物才能称之为美,而世间之所以有善的存在,也是在恶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老子分别使用了“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等,是指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了不同的动词而已。在中国哲学史上,还从来没有谁像他这样深刻而系统地揭示出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这种朴素的辩证法,也正是老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老子所提出的一系列的对立面,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如善恶、美丑、是非、强弱、成败、祸福等,都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原理。

譬如,如果人们没有对美好事物的认定和追求,也就不会产生对丑恶现象的唾弃;当你还沉浸在幸福或成功的喜悦中时,或许一场灾祸或不幸正悄悄临近。

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对立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并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基于对自然和社会综合地概括,其目的在于找到一种合理的社会生活模式。

所以,老子提出圣人顺应自然的法则,行无为之治,施不言之教,而不加干涉。老子正是倡导用道的准则,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顺应自然法则去办一切事。就此,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方法论,而“无为”一词也是首次出现在本书中。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规律办事。

圣人效法天地,具有博大的胸怀,他们只给予,不占有,不干涉,不依赖,功成身退。他们幻想着有“圣人”能够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在这里,老子并非夸大了人的被动性,而是主张发挥人的创造性,像“圣人”那样,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显然,在老子哲学中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事业的积极进取的因素。

【名句品读】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世间的很多事物都是以对立统一的形式存在的,它们在相互对立中产生,而又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我们常说的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都是在比较中产生的,我们不能固执地追求一方面而排斥或忽略另一方面,而应该全面地看待事物。

在《淮南子》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北方有一种怪兽,叫做蹷(jué),前腿短如老鼠,后腿长过大象,鉴于这种先天缺陷,这家伙只能慢慢蠕动,步子稍微一快就得栽跟头。还有一种怪兽叫做蛩蛩(qióng qióng)駏(jù)驉(xū),特征和蹷正好相反,前腿超长,后腿极短,这种体型最大的问题是没法低头吃草。

为了使彼此能够更好地生存,两种怪兽取长补短,相互协作,蹷经常拔些甘草来喂给蛩蛩駏驉吃,而当遇到危险的时候,这两只怪兽前后一搭,相负而行,跑起来风驰电掣一般,《尔雅》把它们叫做“比肩兽”。

这个故事我们肯定看着眼熟,我们常用的一个成语叫“狼狈为奸”,说的狼和狈就是蹷和蛩蛩駏驉这种关系,只是后来其含义被转向了贬义。这个故事生动地体现了事物之间表面上相互对立,而实际上却又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也告诉我们,看待问题不能只是从单一方面出发,而要善于联系,多方考虑,这样才能找到最佳的结合点。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真正有智慧、有道德的人,总是善于做顺应自然的事情,从不逆势而动,不刻意、不强求、不说教,顺势而为,水到渠成。所以,不管是做人做事,都要学会不胡乱妄为,不强施号令,否则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有个年轻人去学道,他还没有学习几天,就急切地想要知道自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得道。于是就去问师父:“如果我努力修行,大约多少年能够得道?”

师父看了看他,说:“大约需要十年。”

年轻人一想,觉得十年时间太长了,就又问:“如果我加倍努力修行,需要多久呢?”

师父说:“三十年。”

年轻人一听时间不见缩短,反而延长了,心里更急,又问:“如果我付出十倍的努力呢?”

师父毫不犹豫地回答他:“七十年。”

年轻人越听越糊涂,就问师父:“为什么我越努力,需要修炼的时间反而越长了呢?”

师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越是刻意地去做一件事情,就越容易深陷其中,在细节上纠缠不清,难以取得进步。所以欲望越强,越可能导致南辕北辙、事倍功半的后果。智慧的人是不会急于求成的,无为而无所不为,一切都顺其自然,成功也会自然而然地到来,而不必煞费苦心地去追求。”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很多事情,不是只借助空泛的说教就能起到作用,而需要亲身去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别人,在顺其自然中获得成功。

【经典故事】

处世之道

偷吃禁果

上帝在创造世界的时候,先是在东方造了一个伊甸园,并在里面配上了许多种动植物。后来上帝还依照自己的样子用泥捏了一个人,取名叫亚当,并赋予了他生命,让他去管理伊甸园。在伊甸园的中央有两棵树:生命树与智慧树。上帝告诉亚当,除生命树和智慧树上的果子外,其他果子他都能吃。亚当就在园里悉心地照看着。

后来,上帝为了不让亚当孤单,就趁他睡觉的时候,取下他的一根肋骨,用这根骨头造了一个女人,取名夏娃。亚当和夏娃很幸福地生活在伊甸园里与上帝和谐相处。

在园里所有动物中,蛇是最邪恶的,一天,它引诱夏娃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而且夏娃还摘了一枚给亚当吃。吃完之后,他们就拥有了上帝的智慧,并且能够分辨善恶,有了羞耻心,他们相互对望,意识到自己是裸体,也明白男女身体有别,急忙摘下一些无花果叶盖住身体。

因为他们偷吃了禁果,上帝知道以后很生气,对蛇下了诅咒,并把亚当和夏娃赶出伊甸园,撵到尘世之中,亚当必须累得满头冒汗才能活下去,夏娃必受分娩之苦。

这是西方神话中对于人类起源的一种传说,但是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获得分别善恶的智慧的不易,这是源自人们对自我的一种认识,对宇宙万物的思考,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真知。而这个过程也正符合老子所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没有丑也就没有美的存在,没有恶也就没有善的存在,而人们一旦有了分辨善恶美丑的智慧,对事物的认识也就更深刻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事物是对立统一的,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所以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需要用辩证的观点去处理,凡事看到它的另一面,那么,我们的态度也会变得更加平和、坦然。

塞翁失马的故事就是中国唯物辩证法的典型例子。

古时候,塞上有一个老翁养了一匹马,老翁把它照料得特别好。但是,有一天这匹马突然丢失了,大家都觉得很可惜。邻人都来安慰老翁,老翁却没有为此难过,反而对大家说:“谁知道是祸是福呢?”

邻人听了他的话很不解,以为老翁气糊涂了,丢了马明明是祸,怎么可能是福呢?

结果,过了不久,老翁丢失的那匹马神奇般地自己又跑回来了,而且还带回来一匹可爱的小马驹。邻人们听了这事,都为老翁感到高兴,纷纷前来道贺,而老翁并不喜形于色,却说:“谁知道是祸是福呢?”

邻人听了又不解了:丢失的马失而复得,还白白添了一匹小马驹,明明是福,哪来的祸呢?

后来,小马驹渐渐长大了,老翁的儿子很喜欢骑马,常骑着小马驹出去玩。但是不幸的事发生了。一次,老翁的儿子从马上摔下来,竟把腿摔折了。邻人们又来安慰老翁,老翁十分平静地说:“谁知道是祸是福呢?”

邻人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心想,儿子瘸了腿,怎么可能有福呢?

过了一些时候,塞外发生了战争,朝廷征集青壮年入伍。老翁的儿子因腿部残疾而免于应征。应征的青壮年大多在战争中死亡,老翁和他的儿子却幸免于难。

“塞翁失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这样,无论福事变祸事,还是祸事变福事,都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也是老子已经在两千多年前告诉我们的处世智慧。

为人之道

东施效颦

春秋时期,越国有一美女,名叫西施,她长得十分美丽,不仅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就是平时所做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非常婀娜多姿,充满美感,让见到她的人都禁不住驻足观望。因此常有一些姑娘模仿她的衣着和装束,也常有一些人有意无意地模仿她的行为举止。有一天西施患病,心口非常痛。她出去洗衣服时,皱着眉头,用一只手捂着胸口,走在路上虽然非常难受,但旁人看来今天的西施却又别有一番风姿。

西施有一邻居,长得很丑,见西施人长得美,别人时常效仿西施的衣着、举止。她就常常暗地里观察,看看西施到底与别人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一天,她看到西施用手捂着胸口,皱着眉头的样子后,感到非常美。于是她就跟着学起这个样子来了。本来容貌就丑,又皱起了眉头,本来形体就含胸弓背,却又捂住了胸,弄得更加丑陋不堪,人们见到她都要躲着走。后人就把这个典故说成是“东施效颦”。

世间有美就有丑,很多人都在追求美,而美丑也是需要修炼的,而且内在美往往比外在美更加重要。如果我们不加分析地一味去模仿别人,就可能弄巧成拙,

贻笑大方。“东施效颦”的典故深刻地反映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讽刺了那些不研究实质内容,只单纯地效仿表现形式的人。

从政之道

上行下效

春秋时期,齐景公自从宰相晏婴离世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摘他的过失,满耳都是臣子们阿谀奉承的话,虽然这样也可以获得很大的满足和轻松,但是也常会感到危机,为缺少犯颜直谏的臣下而感到很苦闷。

有一天,齐景公欢宴文武百官,席散以后,一起到广场上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一支箭,文武百官都是高声喝彩,即使没有射中箭靶的中心,大臣们也会高呼“好呀!妙呀!”“真是箭法如神,举世无双。”齐景公骤然失去兴趣,匆匆起驾回宫了。

事后,齐景公把这件事情对他的臣子弦章说了一番。弦章对景公说:“这件事情不能全怪那些臣子,古人有话说:‘上行而后下效。’国王喜欢吃什么,群臣也就喜欢吃什么;国王喜欢穿什么,群臣也就喜欢穿什么;国王喜欢人家奉承,自然,群臣也就常向大王奉承了。”

景公听了弦章的话,认为弦章的话很有道理,就派侍从赏给弦章许多珍贵的东西。弦章看了摇摇头,说:“那些奉承大王的人,正是为了要多得一点赏赐,如果我受了这些赏赐,岂不是也成了卑鄙的小人了!”他说什么也不接受这些珍贵的东西。

治理国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但是光靠一些空洞的规章制度是不够的,作为君主,要善于用自己的言行作为标准来教化臣民。亲身实践所起到的榜样作用,比那些死板的规章制度更能够有效地影响别人。这也正是“圣人行不言之教”的道理所在。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领导的身体力行总是能够给员工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也能够更好地激励员工的士气。

为官之道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做楚国的宰相,全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他。有一个老人,却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前来吊丧。

孙叔敖觉得其中必有深意,于是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宰相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

老人说:“是有话说。做了大官,对人骄傲,百姓就要离开他;职位高,又大权独揽,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满足,祸患就可能加到他身上。”

孙叔敖听了有理,又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

老人又说:“地位越高,态度越应该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应该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的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孙叔敖回答说:“您说得非常对,我牢牢记住它们!”

孙叔敖作为一个朝廷高官,面对小民百姓的“无礼”,却能以礼待之,虚心纳言受教。这也正是他之所以能够为楚相、受子民拥戴的原因所在。孙叔敖谦虚谨慎,不居功自傲的为官之道,在今天依然可以借鉴。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不管你地位有多高,功劳有多大,都不要过分地去炫耀自己,显山露水,出尽风头,往往后患无穷。而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张扬自己的才能,不会吹嘘自己的功绩,而是善于韬光养晦遮掩锋芒。这也正是老子所说的:“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古为今用】

放下功利心

老子在本章中提出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和方法论,他告诉我们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做人不能妄为,做事不可强求,要学会顺其自然,顺势而行,这样才能获得更多。“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说,即使功成名就之后也不要居功自傲,只有这样,功绩才会永恒存在。因为功绩不是邀出来的,你做了多少事情,给社会带来多大的贡献,自然有人会看到,会记得。我们做了有意义的事情,自己的内心获得了安慰,这就够了,没有必要非得为自己的功劳讨个说法。否则,很容易适得其反。历史上有多少人为了彰显自己的功名利禄,准备流芳百世,结果却落个臭名远扬。

成与败,香与臭也是对立统一的,处理不好就很容易走向另一端。盛名之下善于韬光养晦,才能不开嫉妒之门;成功之后依然保持谦虚,方可免走怨怼之路。放下功利心,不炫耀自己的荣宠,不吹嘘自己的功绩,身处红尘,依然心神安宁,才能善始善终,深得好评。

第七十七章 不欲见贤

【题解】

老子在本章中将“天之道”和“人之道”同时列出,进行了具体的比较。

“天之道”是真正的“道”,是柔顺而公平的自然法则;而“人之道”却完全违背了本应效法的“天之道”,充斥着争斗和不公。由此可见,所谓的“人之道”并不是真正的“道”,而恰恰是与真正的“道”背道而驰。所以到了庄子生活的战国时期,“人之道”变得更为不公,以至于“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庄子·祛箧》)。这种与天道相违背的观念充斥于各个时代。故而老子推崇均衡自谦的天道思想,认为只有顺应了“道”,天下才会同乐。老子再次阐述了他的民本思想。

【原文】

天之道①,其犹张弓欤②?高者抑之③,下者举之④;有余者损之⑤,不足者补之⑥。

河上公《老子章句》:天道暗昧,举物类以为喻也。言张弓和调之,如是乃可用耳,夫抑高举下,损强益弱,天之道也。

王夫之《老子衍》:唯弓有“高”“下”而后人得施其“抑”“举”;唯人有“有余”“不足”,而后天得施其“损”“补”。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河上公《老子章句》:天道损有余而益谦。常以中和为上。人道则与天道相反,世俗之人损贫以奉富,夺弱以益强也。

王弼《道德真经注》:与天地合德,乃能包之,如天之道。如人之量,则各有其身,不得相军,如惟无身无私乎,自然然后乃能与天地合德。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不虐茕独,而磬者与之。不畏高明,而饶者损之,非有道者不能。

明太祖《御解道德真经》:诚能以有余给民之不足者,则天下平,王道昭明焉。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⑦,其不欲见贤⑧。

王弼《道德真经注》:言唯能处盈而全虚,损有以补无,和光同尘,荡而均者,唯其道也。是以圣人不欲示其贤以均天下。

【注释】

①天之道:天指自然。道,指规则、规律。

②其犹张弓欤:其,句中语气词,表示反问。

③高者抑之:高,指弦位高。弦位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

④下:弦位低了。

⑤有余者损之:有余,指弦的长度有余。损,减少。

⑥不足,指弦的长度短了。

⑦处:拥有、享有。

⑧见:同“现”,表现。

【译文】

自然界的规律,难道不是像拉弓射箭一样吗?抬得过高就把它压低一些,压得过低就再把它抬高一些,拉得太满就放松一些,用力不足就再加力拉满一些。自然法则,是减少过剩的而补给不足的。而人世的法则却并非如此,是减少本已不足的来奉给已然有余的人。谁能减少有余的用以补给天下不足的呢?只有明于大道的人。因此,有道的圣人虽然有所作为但却不占有,有所成就但不居功,因为他不想显示自己的才能。

【解读心得】

贪婪是人类独有的兽欲,自然界的其他动物取食仅仅是为了求生和繁衍,而人则不同,往往只是单纯地满足这个既原始又野蛮的欲望而大肆搜敛。所以,如果说自然界的法则是妥善地调节万物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共生的话,那么人世的法则正好是与之背道而驰的。由于人性的贪婪,一旦占有自然就会想要占有得更多,因此富人更富,这样就导致贫穷者愈加贫穷,这一现象就是老子所指出的“损不足而奉有余”。然而世间一切都在道的安排之中,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因为“损不足而奉有余”与“天之道”相悖,因此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天之道”就会发挥它“损有余而补不足”的作用。那些因“不足”而失去生存机会的民众必然会为了争取生存权利而奋起反抗。一旦反抗,就会给整个社会造成极大损害。可见“人道”是不能违背“天道”的,故而老子指出,“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统治者只有遵照了自然法则行事,做到“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下才会太平,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汉文帝曾经为了节约开支、减少百姓的负担,而取消了修建露台的计划,这就正如老子所说,只有将多余的拿出来调节天下的不平,才是符合“道”的。也只有能够这样做的人,才是真正的贤者,才是近于完美的圣人。

【名句品读】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圣人虽然有所作为但却不占有,有所成就但却不居功,他不想显示自己的才能。

老子说,大道就像拉弦开弓,高了就想办法压低一些,低了就尽力抬高一些,拉得太紧了就适当放松,拉得不足就稍微用力。天道是减损有余以弥补不足,人道却是减损不足以供奉有余。谁能减少有余来供奉不足,谁就是智者。只有求道、得道的人才能做到这些。因此,圣人往往都有所作为但却不占有,有了成就也不居功,他们从不会显示自己的贤能。如果一个人建功立业是为了长久地持有,那就是贪婪。

贪婪是人类独有的兽欲,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取食、索求仅仅是为了求生和繁衍,人却不会那么简单,往往只是单纯地为满足原始野蛮的欲望而大肆搜敛。因此,如果将自然界的法则看做是在调节万物之间的生存关系,使之和谐共生的话,那么人世的法则越来越与它背道而驰。由于人性的贪婪,有了成就还会据为己有,自恃其功。甚至还会想要占有更多,所以富者越来越富,贫者越来越贫。这一现象就是老子所指出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然而世间万物都逃不开道的安排,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不以功自居,坚守正道,才是一个人应有的境界。

【经典故事】

从政之道

汉文帝罢修露台

中国古代的帝王之中,多数帝王都过着奢侈的生活,汉文帝却是一个例外,他身为一国之主,却能够以身作则,厉行节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汉文帝的生活非常简朴。登基之后,他穿的一件长袍补了又补,一直穿了二十多年,也没有换过一件新的。他自己经常穿着粗布衣服,日常用品大都是前朝皇帝留下的,而他自己很少添加新的器物。在他的影响之下,他的夫人也很少穿华丽的服装。

此外,汉文帝非常关心百姓疾苦,他不仅经常亲自耕种,还让皇后去采桑养蚕。他登基不久就曾下令:凡是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都由国家供养,每月都要发给他们粮食和酒肉;对于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国家还要定期发给绸缎、麻布、丝棉等物。

最能够反映汉文帝节俭的一件事就是他罢修露台。

有一次,汉文帝打算修建露台,用于欣赏山水风景。他找来了工匠,让他们算一下需要用多少钱。工匠们仔细计算后,就说:“不是太多,有一百两金子就足够了。”

汉文帝听了,大吃一惊,连忙问道:“这一百两金子大约相当于多少户中等人家的收入?”

工匠们约略估算了一下,说:“大概十户。”

汉文帝听言,连忙摆手,说:“不要建露台了,现在国库空虚,老百姓的生活非常困苦,还是把钱省下来吧。”

处世之道

处世之道

唐朝宰相李义琰的住宅没有正室。为帮助李义琰建造住宅,他的弟弟担任岐州司功参军时,便买了造屋用的木材送给他。

等到弟弟进京的时候,李义琰对他说:“以我的才德而言,担任宰相已经让我感到愧疚,如果再建造华丽的住室,这就是让我加速招致灾祸,这哪是真心爱我呀?”

他弟弟解释说:“一般人做到廷尉之类的小官,便营建大宅美室,况且哥哥位居宰相,难道就应该像平民百姓那样,一辈子居住在敝陋狭小的房子里吗?”

李义琰说:“世间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我已经做了高官,现在又要扩建宅第,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必然要遭受祸殃。并不是我不想建豪宅住美室,而是担心因此违法获罪。”

李义琰始终没有营建正室,他弟弟送来的木料经日晒雨淋都腐朽了。

李义琰身为宰相,仍然住在低矮狭小的偏房中,他的弟弟送这些木料给他修建正室,本是无可非议,可李义琰却坚辞不受。由此可见,他绝不是做做样子,他是真的“处富思贫”,保持戒心。

李义琰分析道:既然当了高官,其他方面就应该注意谦卑一些。这样,才能够保持世间事物的平衡。如果既做高官,又建豪宅美室,稍不谨慎,就可能触犯法纪招来祸殃。可见,他不仅行动谨慎,而且头脑清醒。

人们凡事都求全求美,绞尽脑汁来达到这个目标。其实不论何事都不应想登峰造极,因为有上坡必然有下坡,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功业不求满盈,留有余地。比如对于置钱财家业,勿求多求尽;对于功名地位,勿求高求上。知急流勇退,才能保持人的本性,预先留几分余地,才会安全长久。

【古为今用】

取长补短,完善自我

始终怀着谦虚的态度,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身边人的优点,捕捉它们,并用这些人的优点来点亮自己的人生,我们的人生才能更加光彩夺目。

一天,上帝对一个盲人、一个跛子以及两个壮汉说:“你们沿着这条路一起出发,谁先把幸福之门打开,我将满足他的任何愿望。”说完,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

只见两个壮汉拔腿就跑,其速度快如风驰电掣。而盲人因眼疾,只能一步步试探性地前进,跛子虽有明确目标,可也只能缓缓前进。

历经无数次的坎坷摸索之后,盲人和跛子达成了共识,即盲人背起跛子充当双腿,跛子给盲人充当双眼,两人取长补短,一步步向幸福之门迈进。

眼看着两个壮汉临近终点,一个壮汉突然停下将另一个壮汉狠狠地推倒在地,而后自己继续向前跑去。此时被推倒的人又迅速爬起来追上前者,一脚踢在对方的后腿上。两人厮打起来,他们谁都不允许对方打开幸福之门。

长处是我们应该加以发扬的,但却不能骄傲;短处是我们应该加以克服的,但却不可因此而掩饰。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有出色的观察能力,但不擅长理论研究,结果得出了很多错误的结论。后来,第谷请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做助手。虽然开普勒在观察方面不如第谷,但他很有理论研究方面的才华。在他们的合作下,终于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定律”。显然,他们两人只要有一个不存在,那么就不会有这样伟大的天文发现,也正因为他们的密切配合,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在天文学领域做出卓越的贡献。俗话说“人无完人”,人毕竟不是“神”,是活生生的有着缺点和长处的结合体,尤其是在科学文化发达的今天,分工很细,现代化建设需要有各种各样的专门人才。而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我们每个人又不可能什么都学,什么都懂。因此人与人之间,所长和所短差距很大,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既要谦虚谨慎,时时正视自己的短处,又要不断看到别人的长处,不能因别人有缺点或短处就紧盯着不放,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

老子的智慧告诉我们,修身养性应该多一些取长补短。广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身的缺点,是对待长处、短处的正确方法,也是让人进步的必备条件。


本文标签: 老子 没有 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