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887021
2024年2月21日发(作者:ppt显示控件未注册)
类风湿关节炎-健康问答-丁香医生
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类慢性、进行性和炎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部位多为手、腕、足的小关节。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出现关节游走性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等症状。晚期的患者可出现关节僵硬畸形、骨骼肌萎缩等症状,甚至可发展为残疾。进而引发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代谢系统并发症。
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有何区别?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其实是两种病因完全不同的疾病,风湿性关节炎是感染性的,因为链球菌感染造成的,一般有明确的前驱感染史,确诊后可以通过使用抗生素比较容易地治愈,而类风湿只是在症状上与风湿有些类似,其病因是自身免疫性的,治疗上要相对麻烦不少。
(1)风湿性关节炎一般起病急剧,有咽痛、发热和白细胞增多,以四肢大关节受累多见,为游走性关节肿痛,关节症状消失后无永久性损害,而且常同时发生心脏炎;
(2)类风湿关节炎是关节滑膜发炎,有炎性细胞浸润和渗液,致使关节周围组织出现囊性改变,以小关节受累多见。表现为晨僵、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晚期则表现为关节僵硬和畸形,功能丧失,导致残废,部分患者除了关节病变以外,还可出现关节外病变。如:发热、口眼干燥、贫血、皮下结节、血管炎等。有关节外病变者,提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比较重,治疗上应全面考虑,因此早期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痛有什么特点?
全身一个或多个关节肿痛,大多为手指关节对称性肿痛,偶尔为游走不定的多关节肿痛,以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足关节为主。关节痛以夜间、晨起或关节启动时明显,主要为酸痛、胀痛难忍或向关节周围方射。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表现有哪些?
发病初期可出现单一或多个关节肿痛,大多为手指或足趾关节对称性肿痛,偶尔呈游走不定的多关节肿痛,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及足关节最多见,其次肘、肩、踝、膝等关节,远端指间关节及脊柱极少受累,受累关节炎症导致充血、水肿或渗液,常致关节肿痛、压痛及僵硬不适,关节痛往往以夜间、晨起或关节启动时为著,急性发作时,关节普遍肿胀,疾病晚期常出现「天鹅颈」「纽扣花」样畸形。
晨僵是怎么回事?
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非常突出的一个临床表现,患者早晨起床或睡醒之后,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同时可伴有肢端发凉、麻木等现象,严重时可有全身僵硬感,经活动后,症状会缓解,甚至消除。晨僵持续时间的计算,应从病人清醒后开始活动算起,到患者晨僵明显减轻时为止,通常以分钟计算。
晨僵的原因是什么?
出现晨僵的原因是由于在睡眠或运动减少时,水肿液蓄积在炎性组织,使关节周围组织肿胀所致。病人活动后,随着肌肉的收缩,水肿液被淋巴管和小静脉吸收,晨僵也随之缓解。因此,只要受累关节活动减少或维持在同一位置较长时间,白天也可出现关节发僵,事实上和晨僵是一回事。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急性期或病情活动期均有晨僵的表现,持续时间和滑膜炎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均可出现晨僵,但极少像类风湿关节炎一样持续 1 小时以上。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就诊时应说明有没有晨僵,持续多长时间,这对医生诊断病情是很有帮助的。随着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缓解,晨僵持续时间缩短,程度减轻,所以,晨僵是判断全身炎症严重程度的一个很好映射。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外表现有哪些?
(1)皮肤表现:约 2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会出现皮下结节,称为类风湿结节,单个或数个,如橡皮样,无触压痛;
(2)肺部表现:肺部受累可出现胸膜炎或间质性肺炎,胸腔积液
等;
(3)心脏表现:心包炎,心包积液,有时可出现心脏瓣膜关闭不全;
(4)眼部表现:结膜炎,巩膜炎,眼底血管炎;
(5)其他:除上述系统外,可出现淋巴结肿大,贫血,体重减轻,肝脾肿大等关节外症状。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与中青年类风湿关节炎有哪些不同?
(1)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起病形式缓慢,病程较长,而中青年患者常常急性起病,病程较短;
(2)手足肿胀是老年类风关的特点,其关节症状和关节功能障碍程度均重于中青年患者;
(3)老年类风关患者贫血多见;
(4)老年类风关患者并发症多于青年患者。
类风湿关节炎是怎么发生的?
病因不明,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等,遗传因素造成了类风湿关节炎的易感性,感染可能触发发病,多种复杂的致病因子导致了关节与全身的免疫紊乱。
类风湿关节炎会遗传吗?
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其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轻微的家族聚集倾向和孪生子共同患病的现象,提示遗传因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但是导致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遗传只起一定作用。遗传因素部分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但并不一定遗传,目前研究认为,遗传因素造成了类风关的易感性,感染可能触发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情况如何?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分布于所有的种族和民族,病人遍及全球,以温带、亚热带和寒带地区多见,热带地区少见。外统计的发病率为 0.5%~3%。现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完全无类风湿关节炎,就连最炎热的国家巴西,患病率也占 0.1%。就种族发病情况看,黑人发病率远较白人为低。我国与国际风湿病学学会联盟合作
进行了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初步结果是: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为 0.3%~0.5%;农村高于城市;汉族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民族;女性患病多于男性。按此粗略计算,我国大约有 360 万~600 万病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人中,女性比男性多,一般女性为男性的 2—3 倍。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率一般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妇女的发病高峰在 40~49 岁及 60~69 岁两个年龄段。
怀疑类风湿关节炎应做哪些实验室检查?
一般需要检查血、尿常规、血沉、C- 反应蛋白、生化(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等)、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RF-IgM)、抗环状瓜氨酸(CCP)抗体、关节 X 线片等。
什么是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因子(简称 RF)是人体内的一种自身抗体,可以用来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据研究报告,在类风湿病人中,类风湿因子阳性率占 40%—70%,其中尤其以病变广泛、病情严重、病程长、活动期及有关节外病变者的阳性率为高,且长久存在。正因为如此,国际上通用的诊断类风湿标准中,都将类风湿因子列为其中之一。类风湿因子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血清学标志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标志。约
90%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 RF 呈阳性。某些自身免疫病,如冷球蛋白血症、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SLE 等患者都有较高的阳性率。一些其他疾病如血管炎、肝病、慢性感染也可出现 RF。
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否就是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在很多结缔组织病中都可以出现阳性,甚至 5% 的正常老年人类风湿因子可阳性,随着年龄的增高,阳性率可增加,年龄超过 75 岁的老年人,类风湿因子假阳性率为 2%-25% 不等,且在许多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可出现,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皮病等,因此不能单纯以类风湿因子来判断类风湿关节炎。
何谓类风湿结节?
类风湿结节是重要关节外病变之一,结节为结实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多见于经常受压或摩擦部位的皮下,肌腱或骨膜上,类风湿结节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晚期。
风湿三项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有什么价值?
传统的风湿三项是指:「抗 O」、C 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RF)。抗 O 抗体高,有利于 A 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诊断;C 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如 C 反应蛋白高,提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 RF 在类风湿关节炎中阳性率 50%-70% 左右,持续高滴度 RF 常提示类风湿关节炎处于活动期,骨侵蚀发生率高,预后不好,因此,类风湿因子对类风湿关节炎有一定的诊断意义,C 反应蛋白可判断疾病的活动性,抗 O 与类风湿关节炎无明显关联。
如何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有 ACR1987 年的标准及 ACR、EULAR2009 年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后者更有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ACR1987 年的标准
(1)关节内或周围晨僵持续每天至少 1 小时,病程至少 6 周;
(2)至少同时有 3 个关节区软组织肿或积液,至少 6 周;
(3)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区中,至少有一个关节区肿胀,至少 6 周;
(4)对称性关节炎,至少 6 周;
(5)有类风湿结节;
(6)手 X 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
(7)类风湿因子阳性。
凡符合上述 7 项者为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符合上述 4 项者为肯定的类风湿关节炎。
2010 年的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继续使用 ACR 1987 年分类标准,同时采用了2009 年ACR /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提出的新的 RA 诊断分类和评分系统,对RA 的诊断标准进行了重新界定。
类风湿关节炎能治愈吗?
虽然目前尚未有能治愈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但是及早治疗还是有助于预防残疾的发生。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多数病例可使病变完全消失,通常将这种治愈称为临床缓解。
类风湿关节炎该如何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性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以药物治疗最为重要。常见的治疗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植物药制剂等,患者不能随意用药,不能过多使用激素类药物,要多使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关节置换和滑膜切除手术。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1)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布洛芬,吲哚美辛,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塞来西布等;
(2)慢作用抗风湿药:包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硫唑嘌呤,雷公藤,金制剂,环孢素等;
(3)糖皮质激素:包括全身应用及局部应用,全身应用起效快,但副作用多,局部关节腔内注射副作用小,但每个关节每年注射次数最多不超过 3 次;
(4)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白介素受体拮抗剂等。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能否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有助于控制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但该药不能阻断类风关的进展和关节破坏,而且长期应用还可能产生副作用。
一般认为,当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具有下列情况时,可以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1)有严重的关节外病变,如有血管炎、心肌炎、心包积液、间质性肺炎等;
(2)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病情严重或比较严重时;
(3)目前认为,糖皮质激素可以在其他慢作用药物尚未显效前使用,在等待慢作用药物如金制剂、氯喹、羟氯喹、青霉胺、甲氨呤等起效时使用,当这些药物起效时,即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剂量,逐渐停用。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制剂有哪些?
生物制剂,即基因工程蛋白,是目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最新且最具疗效的药物,这类药物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抑制免疫系统中与类
风湿关节炎相关的组分来发挥疗效。生物制剂通常在其他药物未能阻止炎症发生的情况下使用,可减缓甚至终止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进展。
(1)TNF 阻滞剂可通过抑制一种称为肿瘤坏死因子(TNF)的炎性蛋白来减轻疼痛和关节损伤。TNF 阻滞剂可以阻止部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恶化,包括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等;
(2)其他抑制免疫系统不同区域的生物制剂包括托珠单抗、阿那白滞素和 B 细胞单克隆抗体。
哪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需要接受外科手术,具体如下:
(1)肌腱断裂或有断裂的危险;
(2)神经压迫或有压迫的危险;
(3)类风湿结节伴有疼痛;
(4)颈椎不稳,半脱位,伴有神经系统体征;
(5)严重畸形引起日常活动困难,如髋关节过度内收畸形;
(6)牙齿咬合困难需行下颌关节髁状突切除术。
如何处理突然发作的关节疼痛?
通常予以非甾体抗炎药对症处理,临床应用较多的包括美洛昔康、塞来西布等口服或肌注药物。
如何应对「晨僵」症状?
一般建议夜间睡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另外在生活中应注意以下事项也可减少晨僵的发作:
(1)保证充足的睡眠,也会减轻晨僵症状;
(2)睡眠时不要压迫关节,可以用枕头或其他物件支撑关节;
(3)起床前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肢体伸展动作;
(4)起床后可以先冲一个热水澡;
(5)当疼痛和僵硬减轻以后,可以再做一些肢体伸展活动;
(6)秋冬季节要确保卧室温度保持在 20 度以上,寒冷的睡眠环境更容易诱发晨僵。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以生育吗?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是可以生育的,但必须以病情得到适当控制为前提。因为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在病情处于活动时,一方面往往四肢关节肿痛,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即使怀孕,在服用较多药物的情况下,很难保证对下一代不会产生影响。若病情较严重,除了关节外,其他部位如心、肺等也都会累及,一旦妊娠,便有危及病人生命危险。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准备生育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在妊娠前,需要请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对病情作出判断,否则会使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加重,甚至影响到胎儿的健康。
类风湿关节炎本身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然而当母亲患有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抗体检测为阳性时,可导致新生儿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怀孕前及孕期如何调整药物?
一般认为,孕前半年应停用甲氨喋呤、硫唑嘌呤等具有生殖细胞毒性的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柳氮磺嘧啶、氯喹、雷公藤等药物在孕前 3 个月应停服。若在妊娠期间症状未完全缓解,可以使用小量泼尼松治疗,因其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却能稳定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所以可适当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妊娠初 3 个月及妊娠后期必须严格限制使用,仅必要时可在妊娠中期应用。甲氨喋呤、环磷酰胺、金制剂、青霉胺、雷公藤等均不宜应用。哺乳期间,若因病情需要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时,最好使用半衰期短的药物,如布洛芬等。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该如何保护关节?
(1)在日常生活中,病人应尽量要利用较大和有力的关节,如提重物时,尽量不用手指而用手臂和肘关节,不只用手指作支持,应以手掌来支撑。拧瓶盖时,不要只用手指拧,应以掌心加压力来拧。不要过度强烈使用小关节:关节发炎时,会变得不稳定,更容易受损伤。用力的时候,小关节如手指关节就更易出现变形;
(2)要注意工作与休息的平衡,并根据病情及时作出调整。不要关节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如不要长时间站立,在适当时候坐下来休息。坐下时,应经常变换坐姿、转换双脚位置,舒展下肢的筋骨,或起来走动一下。应避免手指长时间屈曲,如写字、编织、打字、修理,
应不时停下来休息,舒展一下手指。活动时感到关节疼痛,应立即停止活动,检查活动方法是否不当;
(3)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姿势。不要使关节长时间处于变形位置:如坐下时,膝关节不要过分屈曲,双足应平放在地上;
(4)要注意减少工作和日常生活的体力消耗,不要过度体力消耗:如家里物品的放置应科学合理,轻便和不常用的物品放在高处,常用物品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笨重和不常用的物品放在柜子的下面。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如何改善手的灵活性?
关节炎可能会影响手的灵动度,但是如果较早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手的灵动度会得到改善。
(1)做轻柔的被动运动(比如请其他人活动你的手指)可以改善关节的灵活度;
(2)避免紧握拳头或者挤压手关节,拿东西时尽量用手掌着力而非手指,尽量双手同时着力而非单手着力;
(3)热水浴或者热敷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使肌肉放松;
(4)夹板疗法: 通过把关节放在合适的位置使关节放松,这样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而且,这些夹板在你进行一些活动的时候可以加强关节的稳定性;
(5)避免进行一些开始之后自己不能停止的活动,出现疼痛时,先使自己稳定下来。
类风湿关节炎是否最终都会残疾的?
不一定。类风湿关节炎严重者才可能残废或者残疾,而对于早期的类风湿患者致残的可能性较小。所以患者要重视类风湿,一旦发现症状就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治疗,避免残疾的发生。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如何安排运动锻炼?
(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急性期不易活动,因为活动容易损伤关节滑膜而使关节炎症进一步加重,故此时期不应做过多的肢体关节活动;
(2)急性期炎症控制后,即应开始积极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和体育锻炼,患者可根据关节活动程度,逐渐增加肢体关节活动量。功能锻炼应避免过度疲劳,从而保护关节的功能,防止关节进一步挛缩、强
直和肌肉萎缩;
(3)运动选择:晨练和散步不仅可增强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体质,促进其康复,而且可以增加关节的适当活动,从而减少关节强直与畸形,减少残疾的形成。
①快速走路和倒走。这是一般人容易掌握而且能坚持的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所谓快速走路,即每分钟 120 步,时间由短到长。所谓倒走,即退着走,在平道上或广场上进行,每次 100-200 步,可与快速走路交替进行。体质较好的病人,还可进行快跑、长跑和变速跑;
②骑自行车,跳老年迪斯科、传统舞蹈、健美操等;
③太极拳、太极剑、五禽戏等;
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身体情况及自己的爱好等选择 1-2 种。病情较轻的可选择动作复杂、活动量大的活动如太极拳、太极剑、老年迪斯科等;病情较重,行动不太方便的可选择动作简单、活动量少的活动如散步、慢跑等。病人也可针对自己的病变关节来选择不同部位的关节体操。
类风湿关节炎的饮食应注意哪些?
(1)第一,花生、白酒、白糖以及鸡、鸭、鱼、肉、蛋等食物摄入过多,会使体内酸碱度值一过性偏高,使乳酸分泌增多,且消耗体内一定量的钙、镁等离子,而加重症状。同样,若吃过咸的食物如咸菜、咸蛋、咸鱼等,会使体内钠离子增多,而加重患者的症状;
(2)食海产类产品:如海带、海参、海鱼、海虾等,因其中含有尿酸,被人体吸收后,能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盐结晶,使关节症状加重;
(3)忌食高脂肪类:如牛奶、肥肉等,炒菜、烧汤也宜少放油。
如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感觉症状好转,是否就可以停药?
类风湿关节炎目前还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因此治疗目的为:减轻关节肿痛和关节外症状;控制关节炎的发展,防止和减少关节的破坏,保持受累关节的功能;促进已破坏的关节骨的修复,而且,类风湿关节炎不可能完全治愈,只能缓解,需要终身治疗。患者觉得症状好转,可以适当减量,但不能停药,一旦停药,病情会反复发作,因此,患者应定期风湿免疫科门诊随访,切不可擅自停药。
类风湿关节炎常见的死亡原因有哪些?
类风关主要引起对称性关节病变,最终导致关节破坏、畸形及功能丧失,部分患者可引起关节外表现或其他并发症,其中重要脏器受累病变严重时,可导致死亡,主要死亡原因包括继发呼吸道感染、心包炎导致心脏压塞、肾衰竭、消化道出血。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类风湿关节炎-健康问答-丁香医生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freenas.com.cn/free/1708505320h526180.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