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887019


2024年2月7日发(作者:幻灯片大小)

七年级历史金榜学案答案

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一、选择题

1.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空格部分应填

( )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启继王位 d.周幽王被杀

2.“哪吒”和“二郎神”是中国小朋友很喜欢的两位神话人物,在《封神榜》电视剧中,他们帮助一位英明的君王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君王是( )

a.大禹b.商汤 c.周武王d.周幽王

3.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周武王灭商后,就在今陕西西安西定都,当时都城叫( )

a.镐京b.长安c.阳城d.洛邑

a.禅让制b.奴隶制c.世袭制d.分封制

5.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

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b.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c.巩固周王室统治

d.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人口

c.土地和耕牛d.人口和耕牛

a.周天子的亲属b.先代的贵族

c.功臣 d.归附的部落首领

8.“烽火戏诸侯”说的是周幽王“不爱江山爱美人”,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点燃报警的烽火台,戏弄诸侯的故事。当时诸侯们之所以能如约前往是( )

a.想借机见见周王

b.诸侯想去都城求助封赐

c.诸侯为了讨好周王

d.分封制中规定了诸侯有服从周王调遣的义务

9.西周统治末期,所面临的矛盾有( )

①阶级矛盾 ②民族矛盾

③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④国与国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从夏、商、西周衰亡之中,我们得到的历史教训是( )

a.发展经济,提高国力

b.建设军队,保疆固土

c.社会改革,增强活力

d.勤政爱民,和谐社会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西周的都城a:__________。

(2)请写出武王伐纣的地点b:__________。

(3)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__________个封国。请写出图上五个重要封国的名称。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史记》

材料二 见下图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2)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在功臣谋士中,谁的功劳最大?他被封于何处?西周的都城设在哪里?

(3)材料二中的主要枝干相当于哪些人?他们从主干天子那里能分到什么?

(4)封国的统治者叫什么?他们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武王伐纣,灭商建周。

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定都镐京,镐京位于今陕西西安西。

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与判断的能力,首先明确古代的封建是指分封诸侯的意思。再结合题干中“诸

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句话,可知“周代封建”即是指西周的分封制。

5.【解析】选c。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b项“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只是分封制的目的之一,而a、d两项均与周初分封制的内容不相符。只有c项“巩固周王室统治”是周初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

6.【解析】选b。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故答案选b。

7.【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由材料中的“佐周灭商,成就功业”可以判断姜尚是作为功臣受封的。

8.【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分封制中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随时服从周王调遣。

9.【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西周末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都尖锐起来。

10.【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夏、商、西周的灭亡都是由于统治者残暴,激化社会矛盾所致,给后人留下的历史教训是统治者要勤政

【篇二:【金榜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神奇的远古传说达标检测 岳麓版】

>一、选择题

1.炎帝和黄帝是下列哪一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

a.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b.长江流域 d.淮河流域

a.燧人氏b.神农氏c.轩辕氏d.伏羲氏

3.中国神奇的远古传说中,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

a.周口店b.涿鹿c.阪泉d.西安

4.中国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5.“漂漂亮亮写中国字,堂堂正正做中国人。”这是新学期许多学校里的一项主要工作。在我国,汉字的渊源可追溯到传说时代,相传文字的发明者是( )

a.仓颉b.嫘祖c.黄帝d.伶伦

6.下列图片反映黄帝贡献的是(

)

a.①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每年清明时节,黄帝陵总是聚集大量的游客及祭拜者。你认为人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 )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那里的风光特别美丽

c.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d.黄帝发明陶器

8.因禹治水有功,舜将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让给他。这一权力的过渡主要依靠

( )

a.行政任命 b.父死子继

c.非法僭越 d.选贤任能

9.如果拍摄一部反映传说中尧、舜、禹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

( )

a.黄帝和炎帝共同视察舜的工作

b.年老的禹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

c.尧品德高尚、才干出众,勤劳俭朴、爱护百姓

d.尧发明了文字

10.下面对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远古传说完全不可信

b.我们可以完全相信远古传说

c.历史事实是在远古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d.远古传说有夸张成分,但不少传说含有极高价值的内容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万众瞩目的炎黄二帝巨型雕像矗立在郑州黄河岸边炎黄广场,炎黄二帝

塑像高106米,单眼长3米多、鼻高8米,以山为体,山人合一,浑然天成。塑

像左侧为炎帝,右侧为黄帝。炎黄二帝塑像包含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

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伟气概。

请回答:

(1)相传炎黄两帝的主要贡献分别有哪些?

(2)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为什么建在黄河岸边?

(3)今天我们建造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有什么意义?

12.阅读下列图片

:

请回答:

(1)写出图示人物:

图一:,图二:。

图三:,图四:。

(2)图一、二所示人物被后人尊奉为的祖先。图三、四所示人物是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

(3)图三、四所示人物时期,实行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历史上称为“ ”,他们和禹都曾担任过部落联盟首领,其先后顺序是 、 、 。(填写人名)

(4)以上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你认为传说和史实有什么区别?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传说4 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炎帝、黄帝、蚩尤。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炎帝,姓姜,号神农氏,传说他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故选b。

识记能力。传说在4 000多年以前,黄河流域的炎帝和黄帝结成部落联盟,在涿鹿同蚩尤决战,蚩尤战败南逃,被黄帝擒杀。

4.【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黄帝和炎帝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并结成联盟,九黎族的一部分也加入进来,形成以后的华夏族,故人们尊奉炎黄两帝为华夏族的祖先,中国人也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5.【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相传最早发明汉字的人是仓颉。

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解答本题应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文字信息对黄帝的贡献做出判断,其中“造字”相传是黄帝属下仓颉的贡献,故c正确。

7.【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相传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是炎帝,早在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人们就发明和使用陶器,故正确答案为a。

8.【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禹因治水有功,舜将权位禅让给他,可知这是选贤任能。

【拓展延伸】“禅让”的表现

(1)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

(2)首领没有特权。

(3)为群众办事是他的责任和义务。

9.【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炎黄两帝与舜不属于同时期的人物,故a错误;舜年老时,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禹,故b错误;黄帝时期,仓颉造文字,故d错误。正确答案为c。

10.【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高价值的内容。

11.【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第(1)题炎帝的主要贡献从农耕与医药两方面作答;黄帝的主要贡献从制作兵器,造车船、宫屋,挖井等方面作答。第(2)题在回答时一方面可以从黄河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来作答,另一方面可以从炎帝、黄帝生活的地域来回答。第(3)题是开放性的题目,重点回答炎黄二帝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及其对国家民族融合、复兴的影响。

答案:(1)炎帝: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尝遍百草,发明医药。黄帝:制作兵器,造车船、宫屋,教人挖井,染五色衣裳。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传说炎黄二帝生活在黄河流域。

(3)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华夏文明,对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自豪感,团结所有炎黄子孙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历史知识再现能力。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把教材插图和相关内容结合起来掌握,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第(4)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一问,考古资料证实的为史实,未证实的是传说;第二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炎帝 黄帝 尧 舜

(2)华夏族 黄河

(3)禅让 尧 舜 禹

(4)考古资料证实的为史实,未证实的是传说。历史事实是真实可靠的,而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极有价值的内容。

【篇三:【金榜学案】2013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51开运河 创科举精练精析 岳麓版】

>陈朝灭亡前,江南人民厌恶腐朽的陈王朝,盼望南北统一,民间传唱着:“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歌谣中的“汝”指()

a.西晋 b.北周 c.隋朝 d.梁朝

2.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

a.581年b.589年 c.605年 d.618年

3.史学家白寿彝指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这句话的“新形势”主要是指()

a.统一与发展的需要b.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

c.农民起义不断发生d.北方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4.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

a.扬州、北京b.杭州、北京 c.杭州、扬州d.广州、杭州

5.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请说出这条运河的中心是

()

a.长安 b.涿郡 c.余杭d.洛阳

6.大运河沟通南北交通,连接淮河与长江的运河名称是()

a.永济渠 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加强了民族融合

8.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注重背诵,不注重考查治理政事的能力 b.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

c.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d.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d.内阁制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 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1)你能从材料一中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2)大运河的开凿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的发展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二对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谈谈你的体会。

cbabdccdc

10.答案:(1)大运河南北起点、四段名称、洛阳中心、沟通水系等。

(2)经济上加强南北交流,促进经济繁荣;政治上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3)体会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 1 -


本文标签: 传说 考查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