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887021


2024年1月24日发(作者:pwn渗透)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有解析)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1.用“”划去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拄拐(chǔ zhǔ)___________ 祭祀(sì shì)___________ 正月(zhèng zhēng)___________ 戛然而止(jiá xiá)___________

窸窣(sū cù) 卡住(kǎ qiǎ)___________ 狞笑(nín níng)___________ 流水汤汤(shāng tāng )___________

2.读拼音,写字词。

日kòu___________ yàn___________语 jiàng___________油 乐pǔ___________ tái xiǎn___________

琴xián___________ 花lěi___________ 目dǔ___________ bài___________访 líng lì___________

3.将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行云___________ 天籁___________ 一望___________

___________龙蛇 暴露___________ 斩钉___________

4.连接下面两个句子最合适的关联词语是( )

盲姑娘爱听。贝多芬又弹了一首。

A.如果……就…… B.因为……所以……

C.只有……才…… D.只要……就……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写得真好,尤其是结尾处的反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B.公园门口的两个大熊猫雕塑惟妙惟肖,憨态可掬。

C.书法老师在铺开的白纸上笔走龙蛇,写下一个大大的“家”字。

D.远处突然传来爆炸声,居民的耳朵都快震聋了,真是余音绕梁。

6.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

A.“可是……还差半小时啊。”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B.“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

C.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

D.“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中的两个“为”字读音相同。___________

(2)《少年闰土》和《竹节人》这两篇课文都是以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做题目。___________

(3)《有的人》这首诗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___________

(4)读文章时要有目的,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直接不读。___________

(5)读《月光曲》时,我们可以通过皮鞋匠兄妹聆听贝多芬弹奏音乐时“看”到的景象展开想象,感受音乐之美。___________

8.按要求写句子。

(1)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

(2)妈妈出差回来了,他高兴地说:“妈妈,你终于回来了!”(将这句话改为不用“说”来表达的句子)

___________

(3)这道题最后终于被他解出来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

9.积累填空:宋朝爱国名将李纲面对金军侵略者,大义凛然地说:“祖宗疆土, 。”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后流连忘返。还想着“待到重阳日, 。”《书湖阴先生壁》中,同时运用拟人和对偶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两山排闼送青来。”鲁迅先生说:“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0.口语交际。

为了发展乡村旅游业,市政府决定拆除一部分古代民居,修建一家豪华的宾馆。市民闻讯后,纷纷要求市政府修改方案,保留古迹。他们推荐了两位代表去反映情况,分别是村主任李大叔、建筑学家王教授。请你从他们的角度阐述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李大叔:

王教授:

11. 【材料一】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它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

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到今天至少有三千多年了。先秦时期称筷子为“挟”,秦汉时期叫“著”。

筷子虽为寻常物,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筷子“头圆尾方”象征着“天圆地方”,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在下,中指在中间,隐含着“天地人”三才的文化,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提醒人们吃饭时要节制欲望。

【材料二】一双筷子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记忆。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过筷子尝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人情温暖,相守的人通过筷子悟到心灵的依偎……传承、睦邻、思念、关爱等含蓄的情感与礼仪传统,都可以通过一双筷子体现出来。

【材料三】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程良规《咏竹箸》

【材料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有效防止病毒在餐桌上蔓延,防止病从口入,坚决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战”,某市特意设计了此海报。

(1)材料一从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筷子。

(2)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材料三中《咏竹箸》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

(3)材料四是一幅宣传海报,此海报提出的背景是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倡导___________。

(4)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材料二中画线的句子。

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过筷子尝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人情温暖,相守的人通过筷子悟到心灵的依偎……

___________

12.

零分

①小旦从汪老师手里接过试卷。鲜红的零分像面垂头丧气的旗帜猎猎作响。小旦不敢看老师的眼睛,好在老师也没有看他,挥挥手说:“回去给家长签个字。”

②小旦心里难受极了。汪老师平时最喜欢他,上次看到他的指甲里藏了不少泥垢,亲自用指甲钳给他清理干净了。上学期,小旦的语文考了全校第一,汪老师当即从自己的书橱里拿出同学们都垂涎三尺的《草房子》奖给了小旦,上面还有作者曾文轩的亲笔签名,小旦神气得不得了。

③小旦看出来,易动感情的汪老师真生气了。从全校第一到零分,就是从老柳树上摔下来也不会这么惨。小旦叹了口气,含着泪回家去。

④路上的油菜花都开了,金灿灿的,黄色的花粉沾到小旦的身上,好香啊。小旦的家在一片油菜地的后面,门口有一棵高大的柳树,上面住了一窝灰鸟。正在家门口等小旦的老黑看到小主人,摇着尾巴迎上来。小旦没心情理它,手里的试卷攥得更紧了。

⑤爷爷坐在院子的槐树下,一树的槐花白得像雪,香气四溢。爷爷的手里抓着那把乌黑梢子的二胡,眼睛微闭,吱吱地拉着,喑哑的琴声,在静静的院子里显得很特别。自从爷爷动手术以后,他老是拉这首《病中吟》有时候会把老泪拉出来,小旦也跟在后面流泪。过去的爷爷多么壮实,像谷场上的公牛,可一场病后,爷爷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说话都抖个不停,小旦再不敢惹他生气了。

⑥“小旦啊,回来了,锅里有好东西,你去看看。知道今天你

们发榜,犒劳你的。”

⑦小旦揭开锅,几个长相喜人的嫩玉米卧在清水里。小旦拣了一个大的给爷爷,站到旁边,等爷爷问他。爷爷心情很好,竟然没有问成绩,很难得地拉了一曲《良宵》,琴声俏皮得像枝头的小鸟。

⑧小旦转身到屋里写作业。作业写完,天已经黑了。挂在天上的凉月很亮,院子里洒下一片银光。爷爷忽然喊小旦出去,让他坐到自己身边。“小旦,你要什么奖赏?这次考试又是第一吧。”

⑨小旦不敢说话,把试卷递给爷爷。爷爷看完脸色就变了,鼻子里呼哧呼哧出粗气。小旦害怕了:“爷爷你咋了?”

⑩爷爷不答话,老泪下来了。人一老,眼泪就多。爷爷走回自己的屋子,一声巨大的叹息,差点把小旦的心砸碎。小旦咬咬牙,跟爷爷进了屋。

____________“老师说让家长签字,您打电话让他们回来吧!”小旦说。爷爷不理他,没有开灯,脸朝墙躺到床上,月光从窗外照进,把爷爷的睡影沉重地映在墙上。

____________“爷爷,您让爸妈回来吧,上次王小锐考了个不及格,他爸妈就从沈阳回来监督他了。我好不容易考了零分,您为什么不让他们回来?爷爷,我求您了,打电话给爸爸妈妈吧,我想他们了……”

____________小旦的泪再也忍不住了。他抱住了老泪纵横的爷爷。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情节,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小旦考试得了零分→ → →小旦说出真相

(2)第①段的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

(3)有的同学说第④段的环境描写烘托出喜悦、轻松的气氛,与小旦沉重、低落的心情不符,不合理。你认同这个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小旦为什么说“好不容易考了零分”?

___________

②你赞同小旦的这种做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处“小旦的泪再也忍不住了。他抱住了老泪纵横的爷爷。”祖孙俩都流泪了试试分析比较祖孙俩泪水所饱含的不同感情。

___________

13.习作天地

在成长的路途上,一定有令你感到温暖的美好记忆。请以“温暖的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注意把事情写具体。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富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得少于 450 字。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用“”划去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拄拐(chǔ zhǔ) chǔ 祭祀(sì shì) shì 正月(zhèng zhēng) zhèng 戛然而止(jiá xiá) xiá

窸窣(sū cù) cù 卡住(kǎ qiǎ) kǎ 狞笑(nín níng) nín 流水汤汤(shāng tāng ) tāng

【解答】“正月”的“正”应读“zhēng”,指正月。读“zhèng”时,指正面(跟“反”相对)。

“卡住”的“卡”应读“qiǎ”,指夹在中间,堵塞。读“kǎ”时,指卡片,小的纸片(一般是比较硬的纸)。

“流水汤汤”的“汤”应读“shāng”,指水流大而急。读“tāng”时,指开水;热水。

故答案为:

chǔ shì zhèng xiá

cù kǎ nín tāng

2.读拼音,写字词。

日kòu 寇 yàn 谚 语 jiàng 酱 油 乐pǔ 谱

tái xiǎn 苔藓

琴xián 弦 花lěi 蕾 目dǔ 睹 bài 拜 访 líng lì 伶俐

【解答】故答案为:

寇 谚 酱 谱 苔藓

弦 蕾 睹 拜 伶俐

3.将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行云 流水 天籁 之音 一望 无际

笔走 龙蛇 暴露 无遗 斩钉 截铁

【解答】行云流水 天籁之音 一望无际

笔走龙蛇 暴露无遗 斩钉截铁

故答案为:

流水 之音 无际

笔走 无遗 截铁

4.连接下面两个句子最合适的关联词语是( )

盲姑娘爱听。贝多芬又弹了一首。

A.如果……就…… B.因为……所以……

C.只有……才…… D.只要……就……

【解答】两个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所以选用“因为……所以……”。

故选B。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写得真好,尤其是结尾处的反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B.公园门口的两个大熊猫雕塑惟妙惟肖,憨态可掬。

C.书法老师在铺开的白纸上笔走龙蛇,写下一个大大的“家”字。

D.远处突然传来爆炸声,居民的耳朵都快震聋了,真是余音绕梁。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有误,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与具体语境不符。

故选:D。

6.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

A.“可是……还差半小时啊。”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B.“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

C.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

D.“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解答】例句中省略号的用法是并列词语的省略。

A.省略号的作用是说话吞吞吐吐。

B.省略号的作用是说话吞吞吐吐。

C.省略号的作用是并列词语的省略

D.省略号的作用是引用的话没说完。

故选:C。

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中的两个“为”字读音相同。 ×

(2)《少年闰土》和《竹节人》这两篇课文都是以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做题目。 ×

(3)《有的人》这首诗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 √

(4)读文章时要有目的,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直接不读。 ×

(5)读《月光曲》时,我们可以通过皮鞋匠兄妹聆听贝多芬弹奏音乐时“看”到的景象展开想象,感受音乐之美。 ×

【解答】(1)为:读[wéi]时,指做;充当。读[wèi]时,表示原因、目的。故在“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中的“以为”中读“wéi”,在“为鼓琴者”中读“wèi”。故本题说法有误。

(2)《少年闰土》和《竹节人》这两篇课文都是以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做题目。说法有误,因为《少年闰土》中的人物是“闰土”,而

《竹节人》中的“竹节人”指的是玩具。故本题说法有误。

(3)《有的人》这首诗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说法正确。

(4)读文章时要有目的,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直接不读。说法有误,不是“直接不读”,而是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故本题说法有误。

(5)读《月光曲》时,我们可以通过皮鞋匠兄妹聆听贝多芬弹奏音乐时“看”到的景象展开想象,感受音乐之美。说法有误,因为皮鞋匠的妹妹是盲人,是看不到的,只能是想象到的景象。故本题说法有误。

故答案为:

(1)×;

(2)×;

(3)√;

(4)×;

(5)×。

8.按要求写句子。

(1)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改为反问句)

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怎会不舒服呢?

(2)妈妈出差回来了,他高兴地说:“妈妈,你终于回来了!”(将这句话改为不用“说”来表达的句子)

妈妈出差回来了,他高兴地喊道:“妈妈,你终于回来了!

(3)这道题最后终于被他解出来了。(修改病句)

这道题终于被他解出来了。

【解答】(1)考查改写反问句。陈述句改反问句,化肯定为否定/否定为肯定,句中加反问词,句末加疑问词,句号改成问号。

(2)考查了改写句子。根据题意,把“说”换成它的同义词或者近义词即可。

(3)考查了修改病句。语意重复,把“最后”和“终于”删除一个即可。

故答案为:

(1)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怎会不舒服呢?

(2)妈妈出差回来了,他高兴地喊道:“妈妈,你终于回来了!

(3)这道题终于被他解出来了。

9.积累填空:宋朝爱国名将李纲面对金军侵略者,大义凛然地说:“祖宗疆土, 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后流连忘返。还想着“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书湖阴先生壁》中,同时运用拟人和对偶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鲁迅先生说:“ 世界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解答】“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摘自《宋史 列传 卷一百一十七》,意思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这两句诗同时运用拟人和对偶修辞手法。“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出自鲁迅的《故乡》。

故答案为:

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还来就菊花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世界上本没有路

10.口语交际。

为了发展乡村旅游业,市政府决定拆除一部分古代民居,修建一家豪华的宾馆。市民闻讯后,纷纷要求市政府修改方案,保留古迹。他们推荐了两位代表去反映情况,分别是村主任李大叔、建筑学家王教授。请你从他们的角度阐述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李大叔: 我认为拆除古建筑会影响村子的整体景观,降低村庄的旅游经济,因此我不同意拆除。

王教授: 拆除一座古建筑,不仅损害了村落的文化底蕴,还影响了村落整体的景观和谐性,所以我不同意拆除。

【解答】阐述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时注意人物的身份和说话的语气。

故答案为:

我认为拆除古建筑会影响村子的整体景观,降低村庄的旅游经济,因此我不同意拆除。

拆除一座古建筑,不仅损害了村落的文化底蕴,还影响了村落整体的景观和谐性,所以我不同意拆除。

11. 【材料一】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它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

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到今天至少有三千多年了。先秦时期称筷子为“挟”,秦汉时期叫“著”。

筷子虽为寻常物,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筷子“头圆尾方”象征着“天圆地方”,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在下,中指在中间,隐含着“天地人”三才的文化,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提醒人们吃饭时要节制欲望。

【材料二】一双筷子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记忆。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过筷子尝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人情温暖,相守的人通过筷子悟到心灵的依偎……传承、睦邻、思念、关爱等含蓄的情感与礼仪传统,都可以通过一双筷子体现出来。

【材料三】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程良规《咏竹箸》

【材料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有效防止病毒在餐桌上蔓延,防止病从口入,坚决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战”,某市特意设计了此海报。

(1)材料一从 地位 、 历史 和 文化内涵 三个方面介绍了筷子。

(2)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材料三中《咏竹箸》这首诗的意思。

筷子被频繁的使用,先尝到各种或甜或苦的味道,但真正的滋味确实由人来品尝,筷子到头来白忙活了一场。

(3)材料四是一幅宣传海报,此海报提出的背景是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目的是 防止病毒在餐桌上蔓延,防止病从口入 ,倡导 文明用餐,使用公筷 。

(4)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材料二中画线的句子。

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过筷子尝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人情温暖,相守的人通过筷子悟到心灵的依偎……

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筷子诉说着不同人生和情感,更好地说明一双筷子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记忆。

【解答】(1)考查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材料一内容可知,从“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筷子虽为寻常物,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表现出这则材料主要从地位、历史和文化内涵等方面介绍了筷子。

(2)考查了诗歌翻译。在翻译诗句时,先要抓住关键词,把握诗句的原意,然后用通顺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咏竹箸》这首诗的意思是:筷子被频繁的使用,先尝到各种或甜或苦的味道,但真正的滋味确实由人来品尝,筷子到头来白忙活了一场。

(3)考查对【材料四】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材料四内容可知,这则材料是一则宣传海报,此海报提出的背景是 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目的是防止病毒在餐桌上蔓延,防止病从口入,倡导文明用餐,使用公筷。

(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赏析。【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过筷子尝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人情温暖,相守的人通过筷子悟到心灵的依偎……”,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筷子诉说着不同人生和情感,更好地说明一双筷子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记忆。可从句中的“通过……通过……通过……通过……”表现出来。

故答案为:

(1)地位 历史 文化内涵;

(2)筷子被频繁的使用,先尝到各种或甜或苦的味道,但真正的滋味确实由人来品尝,筷子到头来白忙活了一场。

(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防止病毒在餐桌上蔓延,防止病从口入 文明用餐,使用公筷;

(4)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筷子诉说着不同人生和情感,更好地说明一双筷子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记忆。

12.

零分

①小旦从汪老师手里接过试卷。鲜红的零分像面垂头丧气的旗帜猎猎作响。小旦不敢看老师的眼睛,好在老师也没有看他,挥挥手说:“回去给家长签个字。”

②小旦心里难受极了。汪老师平时最喜欢他,上次看到他的指甲里藏了不少泥垢,亲自用指甲钳给他清理干净了。上学期,小旦的语文考了全校第一,汪老师当即从自己的书橱里拿出同学们都垂涎三尺的《草房子》奖给了小旦,上面还有作者曾文轩的亲笔签名,小旦神气得不得了。

③小旦看出来,易动感情的汪老师真生气了。从全校第一到零分,就是从老柳树上摔下来也不会这么惨。小旦叹了口气,含着泪回家去。

④路上的油菜花都开了,金灿灿的,黄色的花粉沾到小旦的身上,好香啊。小旦的家在一片油菜地的后面,门口有一棵高大的柳树,上面住了一窝灰鸟。正在家门口等小旦的老黑看到小主人,摇着尾巴迎上来。小旦没心情理它,手里的试卷攥得更紧了。

⑤爷爷坐在院子的槐树下,一树的槐花白得像雪,香气四溢。爷爷的手里抓着那把乌黑梢子的二胡,眼睛微闭,吱吱地拉着,喑哑的琴声,在静静的院子里显得很特别。自从爷爷动手术以后,他老是拉这首《病中吟》有时候会把老泪拉出来,小旦也跟在后面流泪。过去的爷爷多么壮实,像谷场上的公牛,可一场病后,爷爷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说话都抖个不停,小旦再不敢惹他生气了。

⑥“小旦啊,回来了,锅里有好东西,你去看看。知道今天你们发榜,犒劳你的。”

⑦小旦揭开锅,几个长相喜人的嫩玉米卧在清水里。小旦拣了一个大的给爷爷,站到旁边,等爷爷问他。爷爷心情很好,竟然没有问成绩,很难得地拉了一曲《良宵》,琴声俏皮得像枝头的小鸟。

⑧小旦转身到屋里写作业。作业写完,天已经黑了。挂在天上的凉月很亮,院子里洒下一片银光。爷爷忽然喊小旦出去,让他坐到自己身边。“小旦,你要什么奖赏?这次考试又是第一吧。”

⑨小旦不敢说话,把试卷递给爷爷。爷爷看完脸色就变了,鼻子里呼哧呼哧出粗气。小旦害怕了:“爷爷你咋了?”

⑩爷爷不答话,老泪下来了。人一老,眼泪就多。爷爷走回自己的屋子,一声巨大的叹息,差点把小旦的心砸碎。小旦咬咬牙,跟爷爷进了屋。

____________“老师说让家长签字,您打电话让他们回来吧!”小旦说。爷爷不理他,没有开灯,脸朝墙躺到床上,月光从窗外照进,把爷爷的睡影沉重地映在墙上。

____________“爷爷,您让爸妈回来吧,上次王小锐考了个不及格,他爸妈就从沈阳回来监督他了。我好不容易考了零分,您为什么不让他们回来?爷爷,我求您了,打电话给爸爸妈妈吧,我想他们了……”

____________小旦的泪再也忍不住了。他抱住了老泪纵横的爷爷。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情节,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小旦考试得了零分→ 老师让家长签字 → 爷爷生气落泪

→小旦说出真相

(2)第①段的画线句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旦内心失落和难受的心情 。

(3)有的同学说第④段的环境描写烘托出喜悦、轻松的气氛,与小旦沉重、低落的心情不符,不合理。你认同这个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通过描写盛开的油菜花反衬出小旦心情的低落,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4)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小旦为什么说“好不容易考了零分”?

小旦的学习成绩很好,这次是他故意考零分,目的是希望爸爸妈妈能回来,一家能团圆。

②你赞同小旦的这种做法吗?为什么?

不赞同。不能把考试当作儿戏,让老师、父母为他担心。可以把自己对父母的思念直接说出来,而不应该用欺骗的方式让关心他的人伤心、难过。

(5)文章结尾处“小旦的泪再也忍不住了。他抱住了老泪纵横

的爷爷。”祖孙俩都流泪了试试分析比较祖孙俩泪水所饱含的不同感情。

小旦的泪水中饱含了对爸爸妈妈的思念,也包含了自己惹爷爷生气后内心的愧疚;爷爷的泪水中饱含了对孙子的疼惜和因家庭生活状况不景气,儿子不得不外出打工而不能满足孙子需求的无奈。

【解答】(1)考查文章内容的梳理。根据“好在老师也没有看他,挥挥手说,回去给家长签个字”可知答案,老师让家长签字。根据“爷爷不答话,老泪下来了”可知答案,爷爷生气落泪。

(2)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鲜红的零分像一面垂头丧气的旗帜猎猎作响”可知,这句话把“鲜红的零分”比作“垂头丧气的旗帜”,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旦内心失落和难受的心情。

(3)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通过描写盛开的油菜花烘托喜悦、轻松的气氛,与小旦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是为了反衬出小旦心情的低落,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①细读文段,“语文考了全校第一”可以看出小旦的成绩并不差,从 段中“我好不容易考了零分”可以看出他是故意的。②开放题,围绕小旦的这种做法谈看法即可。如:不赞同。不能把考试当作儿戏,让老师、父母为他担心。可以把自己对父母的思念直接说出来,而不应该用欺骗的方式让关心他的人伤心、难过。

(5)本题考查人物思想情感的分析。解答此题要读懂小说内容,根据前文的事件以及人物的关系来分析。小旦以前成绩一直优秀,这次却破天荒考了零分,可他在被要求家长签字时,没有一丝的畏惧,并不断的催爷爷打电话让爸爸回来,这时我们已小旦考零分是故意而为之,他是为了能见到自己久未归来的父母,所以小旦的泪水中饱含了对爸爸妈妈的思念,当然也有为自己考零分而让爷爷生气后的愧疚;再结合爷爷的情况来看,他身体越来越差,自己孤身一人在家带小旦上学,但小旦的成绩却一落千丈,这让他很生气,在听了小旦的哭诉后,他理解孙子,也为自己无法满足孩子的要求而难受,所以流泪。

故答案为:

(1)老师让家长签字 爷爷生气落泪;

(2)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旦内心失落和难受的心情;

(3)通过描写盛开的油菜花反衬出小旦心情的低落,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4)小旦的学习成绩很好,这次是他故意考零分,目的是希望爸爸妈妈能回来,一家能团圆。

不赞同。不能把考试当作儿戏,让老师、父母为他担心。可以把自己对父母的思念直接说出来,而不应该用欺骗的方式让关心他的人伤心、难过。

(5)小旦的泪水中饱含了对爸爸妈妈的思念,也包含了自己惹爷爷生气后内心的愧疚;爷爷的泪水中饱含了对孙子的疼惜和因家庭生活状况不景气,儿子不得不外出打工而不能满足孙子需求的无奈。

13.习作天地

在成长的路途上,一定有令你感到温暖的美好记忆。请以“温暖的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注意把事情写具体。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富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得少于 450 字。

【解答】范文:

温暖的眼神

“山魈、突兀、乜斜……”

我去参加了央视直通车的“汉听“省级选拔赛,庄严肃穆的赛场上,主考官正注视着我们,周围只听见一片“沙、沙”的纸笔摩擦声。我的心,一直提得很紧,这可是最后一次机会了!前几次的团体赛,我们均因为粗心而失利。这次,我一定要抓住机会!“罢黜”我先是一愣,便开始皱紧眉头,眯着眼睛苦思冥想,可是,连头都想破了,还是不知道。我茫然地朝后面的父母望去,就与他们的目光“撞个满怀”。他们的眼神中,是满满的、快要溢出的相信和鼓励!我的身体顿时温暖了起来。因为紧张而不断冒出的冷汗也被体温变得不再那么冰冷。同样冷漠的考官,同样细微的“沙、沙”声,我却没有了那种

身在冰窖中的感觉。再仔细地在脑海中搜索,“噢”,原来是一个“四”和一个“去”的“罢”;一个“黑”和一个“出”的“黜”。现在的考场似乎不再束缚我了,考官似乎也没有那么冷漠了,温和了许多。写字的“沙、沙”声让我变得放松了许多!

____________ 正是父母这一种温暖的眼神,让我恢复了斗志,让我的精神放松下来,思考更加缜密。如果没有这目光,我也不可能进入三十强。一个温暖的目光,把坚冰融化;一个温暖的目光,给予我坚定的信念﹣﹣我一定要坚持到底,取得好成绩!


本文标签: 爷爷 筷子 老师 句子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