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887021
2024年3月1日发(作者:卵巢囊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该怎么治疗)
西双版纳辣木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蒋桂芝;杨焱;龙继明;刘昌芬
【摘 要】简述辣木田间常见的落叶病、嫩梢萎蔫病、枝条溃疡病、豆荚褐腐病,以及夜蛾、小菜蛾、红蜘蛛、蚜虫等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In this paper,it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mmon diseases occurred in Moringa
oleifera,including defoliate disease,shoot wilt,switch canker,pod brown rot
and some pests like 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 and Aphididae sp.,as well as the
control methods.
【期刊名称】《热带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1(034)003
【总页数】4页(P28-30,34)
【关键词】辣木;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治
【作 者】蒋桂芝;杨焱;龙继明;刘昌芬
【作者单位】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云南景洪666100;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云南景洪666100;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云南景洪666100;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云南景洪6661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59
辣木(Moringa oleifera)是一种热带多功能经济植物,其嫩梢、叶、种子等都有很好的开发价值;叶片营养丰富,作为一种新资源食品的保健功用已逐渐被人们认识[1]。2002年云南省热带作物研究所引种辣木作试验种植,多年试验表明,辣木品种PKM1栽培性状良好,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但抗病虫害能力差,病虫害发生严重[2]。辣木大田栽培条件下常见病虫害有落叶病、嫩梢萎蔫病、枝条溃疡病、豆荚褐腐病(果腐病),和夜蛾、小菜蛾、红蜘蛛、蚜虫等[3]。笔者经过多年观察研究,特将辣木大田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报道如下。
1 病害
1.1 落叶病
病因:生理性水分胁迫反应[2]。
症状:在突降大雨后2~3 d内,植株叶片迅速褪绿变黄脱落,脱落叶片多为黄绿色或黄色叶片,少数为绿色,同时新叶抽生速率减缓,叶片生长停滞;严重时,老叶全部脱落,只剩新抽生的嫩梢。
发生规律:一般在5-7月,旱季、雨季交替时节发生:即旱季末,在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下突降大雨后发生大量落叶。在透气性差的粘性砖红壤园地落叶更为严重。
防治方法:在雨水来临前采收老叶,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1.2 嫩梢萎蔫病
病原:黑星菌(Fusicladiumsp.)、半裸镰刀菌(Fusarium
semitectumBerk&Rav.)[4]。
症状:新抽生的嫩梢感病后嫩叶、芽萎蔫脱落(黑星属真菌)或不脱落(半裸镰刀菌),而后嫩枝干枯死亡。当空气湿度大时可在干枯的病枝上看到黑色点状厚垣孢子堆(黑星菌厚垣孢子)或橙黄色孢子堆(半裸镰刀菌)和白色菌丝体。
发生规律:本病害主要发生在雨季和晨露重的季节,一般常见于采摘嫩梢的园地。每年5月至翌年的2月均可出现,7-11月为发病高峰期。感病严重时,新梢枯萎,植株停产。
防治方法:
(1)避免在雨天或露水未干时采摘嫩梢;
(2)增施有机肥;
(3)在雨季,出现持续降雨的天气过程后,采摘嫩梢后要及时喷雾600~800倍液的多菌灵或800~1000倍液的绿亨2号(多福锌)等低毒杀菌剂。
1.3 枝条溃疡病
病原:黑星菌(Fusicladiumsp.)[4]。
症状:未木栓化嫩枝感病初期出现水渍状病斑,随着枝条的逐渐木栓化,病斑干枯,病斑中央凹陷露出木质部,空气湿度大时,在病斑上可见有黑色小霉点(厚垣孢子堆)。
发生规律:本病害常在5-11月发生,发生在嫩枝和半木栓化的枝条上。在连续降雨后,嫩枝和半木栓化枝条上出现水渍状病斑,天晴两三日后病部凹陷露出木质部。
防治方法:本病与嫩梢萎蔫病可同时进行防治,一般情况下,不需单独防治。
1.4 豆荚褐腐病
病原:半裸镰刀菌(Fusarium semitectumBerk&Rav.)[4,5]。
症状:嫩豆荚感病后失去光泽,停止生长,整条豆荚萎蔫,变褐缩小、干枯;未成熟豆荚感病初期病部呈水渍状,病斑呈褐色,在持续降雨天气过程中,病斑迅速扩展,病部逐渐变褐、缩小,果皮变薄,严重时整条豆荚变褐腐烂;天晴后病荚病斑表面常出现黑色厚垣孢子堆或橙黄色孢子堆和白色菌丝体。
本病害最明显的特征是豆荚受害后末端缩小、变色;病荚在树枝上风干而不脱落。
发生规律:本病害主要发生在4-7月豆荚快速生长期和接近成熟期,连续2~3 d
高温阴雨天气就可造成病害流行。多雨年份常造成种子失收。
防治方法:
(1)3-6月份嫩果期及时防治蚜虫、夜蛾、小菜蛾、红蜘蛛、蝽类等为害豆荚,最大限度减少病原菌入侵伤口。
(2)及时剪去病虫枝、过密枝、弱枝,适当疏果。
(3)农药防治:喷洒50%多菌灵600~800倍液或80%绿亨2号(多福锌)800~1000倍液。用药时间间隔7~10 d,一般用药1~3次。根据情况3-6月可使用苦烟碱、阿维因、阿维·吡虫啉等低毒杀虫剂与多菌灵或绿亨2号等杀菌剂混配,病虫一同防治。
2 虫害
2.1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aeus),别名:吊丝虫、小青虫、两头尖
为害症状: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叶片上形成透明虫斑;3~4龄幼虫取食叶片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叶片被食殆尽,仅余叶脉成网状,可造成受害株死亡。幼虫取食嫩叶和嫩茎、嫩豆荚。
生活习性:成虫有趋光、假死特性,昼伏夜出,白天多藏在叶丛、土缝或杂草中,只在受惊时作短距离飞行;活动高峰在19-23时,在植株间短距离飞翔后产卵,卵多产于叶背脉间凹陷处;卵期7~11 d。幼虫活泼、动作敏捷,受惊时向后剧烈扭动、倒退或吐丝下落。
发生规律:一般在11-12月至翌年的4-5月为害,3-5月份植株抽梢开花期为害严重,6-10月雨季较轻。高温干旱的气候有利小菜蛾大发生。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成虫期,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2盏/hm2)诱杀成虫,减少落卵量、虫源。
(2)生物防治:喷洒苏云杆菌(Bt)悬浮剂500~800倍液。
(3)农药防治:可用8.5%吡丙醚·甲胺基阿维苯甲酸盐乳油1000倍液,0.2%高渗阿维菌素乳油800倍液,0.2%苦皮藤素乳油10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10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800倍液,4%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1.45%阿维·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叶片正反面均要喷雾,以提高触杀效果。小菜蛾老龄幼虫产生抗药性能力强,切忌连续使用单一种类农药,要多种农药交替使用或混用,减缓产生抗药性。用药间隔期7~10 d,一般用药1~2次。收获前15 d停止用药。
2.2 夜蛾(Prodenia lituraFabricius),别名夜盗蛾
为害症状: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呈透明小孔;3龄后幼虫分散为害,取食叶片成孔洞或缺刻,取食嫩豆荚,严重时叶片仅剩叶脉和叶柄,并可导致植株死亡;同时3龄以上幼虫还可钻蛀嫩枝,致使枝条停止生长和死亡。
生活习性:成虫昼伏夜出,白天隐藏在杂草、土块、土缝、枯枝落叶等浓荫处,晚上20-24时活动最盛。多在下午羽化,雌蛾羽化后数小时即可交配,一般第2天开始产卵,卵多产于生长健壮的植株中上部叶片叶背的叶脉分叉处。初孵幼虫在叶背群集为害,拉丝结网、取食叶肉;3龄后分散,受惊动时以尾足和腹足紧握叶背,头部左右摆动,口吐黄绿色汁液;4龄后食量大增,昼伏夜出,有假死习性,虫口密度过大时,幼虫自相残杀;老熟幼虫入土,吐丝筑室化蛹,深度约0.5~3 cm,也可在植株基部隐蔽处化蛹。成虫对糖、醋液及发酵液有强趋化性,对黑光灯有较强趋光性。
发生规律:一般在11-12月至翌年的4-5月为害,3-5月植株抽梢开花期为害严重,6-10月雨季较轻。降水量少,湿度小,气温高的环境条件下有利于夜蛾的发生。
防治方法:
(1)诱杀成虫。采用黑光灯,或利用糖、酒、醋混合液加少量敌百虫诱杀成虫:于每天晚上诱集成虫,早晨露水未干时捕杀。
(2)摘除有卵块和初孵幼虫叶片。在产卵盛期到卵块孵化前,及时摘除有卵块和叶背幼虫群集的叶片。
(3)适时中耕,清除地面杂草。
(4)农药防治:可用苏云杆菌(Bt)乳剂500~1000倍液,5%定虫隆(抑太保)2000倍液,5%氟虫脲(卡死克)2000倍液,24%万灵水剂1000倍液,30%敌氧菊酯2500倍液,以及10%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为减轻和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推荐各农药要交替使用或混用。
对夜蛾的有效防治要从害虫发生初期就开始喷药;在上午8时以前,或下午6时以后,害虫正在菜叶表面活动时施药杀虫效果最好。一般阳光强、温度高时,害虫已潜藏在土缝间、草丛内,施药不能直接触杀害虫,防效不好。
2.3 红蜘蛛[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
为害症状:害虫以口器刺入叶片内吮吸汁液,叶片被害处褪绿,呈黄白色小点或斑块,随后叶片发黄、脱落,严重被害叶片枯焦呈褐色。受害叶背有螨、卵,螨沿主脉两侧聚集,周围吐有少量蛛丝。
生活习性:气温10℃以上时红蜘蛛开始繁殖。植株下部叶片最先受害,再向上部叶片转移为害。成、若螨靠爬行和吐丝下垂在树丛中蔓延,或通过农事作业由人和工具传播。红蜘蛛主要以卵或受精雌成螨在植物枝干裂缝、落叶以及根际周围浅土层土缝处越冬。
发生规律:一般在11-12月至翌年的4-5月为害,6-10月雨季期间发生较轻。管理粗放,植株叶片愈老或含氮量高,螨增殖较快,加重为害。生长发育和繁殖最适温度为29~31℃,相对湿度35%~55%。高温低湿有利于发生。红蜘蛛属于高温活动型害虫,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往往会导致大发生。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早春翻地,清除地面杂草,使红蜘蛛因缺食死亡。
(2)农药防治:可用15%速螨酮(哒螨灵)乳油2000~3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40%螨克特乳油2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等进行防治。药剂应交替使用,使红蜘蛛不易产生抗药性和耐药性。
2.4 蚜虫(Aphididaesp.),俗称腻虫或蜜虫
为害症状:成虫、若虫群集于叶背面、嫩茎、生长点和花、豆荚上,用刺吸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受害叶失绿变黄、皱缩,受害豆荚萎蔫不能正常生长,严重时致使全株萎蔫枯死。蚜虫为害还排出大量蜜露,易发辣木烟霉病。
发生规律:一般常在11-12月至翌年的4-5月为害,3-5月份植株展叶、抽梢开花期为害严重,6-10月雨季较轻。
防治方法:
(1)无公害防治,适用于蚜虫开始在单株时或局部发生时。
1)用1∶15比例配制烟叶水,泡制4h后喷洒。
2)用 1∶4∶40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尿素、水的溶液喷洒。
3)取草木灰10~15 kg加水50 kg,浸泡一昼夜,第二天取上清液,喷洒于蚜虫发生的植株上,可有效防治蚜虫,又可供作物营养。
4)取一定量的辣椒(熟透晒干),置于沸水中煮10~15 min,用凉后过滤的辣椒水喷洒蚜虫发生的植株,可有效防治蚜虫。
5)用10%的碳铵溶液,0.5%的氨水溶液,2%尿素溶液喷洒蚜虫发生的植株,约隔7 d喷洒1次,连喷2~3次,有很好防治效果。
(2)农药防治,在蚜虫大面积发生时要进行农药防治。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3000~4000倍液、15%蓟蚜净乳油2000倍液、19%克
蚜宝乳油2000~2500倍液、50%辟蚜雾可湿性粉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次施药相隔5~7 d,连续2~3次。
3 讨论
辣木田间病虫害的发生:一般旱季气温高,降雨少有利于害虫的发生;雨季高温多雨利于病害发生。辣木叶是辣木主要的食用产品,因此病虫害必须的农药防治在药剂选择和使用方法上都应小心谨慎。据笔者观察,一些病害与辣木的田间管理、生产的节奏和强度有关:如过去本所零星试种的几十年都未出现的病害,而在生产种植条件下都陆续发生和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因此在辣木驯化栽培试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最合理的鲜叶、梢采摘强度和加强相应的施肥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保证在一定的经济生产周期内不会因辣木严重衰退(Decline Disease)而导致病虫害的严重发生:这是一个最关键、最基本的问题。目前,有的病害可通过调节田间管理形成一些有效的避病措施:如采取雨季不采梢,天晴后才采收鲜叶,可有效减轻嫩梢萎蔫病,也可以在雨水干后采梢,之后及时喷药亦可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再如,通过人工调控花期,使花期提前,豆荚的座果和成熟期提前,避开雨季。这些应该是预防豆荚褐腐病的较理想的措施,其具体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昌芬,李国华.辣木的营养价值[J].云南热作科技,2004,27(1):4-7,29.
[2]蒋桂芝,杨焱,龙继明,等.辣木在西双版纳栽培适应性研究研究[J].长江蔬菜,2008(6):44-46.
[3]蒋桂芝,阿红昌,刘昌芬.西双版纳辣木主要病虫害研究初报[J].热带农业科技,2006,29(4):6-9.
[4]蒋桂芝,刘昌芬.西双版纳辣木主要病害及病原菌[J].植物保护,2008,34(4):121-124.
[5]蒋桂芝,刘昌芬,苏海鹏.西双版纳辣木果腐病及其病原菌的鉴定[J].植物保护学
报,2007,34(5):557-558.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西双版纳辣木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freenas.com.cn/free/1709227528h540959.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