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887021
目录
ARP协议
MAC地址
ARP: 地址解析协议
ARP协议: 同一局域网内
寻址: 从一个LAN路由至另一个LAN
有了IP,为什么还要MAC
以太网
物理拓扑
不可靠、无连接服务
以太网CSMA/CD算法
以太网帧结构
802.3以太网标准: 链路与物理层
交换机
交换机: 多端口间同时传输
交换机转发表:交换表
交换机: 自学习
交换机: 帧过滤/转发
自学习与转发过程举例
交换机互联
多交换机自学习举例
组织机构(Institutional)网络
交换机 vs. 路由器
网络设备对比
虚拟局域网(VLAN)
VLANs: 动机
VLANs
跨越多交换机的VLAN
PPP协议
点对点数据链路控制
PPP设计需求[RFC 1557]
PPP无需支持的功能
PPP数据帧
字节填充(Byte Stuffing)
802.11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
体系结构
主机如何连接上无线局域网过程
802.11:多路访问控制
802.11 MAC帧结构
最近家里买了个路由器
ARP协议
MAC地址
mac地址全球唯一,固化在网卡中。如果用软件修改,一定要保证在局域网中唯一
mac地址和ip的区别
- mac地址是链路层的地址,ip是网络层的地址
- mac地址在网卡,机器换个局域网依然可以用这个mac地址,可以携带。ip肯定不行,依赖子网
ARP: 地址解析协议
LAN:局域网
- 每个主机和路由器,都会维护一个表,mac和ip的关系
- TTL时间后会丢弃,防止ip修改
ARP协议: 同一局域网内
AB结点在同一局域网,如何建立ARP表的过程。TTL超时后重复执行过程。
寻址: 从一个LAN路由至另一个LAN
AB结点不在同一局域网,如下图所示,假设A给B建立连接,发送数据
- A构造的IP报文,其中源IP地址是A的IP地址,目的IP地址是B的IP地址
- 但是A还要构造 链路层的帧,把A到B的IP报文封装到帧,帧上添加的源MAC地址是A的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是 R(左)接口的MAC地址
- (路由器不同接口有不同的ip地址和mac地址,估计是不同的网卡;且电脑A跟路由器一样,也是网络结点、也有路由表,所以A根据路由表会把数据下一跳到路由器R,但A不知道R的左侧接口mac地址,所以根据ARP协议A可以获得R的mac地址)
4.帧从A发送至R
5.R接收帧,提取IP数据报,传递给上层IP协议
6.R转发IP数据报(源和目的IP地址不变!)(这里A的IP不是私有IP,如果是私有IP,需要在路由器R进行NAT转换,把IP报文中的源IP地址转为路由器的IP,可以回顾上一章的NAT)
7.R创建链路层帧(路由器会解析帧到IP包,不会继续解析到传输层段,所以帧是路由器创建的,而不是在原来的帧上修改的),其中源MAC地址是R(右)接口的MAC地址,目 的MAC地址是B的MAC地址,封装A到B的IP数据报。
创建了新的帧,源MAC地址再次改变,目的MAC也改变,路由器R根据路由表知道下一跳的地址就是B,又通过ARP知道了B的mac地址,于是可以创建新帧的源和目的mac地址。
有了IP,为什么还要MAC
我看没mac也可以。使用mac有两个场景,1数据包从局域网A去局域网B,2经过局域网网关发送到局域网内的一台主机。
1可以通过路由器路由表,决定下一跳到哪个路由器
2.通过NAT,路由器知道具体哪个主机。
可能是因为历史原因,IP和mac不是同时发明的,网上也说不清,有的说MAC在主机最开始动态获得IP时可以标志机器,但DHCP是靠广播的、不需要mac。
-------------------以上是没学以太网、交换机前的理解。学习了交换机就明白了。
- 局域网出入口只有一个路由器,局域网如果很大的话,主机不能直接和路由器通信、而是通过多个交换机。如果局域网很小,就几个主机的话,应该用路由器就够了,比如家里的宽带接一个路由器、几个手机连wifi就相当于在一个局域网。像大企业、大学就得用交换机,一个路由器肯定不够。
- 路由器是用IP工作(网络层设备),交换机是用mac工作(链路层设备),在以太网内必须用交换机和mac地址,所以IP和mac都必须存在。
- IP取代不了mac原因,就是以太网内不用路由器,用的是交换机,也许设计以太网的时候没有考虑因特网
以太网
局域网技术中,最有统治力的技术,绝大数的局域网都是以太网
物理拓扑
星型不会长途,每个结点有个单独的冲突域,冲突是上一章学过的链路层冲突
不可靠、无连接服务
可靠性不管,是更上层协议的事
以太网CSMA/CD算法
连续冲突次数越多,平均等待时间越长。
以太网帧结构
- 前导码一般不关注
- 目的mac 源mac各6字节
- 数据最少46字节,如果不够,需要自己填充。
- 数据有差错,直接丢弃
802.3以太网标准: 链路与物理层
不同以太网协议相同,物理介质不同
交换机
透明、自学习
交换机: 多端口间同时传输
- 主机和交换机之间链路,是主机独享的
- 因为是独享,所以不会有冲突,而且全双工
- 交换机可以并行和多个主机传输
交换机转发表:交换表
交换机: 自学习
交换表:目标主机mac地址---交换机对应接口
交换机: 帧过滤/转发
- 收到帧后,交换机先进行学习,记录帧来源mac和接口 对应关系到交换表。如果表中已经记录,就不管
- 利用交换表,找到目标mac地址对应的交换机接口
- 如果目标接口和来源接口 是一个交换机接口,则丢弃,否则就正常转发
- 如果在交换表中检索不到 目标mac和接口对应关系,就泛洪:把这个帧转发给出源接口的所有接口!
自学习与转发过程举例
- 交换表为空,第一次发送,从A到A'
- 交换机收到第一个帧,第一次学习,A和接口1对应
- 交换机不知道目标A',所以泛洪,转发到所有接口
- A'给A发送数据,交换机知道A在哪,直接转发,并且学习到A'对应接口4
交换机互联
多交换机自学习举例
S123不知道怎么转发,就泛洪即可。收到帧就学习。
组织机构(Institutional)网络
- 蓝色的范围内,里面不再有路由器,只有外部一个路由器,说明这是一个IP子网
- 当子网广播地址收到一个帧,交换机会把它转发给所有主机,比如DHCP广播、ARP广播。所以蓝色范围又称广播域
交换机 vs. 路由器
看到这就明白了,为什么有了IP还得要mac。
- 局域网出入口只有一个路由器,局域网如果很大的话,主机不能直接和路由器通信、而是通过多个交换机。
- 局域网内可能有交换机,路由器是用IP工作(网络层设备),交换机是用mac工作(链路层设备),所以IP和mac都必须存在
交换机和路由器区别:
- 看图,交换机只解析数据包到链路层帧,路由器要解析到网络层报
网络设备对比
集线器是物理层设备,交换机和网桥都是第二层链路层设备。
网桥和交换机都能隔离冲突域,就是让主机独享一条链路。不能隔离广播域的意思是,连接同一个交换机的所有主机在同一个广播域,交换机一旦广播会广播到所有连接它的主机。
路由器能隔离广播域,是连接路由器的所有主机不一定在一个广播域、不一定是同一个子网。路由器可能连接多个子网、局域网,路由器广播只会给一个子网广播地址发数据
虚拟局域网(VLAN)
VLANs: 动机
- 交换机一旦广播,会把整个蓝色范围的广播域广播
- 如果CS计算机系的主机指向广播CS的范围,怎么办?可以给CS单独连个路由器,把上面的大交换机换成路由器,这样CS EE各自是个单独的子网。但路由器不是唯一的办法
VLANs
一个交换机,可以把端口1-8划分成一个虚拟局域网,把9-16划分为一个虚拟局域网VLAN。利用软件实现、改动交换表,广播只能广播本虚拟局域网
- 除了用端口划分VLAN,也可以用mac地址区分
- 端口可动态分配,猜测是软件上可以做,有页面进行分配
- VLAN之间如果通信,会结合路由器,在第三层网络层做转发。实际中,交换机会内嵌一个路由器
跨越多交换机的VLAN
- 多线缆连接,实际中不采用
- 中继端口,其实课程没细讲具体是如何通过中继端口通信的,只是说跨VLAN的帧802.1q和VLAN内帧802.1不同,需要多携带一些信息,比如来源的VLANID
PPP协议
点对点数据链路控制
上章讲过,多路访问mac有两种链路,广播和点对点,广播比如无线局域网、冲突的协议,点对点比如交换机到主机的这一段没冲突。
如果是点对点,要用到这节讲的
PPP设计需求[RFC 1557]
PPP无需支持的功能
PPP数据帧
字节填充(Byte Stuffing)
就像是java字符串想表示 / ,只能用 // ,它不知道/ 是标志还是真的数据
802.11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就是我们常用的wifi
IEEE 802.11
以下几个都是802.11中常用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各自有所区别,如占用频率、速率,但都蚕蛹CSMA/CA的mac协议
优缺点比较
体系结构
基站AP,无线主机通过基站连接互联网。 AP就是平常wifi中的路由器。
主机如何连接上无线局域网过程
一个手机能检测到多个wifi,不同的wifi可能用的信道频率相同,如果主动扫描 就是手机主动选择一个wifi连接
主动扫描和被动扫描,不管主动还是被动,最后两步相同,主机像AP发送关联请求帧,AP向主机发送关联响应帧,从而连上wifi。
,
802.11:多路访问控制
wifi是怎么应对信道冲突的?
无线信道不同于上一章的信道,不能监听到所有的冲突
- 下图假设AC之间有物理原因信号屏蔽了,A C都想发消息给B,A在发送,C也检测不到
- 随着距离变多,信号衰减,导致无法互相检测信道冲突
- 发送方监听到信道空闲,不会立刻发送
- 等DIFS后,再次监听
- 如果信道空闲,一次发送所有数据,
- 接收端,收到数据后,等待SIFS后 ACK
- 发送端在发送前,发送一个RTS 预约信道,AP觉得可以就广播CTS,发送端1就可以发送数据了,其他发送端23都得继续预约。但这似乎跟上面讲的没什么关系。
802.11 MAC帧结构
- 主机H1到wifi AP时,mac帧结构 有三个地址,按照上表有目的地址、AP地址、源地址。
- 当AP 到R1路由器时,mac帧结构改变,是以前学过的 目的mac和源mac
- 两个过程用的mac协议应该不同
最近家里买了个路由器
最近家里安装了个路由器,正好把学到的无线局域网知识串起来了。
首先明确概念,生活中常说的路由器是 本节的AP,不是上图中的R1。
我家的猫是光纤入户,物理层用光纤,网速很快,但猫本身的wifi功能很弱,是用来测试猫的,速率低、范围小,所以需要个路由器做wifi。
在京东一搜索,眼花缭乱。看到了一款wifi6,好像很新,有的路由器写着wifi5,有啥区别?
查询结果,很熟悉的协议802.11,是个新版的802.11ax,简称wifi6,这章计网没有提过它,经查询wifi6必须客户端也支持才能连接,因为我的手机不支持wifi6,所以买了个wifi5的路由器。
又查了下wifi5
我又注意到了广告中的2.4GHz和5GHz,查了下笔记,前面有表格说明、每个协议的所用频率和各自特点,2.4GHz远距离传播强但速率低,5GHz远距离弱但速率高。
那如何设置2.4GHz和5GHz?有的手机可以在连接时选择。我的路由器在管理员页面,可以看到哪个终端是用的5g还是2.4g,并且路由器可以设置是否开启5g、是否同时开启两个功能。
在手机连wifi上,可以看到所使用的频率。
后来又想到了手机热点,其实就是把手机当做一个AP,手机打开热点功能时,有高级选项,里面就能设置使用2.4还是5、使用哪个信道、允许最大连接用户数。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计网学习笔记十七.局域网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freenas.com.cn/jishu/1728999797h1305229.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