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887021
2024年3月1日发(作者:更新grub命令)
就业◆校企◆传承传承行与思的交融—反映的实践者思想对学徒培养的启示——杨元元(湖北省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湖北宜昌443111)[摘[关要]反映的实践者思想以行动中反映作为实践技艺的核心能力,注重思维、注重对话,而且与学徒制有着深厚的渊源。唐纳德·舍恩对专业实践的深入探索为当下学徒培养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键词]反映的实践者;行动中反映;行动中识知;情境[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9-0234-03[中图分类号]G717一、反映的实践者思想是注重思维与对话的实践认识论唐纳德·舍恩(1931—1997年)是美国当代教育家、哲学家,舍恩是反映的实践者思想的重要奠基人。作为学者和咨询顾问,的研究领域是组织学习和专业效能。自1980年以来舍恩陆续发—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培养表了《反映的实践者———专业领域关于教与学的一项全新设计》《行动反映的实践者——《反映回观》等著作。他以专业实践如建筑设计、手工业中科学》艺术教育等为对象,对实践领域的技艺教育做了细致的学徒制、入微的观察和不拘一格的探索。舍恩的思想对当代实践教育产“行动中反映(reflection-in-生了巨大影响,其新颖之处在于将)”作为实践技艺的核心能力。action(一)行动中反映是反映的实践者思想的核心观点)中“reflective”在中文版反映的实践者(reflectivepractitioner“反映的”。“reflective”在英文词典中释义有两种意译文中翻译为)描述人或心情处于沉思、思考的状态;(2)反射的,反光思:(1“反映”一词的中文释义同样有两种:(1)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的。)把客观情况或意见告诉上级。从词义的物的实质反映出来;(2“reflective”翻译为“反角度来看,两个词的字面意思并不契合,将是否合适呢?个人的浅见是译者必定是忠实于舍恩思想的,映”“反映”一词与唯物主义认识论中“思维反映存在”是意义相通的。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将人的认识看作类似镜子映物那样的《反映的实践者》中谈到“如同一面锃亮反映,与此相似,舍恩在‘映照’出我的实践”。然而,舍恩学的镜子,或一波清澈的湖水般“反映”绝不仅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镜子映物”,而是一说中的发展的、具有即时意义的认识。“practitioner”在美国多种能动的、律师等必须取得执业资格后才能上岗就业的人员,意指像医生、“执业者”;也指学习某项技术或技艺的人即“实习者或习艺为,在此引申为一般意义的“实践者”。者”具有行动中反映能力的实践者被称为“反映的实践者”。行动中反映是实践者面对实践情境表现出的实践智慧,有特定的过程,恒定的顺序。1.行动中反映是思维与行动相互交融的过程舍恩的思想主要源自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从实用主义的肥沃土壤中,舍恩吸收了其教学论中的一些原则如“从做中学”“在做事里面求学问”“没有思维,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杜威关于思维论述中的“思维五步”,所谓“思维五步”:是感难题;问题的定位、定义;通过观察、搜集事实材料,并受到困难、联系实际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时题;用行动检验假设[1]。舍恩对行动中反映过程中一串连续的的论述与“思维五步”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先,实践者进入情刻”境后,对这一情境有着本能而惯常的反应,用规范和标准处理情境;常规的反应产生了意外的结果;意外的结果引发了当下的行框定问题;反映引动中反映,即批判性的思考;实践者重新建构、起了现场试验,关注情境回话,并作出回应。行动中反映发生的过程可以用以下流程图表示:实践者对情境产生本能而惯常的反应常规反应产生了意外的效果意外引发批判性的思考重新建构问题、框定问题现场试验,回应情境回话行动中反映流程图这是理想化的行动中反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边进行行动,一边思维改变行动,行动和思维交融互补使即时行为不断调-234-
就业◆校企◆传承整。舍恩坦言:“行动中反映的环节很少像我所罗列的这样彼此[2],但是它具有“顺序的恒定性”,最终结果是思维重塑泾渭分明”传承院校及学徒多方受益的政策,能满足国家、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诉求,帮助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帮助学徒获得职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取得更高的工资收入。由此可见,学徒成长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是各个利益相关方对学徒制的期待,也是衡量学徒制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从实际情况看,了行动。2.行动中反映处于实践技艺的核心地位舍恩认为优秀的实践者并非比别人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而是拥有更多的“技艺”即行动中反映的能力[3]。真实世界里,实践充满了不稳定的、不确定的、独特的和价值冲突的情境,厘清这些情境是选择解决方法的前提,这是实践者面临的核心问题[4]。以行动中反映为核心的实践认识论来源于对技术理性的批判。舍恩认为技术理性支配下的专业实践教育中有一块“坚实的高地”俯视着一片“沼泽地”,这种地形常常让实践者处于两难境地。“坚实的高地”是指依靠科学技术就能解决的技术性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是次要的。“沼泽地”是指实践者碰到的棘手而混乱的多样情境,无法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是更具挑战性、更加重要的问题,是难以跨越的“不确定地带”。有些实践者面对复杂多变的实践情境往往显得“茫然未知”,此时要么将实践情境切割,回避主要问题,要么将情境简化为一种易于运用技术的模式。如一些提供服务的行业可能将难以服务的顾客视为“问题人物”而不加理会,土木工程师规划道路时可能会留心排水装置、土壤稳固性以及维护的难易程度,而不考虑这条道路对沿线城镇经济的影响[5]。(二)反映的实践者拥有实施的艺术、框定问题的艺术、即兴应对的艺术反映的实践者会利用自身丰富的知能库(可理解为过去全部经验的集合)对当下的情境进行“相似地看做(seeing-as)”和相似地做(doing-as)”。参照过去的经验找到相似的方法,当下的困境迎刃而解。舍恩认为相似地看做和相似地做的能力使我们对不符合现有规则的问题有种直觉[6]。反映的实践者依靠这种直觉施展技艺,看起来像炉火纯青的艺术家表演一样流畅自如,这是一门实施的艺术。在真实世界里,实践问题并非以良好的结构展示在实践者面前,实际上他们碰到的不是问题,而是杂乱而模糊的情境,此时反映的实践者需要从复杂的情境中进行建构。建构意味着对问题进行框定与命名,将纷乱的问题情境理顺,换言之,重新理解问题、界定问题、重组情境。从情境回话来看,框定命名后问题可能得到解决,也可能是框定出现失误,需要下一步的行动中反映重新框定。二、反映的实践者思想与学徒制的内在联系近年各级政府主导,企业、职业学校参与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现代学徒制是一项能使政府、企业、职业学徒的培养质量参差不齐,成为当前现代学徒制的硬伤。反映的实践者思想为提高学徒培养质量提供了诸多有启发意义的思路。(一)反映的实践者思想与学徒制的渊源反映的实践者思想虽然以专业教育为原型,但是舍恩认为,在这之外,还有其他离经叛道的实践教育传统。如工业和手工业中的学徒制、体育辅导;最突出的可能是音乐和舞蹈艺术学校,视觉和造型艺术工作室[7]。类似学徒制这样的实践教育为舍恩的思想提供了大量鲜活的事例,是反映的实践者思想的源泉。舍恩非常认同学徒制的一些做法,如“在做中学”“学生会从资深实践者那里得到帮助”“学生无法从讲授中学到他们该知道的东西,但可以通过辅导学到这些内容”。此外,舍恩对专业领域的反映性实践课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创设反映性实践课的三个条件:在做中学,教练的帮助,师生之间的反映性对话[8]。前两个条件“在做中学”“教练的帮助”与当下在学徒制实践中倡导的“在做中学,在做中教”的理念大致相同。“师生之间的反映性对话”则是独辟蹊径,对开拓学徒制中师徒对话、师徒关系的研究很有借鉴意义。(二)在师徒的教育实践中存在互动的行动中反映在当下的学徒制实践中,学徒大多数是职业院校的实习生,师傅一般是企业里遴选出来的优秀员工,不乏“技术能手”。师傅授艺与学徒学艺是如何进行的呢?我们见到的一般情形是师傅讲解技术要领,亲身示范,徒弟倾听教诲,模仿师傅的技术动作。师徒之间个性化的教育过程是否存在“行动中反映”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互动的行动中反映。师傅的讲解和示范是在与学徒的交流,介入学徒的活动进行的,如检验学徒是否理解了指令,对问题的诊断是否恰当,还会检验自己的交流策略是否有效。从这个意义上看,师傅是在行动中反映。学徒努力倾听师傅的讲解,指令有时候可能是不完整的、模棱两可的,这就需要学徒从模糊的意义中建构清晰的指令。学徒模仿师傅的示范,并不是一味地机械模仿。因为示范可能是模糊的,或者过于精细,以致其中的细节逃过了观察者的眼睛,需要学徒调动思维进行重构。从这种意义上看,学徒也是在行动中反映。三、实践者思想对学徒培养的启示当下学徒培养,一般的情形是师傅手把手将自己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学徒,徒弟勤学苦练,练就了过硬的“手艺”。然而,这-235-“
就业◆校企◆传承门手艺是“知道怎样做”的专业技能,属于行动中识知。学徒拥有行动中的识知,无需深思熟虑就能处理经验范围之内的惯常情不确定的、不稳定的、独特的和充境。现实世界的情境是复杂的、满了价值冲突,此刻学徒可能束手无策,需要更高一层次的行动培养学徒的行动中反映的能力显得尤为中反映才能应付。因此,重要,也是成就高技能人才的必经之路。师傅的作用至关重要,作为资深的实践者,除了传授技能,还应有意识地指导学徒在实传承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学徒倾听模仿,对师傅的行为进行解读并运用到行动中。这一过程可以理解为双方发出、接收或诠释信师徒息的过程。师徒间流畅的对话是互动的行动中反映。最终,双方达成意义共识,学徒学到了本事。故事1.多运用隐喻、是学徒从师傅那里主要是习得技能。技能属于行动中识知,“隐性知识”,难以用语言、文字、图像等形式进行表达传递,但能践中体验行动中反映的全程,养成行动中反映的习惯。(一)师傅的教学策略舍恩指出具体情境中的行动中反映过程无法用言语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验和把握[9]。正基于此,“在做中学”是学徒获得行动中反映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学徒的经验是匮乏的,即使出现意外,未必产生惊奇的反应,甚至陷入思维困境。作为资深实践者的师傅,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徒进行行动中反映,在实践中培养这种能力。1.给出缘由师傅凭借自身的智能库,要求学徒对情境中某些关键的、不寻常的步骤做出解释,给出缘由。师傅及时对学徒的回答进行评价,学徒的回答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模糊的、不完整的。无论怎样,让学徒回忆检视行动中反映的片段,加深他的理解,重塑下一次的行动。2.师徒共同实验实践者碰到一个新情境时,他就产生看待新情境的新方式和新观点。不过,新观点是否适当仍有待在行动中得到检验。师徒可共同进行实验,试一下这种办法或那种办法,探索新情境,重新框定问题。通常采用“探索性实验”“移动—探测实验”“假设检验”三种不同功能的实验,实验具有严谨性[10],探索情境的变化是否符合预期,这是一个师徒合作探究的过程。对徒弟而言,丰富了自己的经验。3.学徒日记师傅应该要求学徒写实习日记,回顾当天的实践内容,记录所学的知识,尤其是让他们感到意外、惊奇、新鲜的事件。写日记不是行动中反映,而是舍恩提到的“对行动的反映”,好比足球运动员比赛结束后观看比赛录像,看自己在比赛时的表现。对行动的反映发生在事后,无法对过往的行动产生影响,但可能对下一次行动产生重要意义。从这个角度,学徒日记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学习工具,能为未来的行动中的反映提供帮助。(二)师傅的对话策略师徒之间的对话主要通过语言,但还包括通过实际操作向对方传递的信息[11]。师傅讲解示范,促成学徒的行动,并帮助学徒-236-够通过隐喻、讲故事等形式显性化,变得容易传播。在无法用精辟的语言表达时,隐喻能够传递特定的意思,特别是关系到复杂、模糊的经验时,师傅通过隐喻或者象征性语言(标语、谚语、甚至行业俚语)对学徒进行启发和引导,使学徒通过想象形象直观地理解行动的意义。2.反映性对话有助于摆脱学习困境首先,与其他形式的教学一样,师徒授艺习艺的过程也会有学习困境。主要根源有两点:首先师徒间的对话一开始发生在学徒尝试实践的陌生情境中,师徒对彼此的理解或多或少总有出入,学徒会出现学习困难。他们容易产生失控感、无力感以及缺乏自信产生的脆弱感[12],致使产生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师傅若不能正视,师徒会进入一种对抗与防御的行为世界,对话将不会取得意义共识。其次,也是现实的原因,学徒的主要来源是各级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是被应试教育分流出来的群体,日常行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理较强,对师长的教育不能虚心地接受。这意味着他们对师傅的教导更普遍地会采取抵制的态度,甚至出现叛逆与冲突。舍恩认为“摆脱学习困境的责任首先落在辅导教师身上”。师傅的首要责任在于转变学徒对抗怀疑的态度,可以运用一些办法如在最初阶段详细地讲解技术要领,降低示范速度,防止信息负担过重。参考文献:[1]马林瑞.杜威的“思维五步法”[J].新西部,2013(17):172.[2][5][6][7][10][11][12][美]唐纳德·A·舍恩.培养反映的实践者[M].郝彩虹,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唐纳德·A·舍恩.反映的实践者[M].夏林清,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肖冰.反思性实践:一种职业教育认识论[J].职业技术教育,2010(7):6.[8][9]朱琼敏.唐纳德·舍恩的反思性实践思想及其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7.◎编辑冯永霞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行与思的交融——反映的实践者思想对学徒培养的启示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freenas.com.cn/free/1709226173h540903.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