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887021
在促消费优惠政策、新能源汽车产品日臻成熟等多方利好下,国内汽车行业正处于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9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2亿辆,其中汽车3.15亿辆,连续三个月新增量超200万辆,每月汽车产销量亦同比增长显著。
汽车主机厂通过自建研发及整合外部技术供应商协作推进汽车营销、生产的数字化进程。在这一数字化进程中底层基建是各企业技术高管对研发团队的质量和效率把控,从研发过程把控、研发结果评估、研发资源评估三维对内部研发团队、外部技术供应商进行控制,推进主机厂数字化进程。
汽车主机厂在建设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研发面临的挑战涉及到多端、多平台、软硬件结合等多样技术组合。
- 在营销侧与广告供应商协作多平台技术对接投放广告,通过自建大数据在中心追踪广告数据效果,与主机厂呼叫中心、门店销售验证邀约线索有效性,评估广告投放价值。
- 在销售侧多端APP和微信小程序的线上车主服务、品牌宣传、销售在线沟通需要主机厂研发团队整合经销商系统协作完成品牌、销售环节的数据交换和UI、UE的标准统一。
- 在生产侧,通过整合供应链管理系统、生产制造流程系统、车辆测试数据与车辆产品设计侧的车型数据、仿真数据,营销侧用户试驾反馈、购车意向收集等数据结合实现需求、设计、生产、验证闭环的数字化生产过程。
在面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汽车之家逐步深化布局,服务链条覆盖看车、买车、用车多场景,定位从垂直媒体转变为衔接 C 端消费者、B 端主机厂、经销商等各汽车主体的汽车交易及服务平台。有着和主机厂车企相同的理解——向内看,规模与业务扩张意味着更高的组织复杂度,更高的信息沟通与协作成本;向外看,既有业务需要用更细分的场景和更高频的迭代保持用户粘性,新业务则需要在现有平台的数据与技术能力支持下快速起步,这对研发团队又快又好交付产品价值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汽车之家研发团队开始积极寻求组织级的效能提升,希望发挥整体效应,可以为整个行业提供参考借鉴。
汽车之家的研发工具演进
在研发工具的使用方面,汽车之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公司起步期,业务发展的速度最重要。研发各部门业务研发团队根据各自需求,采用不同厂商的工具或开源方案。
第二阶段:随着公司业务更加复杂,希望将部分管理逻辑在工具中实现,减少手动操作。为此,汽车之家尝试做了一些特定场景的自研工具,譬如项目管理工具、看板工具、OKR工具。但工具之间互相独立存在,以点状式铺开。
在这个阶段存在的问题:
- 各事业部研发工具不统一
先前,研发工具链由各事业部或从属于事业部的部门团队各自建设。
这一方面造成了极高的协同成本,有部分团队的任务分配和状态追踪,还在用相对原始的人工、邮件或会议等方式进行;若涉及到跨部门/团队的项目,则沟通协作更加困难。另一方面,优秀的研发实践也难以走出部门,在组织层面进行推广。 - 业务产研协作链条长
由于业务属性,汽车之家内经常存在同一业务服务 BC 两端或需要与其他业务协同的情况。需求来源多,反馈周期长短不一。研发部门往往被动接受需求,抱怨需求变更频繁、质量不高、数量不稳定;而业务方则常感到产研支持不足,进度难以感知。 - 效能现状说不清
工具不统一,意味着大量研发数据分散在不同工具中,且维度不一致。度量缺乏可信的数据基础,研发管理者便难以客观判断整体效能现状,并做出改进的决策。
现阶段,汽车之家效能平台团队开始主要聚焦做一站式平台化建设,完善研发的整体流程和效率的同时,也有效的形成了研发与业务部门的打通和数据关联 ,也为后续效能数据的提取和分析提供了一致性保障。
一站式协作效能平台的整体建设思路
一站式协作效能平台的建设不是简单的系统集成。汽车之家的效能平台建设围绕以下三个特点展开:标准化、可视化、可度量三个特点。
标准化:沉淀各团队共识,保障工具平台能用且好用
既然效能平台最终要让各个业务研发团队用起来,从建设的第一天起就不能关起门闷头干。汽车之家效能平台团队对各研发团队进行了调研,梳理当前研发流程,进而复盘抽象出标准化研发流程。这套标准化研发流程需要获得一线研发团队的认可,才能保障最终交付的工具平台可用。
汽车之家效能平台团队首先在协作效能平台上沉淀了一套覆盖业务、产品、研发、测试多环节的研发标准流程,通过流程规范和流程模板,能够让业务研发团队快速上手。
为了推动业务团队顺利迁移到研发效能平台上,汽车之家做了以下两方面工作:
- 在标准流程的基础上,支持业务研发团队个性化需求
汽车之家协作效能平台引入了传统瀑布式、敏捷 Scrum 等框架,以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属性、不同大小项目的需要。同时,鼓励各团队根据实际情况,在基础规范之上进一步细化流程规范,例如二手车团队优先规范了需求阶段的评审物料完整度、研发阶段的任务拆解口径和 bug 率的定义。
在各业务研发团队使用过程中,效能平台团队也持续收集使用反馈,沉淀最佳实践,提炼共性需求,让平台更加规范、更加好用。
- 循序渐进推广,让业务研发团队快速感受价值
汽车之家以先前已经在组织层面推广使用的看板工具为切入点,带动各团队逐步将需求管理、项目管理、看板管理、文档管理等能力迁移至协作效能平台上。
为了让业务研发团队快速感受价值,协作效能平台也接入了 A-one 发布平台,方便团队管理从需求进入到发布的全生命周期,站在全局视角下改进交付效率。借助统一的工具平台,优秀的研发实践也能够走出部门和业务线,在整个组织范围内传播推广,并在其他团队快速落地。
可视化:以“事”为中心,让业务、产品、研发看到彼此
在协作效能平台的建设中,汽车之家以需求的标准化管理为抓手,以“事”为中心串联起业务、产品、研发三方。从OKR制定,到相关需求进入研发,到功能上线互相挂钩,使价值流动可视化,业务侧、项目侧和产品侧的同事都能直接感知到研发整体进度和关键状态进展。
这不仅解决了业务产研协作链条长,信息不透明导致协作体验不佳的问题,也有助于产研团队自身直观了解研发资源投入在哪些事项上,用精益思路合理调配有限的研发资源。
业务方面:OKR关联项目,产研进展透明
为了提高从业务到研发交付全流程的信息透明度,汽车之家的协作效能平台打通了项目管理系统和OKR系统。在分析O(目标)时,不只可以看到支撑的KR(关键结果),还可以看到哪些项目在支撑着组织目标的达成,在这些项目投入了多少资源、项目进展到哪一步、是否遇到瓶颈。业务侧对研发进度的感知加强了,协作体验也随之提升。
产品方面:需求归于一处,标准化、线上化
无论零散需求或项目需求,用户需求或产品规划需求,各类型需求统一汇总入需求池,统一排期、分类、整合、分发。并且业务团队可以通过需求查看该需求所花费工时、投入资源以及整个进展情况。
这一机制能够带动产品人员主动优化需求质量,邀请研发 Leader 左移提前沟通,减少变更和反复澄清,提升产研配合效率。
研发:统计任务与工时,合理匹配供需
一方面,统一约定任务拆解和估时口径,用任务数和任务大小来量化需求量级;另一方面,统计研发人员的有效编码产出时间,量化供给端的研发资源。
通过供需两端的标准化度量,能够以小时为颗粒度,精准了解研发资源投入在哪些需求上。
这带来了三点好处:第一,产品及研发双方可借此了解研发团队当前工作重心是否符合预期;第二,研发团队可综合考虑研发带宽和需求优先级,合理规划和分配任务;第三,零散的小任务可以穿插排期,提高研发资源的利用率。
可度量:度量不是目的,改进才是目标
基于统一的协作效能平台,汽车之家采集了维度一致、可信度较高的过程以及结果数据,开始逐步建立研发效能度量体系,量化评估分析效能现状。目前汽车之家主要关注研发的交付能力、效率与成本。
度量建设分步走
第一步,打通协作系统、业务系统、支撑端、基础系统数据链,在研发工具进行全流程埋点,收集效能相关数据。
第二步,建立汽车之家研发指标库,按交付效率、交付质量、交付成本、交付能力、持续改进等不同维度进行分类展示,对每个指标的口径、图形做了可视化展示。
第三步,度量分析,首先按照组织、项目维度、人的维度做了分析报表及优化建议,另外有的团队想看一些更细致和个性化的指标,后面会建设做自定义报表,可以快速查找放在自己的看板上,自行进行统计分析。以报告形式呈现给各团队、各业务方
第四步,避免为度量而度量,让度量驱动洞察改进。研发团队发现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后,会下探定位到存在较大改进空间的单点,例如某团队或某段时间,并组织分盘分析会议,讨论优化建议及改进方向。
指标选取与实践
关注指标组合
现阶段汽车之家比较注重交付效率、交付过程质量和交付能力、需求吞吐率等指标。在度量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留意不同类型指标的搭配组合:选取全局结果指标用于评估能力,局部过程指标用于指导分析改进,滞后性指标进行事后复盘。
比如:
- 需求交付周期、需求吞吐量是全局结果指标,可用于对交付效率进行整体评估。
- 交付各阶段耗时、需求变更率、需求评审通过率、缺陷解决时长是局部过程指标,可用于指导分析改进。
- 线上缺陷密度是滞后性指标,线上缺陷已经发生了,我们能做的就只有复盘、对缺陷根因进行分析,争取在下个统计周期内能让质量提升、指标好转。
通过研发成员的复盘,把经验和知识沉淀下来,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扩展度量指标体系。
例如,我们通过分析复盘发现,需求吞吐量偏低,常常来自于同一时间处理的在制品(Work in Progress)过多,成员需要在频繁切换上下文,导致效率下降;而在制品过多的先行指标是需求积压上升。因此,当我们试图解决迭代实际完成的需求数量少于计划这一问题时,可以将在制品数量与需求积压数量也纳入度量。
引入代码当量
除了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工时、需求、任务等常规数据,汽车之家通过思码逸引入了行业先进的编码环节工作量指标——代码当量,作为基础指标。
一方面,代码当量指标可以挤掉代码中的水分,避免代码移动、增删等行为带来工作量的大幅波动,比起行数指标更加科学合理,可用于统计周期产出、人均产出、缺陷密度等。
另一方面,代码当量指标直接解析代码的逻辑复杂度与重要性,不依赖规范成熟的研发流程,不受手工记录数据不全不准不及时的影响,健壮性较强。由于汽车之家正在建设并迁移至统一平台,研发实践有所调整,代码当量指标可用于及时发现数据偏差,牵引各团队关注研发流程规范,保障效能度量可信且健康。
例如,当代码当量显著偏低或偏高时,需要结合需求吞吐率和工时,下钻分析编码工作量是否合理。编码工作量不合理背后,可能是需求数量与质量问题,可能是有效编码工时不足,可能是技能栈不到位,也可能是提交不及时等研发流程规范问题。
试点团队下钻分析后,发现有效编码工时与需求数量存在优化空间。通过在研发全员参与需求评审前增加一轮产品与研发 Leader 的沟通,提前对齐信息,试点团队推动每季度人均会议时长减少 20+ 小时,多个产品的需求一次通过率提升,降低了产研的协作成本,使研发人员能够更专注于编码工作。
当前汽车之家的研发效能分析还处于初级阶段。效能指标数据越来越统一、丰富和标准化,同时也支持数据的下钻;通过协作效能平台,我们可以辅助业务团队提效降本,同时也可以促进我们的工具生态和研发方式不断迭代,这正是我们的价值。
写在最后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内外部形势,汽车之家将持续深耕研发数字化升级,用先进研发工具武装团队,打造效能管理驾驶舱,数据驱动,降本提效,以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博取更大的主动权!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从汽车之家效能平台建设看汽车行业研发数字化之路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freenas.com.cn/jishu/1727376821h1110941.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