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887021
2024年1月24日发(作者:ta课程是什么意思)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预 CE
世界上的地位,世界人民见证着我们的点滴成长是不争的事实。 在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之
前,中国的GDP总量早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 的地位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在各国经济都在衰退的
时候,我们的经济在增长。虽然我国还有很多未完善的体制,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我们一定 可以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毛主席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最 终还是你们的。现在世界就要交到我们手上了,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实现祖国经济的腾飞。
正文
1、 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的三大主线。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们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对未来十年人民币国际化、 能源产业、粮食安全等
十方面经济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显示,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将贯穿中国未来的 经济发展进程。
1.1、 经济国际化
经济国际化明显地反映在新兴市场的金融和资本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深度与广度上。
为,未来十年人民币将加快国际化步伐,
比重甚至将高达 15%
分析师们对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作出预期, 预计到2020年,上交所上市的境外公司比率将达 15%
左右,约为1000家,其中世界500强至少有50家;B股市场将有可能与 A股合并。中国国债将成 为外国央行外汇储备资产的一部分,企业债也将成为大型金融机构全球资产组合的组成部分。
1.2、 产业高级化
产业高级化表现在新产业的拓展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两方面。 金融危机之后,新能源将支撑
全球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周期。 分析师们预测,到2020年,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比例将从目前的 70%
下降到60%以下,相对清洁高效的油气比例将从 23%提高到近27%非碳基能源比例将从 7%提高到
15%甚至更多。同时,新能源汽车可能把中国带入汽车强国。 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拥有各类
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国家之一。
产业高级化还表现在,十年之后,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占国内市场比例将提高到 60%物联网
将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 文化创意产业将迅速崛起; 科技进步对粮食单产的贡献有较大提升
空间,未来十年我国粮食增产将超过 10%
1.3、 市场深度化
市场深度化表现为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的“百货公司”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的形成, 同时也表现为实体经济外延扩大化和服务高端化。分析师们认为,到 2015年,我国新车销售市场
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但到 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
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十年之后,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占国内市场比例将提高到 60%
出口将占我国汽车产量比例的 20%
未来十年,作为传统产业的纺织工业的增长点及对社会的贡献将主要体现在产业用纺织品上。 产业用纺织品市场规模将急剧扩张,覆盖交通、铁路、水利、机械、医药卫生、军工等领域。城市 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也将充分释放装饰用纺织品、床上用品等家用纺织品市场需求。
人民币加快国际化步伐,新能源汽车把中国带入汽车强国, 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
银行走向“金融百货公司”。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物联网”把网 络生活推向新阶段,粮食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资本市场趋于国际化,城镇化率接近
2、 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的发展趋势
2.1、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 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
60%
重都将明显提高。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
分析师们认
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国际储备、外汇交易中的比
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
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 15%。至U 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
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 4.2 : 1左右,年均升值约 4.5%。今后10年,人民币
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 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
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 75.7万亿元左右, 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 11万亿美元。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
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 GDP总量的20%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 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 贸易和投资的双顺
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 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 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 出口
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 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 或只
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 出。
2.2、 趋势之二: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将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大众品牌。
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汽车市场高速成长带来的能源和环保压力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很可能成为我国汽车
工业缩小与汽车强国之间差距的一个契机。
中国新车消费市场规模超过美国的时间可能比想象的要快, 这一天将在2015年来临。2020年,
我国汽车年产量将超过 2000万辆,比今年翻一番。届时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至少 1.85亿辆,成 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高速成长的中国汽车市场将给能源和环保带来巨大的压力, 迫使中国将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步伐,同时继续提高传统汽车的节能减排技术。 技术进步将促使中国汽车工业缩小同世界汽车强国
的差距。
2020年,我国汽车出口占整个国内生产的比例将会由去年的 7.3%提高到20%£右。伴随着汽
车的大量出口,中国将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的大众品牌。
2.3、 趋势之三:能源消费居世界第一国内能源产出与需求间差距拉大,能源进口占总消费比例进 一步提高。
未来1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但人均能源消费量仍只有日本和西 欧国家的一半,不到美国的 1/3,相当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我国国内能源产出与需求间的差距将进
一步拉大,能源进口占总消费的比例将从目前 3%是高到2020年的20%
近年,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力度加大,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自 2004年的1.6逐渐回落,2008年降
至0.44,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型经济体极其罕见。如果这 一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超低的能源消费弹性
系数能够维持,今后 10年我国GDP平均增长8%勺情况下,能源消费将年均增长约 4%至2020年
我国能源消费总 量将超过45亿吨标准煤,相当于 32亿桶原油,接近美、英、法、德、意的总和。
大力发展水电、核电、风电乃至太阳能等非碳基能源,并大力发展和推广硫回收、碳捕集等清 洁能源技术,是我国走出能源困境的唯一出路。预计到
前的70%下降到60%^下,相对清洁高效的油气比例将从
7%提高到15%甚至更多。
2.4、 趋势之四:银行走向“金融百货公司”
生积极影响。
未来10年,我国商业银行将从传统以“融资中介”为核心向以“财富管理”为核心转变,零 售业务将成为未来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目前对银行利润贡献最大的对公业务占比将明显下降。
未来银行在代客理财时,投资领域将从股票、债券、基金等传统领域扩展到结构性衍生品、商 品乃至艺术品。
银行将不再以柜台服务为主,目前在银行网点供客户缴费、存取款、查询的金融终端有望“飞 入寻常百姓家”,网上银行将完成过去只能在银行网点办理的各种业务。作为银行为客户推出的最 便捷的支付工具,银行卡在功能和外型上将有大的飞跃。
作为金融加速器,银行杠杆化产品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实体经济投资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
银行消费信贷推动消费者杠杆化率提高,对扩内需、调结构的经济转型战略发挥积极作用。
2.5、 趋势之五: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 创新将促使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结构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
未来10年,中国将由纺织工业大国跃变为强国。在纺织服装市场整体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 家用尤其是产业用纺织品市场的扩展将尤为引人注目。就纤维消费总量而言,服装、家用和产业用 纺织品将“三分天银行杠杆化产品将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实体经济 投资产2020年,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比例将从目
23%提高到近27%非碳基能源比例将从
下”。
我国服装市场的发展前景未可限量。回顾改革开放 30年,我国服装企业数从仅约两万家增加
到近30万家,从业人员从不到百万增加到超过 400万,服装产量 从不到20亿件增加到超过 200
亿件,服装出口从约10亿美元发展到超过1000亿美元,我国成衣出口总量占全球出口总量份额超 过三成。目前我国城镇人均 衣着支出超过1000元,是农村居民的五倍以上。未来城乡服装消费市
场都将呈现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对于服装,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市 场空间更为广阔。目前我国服装、家用、产业用纺织品
消费纤维的比重为 53: 33: 14,与本世纪初的68: 22: 10相比,服装占比明显下降, 预计10年 后, 这一比例将演化为 40: 35: 25,类似于当今欧美国家“三分天下”的格局。
未来10年,纺织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实现本世纪头 20年发展目标的进程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 的支撑作用。纺织工业产业规模将保持增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 缓,产业结构得以优化提升。预
计到2020年,我国纤维加工总量将突破 4000万吨,保持在全球总加工量中 40%勺比重。
2.6、 趋势之六: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 潜力最大的是文化与其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深层次结合。
未来10年,文化创意与传统产业将快速融合,形成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范式 ----- 文化创意
经济。文化和创意元素的融入将提升传统产业, 而传统产业的产品和服务也将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
载体。
互联网等数字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将极大地激发全民创意, 并将加速创意的商业化实现。今后
10年大量文化创意企业将层出不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数个综合性旗舰企业。 2020年,这些企业
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将从目前的 3滙高到约7%
高新技术将是文化创意经济的加速器。 数字传播技术传入千家万户,使个人随时随地参与和发
表创作成为可能,数以亿计的网民是一笔非常巨大的创意资源。
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将在专业化、 精细化的细分市场各领风骚,但大量零散的创意人才和企业趋
向于按领域、流派、功能在一定的区域集聚。这些文化创意集聚区也将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 品牌。
2.7、 趋势之七:网络生活进入物联网阶段“物联网”将引领电子消费进入一个更便捷、人性化、 智能化的新时代。
未来10年,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将加速相互融合,我国消费电子产业 融合创新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物联网将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 引领电子消费进入一个更便
捷、人性化、智能化的新时代。
消费类数码产品设计将呈现出更加便携化、 个性化的趋势。小型化、超薄化并具有时尚、 轻巧、 简单易用特性的数码产品将成为消费的主流。 绿色技术成为消费类电子产业首要关注的焦点, 节能、 环保、健康的产品设计理念,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主要发展趋势。
未来10年,“物联网”这个高科技名词将由概念逐步走向大规模应用, 掀起世界信息产业的第
三次浪潮。它通过感应器把新一代 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 中,形成普遍连接的互联网络,
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神奇整合。借助“物联网” ,人类能够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
产和生活,全新的网络新体验将实 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8、 趋势之八:粮食长期处于紧平衡 良种推广、化肥应用和提高机械化水平仍然是粮食增产的有 效手段。
未来10年,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改善,将对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粮食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来自人口总量增加。 到2020年,我 国人口总数将达到14.1亿左右,
粮食工业和出口需求在政策调控下有望保持相对稳定,粮食需求的增长将在 10%£右,需求刚性较
强。
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对保障粮食供应至关重要, 而科技进步对粮食单产的贡献有较大
提升空间,未来10年我国粮食增产将超过 10%但长远来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 场等因素影响,大幅增产的难度加大,我国粮食中长期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未来10年应着眼于粮食安全的国际视角,树立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粮食安全 观;着眼于我国丰富的食物资源,树立以谷物为中心、粮食为重点的综合化食物安全观,最终构建 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要保障未来10年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做到“四个确保”
麦和玉米的自给率保持在
:确保粮食总产量持续稳步上升,全
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突破 5.5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实现 400公斤;确保我国大宗谷物基本自给, 大米、小90%— 95%大豆自给率力争恢复到 55%— 60%豆类、养麦、谷
子等小杂粮扩大出口;确保国家粮食储备规模保持在相当于当年粮食消费总量
上,
25%— 30%勺水平小麦和稻谷的储备量分别保持在 50唏口 25%左右;确保形成建全和完善的现代粮食物流系统。
2.9、 趋势之九:资本市场趋于国际化 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将提升我国在全球资本市场的
份额和地位。
未来10年,中国资本市场将进一步向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基本完成从“新兴加转轨” 向成熟市场的过渡,初步形成完善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格局。
2020年,沪深市场市值将达到 80—100万亿元人民币,比目前翻两番,上市公司数量有望从 目前的1638家增加到5000家。机构投资者快速发展,其中共同基金、信托基金、企业年金、保险 基金和社保资金等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的份额将占到 90%左右。
届时债券市场规模将超过股票市场, 可能会是股票市场规模的 2至4倍,债券融资占国内金融
机构部门融资的比重将从目前的 10.8%提高到35%以上。
更多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将陆续推出,能源、金属、农粮畜牧产品等期货品种日趋完善。金融 衍生品,如股指期货、利率期货、债券期货和外汇期货也相继推出。
2.10、 趋势之十:城镇化率将接近六成 户籍制度将逐步开放,中小城市将成为吸纳农村人口转移 的主力。
未来1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八亿,城镇化率将接近 60%与发达国家普遍的 80%的城镇化
率仍有很大差距。
按户籍计算,我国目前城镇人口不到五亿,比常住人口少一亿多。 这一亿多城镇常住人口属于
“不完全迁移”,其特点是单身、短期流动,人在城市工作,其家 庭、消费、权利行使和保障都在
农村地区进行。这部分“不完全迁移”人员今后若得不到制度设计的保障,将成为中国社会重大的 不稳定因素。
因此,现有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相关的配套公共服务的完善是大势所趋。 预计未来我国户籍制
度改革进程将加快,进一步清除农村进城务工劳动力在城市落户的体制和制度障碍。由此,今后 10年我国实际城镇化率将从目前的约 37%提高到42鳩上。
但现有的户籍制度不可能完全取消, 否则我国将出现其他不少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城市大规模贫
民窟的现象。
城市化进程将推动中国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 随着进城务工农民的加速增加, 非农务工收入占
农村居民收入的比例目前约为 40%预计未来10年将提高到50%。考虑到相当一部分转移劳动力
已经实现“完全迁移”,其收入增长将划归城市部分,因此原有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将比统计中的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更快。
结论
中国经济实现了长达近 30年的快速发展,我们对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充满信心。这是因为: 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我们能够争取一个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中 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 拥有支撑经济更大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 有日益增
长的市场需求,有丰富的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劳动力资源, 有一批通过改革创新成长起来的富有
活力的企业,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世界最大的人口规模,在长达近三十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年均 9.6%的高
速增长。使中国经济从解决温饱到基本实现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在经 济总量大幅增加的前提下,仍然继续保持了年均近 10%(9.76%)的增长,既消除了通货紧缩,又没
有明显的通货膨胀,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效益改善,波动减少,协调性增强。
只要我们抓住战略机遇,应对各种挑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始终坚持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就一定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
致谢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展望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freenas.com.cn/free/1706083933h501242.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