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887021

以下内容随机排列,且 复制粘贴于百度:

1、CIH病毒(1998年)是一位名叫陈盈豪的台湾大学生所编写的,从中国台湾传入大陆地区的。CIH的载体是一个名为“ICQ中文Ch_at模块”的工具,并以热门盗版光盘游戏如“古墓奇兵”或Windows95/98为媒介,经互联网各网站互相转载,使其迅速传播。
CIH病毒属文件型病毒,其别名有Win95.CIH、Spacefiller、Win32.CIH、PE_CIH,它主要感染Windows95/98下的可执行文件(PE格式,Portable Executable Format),目前的版本不感染DOS以及WIN 3.X(NE格式,Windows and OS/2 Windows 3.1 execution File Format)下的可执行文件,并且在Win NT中无效。其发展过程经历了v1.0,v1.1、v1.2、v1.3、v1.4总共5个版本。损失估计:全球约5亿美元

2、梅利莎(1999年)是通过微软的Outlook电子邮件软件,向用户通讯簿名单中的50位联系人发送邮件来传播自身。该邮件包含以下这句话:“这就是你请求的文档,不要给别人看”,此外夹带一个Word文档附件。而单击这个文件,就会使病毒感染主机并且重复自我复制。
梅丽莎,由美国人大卫·L·史密斯在运用Word的宏运算编写出的一个电脑病毒。 1999年3月26日,星期五,W97M/梅利莎登上了全球各地报纸的头版。估计数字显示,这个Word宏脚本病毒感染了全球15%~20%的商用PC。病毒传播速度之快令英特尔公司(Intel)、微软公司(Microsoft,下称微软)、以及其他许多使用Outlook软件的公司措手不及,防止损害,他们被迫关闭整个电子邮件系统。损失估计:全球约3亿——6亿美元。

3、爱虫(2000年)是通过Outlook电子邮件系统传播,邮件主题为“I Love You”,包含附件“Love-Letter-for-you.txt.vbs”。打开病毒附件后,该病毒会自动向通讯簿中的所有电子邮件地址发送病毒邮件副本,阻塞邮件服务器,同时还感染扩展名为.VBS、.HTA、.JPG、.MP3等十二种数据文件。
新“爱虫”(Vbs.Newlove)病毒同爱虫(Vbs.loveletter)病毒一样,通过outlook传播,打开病毒邮件附件您会观察到计算机的硬盘灯狂闪,系统速度显著变慢,计算机中出现大量的扩展名为vbs的文件。所有快捷方式被改变为与系统目录下wscript.exe建立关联,进一步消耗系统资源,造成系统崩溃。损失估计:全球超过100亿美元。

4、红色代码(2001年)是一种计算机蠕虫病毒,能够通过网络服务器和互联网进行传播。2001年7月13日,红色代码从网络服务器上传播开来。它是专门针对运行微软互联网信息服务软件的网络服务器来进行攻击。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在此之前的六月中旬,微软曾经发布了一个补丁,来修补这个漏洞。
被它感染后,遭受攻击的主机所控制的网络站点上会显示这样的信息:“你好!欢迎光临www.worm!”。随后病毒便会主动寻找其他易受攻击的主机进行感染。这个行为持续大约20天,之后它便对某些特定IP地址发起拒绝服务(DoS)攻击。不到一周感染了近40万台服务器,100万台计算机受到感染。损失估计:全球约26亿美元。

5、冲击波(2003年)于2003年8月12日被瑞星全球反病毒监测网率先截获。病毒运行时会不停地利用IP扫描技术寻找网络上系统为Win2K或XP的计算机,找到后利用DCOM RPC缓冲区漏洞攻击该系统,一旦成功,病毒体将会被传送到对方计算机中进行感染,使系统操作异常、不停重启、甚至导致系统崩溃。 另外该病毒还会对微软的一个升级网站进行拒绝服务攻击,导致该网站堵塞,使用户无法通过该网站升级系统。在8月16日以后,该病毒还会使被攻击的系统丧失更新该漏洞补丁的能力。损失估计:数百亿美元。Slammer病毒对韩国影响很大,使很多网吧和提供上网服务的咖啡店人流骤减。

6、巨无霸(2003年)是通过局域网传播,查找局域网上的所有计算机,并试图将自身写入网上各计算机的启动目录中以进行自启动。该病毒一旦运行,在计算机联网的状态下,就会自动每隔两小时到某一指定网址下载病毒,同时它会查找电脑硬盘上所有邮件地址,向这些地址发送标题如:”Re: Movies”、”Re: Sample”等字样的病毒邮件进行邮件传播,该病毒还会每隔两小时到指定网址下载病毒,并将用户的隐私发到指定的邮箱。
由于邮件内容的一部分是来自于被感染电脑中的资料,因此有可能泄漏用户的机密文件,特别是对利用局域网办公的企事业单位,最好使用网络版杀毒软件以防止重要资料被窃取!损失估计:50亿——100亿美元。我们应该感谢阿尔?扬科维奇提醒了我们“臭奶酪”病毒的危害。

7、MyDoom(2004年)是一例比“巨无霸病毒”更厉害的病毒体,在2004年1月26日爆发,在高峰时期,导致网络加载时间减慢50%以上。它会自动生成病毒文件,修改注册表,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传播,并且它还会尝试从多个URL下载并执行一个后门程序,如下载成功会将其保存在Windows文件夹中,名称为winvpn32.exe。该后门程序允许恶意用户远程访问被感染的计算机。
病毒使用自身的SMTP引擎向外发送带毒电子邮件,进行传播。病毒会从注册表的相关键值下和多种扩展名的文件中搜集邮件地址,病毒还会按照一些制定的规则自己声称邮件地址,并向这些地址发送带毒电子邮件。病毒同时会略去还有特定字符的邮件地址。损失估计:百亿美元。

8、震荡波(2004年)于2004年4月30日爆发,短短的时间内就给全球造成了数千万美元的损失,也让所有人记住了04年的4月,该病毒为I-Worm/Sasser.a的第三方改造版本。与该病毒以前的版本相同,也是通过微软的最新LSASS漏洞进行传播,我们及时提醒广大用户及时下载微软的补丁程序来预防该病毒的侵害。如果在纯DOS环境下执行病毒文件,会显示出谴责美国大兵的英文语句。Sven Jaschan,震荡波和网络天空的制造者,从法庭离开。
震荡波感染的系统包括Windows 2000、Windows Server 2003和Windows XP,病毒运行后会巧妙的将自身复制为%WinDir%\napatch.exe,随机在网络上搜索机器,向远程计算机的445端口发送包含后门程序的非法数据,远程计算机如果存在MS04-011漏洞,将会自动运行后门程序,打开后门端口9996。损失估计:5亿至10亿美元。

9、熊猫烧香(2006年)准确的说是在06年年底开始大规模爆发,以Worm.WhBoy.h为例,由Delphi工具编写,能够终止大量的反病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进程,病毒会删除扩展名为gho的文件,使用户无法使用ghost软件恢复操作系统。“熊猫烧香”感染系统的.exe、.pif、.src、.html、.asp文件,导致用户一打开这些网页文件,IE自动连接到指定病毒网址中下载病毒。在硬盘各分区下生成文件autorun.inf和setup.exe.病毒还可通过U盘和移动硬盘等进行传播,并且利用Windows系统的自动播放功能来运行。
“熊猫烧香”还可以修改注册表启动项,被感染的文件图标变成“熊猫烧香”的图案。病毒还可以通过共享文件夹、系统弱口令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损失估计:上亿美元。万幸的是,市场上从来不缺杀毒软件。

10、网游大盗(2007年)是一例专门盗取网络游戏帐号和密码的病毒,其变种wm是典型品种。英文名为Trojan/PSW.GamePass.jws的“网游大盗”变种jws是“网游大盗”木马家族最新变种之一,采用VisualC++编写,并经过加壳处理。“网游大盗”变种jws运行后,会将自我复制到Windows目录下,自我注册为“Windows_Down”系统服务,实现开机自启。
该病毒会盗取包括“魔兽世界”、“完美世界”、“征途”、等多款网游玩家的帐户和密码,并且会下载其它病毒到本地运行。玩家计算机一旦中毒,就可能导致游戏帐号、装备等丢失。在07年轰动一时,网游玩家提心吊胆。损失估计:千万美元。

11、灰鸽子病毒
灰鸽子( Huigezi),原本该软件适用于公司和家庭管理,其功能十分强大,不但能监视摄像头、键盘记录、监控桌面、文件操作等。还提供了黑客专用功能,如:伪装系统图标、随意更换启动项名称和表述、随意更换端口、运行后自删除、毫无提示安装等,并采用反弹链接这种缺陷设计,使得使用者拥有最高权限,一经破解即无法控制。最终导致被黑客恶意使用。原作者的灰鸽子被定义为是一款集多种控制方式于一体的木马程序。
病毒原理:
配置出来的服务端文件文件名为G_Server.exe(这是默认的,当然也可以改变)。然后黑客利用一切办法诱骗用户运行G_Server.exe程序。
运行过程
G_Server.exe运行后将自己拷贝到Windows目录下(98/xp下为系统盘的windows目录,2k/NT下为系统盘的Winnt目录),然后再从体内释放G_Server.dll和G_Server_Hook.dll到windows目录下。G_Server.exe、G_Server.dll和G_Server_Hook.dll三个文件相互配合组成了灰鸽子服务端, G_Server_Hook.dll负责隐藏灰鸽子。通过截获进程的API调用隐藏灰鸽子的文件、服务的注册表项,甚至是进程中的模块名。截获的函数主要是用来遍历文件、遍历注册表项和遍历进程模块的一些函数。所以,有些时候用户感觉中了毒,但仔细检查却又发现不了什么异常。有些灰鸽子会多释放出一个名为G_ServerKey.dll的文件用来记录键盘操作。注意,G_Server.exe这个名称并不固定,它是可以定制的,比如当定制服务端文件名为A.exe时,生成的文件就是A.exe、A.dll和A_Hook.dll。
Windows目录下的G_Server.exe文件将自己注册成服务(9X系统写注册表启动项),每次开机都能自动运行,运行后启动G_Server.dll和G_Server_Hook.dll并自动退出。G_Server.dll文件实现后门功能,与控制端客户端进行通信;G_Server_Hook.dll则通过拦截API调用来隐藏病毒。因此,中毒后,我们看不到病毒文件,也看不到病毒注册的服务项。随着灰鸽子服务端文件的设置不同,G_Server_Hook.dll有时候附在Explorer.exe的进程空间中,有时候则是附在所有进程中。
病毒发展编辑
诞生期
自2001年,灰鸽子诞生之日起,就被反病毒专业人士判定为最具危险性的后门程序,并引发了安全领域的高
体积仅70kb隐蔽性更强
体积仅70kb隐蔽性更强
度关注。2004年、2005年、2006年,灰鸽子木马连续三年被国内各大杀毒厂商评选为年度十大病毒,灰鸽子也因此声名大噪,逐步成为媒体以及网民关注的焦点。
灰鸽子自2001年出现至今,主要经历了模仿期、飞速发展期以及全民骇客时代三大阶段。
灰鸽子2011出现变种。服务端加壳之后仅有70kb,比葛军的灰鸽子小了近10倍。国家多线程上线分组。可视化远程开户。可以躲过主流管理员的检测方式,隐蔽性强。 [2]
模仿期
“灰鸽子”是2001年出现的,采用Delphi编写,最早并未以成品方式发布,更多的是以技术研究的姿态,采用了源码共享的方式出现在互联网,至今仍可搜索到“灰鸽子”早期版本的源码。“灰鸽子”在出现的时候使用了当时讨论最多的“反弹端口”连接方式,用以躲避大多数个人网络防火墙的拦截。“灰鸽子”在当时的名气不及“冰河”,因此只出现了少量的感染,但其开放源码的方式也让“灰鸽子”逐渐增大了传播量。灰鸽子出现后以源码开放,所以出现多种不同的版本,由于服务端都以隐藏方式启动,就奠定了其恶意后门木马的地位。
飞速发展期:
2004和2005这两年之间,灰鸽子逐步进入了成熟的状态,由于源码的释放,大量变种在互联网中衍生。
2004年灰鸽子总共发现了1000多变种,而在2005年,这个数字迅速上升到了3000多。“灰鸽子”最大的危害在于潜伏在用户系统中,由于其使用的“反弹端口”原理,一些在局域网(企业网)中的用户也受到了“灰鸽子”的侵害,使得受害用户数大大提高,2004年的感染统计表现为103483人,而到2005年数字攀升到890321人。“灰鸽子”本身所具备的键盘记录、屏幕捕捉、文件上传下载和运行、摄像头控制等功能,将使用户没任何隐私可言,更可怕的是服务端高度隐藏自己,是受害者无从得知感染此病毒。
传播方式:
灰鸽子自身并不具备传播性,一般通过捆绑的方式进行传播。
四大途径:网页传播、邮件传播、IM聊天工具传播、非法软件传播。
1.网页传播:病毒制作者将灰鸽子病毒植入网页中,用户浏览即感染;
2.邮件传播:灰鸽子被捆绑在邮件附件中进行传播;聊天工具传播:通过即时聊天工具传播携带灰鸽子的网页链接或文件。
3.非法软件传播:病毒制作者将灰鸽子病毒捆绑进各种非法软件,用户下载解压安装即感染。

12、世界上的第一个病毒是巴基斯坦大脑病毒
编写该病毒的是一对巴基斯坦兄弟,两兄弟经营着一家电脑公司,以出售自己编制的电脑软件为生。当时,由于当地盗版软件猖獗,为了防止软件被任意非法拷贝,也为了追踪到底有多少人在非法使用他们的软件,于是在1986年年初,他们编写了“大脑(Brain)”病毒,又被称为“巴基斯坦”病毒。该病毒运行在DOS操作系统下,通过软盘传播,只在盗拷软件时才发作,发作时将盗拷者的硬盘剩余空间吃掉。
业界都公认这是真正具备完整特征的计算机病毒始祖。

13、小球病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第一例电脑病毒(1988年)。
发作条件是当系统时钟处于半点或整点,而系统又在进行读盘操作。
发作时屏幕出现一个活蹦乱跳的小圆点,作斜线运动,当碰到屏幕边沿或者文字就立刻反弹,碰到的文字,英文会被整个削去,中文会削去半个或整个削去,也可能留下制表符乱码。
其规律是,ASCII码字符后3位为3(011)的,发生行反射;后3位为5(101)的,发生列反射,其它字符不改变小球运动方向。小球病毒后期经过一些好事者的改造,后期的变种运动的规律开始逐渐复杂化。

本文标签: 电脑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